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兩條路都不好走。
等待貝當的是空前苛刻的城下之盟:
“貝當将維持統治,但是巴黎,北法,法國與比利時、瑞典和大西洋的交界地區将成爲德國占領區;意大利要占有法國東南部地區,停戰條款将與墨大爺讨論。法國軍隊将縮減爲10萬人,‘占領費’根據過高的法郎對馬克彙率确定,将從法國預算中支出。
法蘭西帝國——在北非、西非和印度支那——仍将由法國(不久首都設在維希)控制,法國海軍也由法國控制,不過要被解除軍備。
戰争中所有戰俘,包括馬其諾防線的守備部隊,盡管他們還沒投降,将會落到德國人手中。
簡而言之,法國将遭到削弱,受到羞辱,正如希大爺認爲德國在1918年受辱一樣。
事實上,這些條款遠比22年前在雷通德強加給德國的那些條款嚴苛。
那時,德國還剩下大部分領土,德國士兵還有重新回歸平民生活的自由。
現在,法國領土中最富饒的部分将被占領,200萬法國人将被德國囚禁,而且沒有規定替代這些刑罰的條款,這200萬人占法國人口的5%,但也許占正常的法國成年男子的四分之一。”
等待戴高樂的則是空前惡劣的抗戰環境。
失去本土的法國,空有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卻喪失了支持現代戰争的工業基礎。
再加上傳統的反英情緒作祟,很多法國人把戴高樂的“自由法國”看成是一個英國走狗組織。
在他們看來,英德之間的戰争已與法國無關,大可高高挂起,坐觀成敗。
逆境中,戴高樂沒有向困難屈服。
1940年7月21日,應戴高樂的堅決要求,幾名“自由法國”的飛行員跟随英國空軍,參加了對德國魯爾工業區的轟炸。
戴高樂将之宣布爲“自由法國”戰鬥的開始。
這個開始,顯然更多的是一種象征性。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内,戴高樂和他的部隊似乎隻是一個新聞噱頭。
德國人稱他們是恐bu組織,聯軍則将之與波蘭流亡軍等量齊觀。
直到1942年夏季,“自由法國”才忽然成爲媒體關注的焦點。
在那個炎熱的夏季,隆美爾向賈紮拉防線發起了猛攻。
位于防線南端的“自由法國”第一輕裝師,在柯尼格的率領下,死守比爾哈希姆。
開戰之初,他們的苦戰并未能及時得到媒體應有的關注。
直到人們突然發現,比爾哈希姆不僅是一個亮點,更是一個重點。
對“自由法國”的士兵們而言,這是一場徹底的苦戰。
事後,以步兵戰術專家起家的隆美爾,也不得不承認,這裏的守軍是高度頑強且高度專業的:
“戰鬥十分慘烈,一連打了十天十夜。在非洲戰役中,像這樣艱苦的決鬥還是很少見的。法國守軍的防禦陣地布置得十分精巧,遍地都是小型防禦工事——塹壕、碉堡、機關槍掩體和戰防炮陣地等等——外面又都加上厚密的雷陣。
對于炮兵和空軍的炸射,這種防線具有特别好的抵抗能力……
在我們向比爾哈希姆進攻的前幾天當中,英軍的主力竟按兵不動,這實在令人不解……
法國守軍與外界的聯系此時已完全切斷了,而仍能如此苦戰不屈,實在是可欽可佩……
6月11日清晨,第90輕裝師開始進占比爾哈希姆。
差不多有500名法軍戰俘落入我們手裏,大多數都已身負重傷。
那天上午,我親自去視察這個要塞,不禁感慨萬千。這是我在非洲沙漠中的頭号苦戰。”
戴高樂在回憶錄中更是濃墨重彩地說:
“這時許多國家的公衆對此開始注意起來,比爾哈希姆的法軍越來越成爲大家談論和報紙新聞的中心。輿論已準備作出判斷。問題是我們的戰士是否還能光榮地堅持下去。”
“6月7日,比爾哈希姆的包圍完成……‘再堅守六天’,聯軍司令部在6月1日這樣命令柯尼格。六天過去了。
