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在那敏村是個大族,到這一代已發展到上千人了。黃家是在楊家定居那敏村到第四代時,也就是楊家出了進士楊芳文之後,來那敏村定居的。那時在那花河以南,楊家隻開墾了一塊水田,就是這塊南田水田。黃家來到後,先選擇在那花河以南定居,然後在南岸到處開田墾地,其中與楊家這塊南田相鄰的水田就有很多。
剛來的時候,黃家隻有六戶人家,據說是從北方逃荒而來的,經過兩代之後,黃家很快就發展到上百人。黃家來那敏村定居,并未征得楊家人同意,那時楊家隻有十幾戶人家,那敏山又地大物荒,來幾戶人居住也沒什麽,楊家也就默認了黃家。剛開始黃家要求在那敏山和楊家一起居住,楊家先祖堅決不允許,黃家不得已才在那花河南岸建房定居下來。
也許是遭到了楊家的拒絕,未能在那敏山上居住而使黃家心生怨恨,或者是嫉妒楊家出了進士,黃家從此就對楊家耿耿于懷,一直看楊家不順眼,時不時就找事情挑釁楊家。
楊家不願意和黃家共居于那敏山,也是情有可原的,黃家畢竟是異姓,又初來乍到,楊家并不知黃家的根底,怎可放心和黃家住一起呢。那敏山雖然不是楊家的私産,但是楊家先到,并且在那敏山住了四代,楊家就可以不讓黃家一同住在那敏山上。黃家是後來者,能在那花河南岸定居并得到楊家的認可,就已經是占到了莫大的好處。既然與楊家爲鄰,黃家就應該和楊家和睦相處,共同發展。然而黃家顯然并不領情,反而心生怨恨,這就是以怨報德了。楊家是謙謙君子,對黃家的無理和挑釁并不以爲然,本着鄰裏鄉親的,也就不去計較了。殊不知,楊家卻因爲寬容而埋下了黃家這個禍根,終将被黃家所害,這是後話。
曆代以來,楊黃兩家都因爲田地,水源和各種事情争鬥不休,楊家都處在劣勢,被黃家壓上一頭。發展到現在,黃家更是勢大家雄,黃姓人數占到那敏村總數的大半以上。楊家在那敏村雖然比黃家更久遠,人丁發展卻很慢,到楊綿健這一代也隻有五百多人。這正應了地理先生所說,楊家居住的那敏山是福地,但局地小,人口開枝散葉慢。黃家居住的不是福地,勝在地闊勢廣,開枝散葉自然就快。地理先生的說法,在楊黃兩家的發展史中得到了印證。
黃家這一代的家主是黃大能,七十歲年紀,是竹山宗的副宗主,武功已達到靈虛境九層。黃家嫡系一族有一百多人,加上旁系,黃家已有一千二百多人。黃家占據了那花河南岸的一大片坡地,那花河南岸的大片田地,大部分都是黃家的。出村大路穿過黃家居住的坡地,黃家嫡系和旁系大部分都居住在大路的左邊,小部分旁系和韋,賴,玉三姓居住在大路的右邊。這條大路一頭連接那花河石橋,直達楊家拱門,一頭從村口大榕樹旁通往村外。石橋是楊家先祖所建,也是楊家通往村外的唯一通道。黃家房屋的分布,大體是由那花河邊往南延伸,也有一部分往村路右邊發展。
現任家主黃大能育有三男兩女,老大黃先道,元陽境九層,是竹山宗的内門長老。老二黃谷生,嫁鄰村那樸村成家。老三黃先和,四十多歲,竹山宗律堂長老,元陽境五層。老四黃武,元陽境九層修爲,現任黃家拳場館主,原來是竹山宗外門長老。老五黃谷麗,元陽境一層,黃家拳場副館主。三男兩女中,黃先和是比較出色的一個,因爲他生了一個名叫黃肖的兒子。這個黃肖今年才八歲,兩歲多就開辟氣海,現在已經是元氣境修爲,資質妖孽,被竹山宗宗主收爲親傳弟子。
黃先和一妻三妾,已育有五男四女,是黃家嫡系這一脈中最能生育的一個。老大黃娟,二十五歲,老二黃育,老三黃藥,老四黃能,老五黃尚,老六黃進,老七黃妹,老八黃肖,老九黃靜。從老大到老八,都是竹山宗的弟子,老九黃靜今年五歲,也是一個練武的苗子,三歲就開始習武,五歲就開辟了氣海。
這個世界以武爲尊,拳頭爲大。修煉以煉氣爲主,靠練氣提升内力和修爲。境界分爲聚氣境,凝氣境,元氣境,聚陽境,凝陽境,元陽境,靈虛境,靈空境,天境。其中聚氣、凝氣、元氣是煉氣期,聚陽、凝陽、元陽是築基期,靈虛是金丹期,靈空是元嬰期,天境是化神期。每個境界又分成爲九層,靠吸收靈氣壯大氣海來提升内力和功力,從而升級境界。靈石能生成靈氣,靈石由地下靈石礦或獸核獲得。
也不知黃家從哪一代開始開辦的黃家拳場,拳場就開辦在黃家居住地靠近村路口處。黃家拳在當地很有名氣,在黃家拳場習武的弟子,一般都會修煉到元氣境甚至更高。一旦被黃家收爲弟子,經過黃家一段時間的調教後,無論資質如何,都會被黃家送去竹山宗成爲竹山宗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