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來時所見的斷壁殘垣,流水中的浮屍,吞噬了村莊田地的猛獸般四處暴虐洪水,眼下這洪水也遲遲不退去。
這年頭,這光景,未來不知會鬧多少饑荒、發生多少駭人之事。
經此一禍,不知将會浮現多少流民,會有多少人落草爲寇,多少人淪爲乞丐求生……
“唉!”林庸歎了口氣,不禁爲在這世道求生存的人感到惋惜。
随着時間逝去,臨近傍晚,夜幕将降臨,原本烏沉的天空變得更加烏沉。
遠方的景象也模糊一片了。
山東外面搭起了柴火堆,幾個漢子架起一個棚子,裏面搭了爐子,幾個婦女正在裏頭做飯,有兩個大概十二三歲的小孩在一旁幫襯。
林庸看着他們,靜靜的,沒有發出任何聲響,火堆中濺出星星點點的火星,伴随着噼裏啪啦的聲音出現。
鍋中煮着濃湯,下邊烈火升騰,把鍋底燒得通紅,鍋内傳來咕噜咕噜升騰冒泡的聲響。
一股香氣混雜着熱氣、白煙往棚子外飄散,吸入林庸的鼻中。
于此時的他們而言,一頓熱騰騰的晚飯便是寒夜中最好的慰藉。
香氣溢入山洞中,有人聞着味已經斷斷續續出了洞,走到棚子外面的一張桌子旁,順手拿起一隻陶碗,在臨設的粗陋櫃台前排起了隊伍。
個個探頭探腦,猴急也似的在這碗鍋裏不斷瞅。
終于等到湯煮好了,一個方臉細眼穿着灰黃色布衣的大娘從棚子裏趨步出來,手做喇叭,往四下裏大喊幾聲:“飯好喽,飯好喽~!”
未曾想過這大娘的嗓音清亮無比。
洞裏絡繹出了許多人,趙鐵牛一家人混雜在人群中,仔細看去,老莊主也在旁邊。
兩個人一邊走路一邊談話。
至于講的是什麽,無非是托他不要忘了祖先長輩,這趙家莊仍然是打小生他養他的地方,要常回來看看雲雲。
趙鐵牛一個勁點頭,不知不覺地到了隊伍,接在隊伍後面,鄒小娥與他在一塊,孩子放在洞裏睡下。
人群中擠出來一個人,原來是那位嗓音清亮的大娘,捧着一碗濃湯,湯裏明顯有着肉末漂浮在表面上,她小心端到林庸面前,樸實地說道:“仙師,喝喝湯水吧。”
她用眼梢的餘光瞥向林庸,好奇于這位仙師該有什麽反應。
她既幻想仙師能喝了這碗她努力熬制的湯,同時也擔心仙師會直接擺手拒絕而離開。
當時沒發生第二種情況。
林庸微微一笑,道了聲謝,欣然接過陶碗,仰頭喝下,再把碗還給她。
一邊說道:“這湯滋味果真不錯,你手藝很好。”
仙師當真是平易近人。
大娘心裏暖暖地想着,接過林庸遞回來的陶碗,高興邁小步回棚子裏去了。
飯後,人群散盡,夜幕終于是降臨了大地,黑暗掩蓋了無數風景。
林庸此時已是待在帳篷裏面了,洞外隻有零星的幾個人在說話。
空氣沉悶,山丘上的樹木靜靜的垂下枝葉,山下水流之聲依稀可聞,洞内亮起微弱的燈光。
不知怎麽地,林庸此夜總感到一絲絲若有若無的焦慮感,凝聚在心頭不散,仿佛是接下來将會發生什麽不好的事情。
遠處傳來鳥兒撲棱翅膀的聲響,原來是信鴿攜信而至。
解下信封,破除了其中的靈力封印,落款這人竟是趙重,這名趙家嫡系子弟,也就是原先領林庸一行人他們上明月山進行考核的那位弟子。
信中急說道:“情況有變,今夜便帶上那孩子與其父母,從速回返明月山,遲則生變!!!”
字字都透露着緊急憂慮的情緒,林庸臉色一沉,信中所書,令他大爲疑惑,百思不解,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況且現下華朝縣陳家之事尚未解決,此時回返,道義上講不過去,他也不知陳家現下情況如何,能否堅持下去?
想是這麽想,但也隻是想,并沒有多大用處。既然上面有令,遵從便是了。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餘下的事,用不着他操心擔憂,多此一顧。
既然信中多有加急催促之意,便連夜動身吧。
反正此刻閑暇,此時動身,行船回返,不失爲好選擇。
知行合一,心中浮現了此想法,便立即決定去做。
進入洞中,莊民們大都唾下,莊主點了根蠟燭,倚坐在一張條凳上,夜夜雖沉,池卻是沒有睡去,專心緻志地伏于桌案上看着平攤在那的記事本。
林庸輕手輕腳走近莊主,說明來意,老莊主瞪大眼睛張着嘴顯示着他的驚愕,他睜圓眼睛滿臉疑惑地瞅着林庸,像是在問爲什麽會如此突然。
不過這可不是說話的地,林庸搖了搖頭,擡手做了個請的手勢,手指向洞外,分明在邀老莊主去外面相商。
兩人齊齊往洞外走。
到了外面,林庸先開口說話:“老伯,情況有變,我要先攜趙鐵牛一家去主家。”
莊莊開囗道:“爲什麽會如此突然?”
林庸道:“我隻知事情有變,明日另有人接應你們,我得趕忙回山了。”
莊主雖然疑慮擔心,還是叫醒趙鐵牛一家人。
鄒小娥與趙鐵牛懵懵懂懂地醒來,困意正濃,聽到呼喚,是莊主正在喚他們。
倆人連忙爬起來,整理好衣衫,随莊主蹑手蹑腳出了洞,林庸在洞外侯着。
三人見過禮,呆呆立在林庸旁邊,林庸瞧着他們打瞌睡,無比困頓的樣子,揮手帶來一片混雜着靈氣的水霧,浸透在趙鐵牛和鄒小娥臉上,清涼無比的靈霧作用在兩人身上,登時減去不少睡意。
老莊主伸手指向一處山洞,說那裏有隻木船,他們可以坐這艘船離開。
林庸走到那出洞中,果然見了一艘腳船,剛好可容得四五人,他扛起腳船,直接從洞裏出來,實在是由于一隻手扛着船的情形太過驚駭,雖然知道眼前這位是仙師,衆人還是不由得掩口震驚了。
“你們跟着我走吧。”
林庸扛着船走到這一家子人旁邊,幾人開沿路下山,臨近水面,把手上的船放下,船身開始左右搖晃了幾下,之後就浮在水面上不動了。
周小娥抱着趙寶先行上了船,坐靠在船篷旁邊,趙鐵牛繼而接上,坐在母子倆旁邊。
林庸最後上船,交代了一聲坐好扶穩之後,控制着船遁水路疾速搖往明月山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