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奏陛下,陳留王身負皇恩不思報國,在陛下閉關之時,嚣張跋扈,不尊王令,私自出兵……”
副相司常青手捧象牙朝闆,慷慨激昂,痛心疾首的陳述他大舅哥陳留王的種種罪證。
整個象牙朝闆上面,密密麻麻記錄了陳留王數條按律當斬的大罪,還有幾十條其他重罪。
司常青說了近一刻鍾,才把那些說完,最後說道:“而今更是做出大逆不道之舉,公然謀逆,發兵攻打皇宮,此逆賊不殺不足以平民憤,還請陛下下令,誅殺惡賊。”
這話必須要司常青說,他也必須要這麽說。
雖說他跟陳留王不對付是衆所周知的,但難保有人會有不懷好意的揣測,畢竟陳留王是他大舅哥這也是衆所周知。
因此,司常青隻能當先請旨誅殺陳留王,如此才能把他和陳留王的關系徹底撇清。
司常青這個人,公正是公正,但……多少有點沽名釣譽,他極爲在乎聲譽,在乎到已經超出人性,甚至有點病态了。
嬴曌聽到這話,掃視其他大臣,沉聲問道:“諸位愛卿可有不同意見?”
正相孔相鹿斟酌了下,舉起朝闆行禮後,說道:“啓奏陛下,老臣有話要說。”
“講!”
孔相鹿說道:“回禀陛下,陳留王謀逆作亂,罪大惡極,按律判了淩遲都不爲過。他該殺,但老臣認爲他不可殺。”
司常青聽到這話,皺眉問道:“左相這是何意?既然您說了陳留王罪大惡極,應該淩遲處死,又說他不可殺。一個辜負聖恩的亂臣賊子,有何不可殺的?他若不殺,豈非以後人人效仿?”
孔相鹿解釋道:“殺一個陳留王容易,但安天下民心卻難。”
“陳留王此次出兵大明,雖說是不尊王令私自出兵,可這卻符合大秦無數百姓的觀念,這一舉動在民間呼聲極高。”
“百姓多有拍手稱贊,此時若殺陳留王,隻怕滅的還有百姓的好戰之心。”
“衆所周知,我大秦尚武,百姓也好,兵丁也好,都有好戰之心,若因殺了陳留王而滅了他們好戰之心,那接下來若是開戰,隻怕會對我軍心不利……”
孔相鹿不是要保陳留王,他跟陳留王也沒交情,而且也很看不慣陳留王的行爲。
他隻是看出來了女帝沒有要殺陳留王的心,這才站出來抗雷給女帝一個台階。
人老成精,孔相鹿深知若要保住地位,就得順應女帝。
他要保住地位也不是爲了他自己,他是爲了天下讀書人。
女帝也尚武,就看她放下政務時常閉關修行就能看出來。
她也認爲天下是靠實力打下來的,而不是靠讀書人嘴皮子磨下來的。
若他孔相鹿不在這個位置,天下讀書人可還能有出頭之路?
所以,保住自己的位置,就是爲天下讀書人保住一條在朝廷發展的路。
爲此孔相鹿可以不要老臉的去揣摩女帝的心思,可以去順應讨好她。
副相司常青和孔相鹿你來我往,唇槍舌劍說了好一通。
其他大臣隻有看着的份,那頂尖兩位大佬吵架,他們都是手下,誰敢參與?
哪怕一個個心急的恨不得自己上,也得壓制下來,看着左右丞相争吵。
半晌兩個人都吵的累了,嬴曌才開口道:“夠了,左右不過一個階下囚,至于讓朕的左右丞相當朝争執?傳出去不怕人笑話?”
“陳留王論罪當誅,不過他也曾爲大秦立下過汗馬功勞。朕若殺他,不免爲人诟病。于今後國策有所沖突……”
“罷了,念在老陳留王的面子上,饒他一命。”
“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将他褫奪封号,貶爲庶民,收回全部封地,查抄家業,幽禁于陳留王府,日日受五鞭之刑,此後生死不得踏出陳留王府半步。”
嬴曌答應吳忠賢保陳留王一命,可沒答應他要讓陳留王舒服的活下去。
按照她這個處罰,陳留王還不如直接死了呢!
查抄家産,褫奪封号這些就不說了,畢竟他犯的這個事,這些根本不可能保住。
幽禁起來,日日受五鞭之刑,這可是比死更難受的懲罰。
所謂五鞭之刑,就是與四肢和身軀,分别責打一鞭子,一共五鞭子。
一鞭子下去疼痛難忍,但因爲分部在不同位置,所以根本打不死。
這就等于是讓陳留王天天活在劇痛之中,還偏偏死不了。
吳忠賢還是低估了女帝嬴曌的霸道,她好像放過了陳留王,但卻更大的懲罰了陳留王。
女帝都這麽說了,司常青也不好再多說什麽。
死容易,受罪一次,這活着可就艱難了,對于陳留王來說也算極大的懲罰了。
“還有一件事,如今江湖門派林立,江湖鬥争屢禁不止,屢見不鮮,時常有滅門之禍發生,江湖司顯然人手不夠,不足以處理好這些事情。”
嬴曌說道:“朕準備将江湖司從刑部摘出來,獨立成一部,以後專門處理江湖事務,諸位愛卿有何建議?”
一衆大臣一聽這話,就明白女帝的意思,這不是問詢大家能不能獨立出來,而是通知大家江湖司要獨立。
要讓他們想一個完善江湖司的制度,以及定位江湖司的等級。
大秦朝堂瞬間熱鬧起來,有人提議要與六部同級,有人說要在六部之下,吵得不可開交。
眼看着這些人吵的嬴曌要煩了,孔相鹿立馬站出來,說道:“陛下,老臣以爲諸位大臣說的各有道理,但又不太适用。”
嬴曌問道:“左相可有高見?”
她真煩了,這幫人就會吵吵嚷嚷,都是爲了給他們自己争取利益。
說同六部的級别的,都不是六部的人,他們才不在乎分走六部的權利與利益。
說要在六部之下的那都是六部的人,想要控制這個新部門擴充自己的勢力。
至于其他提議的人,那也都是基于他們自身所處的位置想要給他們自己謀取好處,而後才考慮了朝廷的利益。
這就是朝堂上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