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早就定好了今天的行程安排。
早上起床先去鮮魚口吃“錦芳小吃”,然後上午去首地看電影,最後下午去西單做陶。
爸爸上個星期就想吃錦芳,早上是專門陪爸爸去吃的。
媽媽從第一次看到《捉妖記2》的預告片就想看了,上午的電影是專門陪媽媽看的。
我都好久沒做陶了,早就想做了,下午做陶是專門陪我去的。
今天這個行程安排,分别幫我、爸爸、媽媽各完成了一個“心願”,三個人都開心,真好!
錦芳很好吃,爸爸買了豆汁焦圈、門釘肉餅、丸子湯、包子、馄饨、艾窩窩、驢打滾,都是傳統的北京小吃。
我很愛吃,自己一個人就吃了四個包子、一碗馄饨,最後我和爸爸媽媽都吃撐了!
吃完飯去首地,我和爸爸先去“抓娃娃”,媽媽去超市買爆米花和飲料,電影開演前在影院門口集合一起進場看電影。
今天看的這個電影是《捉妖記》的第二部,昨天晚上媽媽特意帶着我在電腦上看了第一部。
媽媽當時看第一部的時候就很喜歡,所以才會剛出第二部就惦記着要看。
我看完第一部也覺得特别好玩兒,于是對今天要看的第二部很有興趣。
這個《捉妖記2》果然很好看,喜劇元素很多,特别搞笑,大部分時間都是輕松愉快的,電影院裏時常響起觀衆的歡笑聲。
隻是電影裏有一些非常感動人的情節,實在是太“催人淚下”了。
比如說“小妖王”費盡周折跟他的爸爸媽媽團聚的時候,電影裏的角色都痛哭了起來。
電影院裏的觀衆也紛紛控制不住流下了眼淚甚至哭出了聲,“看電影必哭”的媽媽早就哭出來了。
而我這回比媽媽還誇張,“哇哇哇”地哭,傷心極了。
還好這部電影是個“大團圓”的結局,最後“小妖王”和他的爸爸媽媽又生活在了一起。
而且他們以後再也不準備分開了,這樣觀衆們才得以開開心心地走出電影院。
媽媽每次看電影都要哭,她就連看動畫片《熊出沒》都會被感動。
爸爸說她太“感性”了,“淚點”比我還低。
而爸爸就不愛哭,就像剛才看電影,我和媽媽都哭得那麽傷心,而爸爸好像一點兒也沒哭。
他總是站在“鑒賞”的角度上去分析劇情、評判表演,所以他當然哭不出來,媽媽說他“過于理智”了。
看電影哭得這麽傷心,真是“心累”。
還好一會兒就可以去西單的“陶吧”做陶去喽!
--------------------
第2421天(2018年2月26日,星期一)——穿毛衣的水杯
今天我正式開學了,昨晚九點半睡覺,今早六點半起床、七點半出家門,下午三點二十放學,一切都回到了上學期間的狀态。
同時,爸爸的作息也跟着我發生了改變。
他早上就不能練更長時間薩克斯了,七點半之前他要回到家裏帶着我一起出發去上學。
雖然間隔了一個四周之久的寒假,但是我和爸爸今天都快速地找回了開學的感覺,七點半準時出了門。
還像以前一樣,我親了爸爸一下,爸爸就接過了我的水壺,這是我跟爸爸之間的“默契”。
書包是我必須自己背的,水壺可以交給爸爸,不過“偷這一小懶”的前提是“親親爸爸”。
這學期我的水壺有了一些“新變化”——奶奶用綠色的毛線織了一個“水壺套”,把水壺套了起來。
爸爸逗我:“東東,你的水壺怎麽穿上‘綠毛衣’了?”
我不以爲然地回答:“那有什麽奇怪的,奶奶織的呗。”
爸爸又說:“你不覺得給水壺穿毛衣很奇怪嗎?”
我回答:“不奇怪,您看咱們家的好多東西不是都套着奶奶織的毛線套嗎。”
我說的沒錯,奶奶特别喜歡用毛線給各種東西織套子。
比如說水壺套、遙控器套、自行車座子套和車把套、沙發扶手套、椅背套、甚至還有椅子腿套。
奶奶好像希望盡可能地把所有東西都套起來。
而且奶奶的手還真是很巧,隻要是可以套上套子的東西,她都能用毛線織出套子來給它們套上。
其實也不光是奶奶一個人有這種“癖好”,奶奶她們那一代人好像都喜歡這麽做。
網上流傳着好多這種“老媽喜歡織毛線套”的“段子”。
從網友們發出來的照片看,“老媽”們的愛好、審美和作品還真是有很多共同點呢。
爸爸說,也許是因爲以前生活條件遠不如現在,物質比較“匮乏”。
所以人們都特别愛惜東西,又怕髒又怕壞,所以才想把什麽東西都給套起來,多加保護。
再加上那會兒的人沒什麽錢買太多衣服,都得自己做、自己織,所以“老媽”們的手藝往往都不錯,想織什麽基本上都能織出來。
這才養成了這個“一代人共同的習慣”,這也算是“時代的産物”吧。
爸爸不怎麽喜歡毛線套,他覺得不好看,套上以後顯得跟那件東西本身“不協調”。
但是我卻不覺得,無論什麽東西都是隻要實用就好。
再說關鍵是奶奶喜歡織,這件事奶奶做起來開心。
能有一個這麽勤勞的習慣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嘛~
--------------------
第2422天(2018年2月27日,星期二)——看得不仔細
我畫了一幅畫兒,畫得還不錯,自己都很滿意,好想讓大家都好好“欣賞”一下自己的“佳作”。
于是我就把這幅畫兒拿給爸爸媽媽看,媽媽一看見這幅畫兒就很大聲地稱贊起來,誇我畫得“特别好”,我很開心,感到好滿足。
但是爸爸卻并沒有像媽媽一樣稱贊我這幅畫兒,而是看了一眼之後并沒有說什麽就走開了。
不應該呀,難道爸爸沒看清楚我的作品嗎?
我可不甘心自己這麽滿意的作品被“忽視”,于是就又拿着畫兒追到爸爸面前,再次請爸爸欣賞:“爸爸,您看我畫的畫兒,到底畫得好不好?”
爸爸正在發微信,也不知道有什麽重要的事情。
他發得聚精會神,面對我遞到眼前的畫兒,他連頭都沒擡一下,就“敷衍”地說:“嗯,我剛才看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