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毛熊的老對手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中型坦克,是二站時期德國裝甲部隊的兩大殺手锏,在戰鬥中拳打T-34,肘擊謝爾曼,相傳擊毀一輛虎式或者黑豹坦克,盟軍要賠上五輛坦克,爲德國裝甲部隊創建了不世功勳。
虎豹坦克俨然成了盟軍裝甲部隊眼中的“雌雄雙煞”,美蘇兩大明星主戰坦克皆望風披靡,兩種坦克因此名聲大噪,其影響力洞穿幾十年的時光,後世仍能輻射一大幫曆史和軍事的研究愛好者。
但兩種極具傳奇色彩的中流砥柱式的主戰坦克,卻也是德軍裝甲部隊最終走向覆滅的主要誘因。
很多人長期吹捧的德國科技成就——尤其是軍事裝備研發的成果,從來就不是德國人在科技或者國力上優越于盟國的證據。
恰恰相反,短視、低效、低性價比、不計代價、好大喜功式的裝備研發思維,是德國武備與盟國武備在戰争中對抗落敗的主要原因。
而虎豹坦克的原罪就是過分地強調質量性能,而置産能和性價比于不顧。簡而言之就是納粹利用珍貴的戰略資源不計成本地拼湊出的戰鬥力一流,而保養、操控、可靠性等方面末流的戰争機器怪獸。
虎式和黑豹式坦克之所以強大,源于各項高性能指标,在裝甲厚度,火炮口徑,火控系統,制作工藝等方面全方位超過對手。
爲了研發全方位壓制對手的先進坦克,德國集中了全國最優秀的科技人員和優秀設計師,耗時一年多研發出黑豹坦克,并于1942年12月正式生産型投産。
此時距離“T34危機”已過一年半有餘,若加上後期爲了應對戰場形勢變化,不斷對黑豹進行升級,黑豹坦克的研發升級耗時三年多;
而對手T34僅做一次升級,從T34/76型升級T34/85型僅耗時一個月。
虎式坦克更是在三十年年代中期開始研制,在1942年3月才開始少數列裝。
作爲精密的作戰武器,虎式和黑豹的很多部件制造工藝複雜,需要一些精密的加工工具和相當熟練的專業技術工人,需要單獨的工廠生産線。
而T-34沒有什麽複雜的技術,甚至拖拉機工廠就可以代工生産。
黑豹坦克全重高達46噸,幾乎和毛熊的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一個級别,同樣重量,IS2和IS3爲重型坦克,而“黑豹”被德國定義爲中型坦克;
由于采用了傳統的垂直裝甲,虎式重型坦克的重量高達56噸。
龐大的身軀,厚重的裝甲對優質鋼材的需求量也是相當驚人的;德國的鋼産量本來就遠遜于盟國,可是單車的耗材卻遠高于盟軍坦克。
得益于大功率發動機,兩種坦克的機動性也不差,所以油耗也是相當的高,遺憾的是續航能力卻低于主要對手T34坦克。
兩種坦克的造價也是非常昂貴的,黑豹坦克造價14.39萬帝國馬克,同時期國防軍下士的月薪僅爲36帝國馬克。
虎式坦克的成本相當于當時Ⅳ号坦克的兩倍和Ⅲ号突擊炮的四倍,相當于T-34坦克的三倍和IS-2坦克的兩倍。
虎豹坦克成了國防軍眼中名副其實的吞金獸,令德國軍方又愛又恨。
很顯然黑豹和虎式坦克的研發和生産,極大地擠占了德國珍貴的科研、技術工人、工廠、資金、礦産等戰略資源,大大制約了其他裝備的研發及量産。
因此虎豹坦克是德國裝甲部隊的香饽饽,卻是納粹軍工業的燙手山芋;德國軍事裝備的黑科技智慧,本質是挖東牆補西牆,寅吃卯糧,飲鸩止渴。
虎式和黑豹坦克的精密性決定了其複雜的制作工藝和流程,因此虎豹坦克的生産就需要更多的零部件和熟練工人,耗費更多的工時。
以黑豹爲例,其生産工時高達一萬五千個工時,而T-34的生産工時僅僅七千個工時。
複雜的工藝和和超長的生産工時,限制了虎式和黑豹坦克的産量;戰争期間虎式坦克的生産總量隻有區區一千三百多輛,黑豹坦克稍多一些,也隻有六千多輛。
由于虎式和黑豹坦克的高指标要求,德國的工業産能是不足以支撐兩種坦克的大規模量産,兩種坦克的低産能實際上是德國軍界過分要求質量而被迫在數量上做出妥協的結果。