‘再守48小時’,李奇将軍這樣要求。當時面臨的事實是,由于敵人的打擊對第8軍所造成的損失和混亂是這樣嚴重,任何救濟或幫助都是不可能的了,而隆美爾卻急于乘英軍陷于混亂狀态的機會沖進埃及,所以對于牽制他們的後方、攪亂他的運輸線的抵抗感到極端不耐煩。
比爾哈希姆變成了他的最大顧慮和主要目标,他已到戰場上視察過好幾次,準備再一次發動攻擊。”
“猛烈的攻擊在8日開始了。敵人的步兵在重炮和坦克的掩護下,好幾次想沖破我們這一段或那一段的防線,他們雖很勇敢卻沒有成功。
白天我們要艱苦戰鬥,夜晚也也得艱苦地整理陣地。
9日又恢複了攻擊。敵人炮兵以更大口徑的重炮增援。
面對這樣強大的炮火,勞倫-張伯羅塞上校的75毫米口徑的炮火實難抵禦。
我們的人每24小時隻能得到不超過2公升的水,在這樣酷熱的氣候中顯然是不夠的,但還是必須堅守下去。
由于英軍各部逐漸陷于混亂,柯尼格的抵抗就更爲重要。
所有在倫敦、紐約、蒙特利爾、開羅、裏約熱内盧與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新聞号角,都震天動地地響了起來:‘法軍的英勇防禦!’‘輝煌的戰績!’‘在比爾哈希姆戰線上德國人被打敗了!’
我們已經接近一直所向往的目的,那就是爲我們的‘自由法國’軍隊——雖然他們數量有限——取得一個偉大時期的偉大任務。
比爾哈希姆的炮火向全世界宣布了法國複興的開端。”
當聯軍全線潰敗,倫敦媒體都開始爲這些勇士默哀時,他們又一路殺出重圍,保留了複興的火種。
聽到守軍突圍成功的消息時,戴高樂忍不住喜極而泣。
他們曾經被人忽略,視爲累贅,當作噱頭。但現在,他們成爲全世界矚目的英雄!
比“自由法國”軍隊在戰場上的表現更傳奇的,是戴高樂在外交領域的成就。
相對于法國,羅絲弗更看好華夏。
他有一個獨特的曆史觀,認爲世界文明中心在經曆了地中海時代、大西洋時代後,正步入太平洋時代。
中美兩大國隔洋相望,是未來全球穩定的關鍵所在。
同時,一個與醜國維持特殊關系的華夏,顯然有助于醜國對付毛熊和英國。
所以,羅絲弗極力提攜華夏,賦予其戰後四強之一的地位。
對此,丘大爺和斯大爺自然是極其不快,乃至嗤之以鼻。
戴高樂及時抓住了這種不滿,努力周旋在三強之間。
丘大爺發自内心地希望拉上法國,來平衡華夏的國際影響。
因而,丘大爺不僅極力擡高“自由法國”的影響力,并且大力協助戴高樂和斯大爺建立直接外交關系。
而斯大爺也樂于拉上法國,變醜國構想的四強格局爲五強格局。
對英蘇的這些小動作,羅絲弗一度非常反感,甚至直到聯軍在西北非登陸,展開大舉反攻的那一刻,醜國外交界仍在尋找“自由法國”的替代品。
在發現做到這一點很難後,醜國又退而求其次,努力在“自由法國”内部打入楔子,制造分裂,培植戴高樂的替代品。
但是,醜國的種種努力最後終于全部失效。
在英蘇的幫助下,戴高樂取得了雙重勝利,他迫使醜國接受法國重返大國俱樂部,同時令各大國承認是他而非别人代表法國的正統。
就這樣,戴高樂奠定了自己的曆史地位,也拯救了自己的祖國。
從諾曼底到巴黎的道路,血腥而曲折。
“自由法國”一路走來,更顯漫長。
雖然對德作戰尚未結束,但顯然大局已定。
還都巴黎後的新政府宣判貝當死刑,戴高樂接受了這個宣判,卻随之又将之特赦。
這就是法國式的智慧,一如他們當初設計馬其諾防線時的玄機暗藏。
跟英國相比,法國其實還算好。
截至20世紀初,在當時的大國博弈中,英國無疑是超然的存在,這超然地位,延續數百年。
從1588年8月無敵艦隊覆滅爲序章,在1701至1714年的西班牙王位戰争中成就起點,進而開始了英國離案平衡,操弄歐洲的200多年曆史,并在拿破侖戰争的烽煙中臻于大成
最盛時刻的英國地域覆蓋世界,用不到4000多萬的本土人口,控制了3530萬平方公裏領土,4.4億殖民人口,由此才有了日不落帝國的誕生!
