時間流逝,張逸風來到四海城,已經有一段日子了。
如今他的修爲提升到了元嬰期第九層,煉體修爲更是相當于出竅期三層。
這個時候,元嬰丹對他已經沒有什麽用了。
想要繼續突破,必須得服用出竅丹才可以。
跟元嬰丹比起來,出竅丹更爲珍貴,也更難煉制,而且煉制出竅丹的靈藥材料也更爲珍貴。
哪怕是他,此時身上也隻有十份煉制出竅丹的原材料。
妙水真人的儲物戒指,好東西不少,偏偏就缺少煉制出竅丹的材料,想必這些東西,都被她自己使用了。
對于修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自願,大勢力同樣如此。
如果不是丹師,普通人想要得到資源,的确是太難了
張逸風是靈體雙修,修爲每突破一層,所需要的丹藥将是海量的,想要繼續提升修爲,就必須得盡快收集到足夠的煉制出竅丹的材料。
那麽,該離開唯我城了。
在幾日,他已經安頓好了唯我城的一切事宜。
在城主府的人員安排方面,因爲楊肖的堅持,張逸風并沒有再讓他做唯我城的代理城主,城主依舊是他,楊肖是管事。
楊肖的職責是招攬背景清白,擁有煉器天賦的修士。
張逸風的心中有一個藍圖,他打算在靈月大陸的每一個洲都建一座城。
到了那個時候,随着唯我城勢力的擴張,他的手下也必定會急劇增加,這個時候,勢力對武器裝備的需求将會大大增加。
提前讓楊肖培養煉器師,這也是在爲以後而做準備。
在張逸風的心裏,他想讓唯我城的武器供應不僅要達到自給自足的程度,而且等時機成熟了,唯我城的煉器也要形成一條穩定的産業鏈。
隻有這樣,唯我城才能源源不斷的獲得财富,城池更加長久的發展下去。
在城主的人選方面,張逸風綜合考量後,決定讓雲天絕來暫時做唯我城的代理城主。
他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爲如今城主府的人,除了楊肖外,就數雲天絕的修爲最高。
雲天絕的修爲是出竅期
有一位出竅期的高手坐鎮城主府,再加上賈家的協助,張逸風相信,他離開唯我城後,衆人也能夠将這裏管理的井井有條。
這一日,張逸風将所有事宜安排好後,便将唯我城的幾位高層都叫到了議事大廳。
“諸位,今日我便要離開唯我城了,我希望等我下次回來的時候,你們能夠讓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唯我城。”
張逸風平淡的聲音傳來。
衆人雖然早就知道張逸風要離開,但是當張逸風真的說出來的時候,他們臉色還是微微一變。
尤其是以雲天絕爲首的定遠坊衆人,在這幾天的時間裏,他們深深的被張逸風所折服了。
張逸風不僅爲他們徹底治好了身體的暗疾,讓他們得意繼續修煉,而且他們還被委以重任,成爲了城主府的中堅力量。
在他們的心裏,張逸風就是他們的再生父母。
衆人中,年齡最小的張子楓看着張逸風,澀聲問道:“大人,您一定要離開麽”
張逸風淡淡點了點頭:“我還有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必須要離開了,我離開後,你們要好好修煉,如果等我下次回來,你們還是這樣的實力的話,我會很失望的。”
聽到張逸風的話,衆人心中皆是一凜,幾乎所有人心中已是打算,在以後的日子裏,要更加努力的修煉,這樣才不會辜負大人的期待。
“請大人放心,我等一定努力修煉,以報答大人的知遇之恩。”
張逸風此時還不知道,正是因爲他今天等我一席話,讓唯我城中出現了一批修煉狂徒。
尤其是最年輕的張子楓,更是癡迷于修煉。
在許多年後,成爲了張逸風手下得力的幹将,随張逸風南征北戰,立下了無數功勞。
安排完衆人,張逸風離開了城主府,卻沒有直接離去,而是去到賈家。
這一次,他是主動拜訪。
“風逸丹師,這麽快,您就要離開了麽”賈文哲聽聞張逸風要離開,一臉驚訝。
張逸風點了點頭:“在這裏我耽誤的時間已經夠久了,現在也是時候離開了,我今日來,是有一件事情想要拜托賈家主。”
聽到張逸風的話,賈文哲的眼中浮現出了一抹若有所思的神色:“跟你的那些紅顔知己有關”
張逸風點了點頭:“如今我要離開了,如果她們知道這裏有一座唯我城,一定會來這裏找我,若是日後她們來到唯我城,還請賈家主照顧好她們的周全,我得到消息後,會回來接她們的。”
賈文哲沉吟了一會兒,猶豫了下,随即取出了一塊玉石,遞到了張逸風面前。
“我賈文哲在這裏向你保證,隻要她們來唯我城,一定會護她們的周全,這是傳音玉蝶,還請風逸丹師收下,日後若是她們來到唯我城,我會第一時間通知你。”
傳音玉蝶,同傳音貝殼差不多,隻是樣子不一樣。
傳音玉蝶非常珍貴,普通的修士也許終究其一生都無法得到一塊,因爲制作傳音玉蝶的玉石非常稀有。
這種玉石往往控制在一些頂級勢力的手中,因此,傳音玉蝶這樣的東西,一般隻在頂級勢力的修士之間流傳。
根據品級劃分,傳音玉蝶分爲下中上極四個品級,下品最次,極品最好,品級越是好的傳音玉蝶,所能夠傳遞消息的範圍也越廣大。
相傳那些極品傳音玉蝶,甚至能讓修士在兩個大洲之間傳遞消息,可謂是逆天至極。
可以說,極品川音玉蝶,其價值已經不下于一柄法器的價值了。
張逸風沒有想到,賈文哲的手中竟然會有極品傳音玉蝶。
也許是看出了張逸風眼中的疑惑,賈文哲笑道:“這極品傳音玉蝶,是先祖在一處遺迹中所得,我們賈家也隻有兩枚。”
張逸風鄭重的接過傳音玉蝶,目光鄭重的看着賈文哲說道:“今日之恩,我必當銘記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