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的“堡壘”行動就是一次大規模使用“虎”式的經典作戰,當然,這次作戰也暴露出了“虎”式在技術與戰術上的局限,即正面進攻防守極其嚴密的敵軍陣地以及誤闖布設嚴密的雷區都會限制“虎”式的戰術優勢。
反坦克步槍以及炸藥量小于5Kg的地雷通常隻會給“虎”式造成輕微的損傷,但這些損傷可能會嚴重地影響到受損“虎”式的戰鬥力。
對于反坦克步槍而言,即便是在近距離對“虎”式開火,它也無法将“虎”式的裝甲擊穿,但敵軍的步槍手并不以擊穿裝甲作爲目标,因爲在一定的距離上反坦克步槍便可以摧毀“虎”式的光學設備或是擊傷“虎”式的行走裝置。
此外,在碾上地雷或是其他隐藏的爆炸裝置後,即便這些爆炸物沒能摧毀“虎”式的履帶,它們也仍有可能對負重輪擺臂、扭杆或是負重輪造成損傷,如果損傷足夠嚴重,将會阻礙到“虎”式的機動,甚至會導緻“虎”式動彈不得。
同樣,蘇制7.62cm口徑的反坦克炮在近距離也無法擊穿“虎”式的正面裝甲,而炮組人員的培訓要求他們瞄準“虎”式的懸挂裝置,光學瞄準設備,駕駛員的觀察口以及車長的指揮塔。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型“虎”式的指揮塔經常會被炮彈削掉,對坐在裏面的車長造成緻命的殺傷。
“虎”式最初投入作戰時,其裝甲防護水平在當時可以說是足矣笑傲群雄,然而這種優勢經常會蒙蔽車組乘員的雙眼,讓他們扔掉駕馭“普通”的坦克時應時刻保有的謹慎心态,從而粗心大意地對敵人的陣地發起進攻,忽略掉對各種地形的正确利用,不再重視對戰場形勢的交互觀察。
盡管局部的損傷一般而言不會使得車輛全損,但它們通常會導緻機械故障,以至于讓可用于作戰的“虎”式數量會顯著地下降。而與此同時,營配屬的維修部隊的維修及保養服務的質量一直維持着較高水準,這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
關于維修服務,之後若有時間會詳談一二。
此外,“虎”式部隊對替換的零備件、彈藥以及燃料的需求量也很高,這些後勤相關的内容在之後會特别開辟一篇新的文章來進行更進一步地說明。
由此,隻有滿足:提前對戰場進行仔細地偵察,确保戰鬥發生在适合的地形,并獲得有效的戰鬥支援這些前提條件,才能保證由“虎”式所發起的進攻能夠獲得成功。
如果“虎”式與其他裝甲部隊聯合發起進攻,“虎”式就能證明它們完全能勝任主攻方向上的作戰職責,而其他的輕型裝甲部隊則是能在戰鬥偵察以及監控側翼等職責上發揮出自己的效力。
如果進攻是在适合裝甲戰的地形上發起的,“虎”式也将會與其他型号的坦克一樣受同樣的限制,例如在某些地形(如沼澤地)中會行動受限,需要注意路途上橋梁的承載能力,同時在涉水的适合也需要多加小心。
如果是在城鎮或是森林中作戰,“虎”式必需要有步兵或裝甲擲彈兵的伴随。
這些條條框框雖然聽起來簡單而且瑣碎,卻是德軍能在較低的戰術水平上更好地運用裝甲車輛來進行作戰的真正原因。
盡管德軍通常在數量上處于劣勢,也因此處于絕望的境地,但這些進攻性的作戰卻能夠将局勢給扭轉,相較于等待與猶豫不決的行動,果斷地進攻顯然也是一場戰鬥能取勝的關鍵之一。
得益于觀瞄裝置以及火炮的優勢,“虎”式的戰鬥力足矣支撐起這樣的戰術。
在當時,“虎”式搭載的8.8cm火炮的首發命中概率非常高。
在1000m左右的範圍内,經驗豐富的炮手幾乎彈無虛發,在2000m的範圍内,命中的概率約爲50%。