可再強大的國家,也難免落幕時的無奈,經曆第二次工業革命洗禮後,世界格局迎來逆轉。
曾經的大英帝國,在布爾戰争的硝煙中頹勢盡顯,維多利亞時代的輝煌過後,是接連兩次世界大戰的打擊,這打擊的背後,不就是世界格局重塑的因果嗎?
霸主衰弱,引競争者窺伺!
既得利益者遭遇暴擊,新興強國爲了構築新規則橫沖直撞,最後在兩次橫沖直撞中,迎來必定的結果。
然後,世界變了樣子!
因果循環間,是順勢而爲,也是逆勢而争,多少豪傑灑熱血,多少英傑變狗熊!
1938年9月30日,經過艱難談判,張伯倫回到倫敦,剛一走下飛機,面對無數洶湧的人潮,還有期望眼神,張伯倫興奮的拿起手中的一張紙揮舞,說這張紙上,是德國元首的簽名。
随後信心滿溢的他說:
我帶來了一個時代的和平。
和平,英國人不斷念叨的詞語,話語落定,掌聲雷動,英國勝利了,用貌似和平的方式!
隻是這方式左右看,在競和博弈的時代,都露着不靠譜,至于不靠譜的根源,則是那個德國元首,并非守信之人。
就在這張紙簽署前五個月,德國以捷克斯洛伐克境内,蘇台德地區日耳曼人遭遇迫害爲由,宣稱準備好了軍事行動,準備一鼓作氣解決迫害問題。
民族問題是一戰後,醜國理想主義老大,伍德羅威爾遜主導的14點原則深入人心後,在歐洲甚嚣塵上的,在這洶湧的民族主義運動加持下,一站後的歐洲不少問題,都因民族主義而起,這會在後續專題分析。
德國的悍然宣言,讓歐洲陷入戰争陰霾之中,危急關頭,出現了一個調停者。
他就是意大利元首,跟希大爺關系不錯的墨大爺!
在墨大爺牽頭組局下,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德國元首希大爺在慕尼黑打了場麻将。
麻将桌上,四人分成三派,希特勒咄咄逼人,不停叫胡。
墨大爺時不時放沖,有意無意助力德國,英法眉來眼去,送了不少錢。
就這樣,一波麻将打完,英法用勸誡捷克斯洛伐克放棄蘇台德,顧全所謂歐洲和平大局的方式,滿足了德國請求,慷他人之慨,給了希大爺甜頭。
拿着甜頭的希大爺當即表态說,此後不再提出任何新的歐洲領土要求。
一看希特勒識趣,英法說,要簽字畫押!
在英法力主下,德國和英法分别簽署宣言,表達了用協商處理問題,歐洲永不再戰的期許。
永不再戰,這不就是英法心思嗎?希大爺用一紙宣言,忽悠了英法,也讓張伯倫欣喜不已!
可和平真的靠譜嗎?答案當然是不靠譜!
