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大盛朝三紀(一紀等于一百年)八十年,朝廷表面上還算平靜,各省州縣節制也還正常,和以往沒有多大變化。然而大盛當今皇帝年事已高,沒有子儲,朝堂爲儲君的事早已暗流湧動,争鬥不休,朝堂不再穩固,亂世已現。
京都楊家是京城十大世家之一,位列第十位,家主楊之生在朝廷任禦史中丞,官居三品。楊家以釀香糯酒聞名,楊家釀出的香糯酒被定爲皇家用酒,香糯酒也是京城楊家的主要産業。
大約八百年前,京城楊家派楊毓成楊毓文兩兄弟前來邊境百棠村(現在的百棠鎮),購買南越國欽南鎮的香糯米。楊家兄弟來到當時叫做那敏山的地方時,迷上了那敏山及其周邊的景色。
那敏山,山高不過百丈,南面是緩坡,北面十裏就是壇永山餘脈,緩坡前一條十丈寬的河流緩慢流過。整個那敏山,東西寬有二裏,南北長有三裏,東南西都被河流隔斷,背靠壇永山,南臨丘陵地貌,是一個宜居之地。楊家兩兄弟就在河的北面那敏山上,造房墾荒,種田養殖,定居下來。
那敏山這裏靠近邊境,距南越國的欽南鎮隻有不到百裏,比百棠鎮還近。往東一直到百棠鎮,沿路有很多村落,最近的是那樸村和壇光村。楊家兄弟選擇這裏定居,除了合适居住之外,主要還是靠近欽南鎮。欽南鎮盛産香糯米,質優價廉,是釀造香糯酒的絕佳原料,其他地方的香糯米都釀不出這個口感。購買欽南香糯米釀酒,曆來是京城楊家的要事,經常要派人前來購買,因爲路途遙遠,十分不方便。楊家兄弟定居這裏,就是想爲京城家族做一個中轉站。
楊家定居那敏村至今已曆十五代,現任家主是楊綿健的父親楊福祖,楊家嫡系加旁支至今已有五百多人,全部居住在那花河以北的那敏山。楊家住房的分布規劃是,主嫡系在中間,往後延伸,傍系向東西兩邊發展和往後延伸。現在楊家的五百多人居房,也隻占那敏山的一小部分,整個那敏山住上幾千人都不成問題。
能安居那敏山,是楊家祖先的功勞,而楊家祖先更大的功勞,是找到十裏以外的筆架山和仙墊山。筆架山和仙墊山是仙器所化,楊家祖先能以仙墊山作爲祖墓之地,并得到仙墊山的認可,是楊家先祖福善德重,機緣巧合,讓楊家後人書香不斷,子孫受惠,功莫大焉。
楊家先祖楊毓成和楊毓文過世後,就安葬在仙墊山祖墓中。不出五代,楊毓文的曾孫楊芳文就考中了進士,引起了當地的很大震動,楊家也從楊芳文這一代起,走上了書香名門的發家之路。楊家的族譜在楊芳文這一代就定了下來,就是: 毓,繼,德,芳,永,存,善,興,良,重,文,墨,福,綿,長,現今這一代是長字輩,族長是楊福祖。從楊芳文之後,楊家文人輩出,後人有中進士的,中舉人的,中秀才的,那敏楊家在當地,甚至在南竹省都相當的有名氣。
在楊綿健這一嫡系,祖父楊墨昌是個秀才,祖母陳氏,都還健在。楊墨昌隻有一子,就是楊綿健的父親楊福祖,是個舉人,現任楊家族長,在邕西縣任縣丞,母親李氏,鄰村那樸村人。楊綿健有兄妹五人,大哥楊綿風,在南竹省城府做刺史幕僚,舉人出身。小弟楊綿民,在南竹省城府府學就讀,性喜繪畫,成就菲然。上次考舉不中,這次在府學複讀一年,明年有望考中。楊綿健還有一個二姐和一個小妹,都已嫁人。二姐嫁給南甯州的趙老闆,是做綢緞生意的。小妹嫁在本鎮壇光村的雷家,雷家是壇光村的地主。楊綿健中舉後,被南竹省城府學招爲教輔,很有才名。楊綿健的夫人何氏,百棠鎮人。何家在百棠鎮是大族,何小姐的父親何廷鎮是現任百棠鎮鎮長,楊何兩家結親,楊家書香,何家官紳,正是門當戶對。
楊綿健與夫人在五年前成婚,婚後有了一個女兒,取名楊秀祯。小秀祯今年二歲,已是一個滿地跑的小丫頭。楊綿健是個俊朗的男子,何夫人長得花容月貌,小秀祯完全繼承了父母的優點,小小年紀就長得細眉美目,小臉五官精緻,身态勻美,隐隐一個小美人模樣,讓太祖母和祖母愛得想要時刻都放在手心上。
楊夫人如今又有了喜懷,這個月已經是第十二個月了,還不見要生的樣子,孩子在肚子裏倒是鬧騰得歡,就是不想出來。這段時間,楊老夫人李氏又派人去百棠鎮将名醫黃如山請來爲兒媳望診,看看究竟是什麽情況。黃如山是百棠鎮人,醫術十分高明,幾乎沒有他治不好的病,幾年時間就在百棠鎮出了名,人們都稱他爲黃醫。黃醫原來是大盛朝廷的一名醫士,醫士和禦醫隻差一個級别,是禦醫的助手,後來在朝中受到其他醫士的排擠,就辭官回老家百棠鎮行醫懸葫。
黃醫經過詳細診望後,告知楊夫人,最遲下個月孩子就要出生了,要随時注意,并保養好身體,盡量不要動靜過大,最好是在家待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