至于其他形式的作戰方式,雖然在條例中沒有作出明确的指示,但不容忽略的事實是,在戰争的後半期,“虎”式主要被投入防禦戰中,而且通常是處于靜态防禦的陣地上,當“虎”式被配屬給步兵師或是爲固守部隊提供精神上的支持的時候,這一點尤爲明顯。
在大型的作戰中,“虎”式經常被當作救火隊,在前線的各個交戰熱點區域奔波勞頓,在持續不斷的作戰中被消耗殆盡。
這樣的形勢通常會使得“虎”式被分割成小單位,甚至是單槍匹馬地投入作戰,如此零敲碎打地使用極大地降低了“虎”式的戰鬥力。
即便連或是其他的合成單位是作戰行動的主要支柱,但在這其中,排這一單位也尤其重要。
4号坦克以排爲子單位執行作戰任務,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分出半個排或是單車來爲原單位提供安全護衛以及補給服務。
若是遇到與排長或半排的指揮官失去聯系,或是排長或半排的指揮官陣亡的情況,鑒于戰鬥形勢瞬息萬變,而地形亦是難辨東西,這就要求失去指揮的單車要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自主作戰。
但當“虎”式排部署或隸屬于中型裝甲連或是裝甲擲彈兵連時,則是屬于一種例外的情況。
在中型裝甲連執行特殊任務時,需要“虎”式排去加強中型裝甲連。
當裝甲擲彈兵連渡河或是進攻加強了防禦的陣地時,需要“虎”式排爲裝甲擲彈兵連提供支援。
排以持續、快速地交互射擊,以及移動來執行進攻作戰。
半排以及單車之間必須相互監督,相互支援彼此的行動。
短停射擊并快速推進至下一個射擊位置尤爲重要。
執行向前的長程躍進時,其躍進距離應不少于200m。
在利用地形優勢時,應經常改變行駛的方向以及開火的位置。
爲了将勝利的戰果擴大而果斷地對敵人進行追擊,或是在突破敵人防線的時候,可以讓所有排同時向前推進,這樣就不會因短停而給敵人的火炮提供容易選擇的打擊目标。
簡而言之,前者有平推之大勢,後者則有交相援護之靈動。
而營級指令裏還提到了“虎”式在森林地區以及城鎮作戰中的運用:
考慮到“虎”式本身就有的巨大的盲區,以及它那突出的火炮身管,“虎”式不應該被部署在城鎮内那種挨家挨戶的狹窄巷戰中,這一點也同樣适用于森林地區的作戰。
顯然,“虎”式部隊的營長與連長們的手裏實際是有一份官方撰寫的作戰指導文件的,他們可以用這份文件來指出配屬部隊的指揮官的錯誤指揮——即違反文件的規定,錯誤地部署他們的“虎”式。
然而,在實戰中,由于資源的缺乏,指揮官們往往會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以及戰況所緻的必要性,不得不做出偏離規範章程的決定。
在能見度有限的地形上發起進攻,或是卷入城鎮巷戰時,裝甲擲彈兵或偵察分隊應步行在前,以便盡可能早地識别出敵軍的坦克并及時确定合适的進攻方向或射擊位置。
以蛙跳躍進的方式推進時,坦克火炮應做好随時開炮的準備;指揮官們不應懼怕使用徒步的方式對下一個陣地進行偵察。
如果需要通過開闊地形,對處于隐蔽位置(如森林或城鎮邊緣)的敵軍坦克發起進攻,可以通過佯攻或是假意讓部隊朝某個特定的方向脫離戰鬥來引誘敵軍開火,然後從敵軍預料不到的方向上出其不意地對其發起主攻。
如果突然遭遇了敵軍坦克布防的陣地,應立即躲避敵軍坦克的火力并從另一個不同的位置上重新對其發起坦克進攻。
近期戰鬥經驗再次表明了立即炸毀已被擊毀或是抛錨的敵軍坦克是多麽地重要,如此才能讓敵軍無法在戰鬥結束後回收并修好這些坦克。
因此,向部隊重申這一點,并對他們進行培訓,以便讓部隊能迅速地執行永久性摧毀或炸毀敵軍坦克的任務。
此外,絕不允許坦克在未受摧毀或是因遭受了輕微的損傷而被遺棄的情況下落入敵人的手中。
回收或是摧毀已喪失行動能力的坦克是所有部隊的職責!