僅僅半年後,希大爺就悍然撕毀協議,一鼓作氣吞并整個捷克斯洛伐克,讓全世界明白了,這貨真的是貪得無厭。
但這僅僅是開始,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後不久的1939年9月1日,德國又一次動起刀兵,将利刃強加在波蘭頭上!
這一次,德國準備充分,跟毛熊眉來眼去的希大爺,借力毛熊對英法和波蘭的不信任,達成了互不侵犯協議,随後算準英法虛弱的德國,閃擊波蘭,引爆了戰争。
戰端重啓,基于跟波蘭的協議,英法隻得跟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
曾經萬家燈火,期待和平的英國人、法國人無奈地開始應戰。
隻是這應戰,卻從靜坐開始,戰壕裏的戰士們不斷竊竊私語,不約而同地在罵人。
被罵的主角,則是張伯倫,一個曾讓他們狂歡的人。
當我敲下愚蠢,然後在末尾打上句号時,懂的都懂,張伯倫其實并不蠢!
能當政客和政治家的人,說愚蠢那是妄言,不懂算計,不辨得失,能當老大?
可當時的英國人并不這樣認爲,那時的他們,主要攻擊張伯倫兩點。
第一點是愚蠢,批判他對于希大爺的輕信,說他犧牲小國利益,放縱侵略者,用綏靖助長德國野心,是引發二戰的關鍵。
第二點是天真,希大爺不講信義是出名的,居然還信任希大爺?
第一種說法很現實化,以結果爲導向,多了批判的味道。
第二種說法很理想化,以道德爲導向,多了辯解的味道。
在這兩種說法疊加後,就有了一出現代版的“農夫與蛇”故事在内,也讓張伯倫有了給自己辯護的理由:我是高尚的,是單純的,是忠厚的,但卻敵不過卑鄙者都下作。
轉而強化了對于希大爺的鄙夷,多了對張伯倫天真的同情。
但,事實真就是如此嗎?
大國外交從不是個人交往,希大爺或許言而無信,狡黠無恥,可張伯倫正就是好心辦壞事?
縱橫世界數百年的英國,玩政治段位有多高,有無數曆史實踐爲證,也有一句名言爲證!
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
道德好心和理想,從不在英國政客字典中,所以換個方式思考或許就懂真相了。
這真相就是,張伯倫,作爲帝國掌舵者從不簡單。
他可以将自己僞裝成一個忠厚的紳士,一個天真的老頭,但實用主義外交才是他的風格。
跟張伯倫親密配合的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伯爵,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
這個被丘大爺看重,親密稱呼爲“聖狐”的人,是實用主義外交的頂級玩家。
有這兩人掌舵英國,主持外交,說他們天真?那真是折辱先輩。
在高尚且柔弱的外表下,用折沖樽俎的外交手段,才是他們外交博弈的本源。
至于這高尚且柔弱外交産生的根源,更多的是和無奈有關?
1937年5月成老大的張伯倫,治理下的英國,是一個看似風采依舊,其實危機四伏的帝國。
依靠海權發家的英國,海權是他的生命線,海權興旺英國就不會衰弱。
這也是爲何大航海時代,促成英國崛起的根源。
綿延漫長的海岸線,在地理大發現後,在航海科技進步後,從阻礙人類交流的屏障變成了加速全球化的高速路,讓英國海島國家的優勢得到了全面體現。
擁有優質海岸線,不需要跟陸權國家,半島國家那樣,在陸海兩個戰略層面選擇,讓英國有了一心一意面向大海的可能。
更難能可貴的是,英國的地理位置,恰好又在歐洲大陸,面對新大陸和世界市場的交彙點上,歐陸大多數強國,隻要出海,必經英國。(西班牙地中海沿岸除外)
這就讓英國能用最低成本,完成海軍費效比最大化,輕易控制歐陸其他強國海上生命線。
英國憑借天然戰略優勢,用均衡歐陸方式,阻遏了歐陸霸權國誕生,還能進行海外擴張。
反觀他的競争對手法國,西班牙等國!
