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第145章

二站的非洲戰場主要集中在現在北非的摩洛哥,阿爾及爾,利比亞,突尼斯和埃及。

1940年6月,德國入侵法國,墨大爺對英法宣戰,正式把意大利拖進了二站。

6月下旬,墨大爺命令在非洲的意大利殖民軍隊(主要在利比亞和意屬索馬裏)侵入肯尼亞,蘇丹和英屬索馬裏(爲當時英國殖民地),想趁英國疲于應付德國的淩厲攻勢時,趁機撈一把。

由韋維爾中将指揮的骁勇的英聯邦軍隊(由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組成),其中主要爲英軍第7裝甲師,在埃及西部痛擊羸弱的意大利軍隊,并且長驅直入利比亞,攻陷了利比亞西北部著名的港口城市——托布魯克。

在這一階段的戰争中,英軍損失不到2000人,斃傷俘虜意軍總數達到13萬人,這是英軍對陣軸心國取得的第一次大勝。

1941年2月12日,埃爾文隆美爾元帥走馬上任,成爲德軍“非洲軍團”總指揮,開始了“沙漠之狐”一生中最驕傲的軍事表演。

首先是1941年4月中旬對托布魯克展開的攻勢-代号“英勇”,但是英軍的抵抗非常激烈。

隆美爾爲了保證“非洲軍團”的推進速度,一面留下部隊圍困托布魯克,一面命令裝甲師從南面繞過此城,繼續東進。

在哈爾法牙關戰鬥中,意軍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戰鬥力,打退了英國裝甲部隊多次的進攻,并在5月27日連同增援的德國軍隊一道攻下了該關。

此時距離1941年1月的戰線,”非洲軍團“已經向東推進了1600公裏。

接下來是英軍的反擊作戰,由韋維爾一手策劃,代号”戰斧“。

1941年6月15日,”戰斧“行動來開序幕。在這場戰役中,英軍落後的瑪蒂爾達III型重型坦克弱點暴露無遺,笨重的裝甲,緩慢的行進速度成了它的緻命傷,在德軍的88MM高射炮打擊下像活靶子一樣。

由于,損失慘重,韋維爾被迫叫停了這次攻擊。

與此同時,隆美爾命令第5輕裝甲師在夜間秘密集結于英軍南側,并在次日拂曉突然襲擊英軍的側翼。

6月17日,德軍占領了西迪蘇萊曼,切斷了英軍的退路。

18日,韋維爾被迫命令英軍撤退,戰役結束。

雖然英軍傷亡不大,僅1000餘人,但是在士氣上缺遭受重創。

1941年11月18日,英軍代号爲”十字軍“的行動展開,旨在消滅北非戰場的全部德意軍隊。

在得到東非軍團援助後,韋維爾的北非軍團實力大增。

11月22日,隆美爾命令第15裝甲師繞道英軍第7裝甲師側翼,并在占據有利地形後向英軍發起突然襲擊。

英軍損失慘重,再次被迫撤退。

1942年1月17日,英軍在堅守托布魯克10個月後彈盡糧絕,不得已而投降。

這次戰役英軍再次失利,但是德軍也因此損失了大量和坦克和士兵,更重要的是他浪費了寶貴的時間,給英軍以重整旗鼓的喘息之機。

從1942年1月到6月,德軍開始了全速的推薦,一直打到了利埃邊界。

1942年6月底,梅沙馬特魯戰役打響。

結果英軍再一次被打敗,狼狽撤退到埃及西部的阿拉曼防線,在那裏,一場大戰即将到來。

這一階段的戰鬥主要圍繞阿拉曼防線打響,期間德軍多次向英軍發動攻擊,但是英軍憑借出色的火力和空中優勢,頂住了德軍進攻。

在地中海上,”不沉的航母“馬耳他島在經過德意空軍長期的騷擾後屹立不倒,成爲楔在德意後方的一顆釘子。

同時期,醜國已經參戰,它爲英國輸送了大量的軍用物資,包括數百輛新型的M4-A1”謝爾曼“中型坦克。

在地中海海戰中,英國皇家艦隊地中海分艦隊逐漸占據了優勢,并在醜國航母的支援下控制了地中海的制海權和制空權。

這一戰略意義不容小視,德軍因此在汽油,彈藥的運輸上完全被英軍壓制,每個月都有超過半數的德意補給船隻被盟軍擊沉。

而此時,英軍在北非的力量不斷增強,到了10月,英軍在北非的力量已達到20萬人,2000輛坦克。更重要的是,英軍更換了此前長期打敗仗的統帥韋維爾和奧欽萊克,伯納德蒙哥馬利走馬上任。