相比較盟軍的在主力坦克如T34和謝爾曼坦克雖然火力和防護能力劣于虎式和黑豹,但是它們的産量卻是虎豹坦克的十幾倍,謝爾曼坦克生産了三萬多輛,T34的産量更是高達四萬輛。
虎式和黑豹坦克完全被盟軍的鋼鐵洪流淹沒,其低産能和高戰損嚴重失衡。
虎式和黑豹作爲一台精密先進的戰争機器,功能全面威力強大,其操作性異常繁瑣,出故障的概率也是比較高的。
由于過分強調先進性,虎豹坦克的複雜程度令人瞠目結舌,坦克手的培訓也是頗費時日,培養優秀的坦克手難度甚至高于車輛的生産。
即便是熟練的坦克手操控虎式和黑豹坦克也是小心翼翼,虎豹的坦克手不但要熟悉車輛的操控,還要随時準備應對可能發生的故障。
尤其是黑豹坦克的早期型号,故障率之高令人咋舌,首戰庫爾斯克戰役,參戰的二百五十多輛黑豹坦克僅僅一天就損失了二百一十輛,其中因機械故障頻發、發動機起火、傳動系統出問題等技術問題的損失遠遠高于蘇軍炮火摧毀的數量。
T34坦克在性能上不能媲美虎豹坦克,但是結構簡單,操控便捷,甚至是生産工人就直接可以駕駛參戰,坦克手的培訓比虎豹坦克容易得多。
另外虎豹坦克在空間配置方面存在缺陷,兩種坦克車體雖大,但是留給駕駛員的地方卻不多,且車體内兩個乘員間空間是不互通的,不能互相借用對方的空間,兩者被變速箱及大量上層結構隔開,此外鋒利的突出物很多,很容易緻使駕駛員受傷。
虎式坦克整體系統過分精細,導緻機械故障較多,小毛病頻發。
更嚴重的是虎式坦克經常在戰場上掉鏈子,因故障造成的損失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超過戰損。
雖然經過多次升級改進,但是虎式坦克高故障率在整個服役期間也沒有得到解決,加之蘇聯的新銳坦克T34/85和與IS-2的橫空出世,虎式坦克的優勢大減,逐漸對戰場形勢愈發感到力不從心。
虎式坦克被迫于1944年停産,獨留黑豹坦克支撐大局。
但是黑豹的故障率比虎式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可靠性差,可以說是“黑豹”最緻命的缺陷,主要歸咎于設計變化,動力系統的設計原本是爲30-35噸的坦克制定的。
而且“黑豹”爲了提高各種指标,重量一再增加,最終超過46噸。
因此,“黑豹”超載的動力系統不僅導緻油耗過高,而且零部件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被磨損甚至毀壞。
所以虎豹坦克的日常保養是極其頻繁的,需要保養的零部件更是多如牛毛,一般的工人無法勝任,和生産一樣需要大量的專業熟練技工。
虎豹坦克的維修過程也是非常麻煩,首先是虎式和黑豹坦克都嚴重超重,一般的搶救車輛不足以拖拽受損戰車,需要用專門配備的特種搶救車輛,希大爺甚至在1944年4月,曾親自下令擴大重型搶救車的生産。
即便如此戰場上受傷的虎式坦克仍需要兩三輛重型拖車才能拖回去,還有很多坦克因無法維修而抛棄在戰場上。
另外虎豹坦克過于精密,導緻單位受損面積中需要更換的零部件便更多,這就需要工廠爲其提供更多的配件,進一步擠占了工廠的産能。
維修和保養一樣,都需要專業的技術工人,然而專業的維修工人主要來源卻是各大坦克廠的技術人員。
德軍的高層深知沒有良好的後勤支援就無法快速形成和恢複強大的戰鬥力,迫不得已,即便是在物力人力極度匮乏的情況下也要給予了裝甲部隊的技術保障兵種最大的投入和加強;
這對于原本就很脆弱的德軍後勤來說是一個不可承受之重。
德軍高層在坦克的數量與性能質量之間的博弈中選擇了後者,受限于德國的工業産能和戰略資源的短缺,虎式和黑豹坦克始終無法大規模量産,而自身有存在不小的缺陷。
在解決缺陷和提高産能上,二者又相互掣肘牽制,進而形成一個死循環,成爲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好大喜功,全然不顧自身承受能力,将志存高遠,演繹成了好高骛遠,由此禍不遠矣!
