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鄭秋雲又被宣進大殿。
朝堂上,關于農學的設立争議頗大。有的官員認爲鄭秋雲雖是官員,但并無實權,所辦的農學也應該是私學。有的官員則認爲,既然是教民耕種的大事,就應該設立官學。
聖上經過慎重考慮,說道:“農乃國之重本,官學自當開農學之先河。”這便是确定了農學是官學的地位。
但是底下依然有官員争論,“聖上,農學雖是官學,到底是由國子監統轄,還是由戶部督辦?”
大玄有國子監管轄下的學校,也有專職部門辦的學校,如太醫署辦的醫學,太樂屬辦的音樂學。戶部掌管天下田地,賦稅,督辦農學也十分合理。
但是微妙之處在于,原戶部中司侍郎是大皇子的人,被皇上斬了,現在新的中司侍郎是二皇子的人。而戶部尚書右丞是大皇子的人。現在戶部就像一攤渾水,誰也不想攪合進去。
之前一直替鄭秋雲說話的谏議大夫這次難得地保持了沉默,禦史中丞看了眼二皇子,然後說道:“國子監統轄的學校已成體系,不如就讓戶部督辦吧。”
戶部尚書出列,“臣有本奏。”
“準。”
他語氣恭敬,“戶部願意督辦,但還望聖上下旨,戶部任何官員,不得幹涉鄭司農辦學。農乃國之重本,不可讓别有用心之人強加幹涉。”
鄭秋雲觀察戶部尚書,他身寬體胖,但面容嚴肅,不苟言笑。讓人既信服,又不敢随意造次。
聖上考慮一番,“便依愛卿所言,江州和青州的農學暫定一年學制,學子經過旬試,月試,季試和年試合格後,可進京參加考試。京城農學開辦一個月,學子要學習如何耕種,再到各州縣教民播種。”
學制和考試确定了,但是京城的生源從哪裏來還是個問題。有的官員提議讓庶民學習,有的又說時間緊迫,百姓不如學子學的快。
鄭秋雲提議,“聖上,臣以爲這一個月的學習可從國子監中選拔人才學習農學,廣文館裏平民子弟較多,适合學習農學。另外再召集各州縣的人才,彙集京城,分兩次授課。”
國子監的官員在聽到他們争論該國子監督辦還是戶部督辦農學時,尚且還能做的住,這一聽說自己培養的學子要去戶部學農學,他們急了。
國子監祭酒當即說道:“不可!”
他跪在地上,“廣文館裏确實庶民子弟較多,但是他們一步步考上來已是不易。現在爲了準備科舉,那些學子起早貪黑,廢寝忘食,怎可再讓他們分神去學農學。”
鄭秋雲反駁道:“他們讀書考科舉,最後總要做官,倘若他們不知民事,日後如何做個好官?依我看,不止是廣文館的學子,其他監生也該去曆練事務。”
國子監丞冷斥道:“鄭司農好大的口氣,農學還未開辦,已經妄圖對國子監指手畫腳了。自古以來,學子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哪有讓學子去種地的道理!”
國子監丞這樣的态度,讓鄭秋雲忍不住辯駁,“聖上,臣以爲監生曆事确有必要,學子不但要讀聖賢書,還要将所學落到實處。”
看底下的人吵的不可開交,聖上揉了揉眉心,“事權從急,春耕即将開始,秋闱排在春耕之後,就讓廣文館的學子先學農學吧。”
國子監丞無奈道:“臣遵命。”
下了朝,鄭秋雲私下面見聖上,請求道:“國子監司丞所言确實有理,若是監生曆事有所成,臣請聖上讓吏部考核他們,考核通過,授予他們官職。若是考核不通過,讓他們回國子監繼續讀書。”
鄭秋雲這不是胡亂想的,在古代就有監生曆事的制度,隻是這本小說裏沒有。
聖上也同意了,隻不過學有所成和吏部考核的标準,以及做官的起點,都有待商榷。
鄭秋雲之前被賞賜了宅院,她一次也沒去住,現在正好可以用來當學堂。
鄭武安将宅院上的鄭府摘下,鄭溫平筆走龍蛇地寫了“京城農學”四個字。裴元齊帶人将庭院打掃一番,又搬進來桌椅闆凳。
鄭秋雲叉腰看着空蕩蕩的院子,心裏有很大的滿足感,好像看到了學子在這裏筆耕不辍,孜孜不倦地學習的場景。
事實證明,鄭秋雲想多了。
廣文館共有學子六十人,請病假十餘人,路遠不方便來的有十餘人,要在家照顧雙親的有五人……最後來到京城農學的隻有三十二人。
這三十二人中,還有人對她橫眉冷對,不服管教。其中有個叫楚炳文的,表現尤爲明顯。
鄭秋雲說:“書已發下去,請各位學子翻開到第一頁。”
其他不服氣的人,多多少少還裝個樣子,楚炳文連書都不拿。
鄭秋雲忍住脾氣,“楚炳文,将書本翻到第一頁。”
楚炳文直接睡在課桌上,裝聽不見。
鄭秋雲将書重重一放,有人提醒他,“楚炳文,你該尊師。”
楚炳文嗤了一聲,“我師從國子監的大儒,她一個村婦,算是哪門子的師。”
鄭秋雲不與他計較,“我聽溫平念過一篇文章,裏面有一句話,‘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我教你農學,怎麽就算不得了?”
楚炳文也學過這篇文章,當時心裏是認同這個大儒的觀點的,但是讓他真的跟一個村婦學習,他也真是做不到。
他别扭地翻開書,“是第一頁吧,翻好了。”
他以爲第一頁是學習的内容,但沒想到這一頁是作者的話。
鄭秋雲說:“在各位諸位學習之前,先看下第一頁,這是我想和你們分享的内容。”
楚炳文從頭開始看,還不覺得有什麽,直到看到最後一段,說農學教的,不是如何做官,而且如何利民之事,他深受震撼。
鄭秋雲又重複道:“願諸位明白,你們現在做的是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的大事。”
鄭秋雲給他們喂完雞湯,又熟練地畫了張餅,“大家放心,聖上已跟我承諾,隻要各位學有所成,通過吏部考核。便是不參加科舉,也可以做官。”
學子在下面議論,“真的嗎?”
“太好了!”
鄭秋雲軟硬兼施,“不過要是有人執意不學,也不強求。”
鄭秋雲說完,他們齊刷刷地看楚炳文。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師說》唐·韓愈
“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橫渠語錄》宋·張載
謝謝“陽光.Ae”“ivy1320”“苦心兒”“起床困難戶”投的推薦票!你們是我碼字的動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