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生靈修業,無不是聚沙成塔、跬步千裏,四間二十一境,每一境皆是一劫,渡盡萬般劫難之後,才能真正窺見那一絲大道。
心火溯玄之境,此境之中的生靈或得靈機感應,或有因緣際會,自真靈之上燃起心火,便可勾連天地元氣以蘊養神魂,修行己身。
歸真聚元之境,又喚作半化形之境、化形之境,但凡世間有靈之物,修至此境,便可勾連地脈靈氣重凝三大竅穴,以化得真形。
神海蘊靈之境,又喚作聚靈凝真之境,生靈一旦将玄氣蘊養至極限,便可開辟神海,初見神宮雛形,自此之後玄氣化海,自成循環。
神宮宿靈之境,又喚作真宮宿靈之境,神宮神海修至極時,真靈與神魂便會有所感應,投影于神宮深處,顯現神魂虛影,故而謂之神宮宿靈。
此上四境乃是人間四境,待神宮之中的神魂虛影完全凝形,便能勾連天地規則,引動因果之劫。
若是破渡因果劫數,便是真正踏入了陰陽渡境。
陰陽渡境,又喚作渡因果之境,乃是生靈修業之中的第一道天塹,生靈在此境之中初步蛻去地境之氣,承天境靈力洗滌,至了此境更能初步沾染因果絲線,以此逐步修行真靈底蘊。
修行日久,漸有三災臨身,三大災劫第一劫數,喚作陰雷造化之劫。
若破此劫,則喚爲造化境,又稱初劫大聖。
第二劫數喚作勾火玄寂之劫,若破此劫,則喚爲玄寂境,又稱二劫大聖。
第三劫數喚作怖風通幽之劫,若破此劫,則喚爲通幽境。
通幽境,即是三災太乙真境,諸太乙真仙,太乙散仙,皆爲此境。
一旦登臨太乙,便可掙脫生死靈薄,久視長生。
此上四境乃是劫間四境,一旦生靈将太乙真光修至極限,便能窺見淩駕于太乙之上的大羅之道。
大羅真境,即爲大羅真仙、大羅金仙,至了此境之後,真靈難隕,神魂自生。
此境之上,則是天地之間無量衆生的第二道天塹,喚作混元之境。
混元之境分爲兩境,其一爲混元真玄之境,其二爲混元極境。
生靈修至了混元真玄之境,便有資格敕爲神将、天将,其中根骨悟性俱佳者甚至能夠名錄天籍,即便神魂隕滅,其真靈往生之後也可以極爲清晰地存留住上一世的真靈記憶。
混元極境,又喚作大真君之境,諸多天諱神君、天境神君、天敕仙君、天諱大天神、初境羅漢等等,皆處于此境之中。
大羅真境、混元真玄之境以及混元極境,此三境喚作天間三境,遙遙淩駕于人間四境與劫間四境之上。
一旦生靈将混元境地修至圓滿,便有了窺視道間九境的資格。
此道非道家源教之道,而是大道之道,道間九境僅僅隻是統稱,道源九境、羅漢四境、菩提九境以及真佛九境皆可歸于其中。
道源九境第一境,喚作淩霄之境,至了此境,可尊爲淩霄天君,執掌一方天境,與菩提初境、佛陀初境以及羅漢二境相差仿佛。
道源九境第二境,喚作淩霄極境,至了此境,可尊爲淩霄上尊、淩霄神尊,此境生靈無論身在何處,都有着鎮壓一方氣運的造化能爲。
道源九境第三境,喚作半步聖人,至了此境,距離那天源聖人隻餘了一步之遙,瑤池聖境的鵲靈上尊便困于此境,其隻需靈機勾連之下悟道天源,頃刻之間便能登臨聖境之上,證得天源聖人尊位,永劫不隕。
此境的生靈最爲少見,同樣亦是佛家源教羅漢道果修業的盡頭,羅漢道果乃是佛家源教三大道果之一,其修業之極便是羅漢第四境,此境相類于其餘修業的第三境,修至此境,便再無寸進之可能。
道源第四境,可尊爲天源四境聖人,此境生靈可登臨天庭聖位,教化一方。
而佛家源教菩提第四境、真佛第四境的生靈,亦是能夠尊爲四境菩薩、四境佛陀,有了開辟源教分支道統的資格。
南海佛家源教的掌珠龍姬正是因爲修悟至真佛四境,才能登臨普陀聖境之主尊位,鎮壓普陀聖山的佛家氣運。
天地之間第五境的生靈同樣并不算多,乃是因爲五境與六境之間并無天塹存在,随着漫長光陰流淌而過,能夠破入第五境的生靈幾乎都可以逐漸将真靈修業蘊養至第六境。
生靈若是修至第六境,便能夠勾動輪轉天地的氣運靈機,若非超脫境生靈出手,即便是在尋常的量劫之下,都能留得真靈不隕。
此境生靈的尊諱極爲繁多,無論是代天牧守北俱蘆洲的多聞大天王,還是執掌瑤池聖境的上聖娘娘,亦或者是如今講法顯通寺的五台山界之主,皆是第六境的生靈。
第七境,天地衆生的第三道天塹,亦是最後一道天塹。
生靈入了此境,便可謂之超脫境,即便無量量劫來臨,其真靈都能夠超脫于外,可謂是萬劫不侵、永劫不滅。
此境生靈世所罕見,每一尊七境生靈的威名都足以震撼天地三界,此境生靈更是有着逆轉天地輪回,幹預宿命輪轉的恐怖能爲。
超脫境生靈已經完全蛻出了尋常生靈的範疇,其神思心緒根本不是常人所能揣測,無論是南海潮音、狼山勢至,還是五台文殊、酆都地藏,皆是此境之中名震天穹的菩薩尊者。
菩提九境與其餘修業有着些許不同之處,據說在菩提第九境之上,還存在着一個不可言說的無上之境,故而此境也被算作二十一境之中。
人間四境,劫間四境,天間三境,以及道間九境,便是這天地三界之中的四間二十一境。
世間生靈無量,皆在四間二十一境的修業路上掙紮輪回,極少有人能夠窺見真正的大道。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