時不時面臨的大陸沖擊,讓他們無法全力經營海外,就算緻力于殖民,也總是落英國一籌。
可,一個新科技的發明,終結了這一切,這個發明就是鐵路!
呼嘯的鐵路,漫長的鐵路,高效的鐵路,讓世界從海權時代,進入海陸并重時代。
鐵路的發明的興起,讓陸上資源有了高效整合可能,随鐵路修築步伐的一日千裏,曾經的傳統陸權強國,在鐵路加持下,迎來興旺,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德意志、蘇聯和美國!
德意志國家效率爲何如此高?除了特有的官僚機構設置之外,也和專注鐵路建設有關!
毛熊爲何能在制度落後時依舊強勢,在毛熊時代複興,跟廣袤國土用鐵路連接息息相關。
日俄戰争時,小本子能戰勝毛熊,就跟西伯利亞鐵路沒有修完,毛熊戰略投射能力有限有關,可鐵路修築成功後,再看毛熊、霓虹争鋒,霓虹那是一點機會也沒有。
除了霓虹和毛熊外,後起之秀的醜國就更秀了,那是一個海陸并重的國度!
鐵路興起,讓新的制造業中心成型,德國魯爾區,醜國五大湖區,成立世界制造業中心。
借力鐵路,讓全球物流渠道通暢,也讓後起國家的制造業實力勃發,更讓動員力提升。
反觀英國,則完全是另一番摸樣!
一個曾經海權的受益者,卻在陸權回歸後,受制于狹小的本土,失去了競争優勢。
海運雖快,但真跟鐵路比效率還是差了很多,英國分散全世界的殖民地,也凸顯了問題。
這也是爲何英國在印度修築不少鐵路根源,指望讓印度成爲英國本土之外另一經濟闆塊。
可,殖民地的屬性,還有英國人殖民的尿性,讓這一舉措依舊無力回天。
這無力回天也有數據爲證!
19世紀中葉時,英國煤産量占世界三分之二,生鐵産量更是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總和,是妥妥的超然存在。
可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的1914年,歐洲最大挑戰者德國的煤産量達到了2.77億噸,跟英國不相伯仲,更誇張的是德國鋼産量,超過了英、法、俄三國之和,達到1760萬噸。
這啥概念?在大規模陸戰爲前提的歐陸戰場上,德國的戰略資源優勢,是英國無力應付的。
這也是英國從光榮孤立變結盟對壘關鍵,力有不逮,德國太強了!
随後,英國就參與了這場讓自己付出巨大代價,卻沒有多少收獲的一戰!
一戰前的英國,硬實力沒有德國和醜國強大,但世界銀行地位、廣袤的殖民地,依舊讓英國地位超然,可打完後,英國人卻發現,這地位變成了醜國的,自己還欠下了不少外債。
而這一切,首先和過大的戰争消耗有關,其次和英國的殖民管控模式有關!
戰争消耗上:一戰爆發前的1913年,英國防務經費是9100萬英鎊,占财政支出的12.3%。
到了1918年就變成19.56億英鎊,占同年财政開支的80%,這還隻是戰争經費,加上其他花銷,讓英國經濟狀況越來越糟糕,英國國債也從戰前的6.5億英鎊變成戰後的74.35億英鎊。
這一輪戰争打下來,英國損失慘重!
