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假設步兵班攜帶的彈藥都是當日會在野戰中消耗掉的。
手槍因爲使用環境很少,所以假設機槍手的手槍不使用;每日的口糧按野戰計算,即每天1人1.5千克口糧定額,飲水假設就地獲取,不占用運力。
宿營工具、爆破筒等消耗品不列入其中。
換句話說,一個步兵班一天需要消耗53千克的物資,平均每1人1天用去5千克的物資。
步兵排:
此時一個步兵排有43人,步槍26支,手13支,沖鋒槍4支,輕機槍6挺,輪式車輛5輛。
我們假設這裏的步槍手槍都延續步兵班的編制,分别爲98K步槍,MP40沖鋒槍和MG42機槍,車輛按著名的大衆82型水桶吉普車計算。
這種車雖然運用廣泛,但隻有1.1升排量,在當年百公裏油耗隻有7個油。
考慮到步兵排的小汽車不需要廣泛在前線開來開去,一天按50公裏計算,消耗4升(約3千克)汽油。
大衆公司的水桶吉普車是當時前線常見的多功能小型車輛,廣泛用于軍官乘坐、傳令等
這一來,一個步兵排1天就需要這麽多補給品:
步兵排消耗
步兵連編制:1944年編制裏,步兵連有3個步兵排和1個重機槍排。此時50迫擊炮已經撤裝,所以這一級換上了81mm迫擊炮。
炮彈約3千克,一門炮一個基數約80發。
重機槍模式下的MG42機槍備彈基本上是輕機槍的一倍,約3000發。
摩托車按每輛車1天1千克油料計算。
步兵連:各196人,步槍115支,手59支,沖鋒槍23支,輕機槍18挺,重機槍4挺,81迫2門,輪式車24輛,摩托4輛。
連部:17人,步槍10支,手3支,沖鋒槍4支,輪式車輛3輛,摩托4輛。
3個步兵排:各43人,步槍26支,手13支,沖鋒槍4支,輕機槍6挺,輪式車輛5輛。
機槍排:51人,步槍27支,手17支,沖鋒槍7支,重機槍4挺,81迫2門,輪式車輛6輛。
步兵連内有3輛卡車。
考慮到卡車負責運輸物資,可能會消耗較多燃料,我們就當他一輛車用30升汽油吧。
由此可見,1個196人的步兵連每天最少需要1.8噸物資。
要注意,随着人員增加,單位人員消耗不是減少而是增多了,這是因爲編制等級越高,配備的重武器越多,而重武器消費量是遠大于單人武器的。
步兵營:各868人,步槍548支,手槍229支,沖鋒槍91支,輕機槍60挺,重機槍12挺,81迫6門,120迫4門,20毫米牽引防空炮6門,輪式車輛143輛,摩托25輛。
除了3個步兵連外,還有如下直屬單位:
重武器連:104人,步槍63支,手24支,沖鋒17支,輕機槍2挺,120迫4門,20牽引防空炮6門,輪式車20輛(其中20輛卡車),摩托5輛。
補給連:131人,步槍104支,手24支,沖鋒槍3支,輕機槍4挺,輪式車輛42輛,摩托4輛。
120迫擊炮基數同樣按80發計算,一枚炮彈約16千克。
20高射炮一般備用彈1門1000發,算上彈匣,一枚炮彈約200克。
汽車大大增加,這主要是重武器(120迫擊炮,20高射炮)需要有牽引車,同時營一級出現了完整的後勤部隊,考慮到44年裝甲師基本不采用騾馬(當然由于缺編嚴重,現實中可能還有大量馬車),所以卡車增加到了40輛。
由此可見,一個步兵營800多人,每天最少要補充16噸的物資。
而且這還是平均數量,在戰争中,隻可能增加,不可能減少。
雖然大家覺得步兵營裏每個人平均要消耗200千克物資有點多了,但是現實中,步兵營卻是所有單位用武器彈藥最少的,對比一下炮營,裝甲營和裝甲擲彈兵營的配置,大家就知道步兵真的是最窮的單位了。
裝甲擲彈兵營:
軍官26名,軍士168名,士兵673名,步槍456支,手242支,沖鋒槍179支,輕機槍115挺,重機槍12挺,81迫6門,120迫4門,20毫米牽引防空炮18門,75毫米自行步兵炮12門,輪式車輛158輛(包括125輛裝甲人員輸送車),摩托24輛。
裝甲偵察營:
軍官27名,軍士223名,士兵692名,裝備步槍434支,手300支,沖鋒槍206支,輕機槍147挺,重機槍4挺,81毫米迫擊炮10門,火焰噴射器6具,20毫米反坦克炮35門,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13門。
裝甲通信營:軍官16名,軍士103名,士兵396名,裝備步槍444支,手69支,沖鋒槍51支,輕機槍35挺,輪式車輛114輛,摩托14輛。
裝甲團:軍官69名,軍士553名,士兵1039名,裝備步槍822支,手704支,沖鋒槍228支,輕機槍252挺,20毫米防空炮6門,37毫米防空炮8門,四号坦克長身管52輛,黑豹坦克51輛。輪式車輛313輛,摩托53輛。
裝甲炮兵團:軍官69名,軍士365名,士兵1215名,裝備步槍1217支,手343支,沖鋒槍203支,輕機槍92挺,20毫米防空炮9門,105毫米牽引榴炮12門,105毫米自行榴炮12門,150毫米牽引榴炮12門,150毫米自行榴炮6門,輪式車輛407輛,摩托31輛。
防空營:軍官22名,軍士142名,士兵600名,裝備步槍673支,手69支,沖鋒槍47支,輕機槍18挺,20毫米防空炮18門,88毫米高射炮8門,輪式車輛171輛,摩托16輛。
反坦克營:軍官20名,軍士166名,士兵327名,裝備步槍271支,手142支,沖鋒槍100支,輕機槍47挺,75毫米牽引反坦克炮12門,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31門,輪式車輛135輛,摩托17輛。
裝甲工兵營:軍官24名,軍士118名,士兵743名,裝備步槍562支,手247支,沖鋒槍102支,輕機槍96挺,重機槍6挺,81毫米迫擊炮6門,火焰噴射器20具,20毫米反坦克炮3門,28/20毫米反坦克炮3門,輪式車輛174輛,摩托42輛。
師辎重隊:軍官64名,軍士292名,士兵1529名,裝備步槍1708支,手165支,沖鋒槍13支,輕機槍86挺,輪式車輛323輛,摩托85輛。
因此,現實中要想維持一個師滿效率運轉,同時還得不斷補充戰損的士兵和裝備,每天補給量1000噸都是最少的。而對于數個集團軍的大會戰,那彈藥消耗可謂是天文數字。根據朱可夫回憶錄有關柏林戰役第一天的信息:
在交戰的頭一晝夜裏,出動的轟炸機達6,550架次以上。
4月16日,單是炮彈就計劃發射119.7萬發,而實際上發射了123.6萬發。
2,450車皮的炮彈,即差不多98,000噸鋼落到了敵人頭上。
縱深達8公裏範圍内的敵人防禦都被消滅和受到壓制,在一些有敵抵抗樞紐部的地段上,遭到消滅和壓制的範圍甚至達到縱深10—12公裏。
規模最大,突擊長度最長的巴格拉季昂戰役需要的後勤物資更加驚人:
在出發去前線之前,我曾同А·М·華西列夫斯基一道非常仔細地研究了敵人防禦的一切強點和弱點,以及各級司令部和部隊應當采取的措施。
我們還同А·И·安東諾夫商妥了有關對部隊、物資和最高統帥部預備隊的集中進行監督的問題,以及有關通信聯絡和把最高統帥部在其他方向上采取的措施通知我們等問題。
需要在極短的期限内,把極大數量的物資技術器材輸送給各個方面軍。
據總參謀部預計,爲了保障‘巴格拉季昂”戰役的實施,必須給部隊輸送約40萬噸彈藥,30萬噸燃滑油料和約50萬噸糧秣。需要将5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2個坦克集團軍、1個空軍集團軍,以及波蘭第1集團軍集中于預定的地域。
此外,最高統帥部從自己的預備隊中抽出4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2個坦克集團軍、52個步兵和騎兵師、6個獨立坦克和機械化軍、33個航空兵師、21萬補充人員、2,849門火炮和迫擊炮配屬給各方面軍。