第二次世界大站是大兵團多兵種聯合作戰的一個高峰,所謂的大兵團不單指兵力衆多,而且涵蓋了龐大數量的裝備投入,這也是大兵團作戰的物質基礎。
德國在二站初期深谙此道,無論是閃擊波蘭還是空戰不列颠,都投入了遠多于對手的兵力和裝備。
突襲毛熊時雙方兵力和裝備相差無幾,但是在單位作戰區域裏德軍集結的兵力和裝備都是優于毛熊的;
相對于對手的數量優勢也是德軍在戰争初期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
不過德國人的好運氣沒有持續太久,突如其來的“T34危機”,令德國人杞人憂天,唯恐裝備優勢的易手引發蝴蝶效應改變戰局走向,開始認真研究T34的特性,借鑒其先進合理之優勢研發出性能出色的黑豹坦克。
僅論單車性能,盟軍所有中型坦克的性能無一出其左右,但是在大兵團作戰場上,黑豹坦克和同樣被寄予厚望的虎式坦克卻總是“龍遊淺灘遭蝦戲”,遭遇盟軍的謝爾曼和T34屢屢敗北,不僅沒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而且成爲德國軍工界東施效颦的典型。
虎式和黑豹坦克脅迫了德國裝甲部隊的發展思想,即無視數量,卻對質量和性能的高度迷信;
結果是不僅于後院禍害德國的戰略資源和後勤,還在前線将德國的裝甲部隊拖累至萬劫不複的深淵。
虎豹坦克其實并非德國裝甲部隊的最佳選擇,原因有幾個。
其一,對比t34,虎豹坦克的火力優勢并不明顯。
黑豹坦克的終極版黑豹G型比T34/85型坦克正面對射時更占優勢,能在800米的距離上洞穿T34/85的正面裝甲,而T34/85隻能在500米的距離上擊穿黑豹G型的正面裝甲;
兩種坦克在側面、後方裝甲互射時不分伯仲。
虎式坦克的裝甲雖然厚重,但采用了傳統的垂直裝甲,沒有使用當時更爲先進的傾斜式裝甲的設計,使得其防護能力,與重量并不相當。
虎式坦克正面防護力并不盡如人意,正面防護能力甚至不如重量比它輕的豹式坦克,噸位更爲輕便的T34/85卻能在1000米的距離上幹淨利落的撕開它正面厚達100毫米的裝甲。
這也是1944年之後,虎式停産的重要原因,與其說是虎式的無奈不如說是它的恥辱。
實際上虎式和黑豹坦克的優勢比較單一,其性能優勢主要體現在裝甲防護和火炮洞穿能力兩個方面,拿T34/85型坦克作對比可知,該型坦克的防禦和攻擊能力不如黑豹,但是在可靠性、操控性、機動性、續航能力等諸多方面則遠勝于黑豹。
尤其是T34/85的可靠性令人歎服,至今仍在老撾、半島等國裝甲部隊服役,盡管該型坦克的生産線已關停六七十年。
在第二次延坪島海戰,北棒海軍甚至将T34/85型的炮塔搬上軍艦,将南棒海軍先進的第三代PKM炮艇虎頭海雕357号壓制的隻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最終南棒艦艇在返回基地前沉沒。
毛熊的T-34/85型坦克被公認爲二站最好的坦克,它的的火力、防護、機動以及易生産性,達到最佳的均衡狀态,并且将平凡發揮到了巅峰水平以至于誕生奇迹。
其二,德軍裝甲部隊的輝煌戰績和虎豹坦克的性能關系不大。
德國裝甲部隊閃擊法國獲得空前勝利,很多人誤認爲法國坦克無法匹敵德軍坦克,然而法國的索瑪S35中型坦克不論是在火力、機動性、裝甲防護力,均優于當時德軍的主力三号坦克,隻有動力稍遜。
