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在各自的小院裏與自己兒子面面相觑,“王妃.這是粗大腿沒能拗過細胳膊?”
以她們對鎮北王妃的了解,陳念之在提出那三個條件後,她與虞子承的事兒就基本已經再無可能了,這也是她們不約而同打起陳念之主意的原因之一。
陳念之的那三個條件,對身爲當家主母的鎮北王妃等女眷來說,當然是個對她們威嚴的極大挑釁,可對她們這些隻是側室的女人來說,兒子能夠變相分府出去,而不是繼續留在府裏受嫡母嫡兄的夾脖子氣,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好事一件。
以陳念之的身份和潛力,無論是誰想要娶她,自身的條件都不能太過寒酸。
這也是爲什麽在最開始時,根本就沒有哪家去爲自家庶子求娶陳念之。
但在陳念之提出了那樣的條件,那些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嫡子全都打了退堂鼓之後,陳念之的“身價”在衆人眼裏可就遠不如之前那麽高了。
如此一來,那些庶出的豪門公子以及他們各自的生母自然就也動了心思。
和那些嫡出子嗣不一樣,在那些庶出的豪門公子眼中,陳念之的其中兩個條件對他們來說不僅不是限制,反而還是好處。
畢竟以陳念之今時今日的地位和她所展現出來的能力,如果她願意低嫁給那些庶出的豪門公子,那些庶出子的父親、祖父母之類,必然都是要看在陳念之所代表的利益,以及她身後的虞子祯的面子上,多給他們家這位庶子一些産業傍身的,這可比他們自個兒挖空心思讨好父親和祖父母要來的容易多了。
自己手裏有豐厚的産業和财物,妻子又前途無量,能給他們和他們的兒孫帶來無限好處,最重要的是,她還能讓他們順理成章的脫離嫡母、嫡兄的轄制,從此呼吸上外面的自由空氣。
如此之多的好處,他們能不動心就怪了。
然而讓他們郁悶的是,還沒等他們和他們各自的生母采取行動,京城就已經迅速傳開了鎮北王世子與陳念之定親的消息。
包括鎮北王那些妾室、庶子在内的,所有想要搏一把的妾室、庶子們,全都因爲這個消息美夢破碎,呆愣當場。
和鎮北王那些妾室一樣,他們也想不通鎮北王妃怎麽會同意這麽一門婚事。
那可是鎮北王世子啊!是他們皇帝陛下唯一一個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雖然他們這位皇帝陛下對鎮北王府并沒有表現出熱絡傾向,但她對虞子承的态度明顯和對待鎮北王夫妻不一樣。
除了“非正式場合不必跪拜”這個所有朝臣都享有的,來自帝王的恩賜與禮遇,鎮北王夫妻在他們這位陛下面前并沒有任何别的身爲父母該有的特殊優待。
而且他們的這位陛下也從不會主動宣召這對夫妻進宮,看得出來,她确實是與自己的父母關系生疏。
但她對虞子承的态度卻不太一樣,就連拒絕給鎮北王加封爵位至親王,她給出的補償條件都不是給她某個庶出弟弟一個爵位,而是直接把爵位安在了虞子承那還不知在哪兒的次子身上。
再加上虞子承還時不時就被宣召進宮,姐弟倆的關系,明顯比虞子祯和她父母的關系要好。
這樣一個炙手可熱、前途大好的青年才俊,到底爲什麽會想不開到去求娶陳念之這樣的姑娘?
衆人百思不得其解,私下議論者有之,直接找到鎮北王妃和虞子承委婉探問者有之。
私下議論的就不提了,那些當面過來詢問的,鎮北王妃和虞子承倒是統一口徑,都給了個“陳姑娘貌美賢良、才華橫溢,鎮北王妃一見就很喜歡”的标準答案。
當然,這個标準答案,絕大多數人都是不相信的。
有那腦子活泛的,見虞子承每天都笑得跟平白撿了一座金礦似的,頓時就猜到必然是這位世子爺先看上了陳念之,然後又說服了鎮北王妃爲他出面求娶。
衆人一邊感歎陳念之的好運氣,一邊卻又忍不住期待虞子祯會出面做點兒啥。
畢竟鎮北王之前可是她的有力競争者之一,現在他兒子要娶陳念之這麽個金娃娃,虞子祯怎麽還不得多疑一下。
尤其是那些之前看上了虞子承這個金龜婿,結果最後卻因爲虞子承腦抽到居然屬意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商戶女做世子妃而放棄了與鎮北王府聯姻的人家,現在就更期盼着虞子承與陳念之的婚事出現變故了。
和鎮北王妃之前的想法一樣,他們也覺得既然虞子承能變心一次,那他就肯定能再變心第二次。
隻要他和陳念之的婚事不成,那他們家的閨女就還是有機會成爲虞子承第三位心上人的。
然而他們等啊等,等啊等,最終等來的居然不是虞子祯的暗中阻止,而是一道爲虞子承和陳念之賜婚的聖旨。
随着聖旨一起送到陳府的,還有虞子祯賜給陳念之的一柄玉如意,一批昂貴衣料和珠寶玉石。
陳念之沒别的愛好,閑暇之餘,她最喜歡的就是用這個時代的漂亮衣裙、首飾打扮自己,虞子祯的這份賞賜也算是投其所好了。
至于虞子承,看在他和鎮北王一樣識時務的份上,虞子祯在讓人送賜婚聖旨過去的同時,也沒忘順帶賞賜他一套将作監新出的盔甲和一匹西涼那邊新近上供的好馬。
兩家的婚事就這麽定了下來,由于虞子承和陳念之年齡都已經不算小了,所以很快他們的婚事就被正式提上日程了。
三書六禮很快走完,鎮北王妃又選了個最近的好日子,打算讓虞子承盡快把陳念之娶進門。
鎮北王因爲這事兒也被她叫了回來,當然,作爲戍邊将領,在回來之前,他是有提前聯系虞子祯請求批準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