所以,戰争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性工程。如果拿LOL做比喻,短期的閃電戰比得是“前期滾雪球和個人操作技巧”,那麽持續數年的持久戰就是“膀胱運營局”。
真正要想打赢一次戰役,其投資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難以想象的數字。
就算是毛熊二戰年産量20000輛坦克,每次發起攻勢前都需要準備數個月的裝備和人員。現代戰争消耗的數量,隻可能更多,不可能更少。
二站德軍地面部隊的後勤補給作業主要由鐵路運輸、兵站分配、公路運輸、前線補給等幾個環節構成。
通常大宗的補給物資首先通過鐵路運往距離前線最近的物資集散地卸載,并通過後方兵站進行分配,然後由各部隊後勤單位的運輸車隊沿公路運往前線,最後由前線的後勤部門分配到基層部隊。
德軍裝甲師在機動和作戰時所需的物資供應較步兵師更大,因此德軍裝甲師編制内都有大量後勤運輸單位。
以戰争初期的1939型裝甲師爲例,後勤部隊的人數約占全師人員的13~15%,其編制員額爲1602人,包括42名軍官、50名文職人員、213名士官和1297名士兵,而實際員額常常超編,比如1939年8月時,第4裝甲師的後勤部隊有1630人,占全師人數的16%。
裝甲師後勤部隊裝備了大量機動車輛用于運輸作業,包括97輛摩托車、49輛乘用車和323輛各型卡車。
德軍裝甲部隊的摩托化縱隊,相比步兵部隊還用腳底闆機動,靠馬車運輸,裝甲師的摩托化程度算是很高了。
1939型裝甲師的後勤部隊分屬于幾個部門。
歸屬師行政主任管理的單位包括給養管理處(22人)、屠宰排(44人)、面包連(142人);
歸屬師部的單位包括憲兵排(68人)和野戰郵局,前者負責維持軍紀,執行軍法,後者負責部隊郵政服務;
最大規模的後勤單位是隸屬于師後勤處長的運輸部隊,後勤處長同時也是師部成員,其指揮下的各單位人數多達900餘人,在1939年時包括6個輕型運輸縱隊(每個縱隊一次運輸30噸物資)、3個重型運輸縱隊(主要運輸燃料,每個縱隊一次可運25立方米燃料)、2個維修連和1個供給連。師屬運輸部隊最多可以運載180噸物資和75立方米的燃料。
在實戰中,德軍裝甲師部隊的後勤狀況受戰場道路條件和車輛狀況的影響很大,比如“巴巴羅薩”行動中,德軍裝甲部隊越深入毛熊境内,面臨的後勤困難就越大,其原因首先在于毛熊鐵路的軌距與德國鐵路不同,導緻戰争初期德軍無法充分利用鐵路向前線運輸大量物資;
其次,毛熊道路狀況很差,缺乏高等級公路,以土路居多,受天氣影響大,加劇了車輛的損耗,加上路網稀疏,極大影響了後勤運輸的效率,以至于德軍裝甲部隊常常需要飛機空投燃料,維持推進。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隆美爾的非洲軍身上,比如1942年1月,第21裝甲師編制内的3528輛機動車裏有2459輛無法使用,包括625輛摩托車、565輛乘用車、831輛卡車、151輛牽引車和287輛裝甲車,妥善率不足30%。迫使德軍隻能大量使用繳獲的英軍車輛維持運輸和機動。
後期很多人評論,說德國的後勤很差。
但實際上在戰争早期,德軍的後勤供應系統也是可圈可點的。
其完善的物流體系,保障了德軍在二戰初期能所向披靡。
德軍的後勤流程可以說是十分的嚴謹,有點像現在後世用的快遞運輸之類的。
在德軍的後勤有個軍工生産部門,前線所有的戰略物資包括糧食,彈藥,武器等等都在這裏生産,而在生産完了之後,會将物資進行分類,然後分别運送到補給站、軍火倉庫和軍用物資堆料場,在這之後,基本就沒有生産部門啥事了,會有國家的國防部門出面接管物資。
随後,國防部門會對這些物資進行清點和仔細的檢查,畢竟怎麽說是要送給前線的補給,事關重要,稍微出現一點纰漏誰也擔待不起,所以這也是後勤物資運送要過的第一關。
如果這些物資都沒有問題的話,會通過鐵路運輸的方式,将這些物資給運送到前線去。
當然,也有人問了,要是鐵路出現故障或者遇到一些人爲無法幹預的意外呢?
