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面的第二頁,改拓文沒有看到照片,反而看到了一段序文。
這是陳平生對于“決定性瞬間”的闡述和總結,也是他這段時間最深刻的感悟。
改拓文沒有急着讓陳平生翻頁看照片,而是認真的看着這篇文章裏的話語。
“世上凡事皆有其決定性的瞬間
“我,像許多孩子一樣,帶着一盒膠卷闖進了攝影這個世界,當某種情景展示在我的眼前時,我總是渴望在一張照片的限定範圍内,抓住它的全部精華。
從我端起相機算起,已有12年了,雖然我已不再是個外行,但我仍然把自己當作一個業餘愛好者。”
改拓文琢磨着文字裏的含義,就像是在品一杯口感醇厚的白酒。他喜歡咀嚼文字,或是翻看圖片,因爲他能從中看到作者的思想。
而他現在就好像看到了一位作家正在将他對于筆下的作品做出一個總結性的概述。
“攝影的故事性:
“有時候,一張無與倫比的照片,構圖非常生動且華美,其中蘊含的内容如此吸引人,以至于單張照片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但這可遇不可求,能夠使一個故事顯示出光彩的因素往往是分散的,并不是分散在空間中,而是分散在時間裏。硬要将它們湊在一起,就是一場‘舞台式的安排’。
“所以往往影集通過書頁的編排,把分散在不同時間烈的因素,組織串聯起來,形成了一種圖片故事。
“圖片故事是腦、眼和心聯動的結果。目的就是爲了描繪正在變化的事物,所以你必須時刻警惕、驚覺,且需要足夠的體力和耐力。就像那句話,耐心,是攝影師最好的美德。
“一位攝影師必須防止那種,什麽都想拍的傾向,我們必須從生活的素材裏提煉,有辨别力的提煉。
“并且時刻注意被攝者與攝影師的關系,當被攝者感到不自在時,我們的相機就無法拍到這個人真實的個性。”
改拓文看完這一段,隻覺得精彩,話語凝練,高度總結,幾百字就讓人了解了攝影故事性的構成,以及注意事項。
他覺得陳平生似乎在幹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他還不确定,所以他繼續往下看。
“攝影的主題:
“主題并不等于事實的展示,因爲事實本身少有趣味。然而通過事實,我們可以懂得它們的内在規律,從而較好的選擇表達貼合事實的實質題材。
“在攝影中,最微小的東西也能成爲最偉大的主題。渺小的瑣事組合在一起就能變成樂曲中的主調,我們必須要觀察周圍世界,并通過鏡頭将其表現出來。
“因爲這些事物本身就具有不同的韻律,它們美而不自知,需要攝影師的展現。”
改拓文點點頭,這幾句話是創作者的共同法則,無論任何題材,任何人物,都是世間萬物的事實之一。可能它并不令人感到有趣,但創作者本就是要通過無趣的生活,提煉出有趣的點來展開。
接着往下看。
“攝影的構圖:
“如果一張照片要強烈地表達主題,照片的形式和内容就必須确立精确的相互關系。攝影本身就是對現實世界的有節奏的認識。因此攝影師的雙眼,要在紛繁複雜的現實世界裏尋找,并集中注意哪些特别的題材。
“相機的作用僅僅是把眼睛的決定記錄在感光元件或膠片上。在一張照片裏,構圖是眼睛所看到的,各種因素在同個時刻内有機配合的結果。既然内容與形式密不可分,我們自然不能事後耍聰明。爲了構圖,不顧内容,而把基本元素随意處置,構圖必須有它的必然性。
“你可以發現,如果快門是在決定性的瞬間釋放,你必然已本能地完成了一個幾何圖形,要是沒有這種幾何圖形,照片就會失去形式和生命。
改拓文已經挪不開自己的目光,直接看向下一個标題。
“攝影的色彩:
“色彩在自然界裏,本身就是有縱深感的安排。而對于其在平面上,無論是畫還是照片,都是另一種安排:一種人爲的安排。
“快速的拍攝,會給攝影帶來許多困難。我們無法掌握被攝者與各種色彩之間的相互關系。所以決定性瞬間需要的不僅是對于構圖的把握,更需要伱對色彩的把握。”
“攝影的技術:
“不論如何,人們對于技術問題的關心太多,而對如何觀察卻考慮得太少了。
