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當地百姓都不敢明目張膽地反抗魔王軍,但已經有人開始偷偷摸摸地給龍膽軍提供各種便利,希望能幫助他們推翻魔王軍的統治。
賈诩看到這一情況後,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于是便命令張繡去主持赈災事宜。張繡得到這個任務後,立刻行動起來,他知道這次機會難得,如果做得好,就能赢得民心,爲将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張濟的老部下們聽到這個消息後,心中不禁一喜,他們知道這是個逃離魔王軍的好機會。于是,這些人趁着夜色悄悄逃出營寨,混入百姓之中,一同前往粥鋪。
當張繡成功施完粥之後,他并沒有像往常一樣放任災民自由散漫地離開,而是将他們重新組織起來,并訓起話來。
“你們想要吃飽飯嗎?”張繡大聲問道。
“想!”衆災民參差不齊地答道,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那好,我有辦法讓你們每天都能吃飽飯,但是需要你們聽從我的安排,你們願意嗎?”張繡接着問道。
“願意!”衆人異口同聲地喊道。
張繡見狀,立刻讓人開始按照軍隊的編制方式将災民編成組,每個組由一名伍長帶領一百名災民,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既可以保證效率,又能讓災民感受到秩序和紀律。
僅僅過了十分鍾,兩百餘搶收糧食的百人隊就順利地完成了編組。張繡看着眼前整齊有序的隊伍,滿意地點點頭,然後揮手示意大家出發。
有災民心中惶恐,提出異議說:“将軍,河東地區的良田皆爲豪族掌控,咱們這樣收割糧食,隻怕會搭上身家性命呀!”
張繡一臉嚴肅地看着他,平靜的說道:“看看那邊那些老弱婦孺,其中就有你們的家人。告訴本将軍,你們還有資格害怕嗎?”
衆人沉默不語,心中都有着各自的思量,但很快他們便意識到,此刻已經沒有退路可言。
“我們不怕!”人群中有人高呼道。
張繡趁熱打鐵的說道:“收糧隊,出發!”
随着張繡的一聲令下,數百名士兵如猛虎下山般沖向田野,開始搶奪成熟的莊稼。
在解良百姓的廣泛參與下,龍膽軍搶收秋糧的行動迅速展開。他們分成多個小組,深入各個村落,将成熟的稻谷、麥子等農作物紛紛收割。
而在這個過程中,許多村民也加入進來,他們帶着自己的農具,與龍膽軍一起并肩作戰。
由于解良百姓的廣泛參與,龍膽軍搶收秋糧的範圍越來越廣,參與搶收的人數也在不斷的突破新高。
郭汜和樊稠得知此事後,卻束手無策,隻能向洛陽城中的魔王董卓求援。
董卓深知河東的重要性,若是失去了河東,那麽洛陽的糧食供應将會受到嚴重影響。于是,他立刻下令讓李儒和牛輔帶領十萬大軍增援。
李儒抵達解良前線後,他迅速下達了一道冷酷無情的命令——全軍撤退!這支龐大的軍隊毫不猶豫地放棄了解良前線,如潮水般退回安邑。不僅如此,他們還毫不留情地将沿途的糧食付之一炬,讓敵人無法從中獲得任何補給。
賈诩雖然聰明,但與李儒相比,他還是稍遜一籌。面對李儒的狠毒策略,賈诩感到無可奈何,隻能眼睜睜看着自己陷入劣勢。如今,原本用于收集糧草的龐大隊伍卻成爲了龍膽軍沉重的負擔。
更糟糕的是,由于無事可做,百姓之間的小摩擦不斷升級,最終演變成了流血沖突。每個收糧隊都由五名士兵負責管理,但即使他們全力以赴,也難以解決這些矛盾和糾紛。相反,由于分心處理這些問題,他們反而加劇了矛盾的惡化。
賈诩深知這種情況不能再繼續下去,于是決定采取果斷行動,以強硬手段解決問題。他提議對那些鬧事的人嚴懲不貸,甚至可以直接處死。然而,趙雲卻堅決反對這個提議,他毫不猶豫地表示:“賈參軍,殺人固然簡單,但這樣做會讓我們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化爲烏有。”
賈诩冷笑一聲,質疑道:“趙将軍不同意我的建議,難道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嗎?”
趙雲苦笑着說:“我當然沒有辦法,但我可以向主公報告,讓軍機處來決定。”
賈诩無奈地點頭表示同意,然後與趙雲一起聯名上報。
秦子玉在井徑關中收到了趙雲和賈诩的聯名奏報後,立即派人去找戲志才商量對策。
戲志才得知李儒放火燒糧,立刻說道:“恭喜主公,河東之地都屬于秦國了。”
秦子玉苦笑着說:“軍師還是不要太高興了,如果不能解決收糧隊的工作和吃飯問題,可能會産生反效果。”
戲志才笑着說:“主公不必擔心,糧草可以從井徑關調運,至于收糧隊,可以組織他們興修水利,同時将負責建設的隊伍就地安置。”
秦子玉笑着說:“軍師這個計策太好了,不僅解決了張繡舊部的安置問題,還順利地打造了一個兵源地。”
戲志才接着補充說:“張繡的士兵成爲百人隊的管理,自然會不遺餘力的擁護秦國的政策。”
秦子玉沒有耽擱,便帶着戲志才押運糧草前往解良。
由于解良與安邑之間被大火隔絕,無法通行,秦子玉隻好下令暫緩攻勢,轉頭将精力投入到建設新村落上。他要讓這片土地成爲一個繁榮昌盛的家園。
随着戰事的平息,那些曾經逃到安邑的豪強們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當地人的巧取豪奪。他們原本以爲可以在這裏找到庇護,但現實卻讓他們陷入了困境。
不堪重負的解良豪強們紛紛選擇回流,他們帶着房契和地契,找到了秦王駐跸的臨時行宮。這些人希望能夠得到秦王的幫助和支持,重新找回失去的一切。
秦子玉熱情地設宴款待了這些豪強的代表人物。在宴席上,他坦誠地道出了秦軍不能朝令夕改的原因。衆人聽後紛紛表示理解,并對秦王的難處表示同情。
然而,這些豪強們并沒有就此罷休。他們淚流滿面地請求秦王給他們一條活路。面對這樣的情況,秦子玉微笑着答應了他們,并爲他們指出了兩條出路。
第一條路是讓這些豪強們轉型從事商業活動,可以參與秦軍的後勤轉運工作。這樣一來,既解決了他們的生計問題,也爲秦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第二條路則是協助秦軍攻略安邑,一旦成功,将會按照功勞大小賞賜同等數量的良田。這無疑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提議,既能滿足他們的利益需求,又能爲國家做出貢獻。
豪強們聽完秦王的建議後,紛紛表示願意接受。他們意識到,隻有通過合作才能實現共赢。于是,一場關于未來發展的讨論熱烈展開,大家都期待着能在這個新的機遇中獲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