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聽聞此言,卻是眉頭微皺,當即站起身來反駁道:“徐将軍,且慢!劍閣地勢險要,可謂易守難攻啊。據聞那守将張任不僅是趙雲将軍的同門師兄,更是益州赫赫有名、威震一方的頂級戰将。依屬下之見,我們大可不必如此冒險強攻。将軍不妨率領大軍佯裝攻打劍閣,以此牽制住益州軍的主力部隊便足矣。至于我,則願意親自率領一百名裝備精良的重斧軍以及十萬涼州軍團的英勇将士們,暗中偷渡陰平,從小路突襲梓潼。隻要能夠成功截斷張任的退路,那麽成都必将如探囊取物般被我們一舉攻克!”
徐晃聽着鄧艾的分析,微微颔首,但并未立刻表态。他緩緩扭過頭去,将目光投向了一直坐在一旁靜靜聆聽的李儒身上,似乎在等待這位智謀過人的謀士給出最終的意見。
李儒見狀,嘴角輕輕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先是贊許地點了點頭,然後緩聲道:“鄧校尉此計甚妙啊,确實有可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而且這樣一來,也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好巴蜀地區那至關重要的糧倉。不過嘛……”
說到此處,李儒稍稍停頓了一下,臉上浮現出一絲擔憂之色,接着繼續說道:“偷渡陰平這條路着實艱險萬分,途中困難重重,稍有差池恐怕就會導緻全軍覆沒,後果不堪設想呐。”
鄧艾連忙向前一步,抱拳施禮後急切地解釋道:“軍師請放心!此次行動雖險,但我等已有周全準備。況且還有那一百名訓練有素、身經百戰的重斧軍相随,他們個個都是以一當十的猛士,定能護得大軍周全,确保全體将士安全無恙地抵達目的地!”
李儒聽完鄧艾這番言辭懇切的話語,低頭沉思片刻。終于,他再次擡起頭來,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之色,沉聲道:“既如此,那老夫便同意此番偷渡陰平的作戰計劃。但切記,務必小心行事,萬不可掉以輕心!”
徐晃見李儒終于不再反對自己的作戰計劃,心中大喜,他當即面色一正,高聲下達命令道:“鄧艾、文鴛聽令!即日起,鄧艾擢升爲平蜀将軍,率領一百名身着重甲、手持巨斧的英勇戰士組成的重斧軍,秘密執行偷渡陰平這一關鍵任務;文鴛校尉則統領整整十萬涼州軍團的将士們随軍而行,務必全力以赴地協同配合此次行動,不得有絲毫懈怠!”
鄧艾與文鴛聞令後,不敢有片刻遲疑,他們雙雙抱拳應諾,随即轉身匆匆離去,各自緊鑼密鼓地開始籌備相關事宜。
時光荏苒,三日轉瞬即逝。此時,秦國的主力軍已經浩浩蕩蕩地推進至距離劍閣僅十裏之遙的地方,并在此處安營紮寨,嚴陣以待。而秦軍的前鋒部隊更是如猛虎下山般逼近劍閣,兩者之間的距離不過區區五裏而已。
随着大軍有條不紊地展開部署,徐晃深知要想成功突破劍閣防線,必須先設法拖住敵軍主将張任。隻見他目光堅定,毅然決然地親率三百名威猛無比的重斧軍,向着劍閣發起了猛烈的強攻。
張任見狀亦是毫不示弱,他迅速集結起麾下的三千精銳士卒出城迎戰,企圖阻止徐晃及其所部的進攻。然而,盡管這些蜀軍皆是久經沙場的悍勇之士,但在徐晃帶領的重斧軍那排山倒海般的攻勢面前,卻是顯得力不從心。隻見重斧軍戰士們揮舞着手中寒光閃閃的巨斧,每一次劈砍都帶起一陣腥風血雨,蜀軍被殺得節節敗退,丢盔卸甲。
就在戰局逐漸朝着對秦軍有利的方向發展之時,張任一方的副将雷銅及時率領五萬大軍增援而至。他們湧上城頭,憑借堅固的城防設施以及人數上的優勢,總算勉強抵擋住了徐晃及重斧軍的淩厲攻勢,将戰鬥一直拖延到了夕陽西下的黃昏時分。
眼見天色漸晚,繼續強攻恐難再有建樹,徐晃當機立斷下令撤軍。重斧軍在他的指揮下井然有序地緩緩後撤,最終安全撤回營地。回到營帳後的徐晃顧不上休息,立刻召集部下開始仔細清點此番戰鬥中的人員傷亡和物資損耗情況。
随軍參謀匆匆趕來,向徐晃抱拳行禮後,面色凝重地禀報道:“将軍,此次戰役我方重斧軍表現英勇,竟無一傷亡,但擊斃敵軍的數量卻超過了三千之多!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我軍的裝備損耗頗爲嚴重,已超過了三成。按照目前重斧軍的庫存規模來估算,恐怕僅能勉強支撐三次同等強度的激烈戰鬥了。”
徐晃聽着随軍參謀的彙報,眉頭微皺,沉默片刻後,轉頭看向身旁的李儒,開口問道:“軍師,不知鄧艾和文鴛所率部隊現在行至何處了?可有最新的消息傳來?”
