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宵禁之時,街上還有商販,李四平在縣城裏随意走着。
乍暖還寒,角落裏縮着一個骨瘦如柴的老人,他身前看着捆柴,叫賣多時,也無人理會。
李四平吩咐随從,“将那捆柴買下。”
随從已見怪不怪,應了聲是,便在老者的千恩萬謝下,提着柴走過來。
“大人仁善,這一路走來,救了不少百姓。”
李四平不置可否,他這算是哪門子的救人,杯水車薪而已。朝堂上,官員拉幫結派,皇子内鬥不休,竟要靠一個小兒想出來的玩鬧之物去救災。
天越發的黑了。
次日,他們一行人抵達竹田村,村口荒涼蕭瑟,目光所及,見不到一個百姓。
護衛加強了戒備,生怕出現什麽差池。
“大人,這村子不對勁。”
李四平也提高了警惕。
但是他們又往裏走,田地裏還有稀疏的莊稼,不像是無人居住的模樣。
不一會,遠遠見着一位老者,手裏牽着孩童往這邊走來。祖孫倆不知在談論什麽,臉上都帶着笑。
李四平将馬車的簾子掀開,“老人家,這村子裏的人呢?”
他已做好了老人傷心痛哭的準備,誰料老人家的臉笑的都是褶子,“這村子裏的大人都去上工了,小孩去學堂念書了。我早上起晚些,再不快些走,我這小孫子便要遲了。”
李四平不知大人去哪裏上工了,但是小孩都去學堂了,還是令他十分詫異,這個不起眼的小村子,居然家家戶戶都供得起讀書人。
“供讀書人不易,老人家想必十分辛苦。”
老人見貴人主動與自己攀談,也不急着這一會了,“秋雲辦了個學堂,不用交束侑。”
“不用交束侑?”李四平吃驚道:“那可真是大善了。”
老人點頭,“秋雲是我們村子的福星。”
可惜李四平還要去傳旨,不然定要見見鄭秋雲是什麽樣的人。
“老人家,你可知道鄭溫平居于何處?”
“溫平啊,我當然知道,這學堂便是他姐姐辦的。”
李四平疑惑問出口,“你是說,鄭溫平的姐姐辦了個學堂,村子裏的小孩都能去上學?”
老人不知道這個貴人怎麽這副神情,但還是驕傲的說:“是啊,我們村子裏的人大多也都在秋雲的作坊裏上工。”
李四平又追問:“她的作坊能養活一個村子的人?”
“溫飽确實可以,這不還得攢錢交稅嗎,還不知道今年的人丁稅要收多少。”
李四平用餘光看到他随從的表情,簡直是目瞪口呆。他稍微收斂一下,若無其事地說道:“勞煩老人家帶我去找鄭溫平。”
老者坐在車上指路,他們還未走進作坊,便聽到朗朗的讀書聲。李四平下了馬車,護衛迅速列在兩旁,作坊裏的人急忙去尋鄭秋雲。
在這個空隙中,李四平側頭,便能看到窗子裏學子的模樣。
他們搖頭晃腦,跟着先生習字,隻有一個半大的少年,低頭看自己的書,完全不關注先生講了什麽。
随着他翻頁,李四平認出了那是《三國志》。
少年一邊看,一邊在旁邊寫寫記記。李四平不禁敲門而入向鄭溫平讨要他的筆記。
鄭溫平一愣,猜測這該是傳旨的使者,幾乎不做猶豫,就将自己的筆記給他看。
“建興九年,亮複出岐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衆斜谷出,以流馬運.”
謝謝“書友160727101307307”投的推薦票~
居然有潇湘票了,好開心啊~謝謝“書友18666878”投的潇湘票
“建興九年,亮複出岐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衆斜谷出,以流馬運.”
——晉.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