“如果攝影師對他的相機滿意,而這台相機也很适合他的工作,那就足夠了。同樣的道理也适用于暗房、電腦後期。适合更大于參數,因爲你是相機的大腦。
“在後期過程中,我們要主動的還原拍照時的狀态和目的,爲此甚至要改變色調以便和攝影師按動快門時的意圖一緻。當然,重新建立光影的平衡關系也是非常需要的。”
這兩段還是圍繞着“決定性瞬間”這個詞彙進行延伸,雖然序言裏一句也沒有說決定性瞬間到底要如何拍攝,但改拓文似乎已經懂了陳平生的創作理念。
這和《鴉》是背道而馳的,一個是生怕你提前被劇透,一直神神秘秘,直到最後才恍然大悟。
一個是直抒胸臆,直白的恨不得将所有含義告訴你,生怕你看不懂。
從形式上,很明顯前者更好,更有驚喜感。
但如果考慮到這本影集實質的内容以及作用,改拓文覺得陳平生之所以這麽做肯定是有他的考量。
還有最後一段話,改拓文來到電腦旁邊,翻動頁面将其看完。
“攝影:
“相機讓我們獲得一種視覺記錄,對我而言,這就是我的日記。這是個充滿偏見和雜音的世界,卻也是個渴求信息的世界,人們需要照片帶給他們的思考。
“作爲攝影師,在拍照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對所見到的事物進行評價,而這也意味着重大的責任。當然,你也可以采取客觀的記錄,把這些評價的權利交予觀衆。
“以上所說的這些,并不是概括攝影的定義,攝影有很多形态,從快照到廣告,從人物到風光。我并不想爲攝影下一個人人都能接受的定義,我也不想對自己曾經和以後的作品下定義,我隻爲這部作品《決定性瞬間》下個定義。
“對我來說,攝影就是在一刹那間将構成事件的意義以及如何恰如其分表達該事件意義以精準的結構形式同時确認下來的方式。
“通過生活實踐,我們對于自己的認知會與我們對周邊世界的認知同步協調起來,這個世界在改造我們,而我們也在改造世界。我們必須取得平衡,讓兩個世界趨于統一,這就是我們必須要表達的世界。
“我認爲内容和形式不分割,形式是平面、線條和色調三者互相作用的嚴謹組織。唯有運用這種組織,我們的概念和情緒才變得具體而又有感染力。
“決定性瞬間,不是東方或是西方的概念,而是一個純粹的攝影概念。這是時間、空間、美學三者統一的最終決定。你有着怎樣的美學原則,就會得到怎樣自認爲完美的決定性瞬間。
“決定你的‘瞬間’夠不夠好的,不是理論,而是你的藝術直覺和美學思想。我無意決定任何人的‘瞬間’,但這套理論是我自認爲對攝影的高度總結,所以如果你可以從中受惠,那将是我的幸運和榮幸。”
“啪啪啪!”當改拓文看完最後一句話後,忍不住鼓起掌來。
“寫的實在是太好了!”他轉過頭看向陳平生:“平生,你這是要給攝影界當老師啊!”
“有嗎?”陳平生攤開手納悶道,他自己倒是沒覺得。
改拓文點頭:“當然有,我還從未見過攝影界出現過類似的理論。你這篇序言,直接點出了自己拍攝的主題,也教給了所有觀看者這個主題的含義。”
頓了頓他繼續說道:“這相當于你要給攝影界上一堂理論課啊!”
“也不是不行。”陳平生笑了起來。
決定性瞬間之所以一直風靡攝影界,甚至成爲了所有人對攝影的共識,就是因爲其理論的基礎其實不是出自于總結風格。
事實上,這是完完全全的關于攝影的核心思想總結。
甚至在任何藝術創作上,都能夠融會貫通。
因爲每一件藝術品都意味着不同的“瞬間”,就像序言裏說的,那是時間、空間與美學三者的有機結合。
即便是所謂的“非決定性瞬間”,也天生自帶着決定性瞬間的基因。
它就像是數學裏1+1=2這樣的理論基石,你能想象有一天這條算式被推翻的景象嗎?
而另一個世界的“決定性瞬間”之所以被一部分人排斥,是因爲它過于确定性和固定性的幾何構圖與框架,讓人覺得攝影喪失了自由。
可這并不是理論的錯,所以陳平生爲了避免出現類似的情況,特意在最後點明出來。
“你有着怎樣的美學原則,就會得到怎樣自認爲完美的決定性瞬間。”
這才是決定性瞬間的真相。
六點一更十二點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