德國軍隊還有第二手安排,那就是派出汽車來配合火車來一起将物資送過去。
但是,你以爲隻要物資安全按時的把物資送到前線就完事了麽?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物資會分别運送到前線各個部隊的物資倉庫和堆料場中。
而不得不說的是,德國爲了防止有人會貪污物資,所以特意還整出了一套制度。
那就是在物資送到之後,随後集團的軍群會直接和最高機關聯系彙報,而集團軍群隻是負責統計,并不參與物資的分配,這在很大的程度上遏制了某些貪官想要貪污的想法。
在這之後就簡單了,這些物資就是由集團後勤單位負責了,他們會負責把物資送到師級的後勤部隊那裏,在之後的事,就是師級部隊的後勤單位的事情了。
而師級的後勤部門,又會通知團級作戰部隊來接收物資。
當然了,如果團級作戰單位因爲戰局吃緊實在抽不出來人手來接收物資的話,師級的後勤部門也會幫忙把物資給送上門。
而到了這裏,德軍物資的運送流程也都差不多了,就是按照哪個作戰部隊哪裏缺啥,就會給他們運送過去。
戰略物資會先在軍工生産部門先進行分類,然後再運送出去,畢竟一些戰略物資至關重要,并且也是爲了防止混淆,總不能吃的喝的都和一些汽油武器彈藥放到一起吧,萬一要是送錯了,那樂子可就大了,那物資又是怎麽處理分類的?下面我會給大家介紹一下。
在軍工生産部門内,有德軍專門的國防部門會對武器彈藥的生産進行監督和檢查産品的合格性,畢竟是到前線打仗用的,萬一要是武器彈藥啥的突然壞了那多尴尬。
所以在軍工生産部門内,會有一個專門的小組負責,隻有通過檢查的才會送到鐵路運輸那邊,或者有啥特殊情況的也會直接送到前線的作戰部隊。
然後,這些武器彈藥會一路運送到師級或者團級作戰部隊的專門的彈藥庫裏面,然後再通知各個作戰部門以排爲單位來領取武器彈藥的補給。
當然了,在二戰的時候是直接送到前線的,畢竟本來打仗就需要挺多人手的,再抽出人去領取物資的話人手就不足了。
汽油柴油啥的,一般這些都是直接從德軍本土的油庫、油田或者煉油廠裝上油罐列車運送到專門的燃料儲備站裏面。
一般國家戰時出動的交通工具就是油罐列車,因爲在戰時前線燃料的消耗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才會動用油罐列車來運輸大量的燃料,以确保前線的補給到位。
當然了,一般平時沒啥要緊事的話,隻是會用油罐車來運輸。
而燃料到了燃料儲備站之後,油罐列車爲了可以快速的再次投入使用,會先将燃料倒入油槽或者有專門的燃料運輸部門來進行裝車。
接着又會有專門的人來指揮将這些燃料裝進油桶或者油罐中,随後再把這些裝好的燃料直接運送到師級作戰部隊的燃料庫裏,再通知下一級的作戰部隊來領取燃料物資。
而在東線戰事一開始的時候,德軍發現了前線的車輛輪胎磨損很嚴重,所以有時候,一些潤滑油和輪胎也會和運輸燃料的部隊一起送到前些去。
以上,就是德軍的武器彈藥和燃料物資的分類處理,而接下來還有最重要的一環,那就是戰士們的生活物資了。
要想打好仗,作戰物資是很重要,但是戰士們的身體更重要。
不然,即使有再好的作戰裝備,但是戰士們一個個的都餓着肚子,哪裏有力氣去打仗?