但由于法軍的戰術拙劣,隻用坦克實施一些單獨的作戰行動,沒有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除少數被德國空軍摧毀之外,悉數被德軍繳獲,編入德軍戰鬥序列,投入到東線作戰。
同樣優秀的R-35輕型坦克、B1重型坦克,也沒有發揮什麽作用,法國就投降了。
1941年6月22日,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行動”進攻毛熊。
靠着突襲優勢,德軍将蘇聯布置在西線的320萬部隊、12000輛坦克打的潰不成軍,但是在斯摩棱斯克戰役毛熊獨立坦克第4旅裝備的T-34/76型坦克将“德國裝甲兵之父”古德裏安率領的第2坦克集群打的抱頭亂串。
當時德軍現役坦克在100米内都難以擊穿T-34正面裝甲,而T-34卻能在500米外擊穿德軍所有坦克的前裝甲。
毛熊依靠T-34/76坦克的性能優勢重創德軍,此戰紅軍擊毀坦克20輛以上的王牌就誕生了5個,其中拉布裏年科上尉戰績高達52輛。
史稱“T-34危機”。
但是德軍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紅軍在閃電戰的鋒芒下一路潰退至莫斯科。
這種懸殊的戰損比例造成前線德軍恐慌,古德裏安等将領集體要求加快新型坦克研發,“T-34危機”的爆發讓德國軍界高層開始朝片面追求坦克性能的方向策馬奔騰,虎式和黑豹便應運而生。
事與願違,虎豹坦克不僅沒能守住“祖輩”級坦克打下的江山,反而受限于自身的産能,難以将單車的超強性能升華爲坦克兵團強大的戰鬥力,給德國裝甲部隊的衰敗埋下了伏筆。
德軍在法國戰役和巴巴羅薩計劃投入坦克的性能均不如對手,卻依靠數量可觀的坦克,配以隔命性的戰略戰術和大敗敵軍,德國裝甲部隊取得了戰争中最輝煌的戰績。
虎豹坦克誕生後雖然在戰鬥中取得很大的戰果,但德軍裝甲部隊卻未在一次具有決定戰争走向的戰役中取得勝利,根本原因就是德國裝甲部隊投入的坦克數量遠遜于對手。
反觀毛熊亦是如此,單位作戰區域裏集結的坦克數量不如德軍,空有T34這樣的殺手锏,卻屢戰屢敗。
在戰争中後期,德軍的虎豹坦克性能已然領先T34/85,但是依靠數量優勢,紅軍坦克将德軍裝甲部隊碾壓至滅亡。
其三,以虎豹坦克爲主的德軍裝甲部隊綜合作戰能力遠遜于盟裝甲兵團。
盟軍坦克單車性能劣于虎豹坦克,但不存在代差,由于龐大數量的加持,盟軍裝甲部隊的綜合作戰能力是強于德軍裝甲部隊的。
“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茲曾說過“在任何情況下,數量優勢都是最普遍、最有效的制勝因素”。
德軍虎豹坦克生産總數不過七八千,而盟軍的謝爾曼和T34坦克總數量高達七萬輛,雙方數量相差近十倍,在再結合蘭徹斯特方程“性能的平方才能抵消數量的倍數”這一原則,虎豹坦克必須有百倍的性能優勢才能抗衡十倍數量于己的盟軍裝甲部隊。
如此一來即便是天縱英才于德國,它也不可能設計出如此優異的武器。
德軍坦克數量不多,裝備先進;
不計成本的強調單車質量性能,在戰鬥中确實取得傲人的戰損交換比,但做不到快速生産,加之合格坦克手的培訓同樣複雜,兵員和裝備均不能及時有效補充前線的損耗,所以導緻德國坦克越打越少,戰鬥力持續走低;
