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還是要記住,紅綠藍它們的互補色就是青品黃。不需要記具體的,隻需要這六個字,你想找補色的時候,在心裏一念,就能知道紅色補色是青色,綠色補色是品紅,藍色補色是黃色。”
“然後我們現在打開PS。”
陳平生直接在講台下面的電腦裏點開了PS軟件,然後放進去了一張拍攝大海的照片。
畫面裏是藍色的大海與白色的堤壩與電線杆,整體構圖很簡單,顔色也比較少,但看起來很舒服。
“這是我随手拍的。”陳平生一邊操作着鼠标,一邊說道:“大家可以看到這片大海,其實飽和度不是很高,顔色也不是很藍。”
“想必這也是大家經常遇到的事情,就是肉眼和相機裏的顔色會有所差異。
“一般遇到這種情況,大家怎麽處理?調一下飽和度?但如果我不想底下白色的部分也跟着調整怎麽辦?”
陳平生點開PS的色相/飽和度選項:“可能大家會想,那就隻調藍色就好了,我調整一下藍色的飽和度,不就可以了嗎。”
說完,他直接調整了一下,果然大海更藍了。
“但這種方法其實并不好用,因爲單獨調節某種色相的飽和度,容易引發色階斷層,你們看。”他把圖片放大,學弟學妹們立刻發現了海洋與堤壩之間有了顔色的斷層。
“所以我推薦大家用一個更好用的方法,是什麽呢?就是去掉藍色的補色,黃色。”說着,他點開了PS的可選顔色界面,把顔色改爲藍色。
“我簡單演示一下,大家可以看到,我把黃色向左拉到底,也就是把藍色裏的黃色去掉後,這片海洋更藍了,是不是這樣。”陳平生不斷的給大家展示着前後對比。
同學們都紛紛驚歎起來。
“真是!”
“這麽好用!”
“我之前一直傻傻調飽和度,沒想到還有這種方法!”
陳平生等待了片刻道:“這就是補色在調色上的運用,也是我們理解這些基礎知識的原因,這可以讓我們真正具有調色的思路。任何一個顔色變動,我們都會明白它所牽連的到底是什麽,并以此做出改變,這才是調色最重要的事情。”
“嘩!”同學們立刻鼓起掌,表示敬佩。
等掌聲漸弱,陳平生繼續說道:“當然,隻是去除黃色的效果還不夠明顯,我們可以增加青色和品紅,這樣也相當于是增加了藍色。”
把PS切換到後台,陳平生開始了下一階段的講課。
“說完了三原色,我們再來說色彩三要素!色相、飽和度和明度。”他翻開ppt下一頁。
“首先,色相是什麽,很簡單,它是什麽顔色就是什麽色相。飽和度也很好理解,就是顔色鮮豔的程度,飽和度越高,裏面的灰色越少,顔色越純正。飽和度越低,灰色越多,顔色越趨近于純灰。
“明度呢,就是指顔色的明暗程度,明暗是有階梯的,從0-255一共分了256個等級。就是說從最白到灰色再到最黑,一共有256個等級。
“用英文怎麽說呢,HSL、HSB、HSV,不同軟件可能關于明度的代指不一樣,但都是明度的意思。所以在遇到這些單詞的時候,不用慌,它隻是明度的不同英文。”
陳平生喝了口水:“而色彩三元素怎麽看最直觀,我們看PS裏。”
他點開了拾色器,然後給大家展示調節不同的選項會發生什麽。
“看HSB,它們在這裏是分開的,我們先拉動H,也就是色相對應的彩色框,能看到,無論我們怎麽拖動,都隻有H在變化,所以很清晰,它就是顔色。”
“而當我們拖動這個最大的顔色框裏的指針,我們左右橫向來回拖動,能看到是S在動,也就是飽和度。而顔色也能看到從深色逐漸變淡,以此往複。”
“我們再上下拉動,能看到越靠上顔色越亮,越靠下,顔色越黑。這就是明度。”
“那麽爲了研究這三個元素之間到底有何等巧妙的關系,我們需要現在做一條橫幅。”
陳平生直接在PS裏畫出了一條紅色橫幅,上面用明黃色寫了自己的名字。
“看這個橫幅,是不是飽和度、明度都很高。我們打開拾色器,看一下。”陳平生點了一下,然後所有學生都發現紅黃兩種顔色無論明度還是飽和度都在最高處。
這使得整個畫面非常醒目,甚至有些刺激眼睛,就像是那些外面經常挂的橫幅一般。
“這兩種顔色組合在一起,是不是十分醒目,大家應該也能想起很多品牌,比如五糧液,就是使用紅黃色作爲路邊招牌。但也造成了一個後果,就是這樣真的好看嗎?”陳平生問道。
“不好看!”台下的同學立刻回答。
“是的,不好看,不美觀。那有什麽方法既能醒目,又能美觀呢?”陳平生說道:“在不調整色相的情況下,怎麽讓它變得更美觀呢?”