不管在哪個國家,在打仗的時候分發的食物都是一些罐頭啥的,這也是爲了方便儲存和運輸。
而德軍的罐頭一般都是一些專門的生産企業生産的,然後再送到食品集中站,通過專門的列車送到軍方的軍糧存放倉庫,而這些倉庫一般都是建立在師軍糧的轉運站或者師軍糧的後方,再由師軍糧的管理處統一運輸到前線各個作戰部門。
當然了,有時候部隊也會在占領的戰區購買或者征收一些蔬菜、水果、肉類等等的一些新鮮食材來改善一下夥食,畢竟後方的補給不可能來運輸這些新鮮的東西,不然還沒等到前線,這些東西都變質發黴了。
而德軍最獨特的一個生活物資,就是軍馬了。
說起來,或許你會覺得匪夷所思,但是不得不說,德軍既然把軍馬劃分到了生活物資的行列,必然有他獨到的見解。
在二站時期,德軍一共征收了兩百萬多匹馬和騾子,所以當時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馬和騾子,也因爲這個,被當時的人稱德國爲“神聖騾馬帝國”。
而這些軍馬會通過鐵路運輸的方式送到前線,這不僅僅是爲了用來當作運輸工具,在德軍被圍困而沒有糧食的時候,德軍會把這些嘛和騾子殺了當作糧食吃掉。
總的來說,德軍的這些後勤制度保障體系還是很完善的,可以很好的保障了前線軍隊的戰鬥力。
但是畢竟是在打仗,事有風雲變化,後來由于德軍的後勤系統被盟軍摧毀,德軍的後勤供應開始變得緊張。
失去了良好後勤的德軍,也最終走向了戰敗的深淵。
這也是爲什麽前期德軍閃電戰勢如破竹、削瓜切菜大出風頭的時期(從入侵波蘭到巴巴羅薩行動早期),仿佛後勤問題并沒有影響德軍的作戰行動。
倒是從莫斯科戰役開始,德軍開始遭受挫折,其中的後勤問題仿佛一下子就冒出來了。
俗話說,外行講戰術,内行講後勤。
戰争中交戰雙方的比拼,很大程度上就是其後勤保障能力的比拼。
但相比于那些宏大的戰役戰鬥場面,人們卻很少了解始終在幕後默默支持戰争行動的保障部隊。
特别是在二戰蘇德戰場上,當目光都聚焦在蘇德鋼鐵雄師的激情碰撞時,那些爲雙方裝甲大軍提供修路搭橋、排雷搶險等服務的工程兵部隊,就被忽略了。
在滾滾洪流的背後,如果沒有他們的存在,就不會有毛熊紅軍從莫斯科一路攻至柏林的戰争奇迹。
作爲德國的老對手,毛熊的後勤也是值得一提的。
和蘇軍中的許多軍兵種一樣,蘇德開戰之前的紅軍工程兵雖然規模龐大,但實際能力卻相當有限。
戰前(在戰争期間也是如此),蘇軍工程兵分爲作戰方面軍建制内的隊屬工程兵與最高統帥部預備隊工程兵兩部分,後者歸毛熊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統一指揮,根據需要配屬作戰方面軍及集團軍。
二者共同爲紅軍各部提供各種形式的工程保障。
1941年6月前,從理論上講,蘇軍的隊屬工程兵包括步兵軍和騎兵軍編制内的工兵營,機械化軍内的摩托化工兵營,步兵師和騎兵師下轄的工兵營,步兵、騎兵、坦克旅/團下轄的工兵連或工兵排,以及坦克師下轄的獨立舟橋營。
從編制上看,工兵營應包括3個3排制工兵連,1個架橋排,1個特種任務排及若幹後勤保障分隊,全營共521人;
