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禮先生是一位滿腹經綸的學究,在會試不中後,也不受官身,而是專心研探宋朝和大盛朝的科舉制度,考試諸舉,考試資格,考試程序,考試科目,考試内容等等。經過多年的探讨,對朝廷的科舉和考試都深有心得,正是福禮先生将探研所得用于科授,從楊家私塾結業的士子,解試考中率才比其他私塾的士子高得多。
大盛朝取代宋朝後,科舉制度在沿襲宋朝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貢舉制,舍棄了童子舉,制舉和詞科。現在大盛朝隻實行貢舉制,使得科舉考試更加合理。
貢舉,也就是學子通過地方縣府院考試(州試)後,擇優錄取,獲得生員(秀才)資格後,再由府縣貢給朝廷,朝廷再舉行省試(也稱鄉試)。大盛朝的省試定爲兩年一次。參加科舉是有規定的,一是,隻有取得生員資格,才能參加科舉。二是,無論州試,省試,會試(殿試),對于服喪期間的士子,舉子,或是受過杖刑以上處罰者,僧人,道士,吏人,戲子,犯人,一律不得參加科舉考試。對于科舉的考試制度,大盛朝承襲宋朝舊制,分爲州試(童生試),省試(舉子試),會試(進士試)三級。
所謂州試,就是由縣級對本地學子的資格進行審查,學子可以由各地的私塾報送或由取得了生員資格的人保送的方式,報給縣級,經縣級審查後進行初試,合格的再由縣級保送到府級,經府級相關官員複核後,合格者就可以參加府級考試,及格的考生就可以參加貢院在地方州府舉辦的院試,院試及格後,應考者就取得了童生資格,被定爲生員(秀才)。這些生員的資料會被州府,轉運司,太學,按解額送到朝廷禮部,參加朝廷舉辦的省試(舉子試)。
所謂省試,也稱解試,是由尚書省禮部主持的全國舉子考試,由禮部負責查驗。經解試合格的人員名單,審核考生資格,組織考試,考試合格的舉子,由貢院放榜,正式向朝廷奏明。
所謂會試,就是經過省試合格的舉人,必須再參加會試,合格的才真正登科(中進士)。會試時,朝廷會安排專門的官員負責出題,監考,閱卷等事宜,過程非常嚴格。會試結束後,還要參加殿試,由皇帝主持唱名儀式,合格的,就按考試成績的高低,由皇帝授給本科及弟,本科出身,本科同出身。也就是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身進士。殿試前三名稱爲狀元,榜眼,探花。
大盛朝科舉考試的科目有進士科和諸科兩個科目。進士科考試内容有墨義和貼經(主考舉子對經書的背誦和默寫能力),諸科主要有經,禮,史,傳,法等諸多内容。内容方面有所側重,或側重對儒經的理解和默誦,或注重對禮法,專史,律令的掌握。
大盛朝的武舉(又稱武選)是大盛朝選拔軍事人才的主要途徑,是科舉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盛朝的武舉有軍謀越衆,軍謀宏達,材任将帥三科,以武力高下取人。因爲朝廷舉行的武舉以武爲尊,品德并不在考核之内,選拔出來的人才就良莠不齊。
武舉以打擂台的形式進行初選,勝者進行殿試,殿試時主考騎射和對策。以弓馬騎射成績決定等級高下,然後以對策成績決定錄取與否。對策的内容與邊防,時務爲主,一般問的都是有關兵法,軍事和戰争方面的内容。大盛朝曆來重用的是進士出身的文官,有能力應進士舉的士子,大都不屑于考武舉,并且習武者看的是天賦靈根,并不比修文容易,所以大盛朝的武舉并未選出多少将帥之才。
楊家私塾之所以遠近聞名,是因爲從楊家私塾出來的學子參加的州試解試考,考中率很高。而取得如此成績,與楊家私塾的教學方法是分不開的。自從福禮先生任教後,經過通研大盛朝曆代科舉方法,并對楊家私塾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進融合,使得私塾的教學方法更貼近解試考試。去年南甯州舉辦的解試中,楊家私塾參考的學子幾乎沒有幾個考不中秀才的,使得楊家私塾更加的出名。
福禮先生的方法是,首先,入學的學子不論出身貴賤,無論聰明與否,對于新入學的弟子,經觀察教導一番後,按聰明程度分爲上組,中組,下組,教力傾斜于上中組。這和以靈根選武是一個道理,天賦高者會獲得更多的修煉資源。同樣,聰明的學習天分好的學子,自然也會得到更好的教育。
其次,規定上中下組的學子是不能固定的。就是說,你在上組的并不是一直就會在上組,如果你在上組不繼續努力,而下組有人努力趕上來了,就會把你擠下去。這樣,在私塾内就會形成一種學習的危機感,人人自危,當然就會努力的去學習。私塾還經常開展文比等競賽手段,優勝者升組,劣敗者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