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淡淡開口:“佛家的七情六欲,其實還應該與五毒八苦九難十劫相同并列,合稱五毒六欲七情八苦九難十劫,這裏先不提十劫,那是佛家理念。貧僧以爲其實五毒六欲八苦九難皆應七情而生,七情就是喜、怒、憂、懼、愛、憎、欲。佛家常說這乃人之常情,世人皆有之。”
“那爲何佛要斷絕七情呢?”
“過喜人心散亂失正定;過怒傷身亂幹系;過憂緻郁耗心力;過懼躊躇不能進;過愛無象心無所;過憎傷心無人近;過欲貪婪不知足。七情難舍,過情傷身亂心行非常。”
“曾有佛家高人說過一句話,小僧在這裏也說于施主聽權當你我共勉之。”
“七情不染,八德爲馨,二酉精藏,九思終益,四大能空,五蘊自破,三寶充固,六塵皆飛(取自佛家對聯)。阿彌陀佛。”
“在下受教了,七情在佛家之中被剖析如此透徹,那麽七情究竟在佛教又意味着什麽?”
“七情于我與佛教典籍而言乃人初之生具,無可避免,修佛就是參悟七情的真實,參透七情之表象,以此來避免所思所行被七情所影響,而忠于自我的本性。”
“阿彌陀佛,衆生皆有佛性佛心一如本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破七情隻爲除其影響,使佛性顯露,這也是衆生皆可成佛的根本,此乃佛之大善!”
“佛子所言有理,卻盡乃經書内所說,不知佛子現在修行至何處?可有何感悟?”
佛子一愣,雙手合十,接着便搖頭自嘲:“貧僧愚鈍,現在修行隻是到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無任何感悟。阿彌陀佛。”
我點點頭:“佛子高潔,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在下愚見,佛子現在的狀态或許需要一番入世修行,不去接觸又如何能夠理解和驅除,閉門造車與實踐這是相互爲悖論的。”
“施主所言極是,不知施主又如何看待七情呢?阿彌陀佛。”
“佛子剛剛介紹過佛家的七情,我認爲七情的類别一如佛家所說,也是人之常情,但我覺得更是個人的私人的,而非他人之事。”
佛子面露和善笑容,循循善誘:“施主此意何解?”
佛子問出這樣的問題實乃意料之中,隻是最近我一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隻能說其中十分略懂其一吧,實在不敢說是什麽真知灼見。
隻好開口:“此乃我的愚見不知善否,佛子暫且聽聽,若有不妥,佛子就純當我抛磚引玉了。”
“阿彌陀佛!”
“在我看來,七情隻存在于本人心中,雖影響人之行事,也是人心對外界人事物的反應以及關系之表象。”
“不同的七種反應分别表示着你本身對這些人事物的關系如何。喜其不悖,怒其不争,憂其不順,懼其不知,愛其不悔,憎其不循,欲其不滿。”
“當然這隻是以七情的大概分類,一如佛家之中還可繼續細分至五毒六欲等等,但萬變不離其宗。”
“這位施主真的好悟性啊,聽君一席話,淺得個中三味!施主好深的佛性!善哉善哉!”
佛子聽到我的見解,眼中有光,其中的對追尋佛道悟道的執着,猶如赤子之心般純淨純粹,我看了眼身旁的悟性,它的眼中同樣有着光。
“既然施主已經将七情看透到這個地步了,那麽施主離悟透其實已經不遠了,讓七情不纏己身,那麽行事作爲皆有佛性使然。”
“這就是我與佛家所想所不一樣的地方,我認爲七情隻需控制得宜就可形成助力,當然用情悟情而不沉淪,這比佛家的斷七情難度更高。”
“所以我認爲佛家對七情的修煉是,先斷情心靜再觀情,觀情有感在學情,學情有成再入情,入情有時再悟情,悟情有果再超脫。”
“另外佛家認爲人的本性也就是佛子所說的衆人心中的佛性是善的,即人性本善,甚至可以說佛教的清規戒律皆是爲了确保這一點而存在。”
“可惜啊,而我認爲的卻是人性本惡,佛子心善生活在寺廟淨土,大師不見世間多少龌蹉事,且不說底下階層因生存而不得已才作惡,單單是論高高在上的那群人也是惡人爲多。”
“需知,當那些人已經處在了社會階層最頂層時,他們身上的行爲枷鎖已經沒有了多少,他們的所行所爲可以說是最大程度的體現那些人的真實本性。”
“這樣的原因,一于本性;二于世間善待惡,卻辜負善,善不得喜終,惡不得嚴懲;三于世間沒有相應的懲戒手段。”
“叩叩叩...”佛子心中有感,手下敲擊木魚節奏依舊穩定,望能消除我的戾氣。
“阿彌陀佛,但施主不可因外人惡而不信自我善啊,貧僧認爲施主所說之人皆乃被七情六欲所纏而沉淪其中而不自知。”
佛子話裏有話,我便直說:“放心佛子,我并沒有憤世嫉俗,我說這些隻是我的所見所聞而已,我想佛子應該也聽說了聖城那邊的沙利葉吧。”
“貧僧的确有所耳聞。”
“我便是他們所說的邪眼沙利葉。”
佛子聽到我所說也隻是擡頭看了一眼,并沒有太多興趣。
“佛子既然已經知道了我的來曆,必然就知道我看見過什麽了。也看到了我的行爲帶來了什麽。”
“施主所說的,其實也是佛法中所說的因七情六欲而産生的障,施主切不可一葉障目。”
“佛子,佛家也有普渡衆生,斷七情難道真的就不顧他人的死活麽?還是在大家都在受苦受難之時,佛真能獨善其身麽?佛有慈悲爲懷,佛也有沖冠一怒,佛更有博愛!”
“佛子啊,在我心裏,真佛應該也有情,佛斷情而純心,佛心定而有情。想出世,不入世你又如何能超脫。”
佛子低頭繼續敲着木魚,但木魚之聲卻不複原來的穩定,佛子心中的動搖還是很明顯。
“佛子在此間隻是在佛子心中書上所寫的七情六欲,就像原本應該是大海的環境,而你現在所處之地,盡可能想象的就隻是一處水塘而已,不真正去看看大海,你又如何能夠體驗它的波濤海浪,不了解又如何能駕馭海浪,更不用提從大海超脫呢。”
“咚!”木魚之聲驟然而止。
佛子臉上先是迷茫接着便是雙眼放光,接着就是開心笑着:“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難怪最近我的佛學修爲一直停滞不前。”
“施主所言極是!入世,我需要入世修行!方丈你覺得呢?”說完,佛子雙眼之中有着赤子之心,盯着主持,就是一副小孩子見到心愛的玩具。
主持慈愛的摸了摸了佛子的光頭,緩緩道:“既然你覺得需要,那便去吧,去這世間好好看看,普蘭寺永遠是你的家,倦了悟了想了就直接回來吧。”
佛子開心不已,看着我和小熊,道:“施主和小熊,不知道你們是要去佛域聖城麽?貧僧想随你們一同前去,路上也好看看沿路風景。”
我喝了杯茶笑着說:“既然佛子信得過我,那麽我們就結伴同行吧,路上有個伴也能和佛子探讨一下佛法。”
“此間事了,不知佛子幾時可以動身?”
“不如兩位在此歇息一晚,貧僧有些事情需要處理一下,明天一早我們就可以動身。”
我們都同意這樣的安排,索性就留在了普蘭寺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