在達成進攻作戰的目标時,将裝甲戰鬥車輛撤出。
在裝甲戰鬥車輛支援的進攻作戰中,達成進攻作戰的目标時,不能讓裝甲戰鬥車輛在陣地的前沿位置滞留太久,而是應該擇機讓它們撤出戰鬥,以便它們能做好反擊的準備。
裝甲戰鬥車輛撤出的時機取決于我方防禦部隊在已奪得的陣地上重建防禦的進度。
一般而言,裝甲戰鬥車輛應呆在前沿陣地上,爲步兵單位提供火力支援,直到他們重新組織好防禦;也就是說,直到防禦部隊的壕溝挖得足夠深,同時坦克與火炮業已準備就緒的時候。
雖然這些作戰指示完全正确,但在實戰中,基層的指揮官經常會違反這些指示。
例如,在視野受限的地形中,由于指揮官對“虎”式的防護水平的信任,進攻通常會在沒有偵察分隊向前探路的情況下發起;
當遭遇防守嚴密的敵軍陣地時,沒有撤離;坦克仍停留在已達成進攻作戰目标的陣地上。
當然,後者往往是源于德軍步兵的迫切請求,因爲沒了坦克,他們就無法控制住已拿下的新陣地。
至于迅速摧毀掉敵人遺棄的坦克,這是個完全脫離了現實的命令。
這個建議之所以會成爲現實中的命令,正是因爲現實已證明蘇軍的坦克回收作業相當地有效,以至于抛錨車輛在戰鬥結束後很快就被拖走并修複,不久之後又再次投身于戰鬥中。
然而,在“虎”式乘員們的手中,“僅有”他們自己的“88(Acht-acht,是士兵們對“虎”式搭載的8.8cm火炮的稱呼)”能用來摧毀掉敵人的坦克,但不加區别地向已被摧毀的殘骸開炮是毫無意義的。
盡管初衷是美好的,但隻有在特殊的情況下,德軍才會逐一地“檢查”戰場上遺留下來的敵軍坦克,并在事後回過頭來炸毀它們,畢竟裝甲連并沒有被分配到太多的炸藥。
至于作戰指令的調研報告爲何如此值得關注,其實還涉及到了另一個原因——這份文件中逐字逐句地重複了“特别版”作戰指令中關于“虎”式連或營的指揮和部署的措辭。
在大多數情況下,步兵單位根本沒有,或者說就算手裏有也不會去看一眼坦克的數據表,去了解坦克的作戰性能,這種問題之所以經常出現是因爲一些步兵單位的指揮官簡單地認爲步兵在戰鬥中首當其沖。
而坦克隻是被派到前線去支援他們而已。
這種的情況隻有在引入裝甲擲彈兵之後才得以改善,畢竟裝甲擲彈兵本身就是機械化的作戰單位。
除此之外,指揮當局别無選擇,隻能創造更多的信息流通機會去傳遞這些重要的調研結果。
不學無術的指揮官們通常會下一些有毛病的命令,比如将“虎”式部署在固守陣地上,或是在讓“虎”式在“防禦”作戰的模式下排成一行,甚至還會強制命令“虎”式不準離開陣地。
即便是在防禦戰中,時刻讓坦克做好行動的準備,以便在反擊中正面擊退正在集結的敵人,甚至是通過精細而謹慎的微操,讓坦克機動至敵人的側翼并對其進行迂回包抄,給敵人造成重大的損失,也總比讓坦克蹲在固定陣地上一動不動要有效得多。
無論在什麽情況下都必須避免将裝甲部隊分散,隻有這樣才能夠維持裝甲部隊的核心力量。
坦克不應隻滿足于站在良好的射擊陣地上将正在進攻的敵軍坦克擊退而已,而是應該将敵軍徹底消滅,将敵軍從所能觀察到或是認爲他們所存在的區域中徹底抹去。
爲此,自身必須一次又一次地發起進攻。
當真正地遇上爲把握局勢而有所需求的情況時,才能投入盡可能多的裝甲部隊去進行防禦。
裝甲戰必須在有縱深的時候才能夠進行。
在任何時候,指揮官的手裏都必須得有一批随時能聽候調遣的坦克作爲儲備,尤其是一些大口徑的坦克,如V号坦克和VI号坦克。
“虎”式主炮的射程很遠,由此,對于指揮官而言,可供選擇的“虎”式部署位置也很多。
換而言之,可以隻用少數的裝甲部隊封鎖前線陣地,然後将剩下的絕大部分的裝甲部隊部署在陣地斜後方或是高地上,布置出交叉火力,進而形成一個十分靈活的防禦陣地。