“那就是隻調整飽和度和明度,先把這個大紅色的明度調低,飽和度不變,也就是把它變暗。”陳平生熟練的調整完畢,大紅色已經變成了暗紅色。
“然後我們再把明黃色的飽和度調低,明度不變。”
操作完成後,同學們發現字體更接近于白色,肉眼觀看一下子舒服了很多,但論醒目還是原本的橫幅更加醒目。
陳平生也提起了這一點:“調整完畢,看起來确實舒服了很多,但似乎不如以前醒目了,對不對。那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吧。”
他把兩個橫幅擺放在一起,一個上一個下,讓人能有清晰的對比。
“如果我們把這兩張橫幅的色相去掉,會發生什麽呢?”他擡起頭看着同學們。
大部分人在沉思,少部分則在搖頭,似乎腦海裏也沒有具體的概念。
“試一下就知道了。”他将紅色和黃色色相調成了黑白,頓時整個畫面煥然一新。
所有人都能看到,原本上方醒目的紅黃對比,一下子變成了看起來很灰的畫面。
而下方調整過後的橫幅,則非常顯眼,字體極爲明亮,搶走了所有的目光。
“嘩!”衆人都驚訝了,沒想到原本顔色最醒目的橫幅調整成黑白後顔色如此暗淡,感覺就像是一種視覺魔術。
“看到了嗎?其實我們的眼睛被顔色欺騙的太久了,已經影響了我們對于飽和度和明度的判斷。”
陳平生切換回PPT,上面是一張黑白照片。
“所以色彩是非常有趣的,也是我們攝影師必須去了解的。而且通過這組對比我們也能發現,其實拍黑白也是在爲了彩色做鋪墊,因爲黑白照片的拍攝,本身就需要我們人爲的去掉色相,隻保留明度和飽和度。”
陳平生站在講台上總結道:“通過黑白,我們也可以磨練一下自己對于三元素的感知,之後上手彩色時,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講完了這些,陳平生的課就到了尾聲。
“有同學想提問的嗎?”餘主任适時站了起來,給陳平生控場。
而在台下的同學們也十分踴躍,一個個不斷舉手提問。
有的在問關于這堂課的疑惑,也有人在問關于《鴉》這部作品的創意。
但這些方教授都沒有聽,他隻是在不斷回味着陳平生剛才的講課内容。
然後他輕歎一口,覺得自己似乎已經老了。
關于如何教導學生們這些基礎知識,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方法,或照本宣科,或找點案例。
但像陳平生這樣從源頭開始,并以實踐爲輔的講課方式,确實沒有人嘗試過。
因爲大家其實也對這些基礎知識的認知有所模糊,正因爲它們太基礎了,導緻很多人并不重視。
可往往正是這些基礎決定了一個人的上限。
真正有頭腦的攝影師,他會把這些基礎以自己的方式利用起來,形成自己的創作思路。
而現在的學生們,甚至老師們在後期上基本都是模仿他人,照着别人的思路來學,不談及如何超越,就連人家爲什麽這麽做,都難以厘清。
所以方教授知道,陳平生是真的走出了自己的路。
而不隻是一時運氣。
“嗡!”
下課鈴響起,雖然在座的同學百般不願,但也沒辦法,隻能跟着老師們走出教室。
一個個離去時還和陳平生揮手打招呼。
“學長再見!”
“周一見!”
“啊!我還沒報名!我現在就去!”
陳平生看着眼前這些青春洋溢的學生們,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大學時代。
忽然一隻蒼老的手遞了過來。
陳平生低頭看了一眼,然後擡頭,發現是方教授。
就是他說出了自己沒攝影天賦的話語,形成了一段時間的夢魇。
陳平生愣了一下,周圍的老師們也有些緊張盯着兩人。
他們都知道那些傳聞,也怕陳平生因此對學校抱有不滿的心思,拒絕與方教授和解。
但陳平生随後就伸出手,和他握了一下。
“你的攝影天賦其實很厲害。”方教授低聲說了一句,然後離開了教室。
陳平生呆在原地沉思了片刻,接着嘴角微微揚起。
“我也這麽覺得。”
這兩章的内容借鑒了吳曉隆老師的課程,吳老師的課程很精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B站搜索這位老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