殖民管控模式上:雖然一戰後,英國憑借廣袤的殖民地,依舊有維系霸權的可能。
可由醜國引動的民族運動,卻讓英國海外領離心離德,以至于1939年二站爆發前,英國殖民地中的南非、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甚至愛爾蘭都成了完全自治領。
曆史上的英國,管理殖民地的模式是培養殖民地本土勢力,配合少部分英國文官管理,将大陸均勢政策,在殖民地換了份包裝使用,達到了用有限軍事力量,借力高明均勢制衡,維系帝國治下和平的目的。
可這和平有個前提,那就是英國有能力維系集體安全,讓殖民地和自治領能相對穩定發展。
簡言之:各個殖民地和自治領(阿三除外)是英國的戰争合夥人,在對外戰争中,給帝國提供人力财力,在戰争獲勝後,收獲戰争紅利。
這屬于隸屬統治下的合作關系。
互相需要之下的合作互惠關系。
前提條件是,大英帝國的軍事力量足以震懾挑戰者。
可是,世界大戰卻讓這個邏輯發生了轉變!
英倫三島曾經是世界中心,力量一級,但在陸權複興後,卻成了對抗陸地強權的弱勢方,英國更多的需要殖民地和自治領的力量去打赢戰争。
這就讓英國陷入兩難,因爲任何付出都是需要政治代價的。
曾經的殖民地和自治領能在戰争中收獲紅利,他們可以不談條件,但現在紅利沒了,你是不是要補償?
用錢補償,英國沒錢,隻能擴大殖民地和自治領地的政治權利。
而且戰争中的大規模動員,也會讓被統治區域的人心生不滿,自我意識被喚醒,然後,分裂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了趨勢!
而且一戰的慘痛傷亡,也讓英國核心本土的力量遭遇重創!
大英帝國失去了103.1萬青年,失去了一整代人,換來一個搖搖欲墜的帝國。
僅僅是爲了護持了曾經的帝國榮光?他們心甘情願嗎?
血的教訓告訴他們,世界大戰沒有勝利者,再來一次就是同歸于盡。
于是,反戰成了英國本土人的共識!
這也是戰後英國人,對于和平非常向往的根源,拒絕無意義的戰争和犧牲!
這共識,在後續成了英國民意基礎,也讓政治家不得不從。
換到這個角度看,張伯倫的選擇就可以相見了!
首先;陸權興起,讓英國失去霸權優勢。
其次:戰争消耗,讓英國失去金融優勢。
再次:基于戰争的動員,讓英國殖民地和自治領訴求獨立呼聲漸起,政治交換成了必然。
最後:一代人的犧牲,讓英國國内和平主義盛行。
英國反戰四重奏,就是張伯倫的四重困境,也是大英帝國的綏靖根源。
英國的問題說完,所有人的共識就是,别打仗,别打仗!
那麽跳出英國看世界又是什麽光景,就會明白另一層不能打的因由。
這就是,窺伺者太多,都在指望吃英國的肉,一個弄不好就會滿盤皆輸!
大英帝國曾經非常強大,這強大,讓英國在歐亞都有不少盟友!
曾經的歐亞大陸兩端就是如此。
東邊,華夏曾經是英國遏制沙俄的盟友,後來在霓虹崛起後,變成了霓虹。
西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曾經是英國盟友,目的也是遏制毛熊的擴張。
可時代變了,關系也會變,曾經強盛時的賓客盈庭,變成了衰弱時的人走茶涼。
一站前,英國依舊是霓虹的盟友,歐洲英國也有不少諸如法國、意大利、俄國這樣的盟友,就連醜國都能在大洋彼岸做到跟英國守望相助。
這些促成了英國一戰的勝利。
但一戰慘烈,還有後續英國的衰弱,讓陸權複興的節奏越來越快。
英國緻力于構築的歐陸均勢,讓英國面對法國徹底清算德國時,選擇了網開一面,可德國卻用非正常的方式迎來崛起,而且極端緻力于複仇。
英國因此還得罪了法國,雖然最後依舊結盟了,卻多了貌合神離。
同樣的,毛熊也改了名字,變成了一個跟整個西方世界對抗的強者。
可這個國家,在務實的斯大林主政下,又通過數個五年計劃,搖身一變成了龐然大物。
就連遠東的霓虹,也在實力漸強後,越來越不将英國放在眼裏,開始訴求東太平洋霸權。
至于曾經守望相助的醜國,雖同文同種,卻一直高舉反殖民旗号,力求瓦解英國殖民霸權。
從這個角度看,一站之後的英國,國際制衡格局瓦解,國際環境變的危機四伏,四處都是窺伺英國龐大殖民地的敵人、潛在敵人和複仇者。
德、日、蘇、美,四大強國的不懷好意,英國看在眼裏,唯一能指望的盟友,隻有一個弱勢且貌合神離的法國,還有那左右搖擺的投機者意大利。
法國的無奈是,他是殖民體系受益者,必須站在英國這邊,但他的實力卻不足以護佑英國。
這樣的英國如何辦?看似有兩個盟友,但其實是孤軍奮戰!