“虎”式從遠距離上對敵軍開火來震懾敵軍的同時,還能打亂敵軍的進攻陣型,對其隊列的縱深造成影響。
這将對進攻中的敵軍造成很大打擊,畢竟在“虎”式快速開火的情況下,敵軍将會遭受巨大的損失,進而減緩敵軍進攻的勢頭。
有大量的叙述能夠表明,在局部範圍内,即便僅有幾輛“虎”式,他們也往往能通過自己的存在将敵軍驅除。
如果防禦陣地前已确認沒有了敵軍的存在,或是敵軍被迫停止了進攻,那麽繼續将所有的坦克都留在原先的陣地上是不明智的選擇,因爲敵軍将能輕易地偵察到我方防禦陣地的布置。
可以留下少量的裝甲車輛用于觀察與警戒,将絕大多數的裝甲車輛撤到隐蔽的掩體中,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對掩體進行良好的僞裝(如林木茂密的森林地區)。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掩體必須能允許裝甲車輛在警報響起時能迅速地離開并駛入自己負責的陣地。
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标出前往這些陣地的路線。
車組乘員必須盡可能精确地測定好從自己的陣地到視野内一些特定地标之間的距離,以便炮手能更快地校準距離,對偵測到的敵軍目标進行更精确地打擊。
這樣的戰前準備通常是在射程表的幫助下完成的,即在陣地地圖的草圖上标記出重要的地标以及這些地标與陣地之間的距離。
臨近戰争結束時,部隊完全改用了遲滞作戰這種作戰模式,但這種作戰模式在德軍作戰條例中并沒有明确地提及。
顯然,以長距離行軍的方式進行的迅速轉移,以及大規模的後撤行動,并不是“虎”式單位的強項,畢竟“虎”式本身的技術問題以及有限的航程就限制了“虎”式的戰役機動性。
長程的行軍會給後勤單位帶來巨大的壓力,并最終演變成一項根本無法克服的挑戰,而這也是造成“虎”式損失的原因之一,在戰争後期,有許多“虎”式因缺乏燃料以及超負荷運行所緻的機械故障而被乘員遺棄。
在遲滞作戰中,布置出多個交替的陣地讓進攻中的敵軍通行,以減緩其推進的速度,如果有機會的話,還可以通過對其造成重大的損失來拖垮敵軍的腳步。
這意味着需要有意地放棄掉一些陣地。
但這同樣也能提供一個機會。可以趁敵軍忙于追擊之際,發起一次令敵軍意想不到的反擊,當然了,如果能對敵軍那敞開的側翼發起進攻的話,效果會更好,如此便能粉碎掉這些集結起來的敵軍,或是迫使他們撤退。
許多德軍指揮官便是巧妙地運用這一所謂的“後發制人”戰略來克服或是穩定危急的局勢。
然而,絕大多數的坦克都在這種戰術形式的作戰中損失掉了,或是因爲缺乏燃料或發生了機械故障而不得不向盟軍投降。
與虎式相配合的就是豹式坦克。
作爲一款中型坦克,是在1941年“巴巴羅薩”行動後,德國爲應對蘇聯T-34中型坦克,而研發生産的新型坦克,制式編号爲Sd.Kfz.171。
該坦克采用了新式55°傾斜裝甲和長身管L/70 Kwk42 75毫米主炮,是第二戰裏最成功的中型坦克之一。
豹式坦克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會戰中第一次次實戰,一直服役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在戰争後期,與虎式坦克是德軍并列裝甲主力。
1938年,德國提出了新型坦克的研發計劃,并定名爲VK2001,其中VK代表履帶車輛,2001代表20噸級别第一方案,德軍計劃用這種新型坦克逐步取代III号和IV号坦克。