相比較盟軍則不存在這般窘境,盟軍坦克相對于德軍裝甲部隊的數量優勢也讓自身更經得住消耗,而且利于快速補充。
時間一長,雙方力量此消彼長,德軍的坦克和坦克手消耗殆盡,整個裝甲部隊便難逃引頸待戮的命運。
其四,盟軍并非沒有能力研究高性能坦克。
二站德國的科技水平并非網友YY的那般領先同盟國,在雷達、戰鬥機、轟炸機、艦艇、原子能等方面,盟國相對于德國有壓倒性優勢。
坦克研發方面盟國的優勢也很明顯,毛熊和德國的裝甲裝備幾乎同時起步發展,兩國在一戰後在坦克研發上有過深度的合作,雙方正常速度發展坦克的結果是德國遭遇“T34危機”,這充分說明毛熊在坦克研發水平是領先德國的;
至于德國後來者居上,研制出了更先進的虎豹坦克也隻是德國不計代價,窮盡舉國之力快速突擊的結果,并不意味着在研發水平和理念上反超毛熊。
正常發展坦克毛熊況且占優,若效仿德國不計代價卻不能研制出比虎豹更優秀的坦克,明顯缺乏信服力。
同樣,醜國在二戰除了在原子能武器方面領先世界,在其他裝備方面并沒有領先其他國家,難道說醜國的科技水平不行,沒有能力研究出其他國家所擁有的先進裝備?
當然不可能,否則的話戰後醜國軍工民用科技在世界“獨孤求敗”又作何解釋?
二戰時醜國人隻是對“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茲的話奉若神明,一心隻想取得戰争的勝利,并無熱衷那些胡裏花哨的,對戰局發展沒有影響的“黑科技”,自己唯一擁有的黑科技——原子彈的數量當時也僅僅隻有三顆而已。
而那些并非獨步天下的裝備,如天上的飛機,地上的坦克汽車,海裏的軍艦卻是多如牛毛。
德國不計代價的追求武器性能的做法,毛熊在冷戰時期也有表現,在科技水平和工業能力劣于醜國的情況下,仍能研發出比醜國更先進的武器裝備。
另外在航空航天領域,毛熊的太空技術并不比醜國先進,卻能在太空競賽初期領先醜國十幾年;這仍是二戰時期德國不計代價,憑借舉國之力專注某個領域而出奇迹的翻版。
盟軍坦克性能不如虎豹,并不意味着盟軍沒有能力制造出類似虎豹的優秀坦克,而是盟軍更懂得取舍,對取勝之道的參悟更爲到位。
盟軍并非德軍高層那般刻闆,并不一味要求質量上壓倒對方,而是本着實用主義精神,找準裝備數量和質量性能的最佳結合點,将一款性能均衡的坦大量應用于大兵團作戰,将一款中庸坦克的性能發揮到了極緻。
其五,德國的三号、四号坦克和“德國版T-34”就很夠用。
德國的三号、四号坦克雖不如T34,但是結構簡單,性能穩定,可以批量生産。
在虎豹坦克沒有出現前,德國憑借兩種坦克幾乎百戰百勝,德國的将軍們用實踐證明了決定戰争勝負的關鍵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
“T34危機”爆發後德國确實有研發新型坦克的必要,當時戴姆勒-奔馳公司、斯柯達公司研發的VK3002DB坦克從外形、性能等方面完全照抄蘇聯T-34坦克,就是“T-34德國版”,卻遭到希大爺否決,MAN公司推出了VK3002M原型車則獲标生産,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黑豹坦克。
希大爺棄用“德國版T-34”是舍本求末的表現,因爲德國憑借三号、四号坦克就能擊敗T34,黑豹坦克就顯得性能過剩了。