軍屬工兵營則增加1個技術保障連,全營共901人。
統帥部預備隊工程兵則編爲19個工程兵團和15個舟橋團。工程兵團下轄1個團部、2個工兵營、1個技術營、1個輕型舟橋縱列(NPL)以及1所指揮員學校;舟橋團則包含1個團部、3個舟橋營、1個技術連、1個N2P舟橋縱列,以及1所指揮人員學校。
按照編制規定,每個工兵營裝備有35部工程車輛、48輛卡車和21台拖拉機;每個工程兵團裝備有89部工程車輛、152輛卡車、52部拖拉機、22部拖車、25部特種工程車輛和2-4台大型發電機組。
但和戰前倉促組建或擴充的機械化軍、空降軍、騎兵軍、遠程轟炸航空兵一樣,蘇軍工程兵部隊是典型的“皮大餡兒少”。
據齊爾林等編著的《爲蘇維埃祖國而戰的工程兵》所述,截至1941年6月22日,已經組建的工程兵團和工兵營缺少其編制數35%-60%的指揮幹部、20%-70%的軍士、35%的戰士和大約50%的裝備。
很多工兵營、舟橋營甚至隻有基幹人員,成了徒有其名的“架子部隊”。
德軍在“巴巴羅薩”行動中的迅猛推進,不僅給蘇軍作戰部隊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裝備損失,也重創了本就脆弱的蘇軍工程兵。
開戰初期的失利,不僅令蘇軍工程兵部隊裝備和兵力進一步捉襟見肘,也使得蘇軍統帥部嚴重缺乏力量搶占德軍之前構築、完善新的戰役或戰術防禦地幅,并爲反突擊和反沖擊作戰提供工程保障。
面對危局,毛熊不得不從頭開始,組建适合戰争需要的新工程兵部隊,以挽救國家和紅軍。
當務之急,便是要趕在德軍之前全面強化莫斯科、列甯格勒等重要城市周邊的防禦體系,全力保衛紅色政權的核心地帶。
1941年7月,毛熊解散所有統帥部預備隊工程兵團和舟橋團,并将軍、師屬工兵營改爲兩連制,同時撤銷其架橋排與特種任務排,并将編制人數再壓縮掉60人。
這樣雖然大幅降低了各兵團(按照毛熊軍事術語,方面軍、集團軍稱軍團,軍、師及獨立旅稱兵團,建制旅、團、獨立營、飛行大隊稱部隊,建制營、連及飛行中隊稱分隊,故而文中有的部隊指廣義上的部隊,有的則爲蘇軍編制體系中的部隊,請讀者仔細區分)的工程保障能力,但卻在短時間内湊齊了6個工兵集團軍的基幹力量。
每個工兵集團軍下轄5個工兵旅,每旅約5000人。
國防部還通過動員和緊急征召,利用預備役人員、軍校生、國防志願者和後方力量(主要是老人、婦女和學生)等将所有工兵集團軍逐一充實,并最終在1941年11月之前組建了9個這類的集團軍,而後馬上運用其沿德軍進攻方向新建了大批築壘地域和永備支撐點,并将關鍵城鎮要塞化。
最終,得益于不斷完善的防禦體系建設,加之蘇軍各部的殊死奮戰,德軍最終止步于莫斯科郊外,并被擊退70-120公裏。
工程兵部隊第一次在戰争中體現出了其巨大價值,爲挽狂瀾于既倒做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工兵集團軍雖證明了其自身價值,但也在實戰中暴露出了結構臃腫、指揮不便等諸多弊病。
