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嘛.讓你看看也無妨。
劉建軍從黃挎包裏拿出一個信封打開後交給方明華。
“你看看,怎麽樣?”
方明華接過稿子,看了看,不禁微微蹙眉。
是一首愛情詩歌。
現在是八十年代初,社會風氣還比較保守,愛情這個詞一般人羞于說出口。
但除了一類人——詩人。
這首詩就寫的相當奔放,名字叫《告别愛情》:
還沒來得及說再見
列車就已駛遠
孤零零的站台
遙不可及的雲天
還沒來得及揮一揮手
就已水過三秋
茫茫人海哪是盡頭
春花秋月不見問候
詩很長,整整兩頁。
但這水平
如果你寄到《萌芽》這樣的雜志,估計或許能湊合,但這是《延河》啊。
曾經刊登過詩人聞捷、李季、賀敬之的詩歌,刊登過志鵑的《百合花》、吳強的《紅日》、楊益言的《紅岩》,柳青的《創業史》,杜朋成的《夜走靈官峽》.更别說現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陸遙、陳中時、賈平娃
怎麽會刊登伱這首詩?
“劉建軍同學,你這首詩恐怕不行。”方明華也不拐彎抹角直接說道。
“不行?!”劉建軍再也忍不住譏諷道:“你一個看門的,懂什麽詩歌?!”
卧槽。
難道你不知道宰相門前三品官?
哥好歹也是雜志社的門衛!
他也懶得回答,直接從登記簿上撕下一頁空白紙,又取下張寶華胸前的鋼筆,刷刷寫起來。
“你要幹啥?”劉建軍忍不住問道。
“寫詩!”
沒過一分鍾,方明華将紙遞給對方。
劉建軍看了一看,頓時瞪大眼睛。
《春》
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春風十裏,不如你
是很短,隻有三行,同樣是描寫愛情,但遠遠勝過自己寫的兩頁紙。
劉建軍臉漲的頓時通紅,看着方明華不知道說什麽好。
“我這首就不敢遞給張主編看,何況你寫的?”方明華很和氣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同學,我建議你回去以後别老琢磨寫什麽詩,向你們學校的楊偉師哥學習,好好讀書,将來爲國家早點造出更先進的飛機,比你寫一千首一萬首詩都強。”方明華語重心長。
劉建軍默默的走了,不知道他心裏想什麽。
事情搞定,方明華将那張稿紙揉了個紙團也準備回家,這才發現張寶華看着自己,一臉崇拜。
“明華哥,你能把你寫的那首詩留下嗎?”張寶福問道。
“怎麽?你想學?”方明華半開玩笑半認真問道。
“不是不是。”張寶福急忙擺手:“我小學都沒畢業哪有那水平?我是想,以後還有人硬闖雜志社說要見編輯看稿,我就拿出你寫的這首詩來,沒這水平就别裝大。”
呵?
聰明!
“行,我走了。”說完轉身出了門衛室。
“明華哥慢走!”後面傳來張寶福的聲音。
方明華家在雜志社的職工家屬院,但距離雜志社比較遠,走路還有二十分鍾的路程,他沒自行車,上下班全靠兩條腿。
進了家屬院前面是一棟紅磚五層樓房,看這樣子還比較新,後面則是一棟筒子樓。
所謂筒子樓又叫也被稱爲赫魯曉夫樓,前蘇聯的産物。特點爲一條長走廊串連着許多個單間,因爲長長的走廊兩端通風,狀如筒子,故名“筒子樓”。
一層會用着一個洗漱間,廚房——一般就一個煤爐放在門外,旁邊堆放着蜂窩煤和大白菜。
現在正是做飯時間,整個樓道煙霧缭繞,非常熱鬧。
方明華小心繞過繞過一個個煤爐,到了東頭自己的家,老媽張鳳蘭圍着圍裙正在屋裏擀面。
張鳳蘭今年還不到50歲,國棉六廠的職工早已經内退,留着短發做事幹淨麻利,看到兒子回來立刻招呼。
“小華,下班了啊,今天做你愛吃的油潑扯面。”
方明華穿越前就愛吃秦省的油潑扯面,一聽這個立刻咽了下唾沫,不過卻說了句:“是不是明麗回來了?”
“對,今天周六嘛,你妹從學校回來了。”張鳳蘭邊擀面邊說道。
老爸方長河有三個子女,方明華排老二,大姐方明梅頂替了老媽的班,現在是國棉六廠的紡織工人,早已經出嫁而且有了孩子。
方明華還有個小妹叫方明麗今年17歲,剛剛考上西北大學的數學系那也是省重點後世的211,全家人都以她爲驕傲。
平時方明麗住校不回來,隻是到了周末才回家團圓。
正說着,就聽到樓道裏傳來一個姑娘清脆的歌聲:
美妙的春光屬于誰
屬于我屬于你
屬于我們八十年代的新一輩.
歌聲歡快。
一個留着兩條辮子,穿着碎花長裙涼鞋的姑娘邁着輕快的走過來,長得挺好看,瓜子臉大眼睛,背着黃挎包,胸前的校徽引人注目。
正是方明華的小妹方明麗。
“大學生回來啦?”
“明麗,上大學好耍吧?”
做飯的鄰居們紛紛招呼起來,老媽聽了更是一臉驕傲。
看到女兒進來,一臉溺愛:“明麗,今天媽給你做你最喜歡吃的油潑扯面。”
“太好了!我最愛吃媽你做的面,嫽紮咧!”姑娘興奮說道:“我爸呢?”
“釣魚去了。”
方明麗洗幹淨手,立刻幫起老媽忙來,方明華看着沒動——他不會。
沒過多久,老爸方長河騎着他那輛快老掉牙的飛鴿牌二八加重自行車,帶着釣魚竿和水桶也回來了,全家人開開心心坐在小桌子邊吃面。
“爸,媽,明天一早我就要趕回學校,有事。”方明麗邊吃邊說道。
“啥事?”
“早上我要去上自習,下午我還要參加文學社的活動。。”
“唉你看看你,星期天也不在家多呆會。”老媽忍不住埋怨。
“媽,你不知道,現在大家都很刻苦努力,要把失去的時間補回來!”
“娃他媽,娃的事你少管!”丈夫方長河一句話,張鳳蘭也就不再說什麽。
方明華坐在旁邊默默吃着面條。
穿越到這時代時間雖然不長,但他真真切切感到八十年代大學生身上那種朝氣蓬勃的精神。
真是應了那句話:“心中有希望,眼中有光芒”。
小妹又興奮說起他們文學社的事,老爸在雜志社幾十年耳濡目染也懂得一些。
什麽北島、舒婷、《今天》雜志、傷痕文學.
這個時候,方明華都是默默吃着面條不說話。
吃完飯,方明麗幫老媽刷碗後又說道:“爸媽,我和冬梅要去看電影,《好事多磨》,是龔雪和郭凱敏演的。”
老媽這次倒很爽快,“去吧,注意小偷!”
“放心吧,我是大學生啦。”方明麗回了句,又看着一直沒說話的方明華:“哥,你去不去?”
“你們兩個姑娘看電影,我去湊什麽熱鬧?”方明華笑道。
“唉哥,你上次不是說,要和冬梅一塊去看電影嗎?”方明麗說着,還俏皮的向他眨眨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