然而,當VK2001的各方面研制工作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時,毛熊的T-34坦克的出現打亂了德軍的既定計劃。
技術部門的分析結果認爲,正在研發的新型坦克的發展情況,根本無法解除來自T-34的威脅,最高統帥部不得不廢除20噸級的坦克計劃,改爲30噸級的坦克計劃。
豹式D型中型坦克是在“五号中型坦克早期型投入戰鬥僅有一年時間就批準生産的。
原因是早期版本的豹式坦克動力系統極不可靠。
豹式D型在庫爾斯克會戰期間的戰鬥成爲它的首次亮相。
而與五号中型坦克早期型相比,豹式坦克D型在基本設計上有了較大的改進。
盡管基本設計聽起來并不是那麽重要,但随着基本設計的改進,坦克可靠性也提高了,“黑豹”中型坦克開始在裝甲部隊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這型坦克核心其實非常類似于其他德國坦克,與後來的“虎”式坦克有着相同的布局。
它的動力系統由一個放置在艙體的後面的邁巴赫汽油發動機,同時前輪也起到了良好的驅動作用。
炮塔集中安裝在艙體上部。
對于其它德國坦克而言,豹式坦克D型的創新是增加了大車輪,使得機動性更爲出色。
最具革命性的技術,至少對于德國坦克設計而言,是“黑豹”D型傾斜的盔甲。
這是仿照蘇軍T—34坦克而緊急研發的。
這種技術一直沿用到了“虎王”式重型坦克的身上:它增加了坦克防護的有效厚度,使80毫米的傾斜盔甲在55度的防護能力相當于140毫米的垂直盔甲。
而“黑豹”D型還擁有另外兩個主要功能:安裝了可以直接與坦克車長通話的系統,用潛望鏡取代了大部分的坦克視窗——後來德國軍方也在這方面進行了多次改進,直到視窗全部被潛望鏡所取代。
1943年8月,在改進以後(比如變速箱),制造出了新的型号——五号中型坦克A型,五号中型坦克A型是一種威力強大的武器。
相比D型,火力和防護都有了增強,炮塔正面的裝甲厚度達到了100mm,車長指揮塔采用了鑄造式,車體兩側安裝了裝甲裙闆,輔助武器也增加了1挺MG34高射機槍和1挺MG34型前機槍,其前機槍采用了球形槍座。
此外,還強化了負重輪結構及改進了排氣裝置。
諾曼底戰役中德軍所使用的五号中型坦克中A型最多,該戰役中,德軍損失了400輛各型五号中型坦克。
從1943年8月到1944年5月,MAN、戴姆勒-奔馳、德瑪格和MNH公司一共生産了2000(一說2200)輛,底盤編号爲151001-160000和210255-211000。
五号中型坦克G型是五号中型坦克的最後版本,在二站期間,生産數量比前其它所有“黑豹”坦克型号的總和還要多。
五号中型坦克G型的生産始于1944年3月,盡管生産目标降低到每月300輛,但它卻一直生産到了戰争結束,隻有1944年10月和12月的生産數量較低。
和五号中型坦克前期集中生産型号相比,五号中型坦克G型有許多設計上的變化:大部分裝甲改爲垂直裝甲,炮塔上的傾斜裝甲的角度降低了11度,使它在對付反坦克炮時顯得不那麽有效。
所以爲了應對這個問題,坦克前部側面裝甲的寬度從40毫米增加到50毫米,來補償坦克裝甲後部和下部厚度的降低。
司機的視覺窗口被取消,被一個潛望鏡窗口取代。
新增加了一個新的駕駛員的座位,可以起到輔助作用,這樣司機的頭就不會伸出艙口,制造了更好的可見性與安全性。
在生産運行期間的設計師将五号中型坦克G型防彈盾進行了多次修改。
因而在早些時候坦克有圓形輪廓,是爲了留出下腔的空間。
而對于在傳入輪可能磨損到防彈盾的問題。設計師便将大部分防彈盾轉移到炮塔上的薄裝甲。
