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爲女兒好,自己卻被全天下的人誤解了!
越是如此她心底裏對顧陌的怨恨就越大。
爲什麽顧陌就不能聽她的安排?
都是爲了她好,她怎麽就是不聽話?怎麽就是要讓自己親媽背上惡名?
誰家女兒是這樣的啊?
終于,肖淑紅直接開門見山的跟顧陌說道:
“小,咱們家裏的情況你也是知道的,這麽窮,怎麽同時供養你們三兄妹讀大學啊?你遲早也是要嫁人的,讀不讀大學又有什麽關系?”
她語重心長,眼神慈愛。
“你不嫁出去,又讓你二哥怎麽辦呢?”
“咱們家現在也沒錢給人家彩禮,媽隻能想辦法給你二哥買個媳婦了,總不能讓他孤家寡人一輩子啊……”
“可買媳婦的錢哪裏來啊?新建家裏說了,隻要你願意嫁過去,他們願意給兩萬塊的彩禮……”
顧老二就在門外,聽見肖淑紅這話,氣的一瘸一拐的沖進來。
“媽!原來你急着把小嫁出去,就是爲了換彩禮錢買女人?”
“不然媽能怎麽辦啊?媽每天看見你孤零零一個人,媽心裏真的難受啊!”
顧老二,“……!”
你看見我這樣難受,那你當初讓我碰瓷??
顧老二不善言辭,心裏氣得要死,可是卻不知道該說什麽,隻嗫嚅着說出一句。
“媽,你這樣是不對的……”
顧陌點頭,“二哥說的對,買賣人口是犯法的,你這種行爲就是在觸碰法律的底線,隻要你敢買,我就跟派出所舉報!”
肖淑紅瞪大眼睛,“你、你就真想要看着你二哥打一輩子的光棍?”
顧陌,“不忍心,但我二哥娶不到媳婦的最大阻礙不是他殘疾,而是因爲有你這個事兒媽,你看看,大哥勤快老實,也不殘疾,不也沒人願意嫁給他嗎?這說明什麽?說明媽你該檢讨一下你自己了。”
跟肖淑紅不是一家人的時候,自然喜歡肖淑紅這性子。
可跟肖淑紅成了一家人,誰受得了?
所以哪個姑娘吃多了閑的沒事幹把自己往顧家嫁?
肖淑紅愣是被顧陌這話氣的打哆嗦。
顧陌又說:“你要是改一改你的性格,要不了多久我二哥就能有媳婦了。”
肖淑紅,“隻要老二的媳婦進門,我一定會把她當成親生的疼!“
顧陌,“你自己親生的你都沒有當成親女兒,别人家的你能當成親生的?你是想要把她變成和你一樣的聖母做伴兒吧?”
肖淑紅,“……”
顧陌真的句句尖銳,肖淑紅臉都氣紅了。
顧老二這時才說道:
“媽!如果我要犧牲自己的妹妹才能有媳婦,我甯願終身不娶!所以你不要再打小的主意了!”
但肖淑紅不聽啊,她非要消除自己的内疚,非要補償顧老二啊。
所以就非要給顧老二買媳婦啊。
而且買賣交易這都是自願的,警察憑什麽管啊?她不信顧陌真的會跑去舉報自己親媽。
就算沒法把顧陌嫁出去換彩禮錢,她也不會打消這個主意的。
于是,肖淑紅又去找村裏那些喜歡她的冤大頭借錢了。
東拼西湊,借到了兩萬塊,就開始着手給顧老二買媳婦了。
肖淑紅一有動作,顧陌就去通知了村裏的扶貧幹部。
這個扶貧幹部姓朱,也來了村裏幾年了,一直緻力于改變這個村子落後的現狀,實現村裏的脫貧緻富。
剛開始的時候,他也躊躇滿志,但是了解到這個村子的現狀,他才知道扶貧工作到底有多難。
有時候窮,是和貧乏的人心有很大關系的。
村民骨子裏落後的傳統不改,光靠一些受過先進教育的知識分子從物質上進行扶貧,是根本不夠的。
因爲這隻會縱容他們的惰性,讓他們以爲凡事都有國家兜着,所以即便他們不努力也可以,反正一副我沒錢我有理的樣子。
因此,扶貧扶貧,最主要的是扶智扶志,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陋習。
而整個村裏最難以改變也最難纏的,估計就是肖淑紅了。
無論扶貧幹部怎麽給她做思想工作,她都能用自己那套奇葩的觀念說的扶貧幹部無語望天,反正就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不可自拔,就覺得自己的想法才應該是世界的主流思想,所有人都應該跟她學。
因此,朱幹部對肖淑紅的奇葩早就見怪不怪了。
但他沒想到,肖淑紅竟然還敢公然參與買賣人口?
他當即神情嚴肅的對顧陌說道:
“買賣人口造成了多少家庭妻離子散?造成了多少婦女兒童的悲劇人生?給國家帶來了多大的社會隐患?這是罪惡的交易!是觸犯法律底線的事!你媽也實在是太糊塗了!”
然後又說道:“小陌,這事兒你舉報的對,你媽這是在犯罪,是不能縱容的,這樣,你先回去穩住那些人販子,不能讓他們跑了,我這就打電話通知派出所的人過來。”
顧陌點點頭,回到了顧家,看見人販子帶來了好幾個女人給肖淑紅挑選。
雖然肖淑紅覺得自己的女兒讀那麽多書沒用,但是她給兒子挑媳婦,卻還要挑學曆高的才行。
所以她挑來挑去,挑了原劇情那個成爲顧老二媳婦的人。
因爲她學曆最高。
顧陌的目光也落在她身上。
她長相清秀,才剛大學畢業,是在找工作的途被人騙來的。
原本好好一個大學生,擁有自己的人生,有大好的前途,突然被拐到一個窮鄉僻壤,思想愚昧的地方,被當成生育機器關起來,大概沒人能認這個命。
所以原劇情,這個女人被拐賣後,剛開始也不服命,想過反抗想過逃跑。
她恨那些人販子,也恨顧家。
然而這在肖淑紅看來就是不安分的表現。
既然都是顧家的媳婦了,那你就該認命!
不認命也沒關系,肖淑紅就非要把這個被拐賣的女人,打造成她想象的好兒媳,于是一步步的給對方洗腦。
千萬不要懷疑肖淑紅的洗腦能力,看看她這幾個兒女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