研發新坦克的目的不應該是在質量上碾壓對手,更重要的是更加适合戰場的需求,取得勝利的同時減少自己的損失。
舍棄“德版T34”采用黑豹,雖然在單車性能秒殺T34,但是終因數量太少,指揮官戰争藝術的發揮缺乏必要的物質基礎,德國裝甲部隊的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
如果德國采用“德版T34”,坦克的産量和坦克手的培訓就不再是制約德軍裝甲部隊的短闆,德軍裝甲力量将比二戰初期更加強大。
此外,德軍在戰争初中期的坦克裝甲車作戰理論和指揮官的戰術素養是領先于毛熊的,德軍完全有可能在毛熊裝甲部隊的戰略理論和戰術成熟之前将其擊敗。
如此,德軍在戰場上的優勢将更加明顯,戰争的天平将會朝德國傾斜。
數量優勢一直是戰争中最簡單最粗暴有效的優勢,對此德軍高層深以爲然,二站期間無論是閃擊波蘭,不列颠空戰,法國戰役還有蘇德戰場都盡可能集結了比對手更多數量的兵力和裝備。
不過德軍指揮官和德粉似乎極力回避這一點:打勝了就極力吹噓德軍的裝備是如何的先進,失敗了就違背最基本的哲學原則,抱怨對手出動了數倍于己的兵力,将自身主觀原因的緻敗因素歸咎于對手的“人海戰術”,卻隻字不提自己的兵力不比對手少多少。
以蘇德戰争爲例,德軍共計投入兵力九百多萬,蘇軍總兵力一千多萬,兩者相差無幾,蘇軍在絕大部分很多戰役集結了比德軍更多的兵力,但是巴巴羅薩計劃、莫斯科戰役等諸多戰役德軍投入兵力遠大于蘇軍,爲何德軍在這些戰役中從不表述自己采用了“人海戰術”?
事實上算上德國的仆從軍,蘇德戰争雙方投入總兵力幾乎相等,在戰役層面蘇聯爲何總能集結數倍于敵的兵力呢?
實際上這是指揮官的戰争指揮藝術,也是指戰員的軍事素養能力的體現。
事實上各國對數量優勢是非常重視的,爲曆代軍事家所推崇。
縱觀整個戰争期間,德國陸軍的中型坦克,如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系列,已經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然而德國人并沒有忽視現代戰場不斷變化的要求,早在1937年就一直設想更換他們的四号坦克系列,但由于需求每月都會發生變化,研究進展緩慢。
這項工作是由之前與英國瑪蒂爾達坦克和法國坦克B1重型坦克的戰鬥推動的。
1941年6月,希大爺實施“巴巴羅薩行動”入侵毛熊,這次行動注定了第三帝國的命運,在前期,德國人遇到了毛熊陸軍新服役的T-34和KV-1重型系列坦克。
這些火炮精良、裝甲優秀的坦克可與德國人的一二三四号坦克匹敵。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T-34使用了全傾斜裝甲,使用了大型膠圈負重輪安裝在寬履帶上,并安裝了76.2毫米主炮。
德國工程師在研究了幾輛被俘獲的坦克後,對毛熊的設計倍加贊賞。
德國人決定立即開始根據T-34的傾斜裝甲研發新坦克,并最終研制出優秀的“黑豹”系列中型坦克
這輛坦克具有更寬的履帶、交錯負重輪、傾斜的裝甲保護和強大的75毫米長身管主炮——這些都是從研究T-34中學到的。
亨舍爾和保時捷的設計仍然存在,并最終演變爲“虎王”重型坦克。
最初,亨舍爾和保時捷都交付了一個新的坦克設計,其重量範圍爲30-35噸。