1942年10月23日,英軍1000餘門大炮齊鳴,拉開了阿拉曼戰役的序幕。

兵強馬壯的英軍無論在兵力,裝備還是士氣上都處于壓倒性優勢。

而反觀德軍,在近三個月未突破阿拉曼戰役後,初到北非時的那股銳氣已經喪失了。

并且”非洲軍團“在長期得不到德意本土的補給後,士氣降到了低谷。

此外,指揮官隆美爾因病回德國修養,此刻不在任。

群龍無首,士氣低迷的德軍在攻擊之初顯得不堪一擊,但是德軍畢竟是德軍,在憑借着工事,地形和地雷下,頑強的阻擊着英軍的進攻。

英軍這邊雖然占盡天時地利,但是始終無法突破德軍的防線,并且幾天戰鬥下來,傷亡已逾萬人。

蒙哥馬利決定改變計劃,把原來作爲佯攻的南面開辟爲新的戰場,把精銳的澳大利亞軍隊調到南線去攻擊戰鬥力較弱的意大利軍隊——這就是”增壓“計劃。

這一部署的調整使得德意聯軍陣線開始松動,并于11月2日開始後撤,阿拉曼戰役初戰告捷。

阿拉曼戰役不僅是北非戰役的轉折點,更被丘吉爾看做是盟軍在二戰的轉折點,他曾說過”在阿拉曼戰役之前,我們戰無不敗,在阿拉曼戰役之後,我們戰無不勝“。

與英軍在阿拉曼展開反擊戰遙相呼應的是在西非展開的”火炬“行動,即盟軍(以醜軍爲主)在阿爾及爾展開的登陸作戰。

盟軍在北非的登陸作戰和英軍從埃及展開的追逐戰形成東西對進之勢,目标在于将德意聯軍消滅在突尼斯。

在阿拉曼戰役失利後,德意聯軍開始從埃及撤退,在隆美爾出色的指揮下,沒有形成潰退之勢,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

在之後針對美軍的凱塞林山口之戰中,德軍大獲全勝,繳獲了大批醜國的汽車和戰役物資,給了聯軍以喘息之機。

但是失敗早已在所難免,1943年1月23日,英軍進入的黎波裏,意屬利比亞總督向英軍投降。

1943年3月9日,隆美爾含淚告别了北非,踏上了飛往羅馬的飛機。

5月13日,繼任“非洲軍團”的指揮官梅塞陸軍元帥向盟軍投降,同月,盟軍進入突尼斯。

最後共計有25萬德意聯軍向盟軍投降,非洲戰役結束,北非戰場的軸心國實力徹底土崩瓦解。

其實二站的北非戰場非常可怕。

在北非戰役中,盟軍和軸心國的坦克乘員,是否在坦克中嚴重中暑?那是不可避免的,一定是難以忍受的。

他們就像大熱天被關在車裏的狗一樣,痛苦不堪。

利比亞夏季白天的氣溫可高達 50攝氏度,如果沒有足夠的水,這可能是緻命的,而在北非的戰鬥條件下,有時很難得到足夠的水。

戰鬥雖然激烈,但在夏天,由于天氣更加炎熱,雙方有時會同意從中午到下午 2點停止戰鬥。

1943年鮑嘉執導的電影《撒哈拉沙漠》,可能并非百分之百符合史實,但影片并非在撒哈拉沙漠拍攝,而是在加利福尼亞州的索爾頓湖附近拍攝,當時的酷熱相當強烈,整個劇組和演員,都時刻面臨着曬傷和中暑的危險。