生成的防彈盾成楔形的下半部分,進而消除這個問題。
原材料的短缺意味着五号中型坦克G型底盤運行的全鋼齒輪數量需要減少,而坦克底盤也因此進行了多次改進。
在生産運行期間五号中型坦克G型的配置不斷變化,包括變速箱油冷卻器的更換,增加了一個裝甲彈藥箱和一個戰鬥室加熱器,而五号中型坦克G型的操作系統都沒有發生變化。
随着戰鬥減員數量的增加,部隊坦克數量的減少給五号中型坦克G型留出了許多空間,能發揮巨大的戰場作用,而它也因此成爲了到戰争結束時納粹黨衛軍裝備的五号中型坦克的最常見的版本,約有超過一半的德國裝甲坦克部隊裝備了它。
1944年5月,德國又開發了五号中型坦克F型,也就是黑豹,增加了裝甲厚度并安裝了戴姆勒—奔馳公司設計的新炮塔,安裝一門75mmKwK42/1型或者斯考達的75mmKwK44/1L/70型火炮(甚至還有準備安裝更長身管的75mmKwKL/100型火炮),其火炮防盾采用了“豬頭”式。
它的負重輪采用了鋼緣式。
1944年10月,德國計劃1945年3月在柏林的戴姆勒—奔馳公司開始制造F型。
到戰争結束,隻有很少的新炮塔原型以及8輛底盤被制造出來。
二站末期希大爺爲了阿登戰役的成功,由奧托·斯科爾茲内訓練了一支突擊部隊,對醜軍陣地進行滲透,以奪取關鍵的橋梁,并且在敵軍後方盡可能制造混亂。
奧托·斯科爾茲内,曾在1943年9月成功空降解救墨大爺而名聲大噪,此次,他制定了兩部分的計劃。
第一部分,是組織會英語的德軍士兵,以滲透進敵軍戰線,制造混亂。
同時進行第二步,即由150裝甲旅來奪取重要的橋梁樞紐,以确保進攻路線的暢通。
爲了确保能成功完成任務,所有從醜國歸來的德裔士兵幾乎都被搜集到了150裝甲旅。
但是讓斯科爾茲内失望的是,手頭沒有繳獲的醜國坦克,隻有很少的裝甲車。
爲了充數,斯科爾茲内設法搞來了5輛豹式坦克和三号G型突擊炮。
豹式坦克被僞裝成美軍M10坦克殲擊車的樣子,而三号G型突擊炮則試圖僞裝成M7“牧師”自行火炮。所有的車輛都被漆成了醜軍的綠色,并塗上了醜軍的白星識别标志。
雖然這些僞裝并不能稱作完美,但是至少斯科爾茲内手頭已經擁有了通往缪斯河的資本。
縱觀整個戰争,陸戰這塊除了t34和虎式、豹式,IS-2坦克也不得不提。
IS2又叫斯大林2号,屬于重型坦克,它是毛熊爲了對抗虎式坦克而專門研制的重型坦克。
IS-2體現了毛熊坦克設計的風格,簡單實用,其重量46.25噸。
1944年4月開始生産,共産3475輛。
IS-2的乘員爲4人,使用10RK型号的通訊設備,發動機功率520馬力,最大速度37公裏/小時,能跨越垂直的障礙1.0米。裝甲最厚處達到120MM。
它的主要武器是一門122mm火炮,該火炮身管長爲43倍口徑,在1000米距離能射穿160MM裝甲,可以發射曳光穿甲彈和殺傷爆破榴彈,其火力優于德軍的虎式重型坦克。
在轉向機構方面采用了新技術“二級行星轉向機”,它可以提高坦克的機動性,毛熊後來的T-54/55和T-62也都采用這種轉向機構。
IS-2重型坦克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全重隻有46.25噸,和德國豹式中型坦克相仿,遠輕于同級别的虎式和虎王坦克,這使它具有重型坦克罕見的機動能力。
缺陷也不少,IS-2的駕駛員沒有自己的出入艙門,坦克一旦被擊中,駕駛員逃離的機會要小得多。
IS-2是毛熊紅軍攻堅的利器,是德國坦克手最畏懼的坦克之一,它和T-34/85中型坦克,構成了二戰後期毛熊坦克的中堅力量。