兩家公司分别交付了VK.30.01(H)和VK.30.01(P)(亨舍爾的H和保時捷的“P”)原型車。
這兩輛都沒有被選中,但進一步開發仍在繼續,1941年5月出現了一個名爲“VK.45.01”的新項目。
VK.45.01配備了88毫米炮,是一種實用的反坦克武器,最初以防空炮進行戰鬥,然後演變爲有效的坦克殺手,克虜伯被指派交付主炮和炮塔組件。
新坦克定于 1942年 4月 20日作爲元首生日禮物進行審查。
亨舍爾原型車爲VK.45.01(H),而保時捷提交成爲VK.45.01(P)。
費迪南德·保時捷與希大爺保持着密切的關系,他的公司從中受益匪淺,從而灌輸了一種錯誤的信心,即保時捷的設計将比亨舍爾更優秀。
在正式分配生産訂單之前,費迪南爲他的車間配備了100種保時捷坦克設計。
原型車由希大爺按計劃完成并接受審查,保時捷設計被視爲最受歡迎的車型。
對保時捷來說不幸的是,由于測試期間的故障非常突出,使用燃氣動力系統注定了他的失敗。
1942年10月,德國當局成立了一個名爲“虎”的特别委員會,以做出最終裁決,并選擇了亨舍爾的設計進行系列制作。
該坦克被指定爲PzKpfW VI Ausf.H(SdKfz 182)。
爲數不多的已完成的保時捷VK.45.01(P)(也稱爲“虎P”)被再利用,成爲其他戰場工具,包括“Berg-panzer VI”回收車和虎P型指揮坦克。
爲了提高可靠性和後勤維修,一些發動機被邁巴赫型發動機所取代。
其他虎P坦克則成爲斐迪南坦克殲擊車的底盤,據說隻有一輛完全體虎P重型坦克參加過戰鬥行動。
PzKpfW VI在生産決定做出後繼續開發,對原始設計的更改産生了更重的競争者——現在比原始規格中預計的45噸重量限制高出10噸。
增加的重量迫使工程師通過在每側履帶增加一個外負重輪來補償(即交錯負重輪),并使其無法直接通過鐵路運輸。
因此,推出了兩套履帶——一套戰鬥用履帶,使重量更好的分散開,另一套爲運輸用窄履帶。
履帶可以由虎式坦克的成員在半小時内更換完畢,方法是拆除所有外負重輪,然後安裝更窄的履帶運行(螺母警告)隻有這樣,虎式坦克才能通過鐵路運輸。
德國當局最終接受了重量增加,因爲他們看到了虎式出色的裝甲和強大的主炮。
全面生産計劃于1942年8月開始,前四輛虎式已經下線,預計每月生産12輛。
最初的250輛虎式配備了邁巴赫HL 210 P30發動機,輸出功率爲650馬力。
在第250輛車之後,發動機更換爲邁巴赫HL 230 P45,該發動機将輸出功率增加到700馬力。
這些邁巴赫發動機是根據現有的飛機發動機重新設計的,并安裝在德國陸軍的中型和重型坦克上。HL 230 P45與豹式坦克使用的發動機相同。
油箱的油量能在公路上行駛85英裏,越野下降到40英裏。
報告稱,虎式在加油之前隻能運行 2.5小時。
因此,許多虎式坦克在戰鬥中報廢,僅僅是因爲它的油用完了,這些坦克被炸毀,以防止敵人俘虜。
由于邁巴赫發動機的局限性,自行開往前線幾乎是不可能的,隻能通過鐵路運輸,盡管這需要提前做好大量準備。
因此,涉及使用虎式坦克的戰役是預先規劃好的。
在第391輛虎式之後改進了炮塔,重新設計了指揮官艙蓋,這個艙蓋與黑豹系列中的沒有什麽不同,炮塔後部留出了逃生艙口。
1943年6月後新增了MG34機槍安裝在艙蓋上,加強對步兵的防禦。
