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心滿眼都是鄙夷,對于許藍春,她是十分不爽的。
“行了,先别說那些了,知晴去拿兩塊大餅幹,給你二姐三姐吃。”
這邊的習俗就是這樣,每家每戶的孩子都是各論各的。
老大家的三個孩子,許知誠最大,小輩的都叫他大哥。
許知念和許知心,順理成章的就是二姐和三姐了。
包括他們家的三個,知晴是大姐、知禮是二哥,知念是三妹。
因爲後面沒有更小的孩子了,就叫他小妹或者老妹都是可以的。
“哎~”
許知晴放下了手裏面的蓋簾,趕緊跑到屋裏去了。
不一會兒,就拿了兩塊大餅幹出來。
“二姐、三姐,你們趕緊嘗嘗,可好吃了。”
“不要,知晴,留着給知意吃吧。”
柳雲霜笑了笑,許知心的眼神都粘在上面了,她姐不發話,自然是不敢接的。
“快拿着吧,她們都吃過了。”
聽到她這麽說,許知念才接了過來,許知心也高興的接了過去,嘗了一口。
那種甜甜的,油油的感覺,充斥着整個味蕾。
“這也太好吃了。”
她高興的眯起了眼睛,許知念則是掰了一半,過去給了許知意。
小孩子不懂那麽多,見有人給她吃的,就高興的接過去了。
柳雲霜也沒有說什麽,這個孩子知道進退,很有姐姐的樣子。
“二嬸,你不知道。
上次你給我們包子吃,被許知薇看到了。
回去就告狀了,我奶罵了半宿。”
“就是就是,我當時都沒看到她在哪兒,居然就被看到了,真倒黴。”
“這事兒,你媽那天過來跟我說了。
我也沒有注意到,你們以後還是要離她遠一點,這孩子不是啥善茬。”
聞言,許知心冷哼了一聲。
“就那樣,還嘚瑟得不行了,白瞎了二嬸之前還管她。”
許知念拍了她一下,就怕說什麽不好聽的話。
顯然,這兩個孩子都是知道許藍河和許藍春的傳言的。
“我也沒說什麽。”
她明顯有些不服氣,不過還是聽話了閉了嘴。
“對了,二嬸,你還不知道。
許知薇不知道在哪裏發現了很多紅薯,那天讓我三叔跟着挖回來了。
還不少呢,足足有兩大袋子。”
“你三叔跟她去挖了紅薯?”
原來,那天知晴他們看到的,就是過去挖紅薯了。
怪不得,許老三居然那麽勤奮,原來是這樣啊!
“是,你都沒見,我三叔多不行,兩袋紅薯都扛不回來。
最後還是大半夜的,讓我爸和我二叔去接的。
我媽可生氣了,這萬一被抓到,那就完了。”
這個年代,糧食都是公家的。
自己私自種,還不在自己家的院子裏,那肯定是不行的。
“他們是在山上找到的嗎?”
“對,就是在山上,你咋知道的,二嬸?”
“那天知晴他們姐弟三個在門口采螞蚱菜,正好看到了他們倆,往山上去了。”
一切,都能對的上。
“唉,你都不知道,這兩天,許知薇可是橫着走呢。
我奶一口一個小福星叫着,還說算命的算的準,她就是命好。
要我說,這就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了。”
許知心是各種不服氣,尤其是許知薇告狀之後,就看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說那些幹啥,人家就是命好。”
許知念唠叨了一嘴,對于妹妹,她還是壓制的。
“知心,這話在我這說說就算了。
讓别人聽到了,不知道又是什麽官司了。
你姐也是爲了你好,不許跟她堵氣。”
許知心點頭,有些氣餒:“二嬸,我都知道,就是不服氣。”
“這也沒啥服氣不服氣的,她過她的,你們過你們的。
你小姑不是要相親嗎,到時候,肯定會把她帶上的。”
這一點,她是很确定的。
許藍河根本不是許知薇的父親,許藍春雖然自私自利,可是對于這個女兒,還是很寵愛的。
她就算嫁人,也不可能将就,老太太也不可能同意的。
到時候,找了一個條件好的,自然是比老許家的日子好。
許知薇跟着,也算是享福去了。
隻是不知道,等到富豪找來的時候。
上輩子爲他守身如玉的農村美少婦,嫁做他人妻了,會是什麽感想。
“我小姑的條件太高了,誰能看得上她啊。
那麽大歲數了,名聲也臭了,還以爲自己是個千金大小姐呢,真是無語。”
知心說完,知念趕緊解釋。
“二嬸,我奶跟那些媒人說了。
想娶我小姑,要給兩百塊錢彩禮,三轉一響都得有。
還要自己單過,不跟公公婆婆一起。
大瓦房,最少得有三間,要不就不行。”
就很離譜,她許藍春是不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
“那人家,也答應了?”
“媒人的臉都綠了,明明是他們把人請過來的。
一聽這條件,都搖頭呢。”
确實是,就算是條件不錯的大閨女。
能達到這樣的,估計也沒有幾個。
反正方圓十裏,倒是沒有聽說過有這麽好的彩禮的。
“她也知道,跟公婆住在一起,兒媳婦會受不了。
那爲什麽還磋磨自己的兒媳婦兒,女兒就不行呢。”
柳雲霜冷哼了一聲,這許老太就是個雙标狗。
“我奶真的挺讨厭,二嬸,我偷偷跟你說。
那天我媽跟我爸說,你們現在可好了,她也想分家。
可是我爸不願意,還讓我媽以後别說了。
唉,要是能分出來單過,那該多好呀。”
許知心快人快語的,心裏怎麽想,就都說出來了。
“你們家自然是不能走的~”
“爲什麽?”
“你想想,現在我已經離開了。
你三嬸是城裏姑娘,又懷孕了,根本不上地。
你三叔一年掙得工分,還沒有你們兩個孩子多,連自己都養活不了。
這老許家,可不就指着你爸媽呢。
要是你們一家子都離開了,他們一大家子吃什麽、喝什麽。
能在山上發現紅薯地這種事兒,可不是天天有的。”
她說的是事實,這兩個孩子,不可能不知道。
“憑什麽呀,就讓牛幹活,不讓牛吃草,我們又不欠她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