在非洲軍團,裝甲兵因天氣炎熱而暈倒的情況尤爲常見,因爲配給的水并不總是能及時送到。

雙方軍官的首要任務,都是爲士兵提供水和鹽,以避免大量士兵被列入病号名單或住院治療。

德軍的一些應急物資中隻有水和鹽,而沒有食物和彈藥。

當然,二站時非洲可不止北非在打仗,東非和西非也沒閑着。

西非戰場老招笑了,自由法國打自己人維希法國,在英國和醜國人支持下打,開始還沒打赢。

在賽内加爾要塞戰,還有剛果利博維爾,還有海戰:機帆船打改裝的武裝貨輪啥的。

東非呢和北非一樣,開始的時候意大利人進攻英屬索馬裏。

數量優勢蠻順利的拿下,但是剛拿下就來瘟疫了,主帥死了,很多人就走不了了。

再後來準備南下肯尼亞,和東進蘇丹的,英國人很緊張。

因爲英國人在東非空中優勢都沒有(意大利人當時已經有部署先進的38年的單翼戰鬥機)英國人這個時候在東非還隻有一戰時候的老式雙翼飛機。

不過後來,意大利人各處出擊,在蘇丹被英國人組織埃塞抵抗力量打敗了(幾萬人沒幾天就被不到2千人的“羚羊部隊“打敗了)。

而且意大利人在摩加迪沙的一個大油庫莫名其妙的被炸掉了,這個問題就大了,部署在東非的艦隊,飛機都沒法用了。

當時意大利在馬薩瓦港部署了紅海艦隊:7艘驅逐艦,8艘潛艇,5艘魚類快艇。

還有相當數量的轟炸機SM79,81就有60多架。

戰鬥機Fiat CR42 RO37,SM73都算先進不錯的機型了(後2者是不多的單翼機),意大利的潛艇在開戰初期,就可靠性與續航能力,潛航能力是軸心國裏最好的(其實一直到戰争結束都比德國的好)。

本來計劃用這點資産,截斷紅海航道的。

沒油以後當然是作罷了,肯尼亞等到意大利人想起進軍的時候,英國人已經從澳大利亞和南非運來殖民部隊應對了。

再後來就是英國人反攻厄立特裏亞,埃塞和英國人一起反攻埃塞。

英國人還組織的印度軍隊在索馬裏南部兩栖登陸作戰,順便英國人還組織加拿大軍隊打下了維希法國的馬達加斯加

最慘烈的是在Keren要塞,這個是整個厄立特裏亞北線的核心節點門戶,意大利人花了5年多時間建立了一個要塞防禦陣地。

英國人攻了3輪都沒打下,結果意大利精銳部隊卻撤退到一個不利他們防守的地方防守,結果後來就投降了,再然後整個厄立特裏亞都投降了。

1940年,法國戰敗,英國面臨德國直接入侵的威脅,遭受了殘酷的轟炸。墨索裏尼認爲大英帝國即将毀滅,準備奪取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建立“新羅馬帝國“。

1940年7月4日,意軍兩個旅在炮兵、飛機和坦克掩護下,突然襲擊蘇丹城鎮卡薩裏。

意軍人數多達8000人(含厄利特裏亞雇傭兵),英軍(英國軍官,蘇丹士兵)不過400人,英軍沒有在城内與意軍交火,而是把戰場擺到城外,用卡車載着機槍,一面掃射,一面向意軍突擊,然後又迅速撤退。

最後,意軍傷亡500餘人才攻下卡薩拉,英軍損失12名士兵和7輛汽車。

8月4日,意軍進攻索馬裏,2500名英軍面對10倍于已的敵人,隻得向後撤退。

不久,英軍在得到補充後(主要是英印第5師,約10000人,英印師是由英國人和印度人組成的混合部隊,印度和英國士兵比例爲5:3,軍官均爲英國人),英國非洲軍隊總指揮韋維爾爵士将該部投入東非戰場,與另一位将領普拉特爵士的部隊會合。

