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吉伯特的父親老吉伯特從《勇闖奪命島》之後,似乎愛上了客串小吉伯特的電影。
這次也一樣,影片開頭墓地的一場戲,那個老年的詹姆斯·瑞恩,小吉伯特就讓老吉伯特去客串。
雖然戲份很短,隻有幾分鍾的時間,不過老頭子還是顯得相當的興奮,認真的背台詞,然後完成了表演。
拍攝完之後,老頭子對小吉伯特說道:“你想要憑借這部影片,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估計很有難度。
學院那幫老頭子會給你一個提名,但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就把獎給你。
不過這樣也好,在積攢兩三次提名之後,以後伱再拍出類似影片,學院看在過往你的表現和貢獻,最終會把獎項給你。”
“能拿到一個提名就很好了,不奢求能夠直接拿到獎項。”小吉伯特說道。
他在禮數方面做得很足,學院那幫老頭子也挑不出什麽毛病。不像小李子,前世居然得罪奧斯卡。
不過現在被小吉伯特提醒一番,小李子顯然對奧斯卡重視起來。
雖然帥哥演員沖擊獎項還是很困難,不付出一番代價是不行的。
但起碼奧斯卡不會再忽視小李子十幾年,最後因爲他認錯态度足夠誠懇,才給他一個獎項。
小吉伯特也是帥哥導演,倒是不用扮演精神病,變态,同性戀等之類的角色。
唯一所擔心的點,就是他的電影大多數太偏向于商業化,和奧斯卡提倡的宗旨不符。
嚴格意義上來說,《拯救大兵瑞恩》是小吉伯特第一部向奧斯卡靠攏的主流影片。
雖然影片看着商業性質還是很濃厚,但已經足夠學院的老頭子們對這部電影産生好感。
當然,雖然影片題材很讨喜,但必要的公關工作還是需要做的。
小吉伯特就說道:“爸爸,到時候猶太裔評委和意大利裔評委那邊,還請你幫我多做做工作。”
老頭子打包票道:“這個沒問題,獎項不敢說,但一個提名還是能夠讓你拿到的。”
“那就好……”得到老頭子的保證,小吉伯特很高興。
老頭子加入劇組的第一天就成功殺青,而劇組在洛杉矶又拍了另外一場戲。克裏斯托弗·李飾演著名将軍喬治·馬歇爾。
這也是小吉伯特做出的承諾,給這個老爺子一個角色。
雖然是英國人,但克裏斯托弗·李顯然非常高興,自己能夠飾演一個著名的将軍,甚至因爲過于興奮,導緻在片場發揮并不好。
不過在小吉伯特的調整下,克裏斯托弗·李很快找回了狀态。
“四兄弟都在第二十九師一個連隊服役,但蘇利文兄弟在朱諾号上犧牲後,我們把他們調到不同的連隊。”
這裏的蘇利文兄弟同樣有原型故事,五個兄弟一起服役,然後一起在朱諾号戰艦上戰死。
二戰之前美國軍隊實行募兵政策的時候,面對來應征的民衆,無論是兩兄弟、三兄弟還是五兄弟,都會将他們放到同一部隊或是同一連隊。
甚至雙胞胎、親兄弟分到一個班組一台戰車,然而這樣就會發生幾個親兄弟同時死亡的現象,讓他們的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
珍珠港襲擊之後,美國人民參軍熱情高漲。
依阿華州的愛爾蘭移民托馬斯·蘇利文和阿萊塔的5個兒子決定一起報名加入海軍,表示要殺敵報國。
五兄弟團結一心,就向海軍部門請求,在條件容許的情況下在同一艘艦上服役。
軍隊考慮到五兄弟同時入伍在美國是很罕見的,于是同意了他們的請求,讓他們在輕巡洋艦朱諾号上服役。
之後朱諾号載着蘇利文五兄弟和艦上八百多名官兵,參加了參加了瓜達卡納爾島戰役等一系列戰鬥,表現的十分英勇。
在1942年十一月,朱諾号遭遇日軍潛艇偷襲,被魚雷擊中,艦上八百多名官兵全部戰死,包括蘇利文五兄弟。
蘇利文五兄弟同時戰死震驚全美,時任總統羅斯福親自寫信給五兄弟的父母道歉,并在随後推動單獨存活者政策,後來又頒布著名的蘇利文法案。
影片中提到這個事情,顯然是想引起全美觀衆的共鳴。
當初經曆過戰争的老人們,大部分肯定都很熟悉這個故事,到時候在宣傳上也可以做出一番有力的宣傳舉動。
《拯救大兵瑞恩》的觀影群體,應該要擴展到經曆過戰争年代的老人們那裏去。
接着回到現場,克裏斯托弗·李飾演的馬歇爾上将語氣低沉:“能聯絡上四弟詹姆斯嗎?”
