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評分,四分制,滿分四。
如果沒有觀看電影可以從缺;如果非常非常不喜歡,最低分可以是零分,在媒體綜評裏則很少很少看到這樣的場景。
其二,評論基數。
官方場刊一共隻有十家媒體,而北美媒體綜評則至少二十家起跳,一般的電影作品都有三十家。
評論基數的差别也就意味着,官方場刊更加傾向于少數派意見。
當然,這一點和主競賽評審團制度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同樣都是小評審制度的審美,往往容易引起争議。
場刊最高分,不代表評審團意見;評審團評選出來的獎項,也不代表普羅大衆意見。在戛納電影節的曆年,場刊評分結果和評審團最後頒獎結果出現巨大偏差而導緻争議混亂的情況,不勝枚舉。
1960年戛納電影節,堪稱神仙打架。
費德裏科-費裏尼(Federico-Fellini)、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Antonioni)、尼古拉斯-雷( Nicolas-Ray)、文森特-明奈利(Vincent-Minnelli)、卡洛斯-紹拉(Carlos-Saura)、路易斯-布努埃爾(Luis-Bunuel)、英格瑪-伯格曼、雅克-貝克(Jacques-Becker)。
随随便便拿一個名字出來,這都是電影曆史上響當當的傳奇,當年從影評人轉換軌道成爲導演剛剛初出茅廬的讓-呂克-戈達爾(Jean-Luc-Goard)也前往了戛納,在這裏卻根本排不上号。
可想而知,那一年戛納的盛況。
在官方場刊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的“奇遇”一馬當先,赢得彼時專業媒體頂禮膜拜的一片贊譽。
但事實上,“奇遇”的電影首映式上,就在這座盧米埃爾大廳裏,電影放映不到十分鍾,現場就有觀衆發出強烈抗議。
“愚蠢!我們什麽都看不懂!”
又是口哨又是噓聲,同時還朝着大屏幕憤怒地揮舞拳頭表示抗議。
當時,演員奈麗-卡普蘭(Nelly-Kaplan)和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Marguerite-Duras)就在現場,兩個人憤怒地站起來讓那些觀衆閉嘴。
奈麗-卡普蘭更是大聲喊道,“閉嘴!這是一部傑作,讓我們看完它。”
然而,一個男觀衆站起來面目猙獰地嘶吼回去,“閉嘴!蠢貨。”
怒不可遏的奈麗站起來,毫不畏懼地走向那位觀衆,擡腳就朝着他的裆部踢了過去。
現場,一片混亂。
“奇遇”的領銜主演、初出茅廬的女演員莫妮卡-維蒂(Monica-Vitti)羞愧憤怒地趴在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的肩膀上哭泣。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奇遇”的動蕩還沒有過去,“甜蜜的生活”又帶來一波激烈的動蕩。
這部描寫意大利戰後生活的電影被觀衆責備爲“一部讨厭的淫/穢/電影”,放映結束後,觀衆們指着導演、評審團成員們的鼻子破口大罵,認爲這是道德敗壞的一部作品。
事實上,評審團成員們自己也不喜歡它。
然而,當年戛納電影節評審團主席喬治-西默農(Ges-Simenon)有不同意見,這位舉世聞名的偵探小說家認爲,金棕榈非“甜蜜的生活”莫屬,在遭遇評審團成員的抗議之後,喬治-西默農拍案而起。
“如果你們不選‘甜蜜的生活’,我馬上就回去瑞士。”
最後。
“甜蜜的生活”,金棕榈;“奇遇”,評審團獎。
當然,時間才是檢驗作品的唯一鑰匙,“甜蜜的生活”也好、“奇遇”也罷,後來都成爲了影史流傳的經典;同年的“處女泉”、“洞”、“倩女幽魂”、“狩獵”等等作品也全部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載入史冊。
那一年的戛納,隻是一個代表而已,側面能夠看出來戛納的姿态,他們贊同乃至于鼓勵這些争議的存在——
真相越辯越明,藝術也是一樣,不同意見的碰撞與交織才是審視藝術的正确方式,沒有正确答案。
所以,評審團也好,官方場刊也罷,包括其他影評人乃至于電影愛好者的意見,戛納全部歡迎,哪怕每個群體的觀點意見可能都截然不同。
這,才是電影節的魅力。
剛剛,埃裏克在酒店大堂裏發現的就是官方場刊。
最新一期,火熱出爐,“大象”的場刊評分應該已經出來了。
刹那間,視線全部聚集而來。
昨晚,“大象”的放映結束,足足赢得全場觀衆十二分鍾起立鼓掌的待遇,以燎原之勢席間整個戛納,不由自主地,期待值一下攀升到了全新高度。
此時,埃裏克拿出官方場刊,其他視線瞬間熙熙攘攘地聚集而來,可以明顯感覺到心髒跳動的力量。
包括阿曆克斯也不例外。
“咳咳。”阿曆克斯清了清嗓子,“所以呢?”
埃裏克撓撓頭,“我看不懂,這上面全部都是法語,花花綠綠的,我不知道應該看哪裏。”
切。
周圍,一片噓聲。
阿曆克斯差點就被自己口水嗆到。
然後,熙熙攘攘的視線全部落在安森身上。
安森正在滿臉認真地……吃可頌,細細地品味着。
埃裏克,“安森,你不緊張嗎?”
安森又喝了一口熱可可,露出一個心滿意足的表情,“緊張,怎麽不緊張,我現在肚子裏有很多蝴蝶在拍打翅膀呢。”
埃裏克滿頭黑線,“鬼才相信。”
安森輕笑起來,“我是認真的,我隻是努力讓自己保持平常心。我個人非常喜歡的導演維姆-文德斯(Wim-Wenders)分享了一些他參加電影節的驚豔。”
“沒有必要太相信那些評論。如果那些評論說你的電影精彩絕倫,你不要認爲自己擁有了全世界;同樣,如果那些評論把你的電影貶低得一文不值,你也不應該懷疑自己。”
“這不容易,但事實就是,電影節的靈魂不是這些影評人,而是觀衆。”
維姆-文德斯,德國導演,他曾經在戛納電影節多次拿獎,“德州巴黎”的金棕榈、“柏林蒼穹下”的最佳導演、“咫尺天涯”的評審團大獎,他也曾經在戛納被罵到狗血淋頭,甚至曾經被戛納拒絕。
盡管非常困難,但安森一直在試圖調整自己的位置:
比起主競賽入圍作品演員身份來說,他更多是一名觀衆。
反正他在“大象”裏戲份不多,這部電影真正的主角應該是格斯-範-桑特。
所以,贊譽也好、批評也罷,安森始終保持平常心。
當然,道理是一回事,實際情況則是另外一回事。
安森還是難免有些緊張,看着阿曆克斯和埃裏克滿臉懷疑的表情,他不由開懷笑出聲來,也沒有再繼續多解釋,看向埃裏克。
“官方場刊,需要閱讀的不是那些文字,而是數字,任何人都能夠看懂。所以,讓我看看我們的評分。”
誰知道呢,這次官方場刊和首映式現場的意見是否保持一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