1941年1月17日,普拉特率“羚羊“部隊出擊。“羚羊“部隊由蘇丹、英國和印度士兵組成,具有很強的戰鬥力和突擊能力。

在克魯峽谷,意軍5個精銳營據險而守,企圖阻擊“羚羊“部隊,不料另一支英軍從背後發起攻擊,意軍潰不成軍,急忙逃回設防最堅固的要塞、群山環繞的克侖鎮。

克魯失陷後,意軍将全部精銳部隊集中到了海拔1300多米的克侖天然要塞裏。

這個要塞的四周都是崇山峻嶺,山峰林立,随處可見的懸崖絕壁令人望而生畏,是一個難以攻克的天險構成的堡壘。

一條通向克侖的大路在峽谷中穿過,克侖的大門和唯一通道——唐戈拉斯峽谷,已被意軍用炸藥炸塌,實際上等于關上了進入克侖的大門。

意軍爲确保克侖鎮不失,依托天險苦心經營,許多陣地用混凝土澆灌而成,凡是挖得動的地方都挖掘了工事和掩體,在重要的支撐點上修築了碉堡。

沒有修築工事的地方都是堅固的岩石。滿山遍野不是礫石就是叢生的荊棘,意軍更在山坡上布置了鐵絲網等層層人爲障礙。

2月2日,英軍“羚羊“部隊到達克侖山口,可是由于峽谷被炸,入口被封死,唯一可行的辦法隻剩下強攻山地,奪取山後的克侖鎮。

2月3日,兩營英軍向天險中的意軍陣地發起攻擊,冒着強大的炮火和機槍掃射,經4個小時激戰,奪取了意軍一個戰鬥據點--金馬倫嶺,有了一個前途未蔔的立足點。

當晚,其中一個營的英軍,借夜色掩護,突襲帆船峰,意軍倚仗天險,防範松懈,結束被這突然襲擊趕下高地。

4日晨,意軍對帆船峰發動猛烈炮擊,山嶺頓時被硝煙迷霧籠罩,英軍死傷慘重,借助炮火的掩護,意軍步兵奪回了帆船峰,将英軍打下山去。

接着,意軍又瘋狂炮擊和進攻金馬倫嶺,但未能得手。

意軍未能把金馬倫嶺上的英軍趕走,并沒有善罷甘休,他們晝夜不停地襲擊嶺上的英軍。

意軍大口徑迫擊炮殺傷力極強,英國被壓得擡不起頭來,隻得緊貼在灼熱的地面上,迫擊炮彈在四周爆炸,彈片和碎石橫飛。

但英軍沒有屈服,也沒有退卻,隻要一有機會就主動出擊,派出小股部隊反擊意軍。

在另一處陣地上,争奪戰也在激烈進行,英軍集中120門火炮轟擊意軍堅守的多洛戈羅多克山。

猛烈的炮擊過後,步兵出擊。

但每次步兵接近陣地時,意軍各種口徑的火炮便一齊傾瀉下來,給沖鋒的英軍以毀滅性打擊。

經過反複沖鋒,終于有30名英軍勇士沖上了意軍陣地。

意軍不甘心陣地失守,發動了接二連三的反撲,而且一次比一次兇猛,最後英軍僅有9人退回自己的陣地上。

意軍炮火不間斷地轟擊英軍陣地,飛機也不時出動攻擊,給英軍造成了重大傷亡,在烈日下,傷員又遭到蒼蠅的襲擊,飽受折磨。

英軍将領普拉特将軍面對嚴峻險惡的戰局,不得不重新考慮戰略戰術。

他決定在帆船峰上建一個炮兵觀察哨,以消滅隐蔽的意軍炮兵,爲進攻部隊開辟道路。

2月10日,旁遮普營出擊,他們借助猛烈炮火的掩護,沖上山峰,用刺刀和手榴彈消滅了守軍。

但該營很快遭到意軍炮火的沉重打擊,一個營的兵力轉眼間隻剩下一個排,其中不少人還要在陡峭的山坡上爬來爬去,運送彈藥和傷員。

一小隊炮兵觀察人員終于在山上建立了觀察哨,并指引英軍炮兵消滅了幾處意軍炮兵陣地。

但好景不長,當夜意軍便發動了反撲。

英軍陣地彈雨如注,炮火連天,緊接着爆發了殘酷的白刃戰,英軍再一次被趕下山峰,280多名官兵戰死,那支觀察分隊也全軍覆沒。

英軍爲奪取主動,繼續發動進攻,但卻始終無法擴大戰果,士兵們的忍耐和承受力都到了極限,最後隻得放棄攻下的陣地。