讓他孤軍奮戰的根源爲何?不過是大英帝國遍布全球的優質資産啊?
德國緻力于複仇,窺伺英國本土。
霓虹緻力于擴張,窺伺遠東和阿三洋利益。
醜國胃口更大,爹老了他的都是我的。
毛熊胃口也很大,但還要等待,還要借力。
這就是英國二戰前的狀況,危機四伏,烽煙疊起,稍有不慎就是牆倒衆人推後的滿盤皆輸。
換你是張伯倫,你會咋辦?答案或許是一頭霧水!
但張伯倫既然接手了爛攤子,用最後的堅守,勉力維持自己的帝國。
英國是深谙大國外交的國度,基于此才有沿用數百年的均勢制衡戰略出現。
可當均勢制衡玩不轉了之後咋辦?答案是适當利益再分配,用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外交成果。
因爲國際競争奉行的依舊是叢林法則,自有一套生物鏈。
占據頂端的霸權國如果是獅子,他也不能肆無忌憚的吃虎、豹、豺、狼。
那麽能被吃的是什麽,能放棄的是什麽,唯有食肉動物。
一戰的慘烈教訓,讓英國這個獅子明白,真要跟群狼打起來,他一樣遍體鱗傷。
同樣的,所有的虎、豹、豺、狼也明白,互相撕咬最後的結局就是讓人乘虛而入!
于是不少國家起了遏制沖突心思,這其中典型就是英、法和尚在恢複元氣的蘇聯。
在不少國家存了遏制心思的同時,也有指望冒進的國家。
這國家就是霓虹、意大利和尚且在蟄伏的德國、醜國。
如何處理好跟自己一樣有遏制心思的國家關系?如何安撫有冒進心思的國家?
就是英國需要算計的事情。
老霸主持續衰弱,新力量不斷崛起,目的都是分割英國的=資産,英國不能置身事外隻能引導有野心的國家互相沖突。
随後,英國的騷操作開始了!
1931年,小本子開始耍流氓了,英國除了呼籲外,不爲所動。
因爲他知道,英國在華夏有利益糾葛,醜國也有!
後續數年間,霓虹得寸進尺,步步緊逼,對遠東格局構成巨大威脅,英國依舊不爲所動,除了力有不逮,也有借力打力心思在内。
英國算計着讓醜國先動,讓希望代替英國控制太平洋的醜國和霓虹互鬥。
從遠東最後結果看,英國算計成了,唯一遺憾的是,醜國戰略定力十足,沒有很快下場。
同樣的,英國在歐洲大陸消極對待德國,讓德國在歐洲攪動烽煙,原因也一樣!
歐洲并非英國核心利益所在,在哪裏出現的英國,唯一需要做到就是遏制,維持就夠了。
隻要德國不宣戰,英國就不會當出頭鳥對戰德國,也不會下場幹涉歐陸。
如果這一切,一直這樣延續,英國依舊能玩轉均勢,不至于大敗虧輸。
但誰也想不到,一個瘋子出現了!
一戰結束後簽署的《凡爾賽和約》,讓歐洲興起了民族主義,産生了極端主義。
這其中,在《凡爾賽和約》中備受屈辱的德國人,又是複仇心最急切的存在。
然後,德國迎來了狂人希大爺!