1944年2月,IS-2坦克首次參戰,此後曆經多次重大戰役,從毛熊一直打到柏林城下。
戰後,IS-2坦克仍是毛熊紅軍的主要坦克裝備。
二站德國投降後,爲了迫使霓虹也無條件投降,毛熊紅軍進入東北,IS-2是霓虹最精銳的關東軍根本無法抵擋的坦克。
抗美援朝時,志願軍也開着這種坦克勇敢迎擊醜國等帝國主義,而且IS-2也是新華夏成立初期坦克部隊的主要裝備之一。
而德國的虎王坦克即虎2式坦克,就是爲了對付毛熊的IS-2重型坦克而研制的。
虎王重型坦克,重達70噸,乘員爲5人。
裝備一門88MM KwK 43L/71火炮和2挺MG34機槍,彈藥基數80-86發。
裝甲最厚處達到180MM,頂部的裝甲也達到了40MM。
8個前進檔4個後退檔,發動機最大功率700馬力,最大速度爲38千米/小時。
虎王坦克的車體和炮塔爲鋼裝甲焊接結構,防彈外形較好。
正面裝甲厚度比虎1式坦克有較大提高,成爲盟軍很難對付的坦克。
虎王坦克裝備一門KwK 43/L71型88mm加農炮,這種火炮是二戰期間德軍裝備坦克的火炮中威力最大的,身管長6.3m,能在2000m的距離上直接擊穿美制M4謝爾曼坦克的主裝甲,所用的彈種包括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不僅是謝爾曼坦克,它幾乎可以擊穿二戰中盟軍所有型号的坦克。
虎王的弱點是機動性能差,比虎式的還要差,機械故障率偏高,而且耗油太多。
因爲速度慢,動作笨拙,虎王有時被作爲虎式坦克單位的指揮坦克。
其變型車最著名的爲“獵虎”反坦克殲擊車。盡管機動性不好,但在一些有經驗的坦克手裏,“虎王”是一種威力很強大的坦克,它火力強大,防護超群,所以與虎式坦克一樣,虎王也有着傲人的戰績。
虎王坦克上的尖子有武裝黨衛隊的卡爾·克納和卡爾·鮑曼。
卡爾·克納在柏林東側的一次戰鬥中,僅憑自己的一輛虎王就摧毀了蘇軍13輛IS-2重型坦克和其他各類坦克26輛。
而在但澤和Sopot地區的一次戰鬥中,駕駛虎王的卡爾·鮑曼則擊毀了65輛坦克(包括一些波蘭第一坦克旅的T-34)和自行火炮,以及44個炮兵陣地和15輛其他車輛。
不過由于虎王坦克生産數量少,少得可憐的489輛,而且參戰時間短,并沒有對二站的最終結果起到很大的影響。
四号坦克有多種型号,其中以H型最爲成熟,現給出H型的主要性能數據。
重24噸,屬于中型坦克,乘員爲5人,裝備着75mm KwK 40L/48火炮,備彈87發,2挺MG34機槍。
Maybach HL120TRM發動機,功率300馬力,最大速度40千米/小時。
6個前進檔1個倒檔,能跨越0.6米垂直的障礙,2.2米的戰壕,拐彎處半徑5.92米。
配備FuG5通訊設備。
車體和炮塔爲紮鋼焊接,前部厚90MM,後部厚20MM,兩側90MM,頂部15MM(最大),4号坦克是戰争中後期德國裝甲師的主要裝備。
值得提出的是,4号坦克是世界上第一輛裝備了雙向通訊設備的坦克,在當時具有隔命性的意義,它大大提高了德軍的協同作戰能力,二站初期德軍取得的一系列輝煌戰績脫離不了它的關系。
四号坦克的缺陷是火力略顯不足。
從1937年10月到1945年3月,德國一共制造了8600輛PzKpfw IV型系列坦克。
該坦克在所有的戰線都投入戰鬥,不僅是德軍,連盟軍都對四号坦克有很好的評價。
1944年2月7日,德軍黨衛軍第5“維京”裝甲師用少量四号坦克作爲先頭部隊試圖沖出蘇軍優勢兵力形成的“切爾卡瑟口袋”包圍圈。
在突破作戰中,庫特.舒瑪徹少尉指揮兩輛四号坦克在一次反擊蘇軍坦克連的作戰中摧毀蘇軍8輛T-34坦克。