李儒一臉憂慮之色,緩緩搖頭答道:“将軍,今早最後一次收到他們的消息時,得知鄧艾和文鴛已然率領大軍離開了大路,進入了茫茫深山之中。自那之後,便與他們失去了聯系,至今杳無音信啊。”
徐晃聞此噩耗,不禁大驚失色,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他苦笑着長歎一聲道:“秦皇陛下對這講武堂四期可是寄予了厚望啊,而鄧艾和文鴛更是其中出類拔萃的領軍人物。若他們有個三長兩短,不僅會影響戰局,更辜負了陛下的信任呐!依我之見,應當立刻将此事上報給長安軍機處,請郭嘉大人速速派遣精明強幹的情報人員協助搜尋才好。”
李儒聽了徐晃的話,臉上的憂色愈發濃重起來,他躊躇良久,終于還是輕聲說道:“老徐啊,你可曾想過,倘若我們就這樣貿然上報軍機處,你我的能力在那些朝廷大員們的心目當中,怕是要大打折扣了呀。日後想要再得到重用,恐怕就難上加難喽……”
徐晃望着遠方,不禁長歎一聲,感慨地說道:“那文鴛當真悍勇無比啊!其勇猛之勢,頗有當年龍膽将軍趙雲的風範;而這鄧艾更是智謀過人,絲毫不遜色于咱們那位已故的軍師祭酒郭嘉大人呐!如此難得的人才皆效力于我大秦皇朝,實乃吾等之幸事。然而,也正因他們如此出衆,我們更不能讓他們出現任何差池,必須要确保萬無一失才行。來人呐!速速以八百裏加急傳遞消息,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内将此事知會長安方面。”
站在一旁的李儒聽到徐晃的命令後,不敢有絲毫怠慢,當即取來筆墨紙硯,迅速起草起軍報來。他深知這份軍報意義重大,容不得半點疏忽和延誤。不一會兒功夫,一份條理清晰、言辭懇切的軍報便已完成。
徐晃接過李儒遞過來的軍報,仔細地審閱起來。确認無誤後,他親自将其綁在了一隻訓練有素的信鴿腳上,并放飛了出去。隻見那隻信鴿振翅高飛,如離弦之箭一般沖向雲霄,瞬間消失在了天際之中。
時光荏苒,兩日轉瞬即逝。這一天清晨,陽光明媚,微風拂面。郭嘉手持着那份從劍閣戰場傳來的軍報,步履匆匆地走進了宏偉壯麗的未央宮。
進入宮殿後,郭嘉徑直來到禦前,躬身行禮道:“啓禀陛下,微臣剛剛收到來自劍閣戰場的徐晃将軍送來的軍報!”
正在處理政務的秦子玉聞言,微微擡起頭來,臉上露出一絲詫異之色,問道:“哦?究竟所爲何事,竟然需要通過軍報傳遞,而且就連你這位軍機處的首腦都無法直接批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