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爹,你說,娘他們手裏想來應該不止面上那兩吊半銀子吧?我覺着肯定還有私,就是不知道有多少,這麽多年呢,娘那般有攢積的,你說是吧?”
吳氏輕拍了拍正把着鑼擦着玩的李繼仁。
李繼仁心裏惦記着事兒,沒注意聽她說話,被拍了一把,這才回神,“你說啥?”
吳氏啧了一聲,“娘單獨将二弟妹叫進屋去了呢!不知道要說啥,我說,娘該不會要背着咱們給二房銀子吧?”
“這咋會?”
“咋不會?娘向來就喜歡老二!”吳氏撇嘴,越想越覺得有可能,越覺得有可能就越氣。
二老真是偏心的沒邊了,娘偏老二,爹就偏三房四房,人分家都是趁長房,可他們分家呢?他們在長房可太憋屈了!
銀錢就分兩吊銀子,再有織機那兩吊,前幾天給萬家那邊送彩禮銀子,她還是先借了榮松一吊銀子,這才湊齊了五吊銀子給送去。
可馬上下個月辦喜酒,他們連張羅的銀錢都沒有,她還愁着要咋開口跟娘家借呢。
娘要是真私下給二房銀錢,她可真是要鬧的!
吳氏實在坐不住,你去找爹說說話,看看娘他們說啥呢?”
李繼和心裏頭也多少有了點想法,但卻搖了頭,“娘找二弟妹說話,我咋好往上湊?你去,就說找娘商量柏哥兒辦喜酒的事。”
吳氏一聽,這借口行!她正好也跟娘說說她辦喜酒的難處,看娘他們能不能給拿點銀子出來!
吳氏不想耽擱,立馬就動身往堂屋來了,先跟坐在堂屋裏抽旱煙的李老爹打了個招呼,便即往裏屋去,還沒進去,就先喊了聲:“娘!”
“二弟妹也在呢,娘,沒打攪你吧?下個月柏哥兒娶親辦喜酒,那席面的事,兒媳想着跟娘你問個章程呢!”
吳氏進了裏屋,嘴裏說着話,餘光就不着痕迹的先打量了屋裏的情形,見宋氏坐在西牆下的凳子上,而娘坐在床沿,兩人離得遠,也沒見箱籠啥的有問題,想來是還沒給啥東西的?
她不由慶幸自己來得快,可得盯緊了,絕不能讓二老偷偷貼補其他三房的!
老袁氏目光微微閃了閃,看了吳氏一眼,接話,“去年不是剛辦過榮松的喜酒?親戚也都是那些親戚,不多不少的,該辦幾桌酒席,你心裏該有數,我能有啥章程?這家,該你和老大當着了。”
聽着這話,吳氏心裏撇嘴,這家你二老倒真的啥都不管才好呢,面上卻笑道:“娘這是說得啥話,你跟爹是長輩,這個家裏,哪能不聽娘和爹的意見?娘既說是按榮松那個章程來,兒媳心裏也有數了,就是——”
她說着面上扭捏了起來,“就是這辦喜酒的事,去年差不多加起來就花了五吊銀子,這回肯定也差不了,可娘也清楚,這分了家,我們手裏就隻分到兩吊銀子,又給了彩禮,實在是沒銀錢置辦酒席了,我就想着趕明兒回娘家借點,就是我娘家——兩個侄兒都前後娶了媳婦,這兩年花用也不少,不知道能不能借到五吊銀子呢!”
老袁氏聽着,這心裏頭就是一歎,哪能真讓兒媳回娘家借銀錢去?就算真要借,他們兩老沒個話的,還不知道親家會咋想呢。
老大媳婦雖有些小心思,但這話說的也沒錯,分家他們手裏就那點銀子,确實是不夠辦喜酒的。
這點她跟他爹早都想過了的,當下便道:“我跟你們爹手裏也就剩兩吊半銀子,眼下不花用,就先借兩吊銀子給你們張羅酒席,下剩三吊,你們手裏這些年攢得應該也有點,再借上點,倒也差不多了。”
吳氏一聽兩老要給兩吊,不過卻是借的,也是暗暗撇了撇嘴,借就借吧,好歹能拿出來就行,不過就給兩吊,她才不信她手裏隻這麽多呢,不肯拿出來罷了。
自個不肯露,偏成天盤算着他們兒子兒媳手裏有多少攢積,啧!
他們手裏是有點,可這辦酒席要借銀錢也是肯定的,有了這兩吊銀子,吳氏心裏也落了定,笑着應了,又好一番好話不要錢的沖老袁氏一通彩虹屁。
老袁氏不耐聽她這些場面話,逮了個話音空檔就開了口,“時候也不早了,都回去睡吧,老二媳婦,明兒起早過去忙活過看天記得趕緊回來,别讓人等。”
宋氏起身應了,“诶!娘,兒媳記下了。”
吳氏跟着也起了身,狀似好奇得接了一嘴,“娘明兒有啥要緊事嗎?吩咐兒媳就是了啊!二弟妹他們忙着建房哪得空啊!”
老袁氏看了她一眼,道:“爲棕哥兒的親事,你們姨娘那裏來了信,說是有眉目了,明兒來家細說。”
吳氏一聽原來是爲這個,那點着緊也散去了些,棕哥兒這孩子翻了年就十八了,本也是該說親了。
她還想着二房忙着建房子,這年前是不得空給棕哥兒說親的,不成想,娘這裏給上心着呢,她就知道,娘偏疼二房!
不過想想也有些期待,姨娘憑着一張嘴會說又好同人打交道的,硬是半路做起了媒婆的營生,就這一兩年隐有了些名聲,多了路子,端看她這次給棕哥兒說得親咋樣,要真是順當,那往後家裏的孩子們就都好了,有個當媒婆的姨奶奶,還怕說不上好親嘛?啥好人選姨娘不得先緊着自家親戚?
——
因着有渡口在,大風集如今跟一個小鎮也沒什麽兩樣,除了一條長長的街市外,還有兩片住宅區。
其中,鄰着河岸的皆是一幢幢的宅子,住在這兒的,那都是集上有頭有臉的人物。
打頭挂着丁宅兩個字的門匾的兩進宅子便是丁福光在此的住處。
他也不止這一個宅子,祖宅算是在城裏的,他老母親和家小都住在城裏。
丁福光年輕時遭的罪,這上了年紀,老寒腿,每到這冷天,就不好過的很,每晚那都是要用熱乎乎的水好好的燙一燙腳,将經絡都燙暖和了,那才能好睡的。
眼下他便一邊燙腳一邊聽堂弟丁亮達說着今兒打聽到的情況。
他微微挑了挑眉,下河村李氏?說起來,倒還同他沾了些淵源呢。
就李家這情況,世代耕農,清清白白,剛分了家,兄弟姐妹五個,父母也是老實本分的,聽着倒還沒什麽不好的。
丁福光的眸光微深,眼神落在腳上出神。
他努力了大半輩子才有了如今這份家業,可惜,祖宗不蔭,他的兩個兒子都沒有他這份堅毅和魄力,守成不足,創業更是不行,唉。
這丫頭說話做事一股子不符合年齡的沉穩,比少年時的他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看來極是有意思,覺得合眼緣得很。
他看人的眼光錯不了,這丫頭,是個聰明孩子,定能擔得起事,好好教導一番,不說奮進,守成定是沒有問題的。
幼子年歲與她相當,倒不失爲一門可議之親。
不過這事也不宜操之過急,他且還得看看再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