第二天,舒瑪徹少尉單獨和蘇軍坦克連作戰,在這兩次戰鬥中一共摧毀21輛蘇軍戰鬥車輛。
爲此,他被授予騎士鐵十字勳章,類似的戰例還有很多。
德國人充分挖掘了四号坦克的潛力,它曾改裝成噴火坦克、潛水坦克、掃雷坦克、修理坦克甚至是兩栖坦克;
四号坦克的底盤也曾被用于改裝成架橋車、彈藥供應車等特殊用途車輛;
四号坦克的變型車也很多,包括自行高射炮,自行火炮以及其他諸如武器運輸車之類,僅自行火炮變型車就有:野蜂自行榴彈炮、熊式自行榴彈炮、犀牛坦克殲擊車、STUG IV突擊炮、IV型坦克殲擊車等。
無疑,四号坦克是優秀的,不愧對“德意志軍馬”的稱号。
二戰後,保加利亞、芬蘭、埃及、西班亞、叙利亞、約旦以及土耳其等國仍在使用四号坦克,直至1967年。
謝爾曼坦克的真正代号是M4,所以它也叫M4坦克或M4謝爾曼坦克。
謝爾曼坦克的名字來自于威廉·謝爾曼,他本是醜國南北戰争期間北軍(聯邦軍)的一員戰将,以著名将軍來命名坦克是醜軍的習慣作法,如“格蘭特”、“巴頓”坦克,“布雷德利”步兵戰車等。
謝爾曼坦克,全重31.55噸,屬于中型坦克。
乘員5人,裝一門75mm火炮,可以發射穿甲彈,榴彈和煙幕彈,并有火炮高低穩定器。
裝甲厚度15——100mm,其動力裝置爲一台368千瓦的水冷汽油機,采用小負重輪和水平螺旋彈簧懸挂裝置,最高速度可達42公裏/小時。
謝爾曼的長處在于可靠性高,易于維護和用途廣泛。
有的在炮塔上加裝60管4.5英寸火箭發射器;有的加裝噴火器成爲噴火坦克。
M4的火力雖略顯不足,但它的堅固,可靠和耐久性卻享譽軍界。
謝爾曼是二戰後期的著名坦克,總生産量達到了49234輛,僅次于毛熊T-34坦克的53000輛,有的地方說謝爾曼是二戰中産量最多的坦克,那是因爲謝爾曼有許多型号和變型的緣故。
醜軍以謝爾曼坦克的數量優勢來對付德軍坦克的質量優勢,這點和毛熊不謀而合。
在整個大戰期間,不論在歐洲戰場還是在太平洋戰場,随處可見謝爾曼的身影,它是美軍坦克力量的骨幹,巴頓将軍指揮下的美軍裝甲師主要裝備就是謝爾曼坦克。
謝爾曼坦克參加了諾曼底登陸戰以及其後在法國和德國本土進行的一系列作戰,直至德國投降。
D-DAY最先登陸諾曼底的坦克就是數百輛謝爾曼,成爲盟軍邁向勝利的先鋒。
在二站後期的坦克戰中,謝爾曼坦克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因而在世界戰車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謝爾曼的主要缺點是火力、裝甲防禦力與德、蘇著名中型坦克相比,有相當的差距。
它的汽油發動機周圍裝甲防護尤其不足,和德軍對手對壘時極易中彈起火和爆炸,坦克内的乘員隻有幾秒的時間逃生,因此美軍給它起了個外号——“Ronson",一種名牌打火機。
總之,謝爾曼坦克并不是二站中性能最佳的中型坦克,但其巨大的裝備數量加上蒙哥馬利、巴頓等名将精明的運用,使它在盟軍的武器裝備序列中占有重要地位。
KV-1坦克,重量達43—48噸,是一種重型坦克,乘員爲5人。
配備着76.2mm Gun ZiS-5火炮和3挺7.62mm DT機槍,彈藥基數114發。
V-2K型号發動機最大功率600馬力,最大速度34米/小時。
其改良型号比較著名的被稱爲KV-1C和KV-2。
炮塔正面裝甲120MM,産量大約有1753輛。
缺點:速度太慢,生存率不高,爲反坦克炮或坦克鎖定目标、反坦克手靠近提供了大量時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