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四點,陳平生總算回到了家。
以往覺得很快的電梯此時在他眼中宛如在攀升巴别塔一般緩慢,而那一截短短的樓道,更是讓他覺得怎會如此漫長。
他好像中了時間的魔咒,對于每一秒的感知都放慢了百倍。
撐了22個小時的他,實在是撐不下去了,從一開始的興奮到之後的機械麻木,陳平生覺得如果再不停止自己就要猝死在街頭了。
一回到家,他就直接癱在了床上,沒有脫衣服,因爲連手指頭動一下都覺得疲勞。
不到五秒,意識便昏沉起來,陷入了香甜的睡眠。
這一夜,他鼾聲大作。
直到隔天的下午四點,他才從床上爬起來。
即便補充了睡眠,可陳平生還是覺得身體仿佛散架一般,既疲憊又困乏。
按理來說,對于他這個年紀的年輕人,熬夜并不是一件很累的事情。高中時和大學時,陳平生也是經常在網吧通宵的人。
但事實上,那種通宵大多是坐在電腦前,沒有什麽運動量,同時還有娛樂活動刺激精神。
可拍攝卻不是這樣,舉着沉重的相機在街上不斷走着,來回找角度拍攝,精神高度集中。這是非常累人的做法。
也很少有攝影師會這麽幹。
陳平生如果不是爲了不浪費這次的大師體驗券,他自然也不會這麽拼命。
但幸好最後的成果是好的,陳平生成功的拍出了自己想要的感覺,拍出了那種超現實主義的決定性瞬間。
從床上爬起來不久,陳平生就心癢難耐的拿過相機,開始挨個篩選照片。
“這個牛,留下。這個差一點,這個還行,角度有些問題。”他嘴裏嘟嘟囔囔的說着對于照片的觀感。
等他徹底清醒過來并下床,已是下午六點了。
他看了看系統界面,還沒有開始結算,應該是因爲他還沒有選出照片并調色。
陳平生很想盡快了解系統會獎勵他什麽,于是二話不說,泡了碗面,就開始對着電腦工作起來。
說起來,他自從回來後每天就和電腦作伴,如果不算健身和拍攝,甚至連家門都沒出去過,可以說是妥妥的宅男了。
三個小時轉瞬即過,窗外枝頭上停了隻喜鵲,它搖頭晃腦的看着客廳的陳平生,似乎在懷疑這個家夥頂着的那團亂糟糟的頭發是不是另一隻同類的窩。
“搞定!”陳平生一敲回車,開始從軟件裏導出照片,這次一共出片了29張,都是他覺得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無論是構圖和色彩都有所突破的照片。
雖然數量并不多,但陳平生覺得這24小時并沒有白費,最關鍵的他學到了大師拍攝的思路。
與此同時,系統的提示音适時響起。
「大師體驗券使用完畢,攝影師已完成照片。開始進行評分,本次評分将從攝影風格、構圖、色彩等多個方面進行。」
陳平生聽到這裏,系統停頓了片刻,随後繼續說。
「攝影風格:9分(滿分10分),超乎常人所思的超現實表達,是構成布列松照片的最重要基石。」
「攝影構圖:8分(滿分10分),抓拍精準的幾何美感,是布列松對于照片的審美。」
「攝影顔色:7分(滿分10分),布列松所使用的黑白攝影,不以顔色爲主,強調的是被拍攝的客體。攝影師使用彩色,但仍然抓住了關鍵。」
「表達内容:8.5分(滿分10分),決定性瞬間隻是布列松作品給人的外在,它的核心是表達被攝者若幹分之一秒内的情緒和畫面形式之美。」
「大師體驗券總結:攝影師抓住了布列松的精髓,并完成了出色的作品。」
「系統獎勵:攝影靈感*3、攝影視野*3。」
「名字:陳平生」
「攝影技術:31」
「攝影靈感:20」
「攝影視野:21」
此時,陳平生已經能看到自己的屬性又得到了增長,對比剛得到系統時,已經是天翻地覆的變化了。
不得不說,有系統在,自己的攝影師之路要順遂太多。
接下來自己如果要拍攝其他高難度作品時,很顯然會遊刃有餘不少。
這樣想着,系統忽然又說了一句話。
「我的興趣,從來不在于攝影“本身”,而是它所呈現的一種可能——通過忘記自己——來記錄拍攝對象于若幹分之一秒内的情緒和畫面的形式之美,換句話說,就是畫面喚起的幾何結構的美感——布列松《思想的眼睛》」
陳平生雖然看過很多攝影作品集,但具體的話語早已模糊了印象。而此時系統所說的,正是他未曾看過的,布列松的自述。
從這一段話就能看出所謂的決定性瞬間其實并不是布列松本人的定義。
而是觀衆對他作品的一種既定印象。
決定性瞬間這個詞,出自于紅衣主教萊茲《回憶錄》書中的一段話。
“世上凡事都有他的決定性瞬間,而明君就是能夠知道,并且抓住這一瞬間。”
世人以布列松取代了話裏面的明君,而這種說法也一直影響着後世對他的解讀。
陳平生心裏揣摩着這句話,感覺自己對于布列松的了解進一步加深了。
把照片傳到手機上,正在欣賞的他,忽然收到了餘響的微信。
“雜志明天就要開始印刷出版了!”他給陳平生發來了這個好消息。
“好啊,那我的照片在哪?”對于雜志而言,版面非常重要,除了封面以外,開頭的幾個頁面都是最佳選擇,也是兵家必争之地,陳平生也很好奇自己的照片會被放在哪裏。
“你猜猜?”餘響賣了個關子。
“應該是在人物采訪之後吧。”陳平生随便猜了個答案。
但壞消息是他猜錯了。
好消息是他的照片占據的位置更好。
“你的照片就是雜志第二頁!”餘響給了他一個驚喜。
陳平生挑挑眉毛,有些高興,這說明自己的照片被風采認可了,毫無疑問這将會對他未來的事業起到正面幫助。
“明天會給你寄一本過去。”
“行,不過現在看雜志的人多嗎?”随着網絡媒體普及,紙質媒體似乎已經沒什麽聲量了。
“我們也有電子雜志,現在都是會員制,能買雜志的都是一些企業家、貴婦和名媛。人群上與之前沒什麽變動。”餘響給陳平生解釋了一下。
陳平生點點頭,明白過來。
即便網絡再方便,缺少了實物載體,依然會讓人覺得過于廉價。
所以那些真正的消費主力,仍然會選擇訂閱紙質雜志,來彰顯自己的身份。
即便再公平,再均等,人也總會自己找到下一個攀比的方式。
這是人性的弱點。
一千收藏了,又邁出了一步,雖然比其他人慢。但我一直認爲好飯不怕晚,不急,慢慢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