而且,以大幅度壓縮兵團下轄工程兵爲代價來擴充工兵集團軍,導緻蘇軍在1941-1942年的冬季反攻中缺乏有力的工程保障,極大地制約了向德軍縱深推進的速度及戰果。
爲此,結合相關經驗與教訓,1942年春,國防部裁撤5個工兵集團軍,将其兵力部分補充步兵部隊,部分用于組建新型的工程兵旅。
這種旅直接配屬作戰方面軍,由方面軍根據需要,将其加強在最需要的地段或方向,爲作戰部隊提供工程保障。
因爲各方面軍面對的戰場環境及其領受任務并不相同,故而旅的編制也不完全一樣,但大體上都下轄1個旅部、1個汽車拖拉機連、5到8個工程營、1個電工技術營和1個電氣化大隊,人數在3200至4500不等。4月,該型旅被正式命名爲特種工程兵旅(SDEB)。
SDEB的出現,大幅提升了蘇軍作戰方面軍、集團軍的前線工程保障能力,并能夠根據戰場需求靈活調度。截至1943年2月1日,蘇軍共建成13個SDEB。
此外,鑒于快速、高效通過河流及涉水地帶對于作戰部隊快速突進及向敵縱深發展戰果至關重要,蘇軍開始組建新型的舟橋旅。
這種旅下轄1個指揮連、3至7個摩托化舟橋營和若幹水下作業大隊,裝備承載能力爲50噸的DMP-42舟橋。
1943年初,根據斯大林格勒戰役後期的反攻經驗,蘇軍又将其舟橋更新爲承載達到100噸的TMP舟橋。
斯大林格勒戰役後,由于蘇軍掌握了戰略主動權,戰争局勢的緩和使蘇軍統帥部開始有時間和精力來恢複原先被嚴重壓縮的隊屬工程兵部隊,并着手針對不同類型部隊的戰鬥任務,爲其加強具有相應功能的工程兵部隊或分隊。
例如在每個坦克軍與機械化軍中,編入一個摩托化工兵營,以伴随裝甲機械化力量提供實時的工程保障。
針對越來越頻繁的進攻德軍築壘地域或防線的行動,蘇軍于1943年春開始組建強擊工程兵旅。這種旅下轄有1個旅部、5個強擊工兵營、1個摩托化偵察連、1個輕型渡河器材縱列、1個掃雷連及若幹後勤保障分隊。
這種旅主要任務是協助作爲突擊先鋒的坦克和步兵部隊,破除敵防線上的堅固工事、清理雷區及掃除各類障礙物。
根據戰事的進展程度,毛熊還及時總結經驗,組建一些小型專業化工程分隊,例如用于支援步兵拔除敵軍作爲火力點的工事或房屋的獨立重型噴火器連、爲大軍提供水源的鑽探連。
此外,随着紅軍在1943年年末開始不斷發動大規模攻勢,毛熊迅速組建了一批工程坦克團,每團裝備有22輛T-34或M4坦克,每輛坦克裝有一具PT-3滾壓式掃雷具。
這些團往往作爲蘇軍裝甲洪流的開路先鋒,在德軍雷場中爲後續部隊安全通過開辟道路。
蘇德戰争中,蘇聯工程兵官兵英勇無畏、表現突出,先後有642人獲“蘇聯英雄”稱号。戰争期間,蘇軍工程兵共修複、擴建道路、橋梁、隧道11.7萬公裏,建築建設各類營地、設備、設施152萬餘個;
設置7000多萬枚反坦克地雷或爆炸物,炸毀德軍裝甲或非裝甲車輛1萬多輛,清除各類障礙及破壞物1.17億個,有效地保障了蘇軍戰鬥行動的勝利完成。
戰争結束後,大部分工程兵部隊被解散,但廣大工程兵官兵爲偉大衛國戰争勝利立下的不朽功勳,必将永載史冊。
二站時後勤補給和部隊調動都是以鐵路爲主。
戰線拉鋸的過程中戰線鐵路基本都會遭到損壞。