在這之後還改進了負重輪,将原車的橡膠圈換爲鋼圈。
由于德國戰争局勢惡化,最後的54輛虎式是由報廢的車體進行重建并建造了新的炮塔(至少22座新炮塔)來填補。
此外,虎H還有一定的涉水能力。
1944年 2月後,虎式坦克的車體被用來滿足德國陸軍的其他要求。包括裝甲回收車(ARV),因爲虎式本身比當時服役的任何的裝甲回收車都重。
還有一種名爲“Befehlspanzer Tiger”的指揮坦克,配有額外的通信設備。
自行火炮“突擊虎”安裝了380毫米臼炮時,擁有恐怖的摧毀能力。
想要讓虎式坦克發揮出最大威力,必須要配備相應的戰術。
1943年5月,在某次位于哈爾科夫郊外的裝甲演習中,時任“警衛旗隊”師第1裝甲團團長的格奧爾格·舍恩伯格中校問了剛上任“虎”式排排長的魏特曼一個問題:
“假如你發現有大約30多輛的T-34從1500米的距離上對你發起進攻,你接下來會怎麽辦?”
魏特曼回答道:“油門踩下去,喂他們吃炮彈!”
話音剛落,舍恩伯格便笑着糾正道:
“伱應該把車開到有掩護的地方,然後等待援軍的到來。”
一年多之後的1944年6月13日,在樹籬的蔽護下,魏特曼安靜地看着英軍第7裝甲師的裝甲縱隊從自己的眼前駛過,思慮片刻後,他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每一場遭遇戰,都不可能完全按着書上所寫好的戰術原則去進行。
由此,在評價某次作戰并作出任何與對錯有關的評價時,都應慎重地斟酌後再下結論,畢竟運氣與勇氣這樣的不可控因素同樣也能帶來勝利——即便指揮官有可能在戰鬥中犯下了戰術上的錯誤。
當然,這并不意味着戰術原則是完全無用的,一些值得學習的适用性廣泛的戰術原則是指揮官集訓時的主題之一。
對于“虎”式部隊而言,官方印發以及作戰部隊自身總結的一系列作戰指令彌補了德軍在這方面的培訓不足。
在怎樣的戰鬥中投入“虎”式才能收獲到最大的回報?
德式防禦的本質其實就是反擊,由此,按照德軍的觀點,将“虎”式投入攻勢迅猛的反擊中将能極大限度地發揮出它的作戰效率,即——動用所有可支配的兵力,如同緊握的鋼鐵重拳般,自敵軍的側翼發起猛攻,如果能出其不意,那效果就會更好。
印發給各營的作戰指令中對這一點進行了充分的說明:
因此,掌握在指揮官手中的“虎”式重裝甲營是一柄強大焦點兵器——團結一緻,作爲矛頭冷酷地對敵軍發起進攻時,方能顯現出“虎”式營的鋒芒。
把“虎”式坦克分散使用将會降低其對戰場的影響力。若是爲“虎”式營的部署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在決定性的時刻将其投入戰鬥,就能保障一場作戰能取得充分地勝利。
然而,在實戰中,由于“虎”式營可部署的車輛數目通常處于劇烈的波動中,這也就迫使已做好戰鬥準備的“虎”式部隊通常被配屬給由經驗豐富的軍官所指揮的裝甲戰鬥群。
至于将整個完好無缺的“虎”式營投入作戰的豪華手筆,隻有在大規模的作戰行動中才有機會出現,而且前提是部隊早已提前得到了行動通知。
如此,部隊才有時間去做戰鬥準備,盡可能地提高可用車輛的數目。
這就好比狼群襲擊獵物目标,必須得有針對性的去偵查,确定獵物數量和規模,再決定投入多少兵力,是一個道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