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秀祯跑向父親,喊道:“爹爹!爹爹!“楊綿健抱起小秀祯,親了一口,來到夫人身邊,道:“夫人辛苦啦。“
“不辛苦,夫君怎麽不和大哥父親他們一起回來呢,怪讓人擔心的。“
“多謝夫人挂念,本來是和父親他們約定好了的,是爲夫有事耽誤了,待乘船到邕西縣城時,父親和大哥一家已先行回來了,爲夫隻好租了一匹馬,自己回來了。“楊綿健道。
“路上沒有什麽事吧?“
“讓夫人擔心了,沒事。“
說着話,一家人朝家裏走去。楊綿健放下小秀祯,抱過小楊剛,親親小楊剛的臉,說道:“兒子,會喊爹爹了嗎?“
小楊剛嫩聲嫩氣的喊道:“爹爹!“
“哎!小子真不錯,會說話了。“
大大的褒揚了兒子一番。小秀祯搶着說道:“爹爹,你不知道弟弟,可聰明可愛了,不久前才學走路,一個月不到,現在都會跑了!還有,也是上個月才學說話,現在都能說很多了,還有,弟弟的力氣可大了!“
“哎喲,我們的弟弟這麽厲害,姐姐都這麽誇贊,這裏也有姐姐的一份功勞吧。“一家人其樂融融。
回到家,楊夫人叫小佩将夫君的行李拿去放好,這時小楊剛喊道:“爹爹,剛兒要吃糖!“
“啊,有,有,都有呢。“
說着拿出一瓶小顆粒糖給祯兒,“等會姐姐帶弟弟玩的時候一起吃,要一小顆一小顆的給弟弟吃哦,一次也隻能吃一顆,記住啦?“
“知道啦,爹爹!“
姐弟倆高高興興的跑出去玩了。進了客廳,楊夫人叫小佩去廚房拿來酒菜,她要爲夫君接風。小佩應聲去了,過一會酒菜上桌,楊夫人道:“夫君舟馬勞頓,路上辛苦了,爲妻敬你一杯!“
“夫人在家養育兩個孩子,辛苦夫人了,爲夫敬你一杯!“各自飲了。
晚飯後,楊綿健去拜見了祖父母和父母親,唠了一些家常,并商量了一些明天小年嫡系聚宴的事,就回去歇息了,一夜無話。
臘月二十三日這天,族長發話,楊家嫡族在主房舉辦家宴,所有嫡系族人都要參加晚宴,晚宴的用度由家族承擔。這也是楊家曆年來的慣例,主要是爲了凝聚族心族力。
早幾天,族長就給在楊家的下人,雇工,丫鬟,弟子,等人放年假了,誰願意回家過年的,就讓他們回家過年,并發給年貨。不回家過年的,除了發給年貨外,額外給每人五百錢。回家過年的可以過完正月十六開年節後再回來。該發放的工錢已全部發放,預祝大家過個好年。
過大年是鄉村最重要的節日,百棠鎮這個地方,過大年是從臘月二十三日小年開始,一直到正月十六日開年節後才算結束。百棠鎮的鄉村,開年的日子(過大年結束的日子)是不一樣的,有的鄉村正月初六日就是開年日,有的是初七日,初八日,......,一直排到正月十六日。正月十六日是最後的開年日,那敏村就是正月十六日開年的。
爲何百棠鎮這個地方的開年日會不一樣呢?老輩的說法是,爲了方便鄉鄰村民之間尋親訪友。比如張村初六開年,其他村的親朋好友就可以去張村走親戚,到李村初七開年,張村或其他村又可以去李村走親戚。如此排開輪流開年,各地的親朋好友都會走動起來,增進了親朋之間的親情和感情。鄉人們沒有時間尋親訪友,即便農閑時也有其他事要忙,開年節正好給一年來未謀面的親友們一個竄親由頭,而這種錯開過開年節正好迎合了鄉民的需要,這也是開年節比過大年還要隆重的原因。
百棠鎮這個地方的鄉民是非常好客的,過節的時侯,誰家來的客人多,誰家面上就越有光。開年節來的客人也是最多的,各家各戶上的年菜也最豐盛,都不想在客人面前丢了分,有的人家甚至将開年節看得比年三十還重要。
開年節不但是親朋相訪互慶,還有官府複假慶,商人開業慶,鄉民開春慶等等慶賀。所以,開年這一天的節日氛圍比大年三十晚還濃。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殺豬宰羊,?雞煮鴨,客滿菜豐。
在那敏村過大年,年貨少不了這幾道。一是殺年豬,二是?雞鴨,三是打塘魚(撈魚塘裏的魚),四是做榨粉,五是做年糕,六是包肉種,七是做糍粑,八是挂臘肉,九是開陳酒,十是放煙花。無論富貧人家,這九道年貨是少不了的,仿佛一年的用度都在過大年上花了,好似一年的日子都在過大年上過了。
在那敏村過大年還有一道特别的年活,那就是家族拜那花土地廟,族拜之後,每家每戶又都各自去拜廟。拜廟日期和順序,除了曆代規定的不變之外,都由廟僧安排。
那花廟從臘月廿三日開始接受村民拜廟,一直到正月十六日才結束。那花廟規定,大年三十到初一,是楊家專有的拜廟日。大年初二到大年初三,是黃家的專有拜廟日。大年初四到大年十六日,是那敏村村民的專有拜廟日。在這些專有拜廟日内,謝絕外人前來拜廟。
大年三十這天,楊家族人不分嫡系旁系,在族長的帶領下,将熟豬,雞,鴨,魚,肉,糖果一應貢品,由年輕子弟或擡,或挑,或扛,或托,或拿,一路然放花炮。幾百人的拜廟隊伍,前往二裏外的那花廟舉行拜廟。拜廟的時候,先擺上貢品,由族長宣讀拜廟詞,然後是嫡族跪拜,再後是旁系跪拜。跪拜結束後,族長奉上拜金,一般拜金都有十貫,貢品一律留在廟堂。
小楊剛和姐姐也跟着父母前去拜廟,在跪拜時,小楊剛就是不跪,隻是小手朝土地公像擺了擺,姐姐想拉弟弟一起跪拜,卻怎麽都拉不動。楊綿健夫婦也不明白兒子怎麽會這樣。
跪拜結束後,黃僧找到楊綿健,給了一個佑袋(這是那花廟爲香客特制的保佑平安的小布袋),還有一個錢袋,佑袋裏面裝有一個吊墜,錢袋裝有十貫錢。楊綿健不知何意,執意不收,黃僧說隻是本廟的薄佑,望施主納之。小楊剛聽後,心道,算你識趣,黃僧朝小楊剛點點頭,這才離去。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楊家族人都在這一天前往拜廟。第三天大年初二,是黃家族人的拜廟日,黃家人多,兩天的專有時間是拜不完的,餘下的就隻能在自由日去拜廟了。至于韋,賴,玉姓,也隻能在自由日前往拜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