蘇德雙方基本都會在确保新占領區域安全的時候搶修鐵路以解決補給和調動的迫切需求。
有時還會出現爲了達到戰役目标,在戰區立刻開修鐵路的狀況。
鐵路易毀不易修的特性和東線垃圾的公路狀況。
導緻雙方的戰役目标一般不會超過快速兵團的最大行程。
爲什麽要提這個,就是要确立二戰東線雙方這樣一個沿着鐵路線伱來我回,目标工業區的基本思想。
西伯利亞來的鐵路線就那麽稀稀拉拉幾條,并且西伯利亞大鐵路大多是單軌而不是雙軌。
就這麽幾根鐵路支撐了毛熊4年多的一切物資軍隊的東西周轉。
鐵路調配能力可以說是逆天了。
反觀德三,直到戰敗仍然沒有一個高效簡潔的行政體制,管理和資源調配一塌糊塗,文獻有很多,裏面最好玩的也許就是古帥回憶自己在擔任裝甲兵總監時文字了,裏面的古帥不僅要選擇合适的裝甲裝備,甚至還要插一腳底盤的去向,才能保證德三的裝甲兵得到最應該有的裝備。
一個國家機器的運轉如果需要一兩個人的“英雄壯舉”,那可以證明這個機器的運行規制是失敗的或者說不科學的。
德三行政冗餘的問題在東歐和毛熊占領區尤爲明顯。
至少在鐵路調度上,毛熊在東線的表現應該是比德國要好的。
第二,蘇德戰場中北部地形太爛,南部多平原,因此各種包圍大多發生在南方戰場。
南方那些毛熊打的大勝仗,斯大林格勒這種算是個特殊情況,要從庫戰後的庫圖佐夫-魯緬采夫行動開始(43初的哈爾科夫個人認爲并沒有出現那麽變态的兵力對比,巴爾克曼不群他們在這裏吹水吹的很嚴重)。
庫戰前德及其仆從軍隊總數400w+,蘇軍600w+,但是一線可用坦克數一邊才5K,一邊才16k,比例算下來,兩邊平均300人都分不到一台坦克。
因此一方面,二戰東線雙方主要作戰力量,步兵,還是以騾馬化爲主,另一方面,作爲主要突擊力量的坦克,往往被雙方集中使用,突破敵軍防禦或者作爲消防救火隊。
就算單查數量衆多的步兵,除一下蘇聯遼闊的南北戰線長度,平均下來一方一公裏1K人都不到。
并且爲了保證牢靠穩固的防禦,雙方都會進行梯次縱深配置,因此實際在南方平原,德軍一個步兵師,填5-10KM的戰線,是常有的事。
因此,在這種地廣人稀的情況下。
雙方其實都在絞盡腦汁的想怎麽擠出來人來蓄力而發,德軍擠人的手段就是在編制上下文章,裝甲師砍一個裝甲團,步兵師也砍砍砍,擠出來成立新番号師,一線基本不設置裝甲力量,裝甲兵集中使用。
作爲大縱深進攻學術的運用方,集中優勢兵力兵器,選定突擊方向是基礎中的基礎,蘇軍往往會在進攻中把50%以上的步兵,炮兵集中在突擊方向上,因此突擊方向上的德軍肯定會感覺到比例懸殊。
而快速兵團在大縱深學術中要求行進間突破選定方向或者不投入戰鬥就從選定方向的突破口插入縱深,這就加劇了突破方向上的比例懸殊程度。
還有一個因素值得注意,早起的蘇軍由于在進攻技巧上較爲生疏,經常采用梯次密集隊形進行沖擊,這種隊形極其相似添油戰術,半數以上的突擊兵力無法鋪在第一線,經常在投入戰鬥前就被曲射火力大量殺傷。
不過這個時段,蘇軍人是真多,人力遠遠沒有耗竭的迹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