“還沒有,”副官回答道:“他空降在距離妞維15英裏的内陸,深入敵占區。”
另外一個将軍接着說道:“根本不可能知道他降在哪裏了,101空降師的人已經七零八落。
諾曼底有很多空投誤投的部隊,即使瑞恩能夠安全着陸,也不可能知道他在哪裏。”
将軍不同意派出搜救部隊,認爲這麽多人深入敵占區去救一個人的行動不值得。
克裏斯托弗·李揮揮手,讓将軍停止說話,走到自己的辦公桌前拿出一本書,然後從裏面抽成了一封信。
這是一封林肯寫給波士頓一個母親的信件,這個母親的五個兒子在南北内戰中相繼戰死。
信件的内容是真實的,林肯确實寫過這份信件。不過原件收藏在波士頓曆史博物館,劇組手裏這份是抄寫的。
念完信之後,喬治·馬歇爾看手下的将軍們若有所思,于是說道:“那孩子還活着,我們要找到他,然後帶他遠離戰場。”
這一段戲,放在殘酷的諾曼底登陸戰之後,同時也引出觀衆的思考。
到底爲了一個普通士兵,就派出一堆精銳士兵去營救,這樣的交換值不值得?觀衆們各自都有立場,而湯姆·漢克斯同樣有自己的見解。
這場戲在洛杉矶拍攝,結束軍事訓練的主要演員們都前來觀摩了。
趁着片場休息的間隙,演員們都在讨論做這件事到底值不值得。
飾演邁克·霍瓦特中士的湯姆·塞茲摩爾說道:“我覺得不值得,戰争中付出犧牲的不止瑞恩一家。
同樣有很多的兒子,父親,丈夫,在慘烈的戰争中付出了代價。
與其讓一個普通士兵回家,從而犧牲一隊精銳士兵,不如讓這隊士兵在戰場上發揮作用。
早日結束戰争,大家都可以早點回家。”
湯姆·漢克斯則有不同的見解,一如他飾演的角色約翰·米勒上尉一樣。
“霍瓦特中士,你說的很有道理。”
劇組期間,爲了培養默契,大家都互相稱呼角色的名字和職務。
湯姆·漢克斯繼續說道:“抛開國家精神不談,至少我們要看到影片爲人們保留了希望。
一個家庭至少要有個年輕的生命,去延續家族、國家的血脈。
即便戰争再殘酷、國家再危難,但如果有了希望,至少還能給我們以活下去的勇氣,給在戰場上厮殺的士兵以慰藉,給在後方提供保障的女人們以安心。”
“說得好,米勒上尉。”小吉伯特在後方聽着演員們的讨論,聽到湯姆·漢克斯的論述,忍不住鼓掌。
“我也是談談自己的見解而已。”被小吉伯特誇贊,湯姆·漢克斯顯得很不好意思。
小吉伯特卻說道:“我就說,這部影片找你來做主演是最合适不過的,你對影片想要表達的精神了解得很透徹。”
範·迪塞爾這時候問小吉伯特:“導演,如果讓你帶着一隊士兵去救一個普通大兵,你會答應嗎?”
“出于個人心理,我肯定是不希望去做這樣的事情。”
小吉伯特說完,看範·迪塞爾臉色一樂,又說道:“不過作爲一個軍人,服從命令是天職,我想我應該會去執行,但結果可能不是很好。”
“所以,導演你做不了約翰·米勒上尉,隻有我能。”湯姆·漢克斯小小的開了一個玩笑。
大家聽到這句話,都樂了。
在北美的拍攝日程結束後,趁着最後一點時間,小吉伯特把原型人物弗裏茨·尼藍給請過來,給演員們上上課,講述自己的經曆。
相比電影裏的一波三折,弗裏茨·尼藍回來的路途無疑要順利得多。
E連攻下卡倫坦灣後,上頭得知弗裏茨·尼藍在第82空降師的哥哥鮑伯陣亡的消息。
同時他在第4步兵師的另一位哥哥也陣亡于猶他州灘頭,不久後三哥在同一周中于緬印邊界被擊落失蹤報備。
同一天中尼藍夫人同時接到三封兒子陣亡的電報,弗裏茨是家中剩下唯一生存的兒子,陸軍于是下令将他優先送回國。
影片裏最後的大戰屬于電影裏虛構的橋段,現實中弗裏茨·尼藍回家很順利,并沒有他被營救這樣一個故事。
但如果影片按照真實的故事這樣拍攝,就會少了很多的戲劇性,也少了可供觀衆思考的空間。
所以在原本的故事上做一定的藝術化加工,是必然的。
小吉伯特和斯皮爾伯格一樣,同樣是想把影片制作得看點十足,也不缺少思考帶來的啓發性,還有深厚的人文氣息。
結束幾場短暫的戲份之後,《拯救大兵瑞恩》正式轉場到英國去拍攝。
因爲最後大戰的小鎮和影片當中奧哈馬海灘還在建設中,所以小吉伯特優先拍攝了中間的文戲。
這部分文戲可以說相當的輕松,湯姆·漢克斯不愧是兩屆奧斯卡影帝,不隻是自己表現出色,也成功帶動了其他劇組成員。
就連演技一般的範·迪塞爾,都貢獻了非常不錯的表演。
文戲部分可以說輕松加愉快,但接下來對演員們來說,才是最難熬的開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