希大爺爲何能成功,源自他的政治手腕!
對内,他煽動複仇情緒,塑造好戰的形象,用滿足民意的方式,獲得選票。
對外,他高舉和平旗号,用和平和民族自決方式,瓦解敵對陣營聯合抵抗,用公投方式,不斷緻力于德意志民族的統一。
随後輔以德、美經濟合作,用大舉借貸方式,發展經濟,恢複民生,重塑武裝。
這三大手腕讓希大爺占盡了便宜。
内部,希大爺成了德意志英雄,無數人跟随他瘋狂。
外部,在極端思潮配合下,英法都有不少爲德國鳴不平的存在,他們同情與德意志民族的分裂,讓英法執政者迎來了意想不到的壓力。
這壓力也有事件爲證!
比如,在蘇台德危機時,英國南非自治領老大赫佐格就公開說,如果英國因爲蘇台德問題卷入和德國的戰争,南非将不能保證給予大英帝國支援。
同樣的,作爲自治領的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對于跟德國的歐洲戰争,不感興趣。
這一系列表态,讓大英帝國内部分裂凸顯,如果這時候,張伯倫選擇開戰,後果如何也是可以相見的?
擺在張伯倫面前有兩個選擇!
第一,盡力避免戰争,維持鬥而不破,适可而止局面、
第二,魚死網破開幹,但卻有個前提,必須獲得勝利。
這樣兩難選擇,換個人其實也很好選擇?
維持鬥而不破局面,能讓張伯倫收獲民意,收獲自治領的諒解,也能避免戰争。
悍然開戰,要是輸掉了,那就是萬劫不複!
基于此,才有事後看來糊塗無比的綏靖政策出現。
站在衰弱的大英帝國角度看,張伯倫做了一個在當時非常明智的選擇。
因爲他如果開戰,就等于給其他國家背後捅刀,給自治領後院起火的機會。
爲了繼續鬥而不破,爲了保持戰略主動,英國隻能綏靖,維持關系,禍水東引。
咄咄逼人的希大爺無疑是狡猾的!
他算準了英法内部的厭戰情緒,還有理想主義思潮加持下的泛濫同情心,将德國打造成了一戰受害者,讓自己占據道德高地不說,還順勢讓英法兩國産生裂痕。
用一面恢複德語族裔統一的旗幟,就借力英法退讓,迎來了兵不血刃的征服。
還忽悠的英法無法認真備戰。因爲真備戰了,國内洶湧民意,就夠張伯倫和達拉斯喝一壺。
别人不打仗,伱備戰不是找抽嗎?
精明的希特勒,逼迫張伯倫順應民意和輿情,默認了自己的做派。
面對這,張伯倫唯一的要求就是,德國的擴張要在一定範圍内,一定方向内停步。
這個策略成功的關鍵是,就在于這兩個定義的解讀!
一定範圍是什麽範圍?
一定方向是哪個方向?
希大爺的目标到底在哪裏?
三問之後,這操作在當時的角度看,貌似是高明的。
張伯倫自以爲找到了德國的方向和範圍,還有目标!
當然,這也和希大爺不停的忽悠有關!
英法綏靖的同時,德國幹的事很耐人尋味。
希大爺這接連的舉措,讓張伯倫喜憂參半!
喜的是:目标明确直指毛熊,是陣營對抗,如果真如此當然是好事。
憂的是:國際政治的真相從不是理想,而是現實,所謂的協議,有可能也是迷魂陣。
張伯倫希望這三國能同心協力,共同進攻東方,讓德國東進,讓霓虹北上,自己的利益不就保全了嗎?還能坐山觀虎鬥,不亦樂乎!
同樣的,英國也能維持超然的身份,作爲雙方的籌碼,在合适時候,參與其中。
至于何時參與,當德國和霓虹,宣戰毛熊之後,或許就是最佳時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