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長得人高馬大,聲音又粗犷,頓時便把眼前的老太太吓了一跳。
“哎呀!你這小夥子說話聲音這麽大幹什麽?我老婆子又不耳聾!”
老太太一邊說着,十分嫌棄的瞥了韓虎一眼。
爲了打探黃泥村發生的情況。我隻能跟眼前的老太太套近乎。一口一個奶奶的叫着。
“奶奶,這黃泥村裏,隻剩你一戶人家了嗎?”
老太太嗯了一聲,好像不太願意搭理我們。緩緩的拄着拐杖,從門檻上站了起來。便想轉身回屋。
還是沈安然會來事。直接攙扶着老太太。聲音軟軟糯糯的。
“奶奶,我扶着您走。
對了,奶奶。我們都是從外地過來采風的大學生。本是想要去黃泥村後面的那片野山坡采景。
原本我們想着,進了村子。找一戶踏實,願意幫我們的人家,我們出錢,在村子裏住上幾天。
可我們怎麽也沒想到。黃泥村竟然是這樣的情況。
奶奶,那您看看。現在,我們能住在您家裏麽?奶奶您放心,我們很勤快的。平時也很安靜,不會打擾到您。我們還可以給您酬勞!”
不得不說,沈安然這小腦袋瓜子轉的就是快。
黃泥村靠在山根底下,背後就是青山坡。那裏的風景确實蠻好,據說在冬天的時候,青山坡的風景最盛,漫山白雪,異常壯觀。
所以沈安然找的這個借口,又合适還容易讓人信服。
沈安然把老太太扶進屋子裏,我和韓虎也緊跟其後,蹑手蹑腳的走進小院。
這是一處有些簡陋的農村瓦房,總共有兩處房子,前面帶着一處大約十幾平左右的小院。院子的左邊,整齊碼着滿滿一面牆的柴火。屋子的房檐上,還挂着許多幹豆角,幹辣椒,和曬幹的玉米棒。
沈安然扶着老太太走進東院,東院是一處可以住人的堂屋。屋子裏有一個大火炕,地上擺了兩個老式立櫃,然後便再也沒有其他的東西。
老太太坐在炕邊,沈安然便從自己的口袋裏掏出學生證。
“奶奶你看,我說的都是真話。我是白山市舞蹈學院的學生,這是我的學生證。
對了,奶奶,你要是願意留我們在這住下的話。我可以把自己的學生證身份證都押在您這。每天還可以付給您1000塊錢的房錢。不知道您願意不願意?”
老太太看着沈安然的學生證,她也是個認識字的。瞅瞅學生證上的照片,又打量了一眼沈安然。才認可的點點頭。
“那他們嘞?”老太太問。
沈安然拽着我的手。
“奶奶,他叫石頭,是我的同學。不過他的學生證沒帶。
還有那位。那個個子高一些的叫韓虎。是我的遠房堂哥。我們都是大好人嘞!絕對不會打擾到您的。”
老太太聞言,十分滿意的點點頭。然後指着韓虎小聲嘟囔。
“我就說嘛!那人長得兇神惡煞,看着面相像個40多的。怎麽瞧,也不像是大學生嘛!”
“啥?我,我哪兒像40多?”韓虎不樂意。“我明明才32!我還年富力強呢!”
“你少說兩句吧!”我拽着韓虎的衣袖。“人家奶奶說的對。就你這長相,看起來确實不像好人。”
最後,我們終于和老太太談攏。我們住在她家,每天付給她1000塊錢的房費。
老太太今年71,姓姜。雖然年紀大了點,但是耳不聾來眼不花。身上唯一的毛病,就是腿腳不大好。
黃泥村的位置有些偏僻,距離附近最大的超市。開車也需要40多分鍾。
我們這些天住在姜婆婆的家中,怎麽好意思麻煩她老人家幫我們做飯。我就指使韓虎,讓他開着車,去城裏多買些熟食,還有快餐。起碼要多備一些。
韓虎開車離開後,沈安然陪着姜婆婆說話。
“婆婆,好端端的一個村子,怎麽所有村民都死絕了呢?
現在整個村子,就剩下你一個人了嗎?”
姜婆婆坐在炕上,其實這老太太脾氣很好。爲人也十分和善。
她悠悠跟我們唠。
“哎呦!都是作孽,是那些村民自己活該。”
姜婆婆告訴我們。
原來所有的村民,都死于兩個月之前的一場喜事。
而這些村民,全部都是被毒死的。
“啥?毒死的,爲啥會被毒死呀?”沈安然皺着眉頭。
姜婆婆說,黃泥村經濟條件不好,人窮不富裕。村子裏最有錢的一戶人家姓曹,是做小買賣,收山貨,賣山貨的。
這戶姓曹的人家,要是放在村子外面的城裏,或許就是戶普普通通的人,小生意人,也沒有多風光。
可在這貧困的黃泥村,這姓曹的人家簡直就是整個村子的首富,是整個村的土霸王。所有村民們都巴結他家。以曹家馬首是瞻。
黃泥村窮,幾十年前,村子裏的男人們讨不到老婆。都是從更偏遠的山溝溝裏往家裏買老婆。
後來社會發展好喽!黃泥村雖然貧困,但畢竟并不偏遠,所以法律也是十分健全完善的。有一些缺德事兒,村民們不能再幹。要不然的話,國家是真收拾你。
所以,中間便有許多年的時間。黃泥村的男人們都讨不到老婆。最老的光棍五六十歲,還有很多年輕的小光棍。
雖然這些年輕人可以去外頭城裏面賣力氣。但畢竟家底兒在那擺着,家裏就是個拖油瓶。
現在的女孩們都精明,挑老公的時候也看經濟能力。所以,黃泥村的男人們大多都是光棍,單身。
隻有極少數個别的男孩,學習好,人聰明有出息。早早的離開了村子,再也不回來,從此才能過上好的生活。
而黃泥村的首富曹家雖然有錢吧。但曹家有兩個兒子,兩個兒子都是吊兒郎當,沒什麽文化。并且眼高手低的。
村子裏的村姑,曹家的男人看不上。外頭城裏的女大學生,曹家的兒子雖說能夠看得上,可是又配不上。因此,就連曹家那兩個兒子也是光棍。
可就在兩年前,黃泥村來了三名支教的女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