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林已經長成大小夥子了,他腼腆地叫了一聲:“表姐,你上車,我推着你回去。”
徐慧真趕緊擺手說:“不是的,我沒有崴腳。就是想讓你們推着手推車來,往家裏推東西。”
說着用手指了指地溝裏的東西。徐建菊是個性子跳脫的,她像猴子一樣,靈活地跳進溝裏,掀掉上面的荒草,又紅又大又圓的蘋果就出現在眼前。
她驚訝地喊道:“表姐,我從來沒有吃過這麽大的蘋果,這都是給我們家的?”
徐慧真笑了笑,說:“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咱們先把這些搬回家再說。”
放下去容易,弄上來就費勁了。一筐蘋果差不多有五六十斤的樣子,三個人齊心合力,連拖帶拽,好不容易才把三筐蘋果搬上來。
徐建林喘着粗氣問:“表姐,你是怎麽把蘋果帶回來的?”
徐慧真敷衍道:“有車給我送過來的,放在村頭就走了。”徐建菊現在的注意力完全不在這上面。
在她眼裏,表姐是萬能的存在,大哥哥大姐都是表姐給帶到城裏去的,而且如今都有工作了。她心裏有個小目标,就是抱緊表姐的大腿,将來嫁到京城裏去,做城裏人。
蘋果上重新覆蓋上荒草,三個人用了兩趟,才把東西都運回家。
進門後,徐慧真發現徐二嬸懷裏抱着一個兩歲多的孩子,這就是他家的老四兒子徐建邦。未來徐家最出息的崽,隻比徐建梅的孩子大幾個月。這個年代沒有計劃生育,結婚又早,婆婆和兒媳婦一起坐月子的例子有不少,都不是稀奇事。
上一世,老四徐建邦考上了大學,畢業後在省城工作,當了公安局局長。
小建邦也不認生,見到了坤坤,就用手指頭指着,叫滴滴。徐二嬸笑着說:“差了輩了,那是你的大外甥,不是弟弟。”一句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寒暄過後,徐二嬸問起了徐慧真帶來的蘋果。徐慧真早就準備好了說辭,她說:“也無意中得了這些蘋果,不僅長的個頭大,而且吃起來又脆又甜,我就想着,徐家灣山地多,适合種果樹,你們把這些果子吃了以後,留下種子,試着種種看,如果能種出這麽好的蘋果來,一定能賣上好價錢!比種糧食劃算。”
在徐慧真的記憶裏,改革開放以後,糧食不緊缺了以後,徐家灣的山地因地制宜,都改種果樹了,徐家灣成了遠近有名的水果之鄉,因爲這裏出産的水果特别好吃。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徐家灣的土質就非常适合種果樹。
建菊看着紅彤彤的大蘋果,早就垂涎欲滴了,适時地插嘴問:“媽,現在可以吃了嗎?”
徐慧真說:“吃吧,吃完了,把種子留下。”
徐二嬸嗔怪地說:“你個吃貨,幹啥啥不行,吃飯第一名。”
建菊嘿嘿一笑,去洗蘋果去了。建森也像個小尾巴似的跟在後面,甩都甩不掉,嘴裏問道:“二姐,這蘋果好吃嗎?給我一個嘗一嘗。”
徐建菊沒好氣地說:“你去問咱媽,我說了也不算啊!”
徐二嬸:“從中間一切兩半,每人吃半個就行了。”
徐慧真:“不能切,從中間切,容易把種子切碎了。不如就一個人吃一個吧,反正也有好多,夠吃的。”
話音剛落,就聽喀呲一聲,徐建菊已經下口了,一口下去,口腔裏馬上充滿了甜甜的汁水,她閉上眼睛,吸吮着蘋果的汁水,享受着人間美味,幸福的感覺油然而生。
建森也不甘落後,建林緊随其後,就連小豆丁建邦也伸着小手嘴裏奶聲奶氣地喊道:“次,次,額要次。”
徐慧真拿過蘋果,遞給徐二嬸一個,讓她嘗一嘗,順便喂喂小四。建菊很有眼色地給徐慧真拿了一個,說:“表姐,你也次。”
說實話,前段時間徐慧真爲了得到蘋果種子,吃了好多好多的蘋果,再好的東西吃多了也不好吃了。現在,她空間裏第一批種下的種子已長出小苗來了。
可是如果不吃,其他人也不好意思吃,于是她隻好從善如流。
接下來,屋子裏就剩下咔呲,咔呲的聲音,好吃的停不下來。
吃中午飯的時候,徐慧真發現徐二叔沒有回來,就問:“二嬸,二叔去哪裏了?”
徐二嬸說:“你二叔去修水庫去了,修水庫公家管飯。就在東山上,月亮湖的下遊,鴨蛋灣的上遊。小清河下遊的幾個村子的人都在那裏幹活。”
徐慧真搜索上一世的記憶,她确定上一世沒有這個事情。雖然她沒有經曆這個年代,上一世徐慧真是1963年出生的。
但是她不止一次的從父親口中了解到,58年,因爲村裏的年輕力壯的人,都被調去大煉鋼鐵去了,導緻秋收時,勞動力不足,好多糧食沒來得及收,最後爛在地裏了。
父親每一次講述這件事情,臉上都是痛苦和懊悔,他說:“因爲我們浪費了糧食,所以遭到了天譴,接下來兩三年,天災不斷,家家戶戶餓肚子。”
徐慧真想,是不是自己那封從天而降的信,起到了作用,才有了這個改變呢?她當時寫信時,就想着有棗沒棗打一杆子,那烈火烹油的火熱局面,不是一封信能改變的。哎,這個年代沒有後世的某音,某度,獲得消息途徑隻有報紙和收音機,而有些信息屬于内部消息,不随便透露的。就很郁悶。
想到這裏,徐慧真問:“二嬸,咱這裏沒有大煉鋼鐵嗎?”
徐二嬸:“聽說城裏人在煉鋼鐵,咱們農村人就會種地,哪裏會幹那些活?就是趕鴨子上架,也煉不出合格的鋼鐵來。”
靠,二嬸這麽通透的嗎!
徐慧真:“那修水庫是怎麽回事?”
徐二嬸說:“這件事情說起來多少跟你有關系。因爲你的建議,村裏這幾年養魚,養鴨嘗到了甜頭。書記才動了這個念頭。”
徐慧真:“奧,還有這麽回事?”
徐二嬸繼續說:“秋收結束以後,公社給所有村書記開會,同志各村派青壯勞力去三十裏外的壩上村修水庫。那裏要修一個大型水庫,說是萬一将來天旱,水庫可以放水灌溉農田。咱村裏的書記也是個機靈的,與其跑那麽遠給别人修水庫,不如在自己家門口修水庫,最起碼自己村裏受益不是。咱們還可以用水庫來養魚養鴨。于是他就跟公社領導提議,在咱們村的東山修水庫。公社領導來現場考察過了,說咱們東山的地勢修水庫很合适,就同意了。并且下遊将來能收益的村子都派人來一起幹。”
麻煩各位别忘了催更。下方黃色的按鈕,點一下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