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展祈術所用的雕塑,須有九分神似,運刀雕刻間,每一刀都要傾注精神力,不是随随便便刻塑像就能湊合。
倘若爲祝百壽雕塑像,雕的是他,刀子卻似剜在甯歸自己身上。
想想還是算了。
達者所規,規于未兆,祝百壽那吉多兇少的氣數,壓根兒不需要什麽規劃,憑直覺辦事大概就出不了大問題。
所以甯歸沒聯絡祝百壽。
他倒是用祈術溝通過孟拾魚,以孟拾魚的睿智,來到仙城才是最讓人擔憂的。
“我師姐現在跟你師姐韓遲花、還有莊不清在一塊兒,莊不清那人你應該熟,品性如何?”
“不好色。”
甯歸的眉毛垂得快耷拉下來:“我是問他的能力和實力如何。”
莊不清的處事能力非常強,對于上界之物也有記憶,孟拾魚和他同行,起碼能保證性命無虞。
但前提是孟拾魚不擅作主張,不侵害莊不清的利益。
陸缺略作思量,如實相告。
甯歸略微松了口氣:“那我在交待我師姐兩句。”
該講的事情講完,甯歸切斷由祈術建立起的聯系,虛無之境如霧消退,陸缺心神回歸。
聽到幾聲細微響動,睜開眼,原來是明心月坐在桌前翻書。
祈術帶來的感覺很奇怪,就好像被人擺在供桌供奉,陸缺盯着柔白木屋頂部,緩了會兒神,确定靈氣流動平緩,剛才所見不是心障引發的幻境,遂又轉身入睡。
古元神隻窮方的腦袋,那是懸在仙城上空,宛若星辰般的龐然大物,哪兒憑一己之力就能打碎的?
邊修行,邊和散落在仙城各處的同道彙合,人湊的差不多再想辦法吧。
反正陸缺不着急離開。
………
嵌在朝露蒲團中原生晶日日消耗,又過去五個月,徹底消耗殆盡,比陸缺預計的使用時間略長些。
前後十個月,等于運功沉澱五年,陸缺元嬰中期這一境已經穩若磐石,靈液海也相應地騰出煉化提升的空間,但不算很大,也不急于填補。
修行速度提升固然可喜,但讓人頭疼是原生晶就剩一枚。
用與不用,這是個問題。
陸缺琢磨再把搜尋的範圍擴大,倘若還找不到上界土着生靈遺骸,獲取原生晶,就把五色豹鷹的原生晶用了算了。修行資源留在手裏不用,終是死物。
連續五天,他沒再研習《萬化無盡》,隻是簡單練武運功,把精神體力都調整到最佳狀态。
第五天的亥時末,外面噼裏啪啦下着冰雹,陸缺取了四十枚血晶土二十枚金耀花根放進咫尺空間,點檢其他物品,确認沒有遺落什麽,便準備獨自向外搜尋。
“今天我自己出去。”
這事之前已經說過,可明心月總擔憂陸缺出去了就回不來,她低斂着秀眉,站在陸缺身後:“師叔千萬别走的太遠…”
樹屋周圍四十裏的修行資源,都已經被兩人搜刮幹淨,這回不僅要找原生晶,也得捎帶着往前探路,不走遠點是不可能的。
陸缺道:“我帶着四十多枚血晶土,就算中途遇到冰雹降臨,找個坑凹一躲,點燃血晶土,也能抗過寒氣。你不用擔心,我把路探清楚,過幾天就回來接你。”
“那師叔多帶點血晶土。”
“四十枚已經夠燒很久。”
外面的冰雹停了下來,天地恢複短暫的清明,半盞茶功夫後,濃郁霧氣從四面八方翻騰而起,就像滔滔洪流般,重新淹沒了世界。
陸缺走出樹屋,走進濃郁霧氣,在明心月的注視下變成一片模糊影子。
“師叔千萬小心!”
“好。”
陸缺聲音清亮地應了一聲,身影完全消失,前面四十裏的路都已經很熟悉,便以最快的速度疾馳過去,抵達先前取水的泉亭,腳步略微放緩。
他取出指北枝放在地上,定位方向,接着東南方向走去。
根據以前的觀察,東南方一百八十裏左右似乎存在建築和靈植,倘若真有的話,就可以做爲下個落腳點。
夜色深沉,霧氣濃郁。
陸缺手提斷夜孤身而行,有點像是少年時行走在界山,不同的是殘破的北冕仙城太安靜了,安靜的讓人心裏發怵。
“甯大哥也夠小氣的,怎麽能因爲折算壽元,就不找我多聊聊?”
陸缺自說自話,同時用斷夜在旁邊的石頭刻下印記,以免走的太遠,找不到回去的路。
路面很硬,腳步聲踏踏響動,來自地面的仙城寒氣陰冷蝕骨。
陸缺不時調整氣血運行速度,使身體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态,大概是太謹慎,每隔半個時辰就取出片金曜花根啃一啃,真是難吃極了,但能夠很好補充氣血。
一個時辰後,陸缺來到一堆院子前。由于院子的四梁八柱和牆壁都已倒塌,完全趴在地上,所以隻好用堆字形容。
破院子很可能是某位真仙的隐居煉丹之地,破磚爛瓦中橫着一尊三足丹爐,有七尺二寸高,直徑五寸四,爐膛很大,擠三個人都沒什麽問題,太胖除外。
看着三足丹爐,陸缺眼睛閃起亮光,突發奇想,這東西能不能作爲出行工具使?
走到旁邊,用斷夜刮掉丹爐上的塵土,但見其材質呈現墨綠色,是上界裏還算可以的煉器材料“孔雀金”。
陸缺仔細觀察,三足丹爐并沒有破洞,但爐蓋不翼而飛,在四周尋找一圈也不見蹤影。
那就不耽擱工夫了。
陸缺把三足丹爐收進咫尺空間,繼續向東南方向趕路。
說起來,他的氣運實在和祝百壽相差甚遠,祝百壽到了真仙洞府,又是真仙道統又是金波靈釀;他路過真仙煉丹之地,什麽上界的修行資源也沒撿到,就撿了尊沒蓋的三足丹爐,藥氣已散,靈性全無,就是塊爐形的孔雀金而已。
從深夜走到天亮,行進的方向似乎略有偏差,陸缺沒能看見先前的建築,于是從拿出指北枝定位方向。
剛把指北枝放到地上,霧氣驟然翻湧,從中飛來一道閃爍青芒的長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