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正統十四年到成化八年,快二十年的時間,宣武伯餘賢雖然大部分時間在外征戰,幾乎把除了西南以外的大明邊境都打了個遍。草原歸附,重建安西,穩固遼東,甚至在茫茫大洋上還有一塊飛地。
在朝中的影響日漸壯大,一改仁宗宣宗和正統朝時的荒唐形象,仿佛一夜之間變了個人似的,上馬征戰,下馬安民,硬生生将正統以來下降的國運給拽了回來。
而現在朱見深已經長大,這位年輕銳氣的君主要擺脫餘賢的影響,去創造屬于自己的曆史。
成化九年,借皇長子出生的名義,他下旨永久廢除徭役,這裏用的廢除,而不是免除,各級官府不得借此機會将徭役折算成稅加到附加稅中。
成化十年,借太上皇四十大壽的名義,下旨廢除人丁稅,按每戶擁有的實際田畝數量征收農稅。
朱見深收獲百姓一堆皇恩浩蕩稱頌時,餘賢感慨這個學生作爲一台政治機器實在是太合格了,連親爹親兒子都能作爲施政的籌碼,還好自己八十多要下線了,否則早晚被視作司馬懿那樣權臣晚節不保。
現在廢除人頭稅,下一步官紳一體納糧就不知道他會在什麽時候找什麽理由動手。
這個機會很快就來了。
成化十三年,已經卸任左都督的餘賢還給留了個太子少師的頭銜,打算讓他繼續帶孩子,作爲回報,爵位從伯爵變成了侯爵,想世襲罔替來着,但是一看這老頭子從來的那一天開始就是孤家寡人隻能作罷。
而這一年,湖廣稅案爆發引起民變,廢除徭役和人丁稅後,湖廣士紳勾結地方官府将田畝打散登記在百姓手中,甚至虛構人家都有,到了征稅之時,他們又将稅額攤在百姓頭上。
這件事暴露後,湖廣布政司以下并未及時上奏,反而包庇隐瞞下來,而且抓捕了将消息洩露出去的一幹人等,同時也将很多抗稅百姓扣押甚至鬧出了人命,最終引發了大規模民變,有十餘萬百姓逃入荊襄山區。
其實以總軍機處、改組後的東廠和錦衣衛還有運作已經完全成熟的内閣來說,這件事極有可能一開始就已經傳到朱見深手裏,隻不過是被他壓下了。
要解決矛盾的手段就是激化矛盾。
朱見深下令對此次民變開展調查,到底是個啥情況大家都知道,隻不過在走過場而已,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這個過場走得有點遠,從成化十三年稅案爆發到成化十五年夏天,朱見深才拿到調查報告。
同年朱見深下令大軍開進湖廣,将流亡山區的百姓招返鄉,東廠和錦衣衛開始大肆抓捕,湖廣三司加上各級官吏幾乎被一掃而空,地方士紳和家族數萬人。
抓了人就該處置了,首犯處死這沒什麽好說的,從犯和跟風的一起打包送到海外那塊飛地上,挖礦。
同時朱見深下旨罪己,這段洋洋灑灑上千字的罪己诏,前面一部分是朱見深罵自己的,後面一部分是官紳一體納糧的。
至此成化革新主要内容基本完成,剩下的時間就是坐在皇位上看着政策落地即可。
接下來就是朱見深代表的新興皇權與傳統文官的鬥争,雙方以科舉制度改革爲戰場,開展了天長日久的撕逼。這把在家帶孩子的餘賢看得是瞠目結舌,千算萬算沒有算到科舉這裏,同時也是感慨人真的不能吃得太飽。
明朝的科舉成在八股,也敗在八股。而八股文這種形式确定爲科舉考試官方唯一指定答題形式,恰恰就是在成化時期。
這也是考生們内卷出來的結果,在全部是主觀題的情況下,若是在行文形式上沒有要求,那考官們的評卷标準也是會受到影響的。比如張三考生的答題思想是正确的,态度是正确的,就是文章形式亂七八糟,玩花活,把人看得是頭暈腦脹;然後李四的卷子行文流暢文采斐然态度正确但是内容不着邊際跟題目八竿子打不着。
實幹的考官喜歡張三,情感豐富的考官喜歡李四,然後爲了錄誰争執起來。總之就是考官個人因素對考試的公平性影響極大。
那幹脆就對答題形式做硬性要求,所有考生全部按官方指定的行文格式進行答題,在這個框架内才能勉強做到相對公平。
成化十八年,餘賢在宣武侯府釣魚的時候,朱見深還是拉下面子上門求教了,他一直以爲憑借餘賢給他積攢下的執政班底,便能随心所欲改變這世間的一切規則,可沒想到在科舉這裏碰了一鼻子灰。
餘賢指出當前新舊官僚鬥争的烈度超出了控制這是真的,但這不是科舉本身的問題,而是意識形态的問題。
在現在的社會和生産力條件下,科舉已經是最好制度了,朱見深失誤的地方就在于對這個制度的錯誤認知。
還是老一套,做事的目的和手段兩樣缺一不可,朱見深隻看到了通過科舉出身的傳統官僚們的缺點,卻沒有去分析爲什麽會有這些缺點的原因。更爲嚴重的就是,皇帝朱見深隻看到了手段帶來的短期利益而忽視了長期發展。
這是極爲危險的現象,他掌握着帝國最高權力,一旦認知出現了偏差,帶來的後果極其嚴重。
歸根結底就是大明的社會和經濟形态正處于一個高速的轉型期,社會對于當前形勢發展變化不适應而産生的争議是必然現象。
所以當前要處理的就是意識形态問題,需要一場思想上的讨論和變革。不僅那些傳統文官需要,朱見深和他的那些師兄弟們更需要。
簡單說起來就是一句話:如何發展大明是手段,而要發展成什麽樣的大明是目的,兩者缺一不可。
朱見深似懂非懂的離開了宣武侯府,他需要一些時間來思考。
成化十九年,皇帝下旨詢問臣民,需要一個什麽樣的大明?
而這一年,六朝老臣宣武侯太子少師餘賢在北京無疾而終。因爲死得相當突然,朱見深連最後一面都沒見到,隻有一個機關盒子,說是等土木堡三十年祭祀的時候,把這盒子埋在供奉殉國士兵的廟前。
資深逆徒朱見深按捺不住心裏的好奇,費盡心思打開了這個精密的機關盒,裏面隻有一尊小小的鐵制跪像,背上刻着“罪人餘賢”四個字。
朱見深想了想,把親爹的名字也加了上去……
——大明風華世界結束——
PS:關于主角坐視土木堡明軍全軍覆沒的問題,在寫的時候,我想了很多方案,就是在保全二十萬大軍的情況下,将親征的文武大臣甚至是朱祁鎮全部殺死。比如收買蒙古貴族,讓他們隻對官員下手;比如主角帶着僞裝成瓦剌騎兵親自上陣等等等等。頭發掉了不少也想不出什麽好的辦法,再有就是在朱祁鎮親征前,北鬥衛的高級将領們在秘密基地做的戰前推演,他們不認爲朱祁鎮會失敗。
如果是帶有曆史背景的穿越,主角的敵人肯定不會是具體到某一個人身上,比如神話裏的主角的對手不是易小川高要劉季項羽,而是以項羽爲代表的六國舊貴族。琅琊榜裏面的敵人是以蕭選爲代表的門閥和割據勢力等等等等。
還有最最關鍵的就是,我寫崩了,怎麽着吧!
跟一群人作對太累,下個世界去現代世界吃狗糧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