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開學沒多久,原來的趙家村小學就成了張一行的地盤。
趙家村小學的牌匾并沒有摘下,隻是另一邊牆上又重新挂了一個牌匾:圓夢制衣廠!
教室成了車間或者倉庫,縫紉機、裁床、印花機等設備全都組裝好沒多久。
廠子設在村裏,所以招工對象就是附近村子的家庭主婦。
指望這些家庭主婦每天定時上下班是不現實的,一般情況下,都是有空了就來幹一兩個小時,然後回去忙點家裏的事情比如給孩子做飯什麽的,然後再回來幹倆小時。
所以隻能實行計件工資,沒有保底,并且根據分工不同,設定不同的工錢,這種五毛,那種三毛,還要确保産品合格才能計件。
不是剝削,而是農村辦制衣廠都這麽幹。
張一行也不會亂大方,他讓孫雅文調查了市裏的一些制衣廠,直接就在他們的計件工資标準上加個幾毛錢,多了就不太必要了。
至于廠規,不私自往家裏拿布料就足夠了。
廢布料的話誰願意拿就拿,引火當抹布有的是人要。
孫雅文引進設備的同時,也高薪聘請了兩個熟練工師傅,在這裏幹個一年半載,将廠裏的工人鍛煉成熟練工就可以離開。
李紅玉忽然就成了廠長。
剛開始她還有點緊張,等幹起活兒來之後也就放平心态了。
張家堂和趙家村兩個村子的廣播喊了一天,第二天就來了十幾個小媳婦兒老娘們兒。
兩個村裏離得近,有好幾個就是從這個村嫁到那個村的,還有的沾親帶故,所以很快就聊成了一片。
大家跟着學了兩天,第三天基本上就能上手幹活了。
年齡大的幹點簡單的裁剪印染的活兒,計件錢低點。
會縫紉年齡小的就操作縫紉機,電動的,比腳踩的好使。
李紅玉沒事就四處轉轉看看,看一圈兒就也回來做縫紉,一群人一邊哈哈說笑一邊幹活,東家長西家短。
每個人每天出了多少活兒都會記在黑闆上,李紅玉再拿本子抄一份兒,工資一周一結。
除了幾個年輕小媳婦兒能早晨下午都能幹,大部分人都是随來随幹,随幹随走,一個月掙點菜錢飯錢。
就算這樣,沒多久周邊遠一點的村子就有人來打聽幹活兒,甚至連韓家集的人都來了。
李紅玉還要給家裏人做飯,所以也不會一直盯着,她不在的時候,就讓本家裏的兩個小媳婦兒幫她看着。
總之氛圍十分寬松。
指望在村裏實行打卡上班是不現實的,所以大部分村辦廠都幹不長久,因爲真掙不了仨瓜倆棗。
縣電視台原本還跑下來做采訪,畢竟是羅城驕傲張一行的産業,但看到寥寥無幾的幾台設備後愣是沒開攝像機。
鄭萬象得知這件事兒後也鄭重其事的來道賀了一番,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玩呢!
這個廠的規模确實很小,但張一行也不指望這個廠子能賺多少錢,細水長流就可以了。
反正産品銷路是不愁的。
至于以後能不能抓住電商機遇将張家堂轉型成淘寶村,那也得等淘寶出來以後再說。
張一行終于混成了一個有廠的人。
所以這幾天走路都是帶風的。
“同桌,你真把學校買下來啦!”
“是租!”
“那棵樹你可得經常去澆水啊!”
“……”
趙金麥的同桌每次都很納悶:明明我是同桌好吧!
“别說話了,鬼婆來啦!”
教室最後排的一名學生原本正在門口把門,忽然快速跑回了座位,并輕聲喊話提醒。
于是原本亂哄哄說話打鬧的教室頓時變得鴉雀無聲。
鬼婆名叫王桂香,是六年級英語老師,整個六年級三個班級的英語課都是她負責。
學生們第一次接觸英語,簡直是欲仙欲死,因此對這位英語老師便心懷畏懼。
而且王桂香年紀四五十了,十分清瘦,燙着波浪卷,再加上說話怪聲怪調的,便被大家偷偷喊鬼婆。
前世上她的英語課,張一行沒什麽感覺。
如今重新來一次,才發現王桂香的英語口音太不标準了。
但農村學校能有這樣一位英語老師,已經十分難得了。
要什麽自行車!
王桂香最喜歡張一行了。
張一行原本就有步步高英語複讀機的代言,在電視廣告裏也是說了英語廣告詞的。
所以第一天上課時王桂香就和張一行進行了一場英語對話。
王桂香:“Can you speak English?”
張一行:“Yes,I can.”
王桂香:“Please!”
張一行:“Hello,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Zhang Yihang!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 And you?”
王桂香:“Good!Sit down please!”
在全班同學震驚羨慕的目光中,張一行舒爽地坐回座位。
他這段對話已經屬于超綱了!
趙金麥學習能力很強,像她這種長得漂亮還有腦子的女生還是很罕見的,沒事就讓張一行教她老師沒有教到的章節。
她還買了步步高複讀機。
大頭學起來就很吃力,張一行作爲同桌有義務幫他指導,便用最笨的方法,用漢字給他注釋音标。
别說,方法還挺奏效。
很多同學别的英語記不住,愛老虎油倒是全都記得清清楚楚。
就這樣不緊不慢的過了一個月。
這天清晨,一輛小貨車開進了圓夢制衣廠。
小貨車是織夢文化安排的,因爲圓夢制衣廠産能低,所以産品出來以後便都先存放在倉庫裏,織夢文化每個月派車來這裏拉一次貨。
整個廠子裏的女工因爲小貨車的到來全都振奮起來,從車間裏出來圍着看熱鬧。
又一起幫着搬運工從倉庫裏往車上搬貨,攔都攔不住。
這是她們一個月的勞動成果,原本每天裁剪縫紉還沒什麽感覺,直到這時候才發現自己做的是能賣的商品。
這對于以前總是和土地竈火打交道的人來說是十分新奇的體驗。
等到小貨車關閉車廂開出大門,這些人又依依不舍起來,這麽多衣衫,竟然全都拉走了啊!
“行了,别看了,車都沒影兒了!”
“走,幹活去,這東西還真能賣哩!”
“是啊,一次拉走大半車,能賣的完嗎?”
“能,行行做得生意大着哩!”
一群人說說笑笑走回車間,幹活兒的熱情空前高漲。
秋天到了,是收獲的季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