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哔哔哔。
電影宮的新聞發布廳熱鬧非凡,記者們集體起立,大大小小的新聞媒體讓現場看起來如同馬戲團一般——
這就是戛納,一切爲電影節瘋狂。
另外,還有閃光燈,浩浩蕩蕩地連成一片宛若盛夏暴雨,洶湧而至的快門聲響将劇組成員完全淹沒。
顯然,阿曆克斯和埃裏克緊張了,哪怕經曆紅地毯的洗禮,但此時此刻看着近在咫尺的瘋狂媒體還是不太一樣,兩個人的表情明顯透露出些許僵硬。
格斯也是一個腼腆内向的,不擅長處理媒體事務。
于是,安森上前,把擺放在桌面上的話筒拿了起來。
“所以,我們需要擺姿勢嗎,還是就這樣記錄我們最自然的狀态?這一招在電影裏管用,但我不确定在現實世界裏會得到什麽反應,你們确定嗎?”
哈哈,哈哈哈。
一番調侃,全場哄笑,然後,媒體紛紛起哄起來——
“擺幾個姿勢”、“給個帥氣動作”,諸如此類雲雲。
安森放下話筒,用右手做了一個手槍姿勢,低頭打量一下右手如同正在打量手槍一般,現場馬上就能夠聽到新聞發布廳集體倒吸一口涼氣的聲音。
安森擡頭看向記者們,用嘴型說道:
太早了?
再次,一片哄笑,并且伴随着掌聲和口哨。
在一部聚焦校園暴力的電影映後,如同007一般擺出持槍的帥氣姿勢,顯然,這不合适;但安森也沒有準備如此,隻是以一個動作打破了僵局。
此時再看看,不止阿曆克斯和埃裏克,格斯也笑了。
可以看得出來,格斯依舊情緒激動,還沒有從全場起立鼓掌的心潮澎湃走出來,以至于表情和動作都有些僵硬;但現在經過安森的調侃,神經終于放松下來,再次上揚的嘴角就明顯輕松多了。
然後,安森招呼“大象”劇組四個人以導演爲中心站成一列,接受閃光燈洗禮,彌漫全場的快門聲簡直沒完沒了停不下來,拍照時間遠遠超出想象——
沒有人願意錯過安森。
紅地毯上,拍照是因爲流量,安森毫無疑問就是話題保障,人人都在試圖記錄載入史冊的瞬間。
眼前,拍照則是因爲質量,颠覆預期的映後反應早早預示着電影的成功,媒體們再也控制不住:
又爆了?
一個“又”字,就能夠清晰感受到媒體的激動和錯愕,想罵粗口的那種程度,似曾相識的事情一次次重複,短短一年時間裏,這已經是第三次了,以至于媒體連續自掌耳光,臉頰腫得堪比豬頭。
當然,“大象”到底質量如何,還需要等待進一步驗證,媒體、市場、觀衆親眼觀看之後才能夠知曉——
這裏所說的市場,是指戛納發行市場,世界各地的發行商前來電影節觀看這些作品,再競争購買電影的發行權,和商業類型電影不同,藝術電影們往往需要依靠這樣的方式回收成本并且盈利。
“大象”的後續反應,等待電影在戛納的其他場館放映之後才能夠進一步證實;至于獎項就更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是!
不管如何,首映式的狂熱反應已經保證安森的再一次成功,“偶像花瓶”的稱号,可能持續不了多久了。
于是,就有了現場這一幕,閃光燈根本停不下來。
眼看着旁邊三個人笑容漸漸僵硬,安森不得不再次挺身而出,擡手制止記者,示意大家全部落座。
不止劇組成員,記者們也是一樣。
終于,新聞發布廳稍稍冷靜些許。
但沒有持續太久,伴随提問環節的開始,全場再次洶湧——
刷刷刷。
高高舉起的手臂密密麻麻,宛若一片挺拔的白桦林。
然後,第一個問題。
“安森,請問一下,今天紅地毯選擇這套西裝有什麽理由嗎?”
現場:……???
真的假的?在戛納電影節詢問時尚問題已經夠愚蠢了,在一部電影大爆特爆之後的新聞發布會上最關心的居然是紅地毯造型?
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應該因爲安森始終無法擺脫花瓶标簽而悲哀,還是應該因爲記者的提問水準而失望。
這就是戛納媒體的水準嗎?
窸窸窣窣地,新聞發布廳可以明顯察覺出躁動。
萬衆矚目之中,安森攤開雙手,“這一題我熟悉。”
一句自嘲的調侃,暗示自己習以爲常的花瓶标簽,巧妙地讓氛圍輕松起來,然後話鋒一轉繼續往下。
“事實上,我曾經考慮過選擇和電影裏一樣的黃色,但那個樣子真的一點都不帥氣,所以我放棄了。”
……居然,如此直白。
現場冒出一些輕笑聲。
“最後之所以選擇這一套服裝,也是爲了契合電影試圖表達的主題,我和導演商量過,我們都認爲這是一個合适的選擇。”
嘩!
什麽?等等,什麽!
安森紅地毯造型,居然不是爲了打造時尚潮流形象,而是和電影主題契合?
認真想想,答案也就浮出水面——
紅色。血腥。暴力。
在電影裏,暴力和殺戮突然發生,但其實鏡頭沒有對準那些血漿,甚至有意識回避,沒有大肆渲染血腥氣氛,冷峻的攝影風格一直延續到了最後。
而現實裏,安森則以一套紅色西裝完成了叙事。
此時再看看,格斯、阿曆克斯、埃裏克身上的裝扮也全部都有紅色元素,劇組百分之百經過溝通。
這……着實太震驚了!
正當媒體熙熙攘攘讨論安森在時尚造型方面迎來突破的時候,安森卻領先一步,把時尚和電影結合起來。
媒體完全沒有跟上安森的腳步。
順勢,馬上就有記者追問,“那頭發染成黑色也是?”
安森點點頭,“一方面是和電影裏做出一個區分,另一方面則是和電影主題呼應,我們不應該繼續對大象視而不見。”
一種姿态,一種呼籲。
以一種大膽而叛逆的方式喚醒人們對校園暴力的關注,黑色是死亡、紅色是血腥,當黑色和紅色碰撞在一起的時候則指向暴力,完美呼應電影主題。
顯然,造型不止是造型而已,同時也是一種宣言。
這,才是真正的時尚偶像——
造型,不止是造型而已,同時如同所有藝術一樣,它還應該是一種表達。
媒體們應該對自己的冷嘲熱諷、羨慕嫉妒好好檢讨才行,他們還以爲安森蹭戛納流量完美诠釋花瓶偶像的膚淺和愚蠢,結果沒有想到小醜居然是自己。
嗡嗡,嗡嗡嗡。
新聞發布廳陷入一片沖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