此時,普拉特将軍和他的各位師長意識到,迄今爲止所使用的各種攻擊手段均無法攻克克侖要塞。

然而,克侖要塞非攻克不可。

已有迹象表明,隆美爾正在準備指揮他的精銳德軍發動一場正面攻勢。

如不拿下克侖,大批英軍被牽制在這裏,形勢将更嚴峻。

普拉特給他的部下一個月時間準備,工程兵加緊施工,鑿井取水,維修車輛,秘密挖掘坑道。

在此期間,英軍攻勢停止,最艱苦、最難受的要算固守在英軍唯一控制的山峰金馬倫嶺上的兩營英軍了。

他們處在意軍的炮口下面,冒着酷熱,打退意軍一次次反撲。

自從一次戰鬥中,一名投降的意軍軍官向受降的英軍士兵投手榴彈後,堅守在這裏的英軍不留任何俘虜,許多意大利士兵被推下懸崖,金馬倫嶺下的山谷中回蕩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慘叫聲。

在一個月的準備期間,雖然克侖要塞雙方仍在對峙,但其他地區的戰鬥取得了重大進展,有力的支援了克侖地區的英軍。

接下來的血腥争奪戰将由“羚羊“部隊的指揮官梅塞維旅長指揮,進攻的日期選在3月15日(公元前44年的這一天正是恺撒遇刺日)。

在這一個月時間裏,英軍進行了比較充分的準備,進行了一系列的實戰訓練,使士兵能夠适應山地作戰。

英國皇家空軍也逐步取得空中優勢,襲擊了意軍幾座飛機場。

當然,意軍也在千方百計加固工事和陣地,爲英軍設置更多的障礙。

3月14日夜,英軍第5英印師進入陣地,但該師還得等待第4師是否盡快奪取帆船峰和另一座名叫桑奇爾的山峰。

3月15日黎明,克侖地區電閃雷鳴,雷聲在群山間隆隆回響,成群的狒狒吓得滿山亂竄。

英軍密集的炮火蓋過了雷聲,意軍占領的山峰化爲一片火海。

随着一聲令下,英軍金馬倫營開始沖鋒。

他們沿着陡峭的山坡向上攀登,穿過道道鐵絲網和荊棘。

意軍擲彈兵從岩石後和山洞中拼命向英軍投彈,可是英勇的英軍士兵不斷向上沖,前面的倒下,後面的又跟上,有時成群的英軍都戰死在意軍陣地上。

經過一番艱苦、血腥的拼殺,英軍付出了8名軍官和280名士兵的代價,終于從意軍手中奪取了兩座險惡的山峰。

另一路進攻的英軍也十分艱苦,他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分别奪取了另兩座山峰:豬背峰和平頂峰。

爲了攻下豬背峰,英軍損失了大半個營的兵力。

奪取了陣地的英軍雖所剩無幾,卻勇敢地堅守陣地,打退了意軍兩個主力營的進攻。

經過一晝夜的激戰,英軍第4英印師雖然奪取了預定山峰,但處境仍十分險惡。

第4英印師發動進攻時,第5英印師也開始了攻擊。

但該師進攻一開始就陷入困境,山峰和峽谷間,到處是意軍火力點,機槍噴吐着火舌,炮火接連不斷地落下,英軍士兵被壓得擡不起頭來,隻能趴在地上。

炎火赤日灼烤下,個個口幹舌燥,頭暈腦脹,意軍在打退了其他山峰上進攻的英軍後,集中兵力和火力對付第5英印師的官兵。

英軍進退維谷,在關鍵時刻,決定派馬拉塔營襲擊意軍意想不到的兩個高地:尖塔嶺和小高嶺。

身材矮小的馬拉塔營士兵異常勇敢,冒着意軍兇猛的火力,向陡峭的山岩上攀登。

意軍投出大量的手榴彈和燃燒彈,滿山遍野火光沖天,好象整個山頭都在燃燒。

馬拉塔營的官兵不顧一切地向前沖擊,前仆後繼,毫無懼色。

整個山岡無路可尋,隻能用雙手抓住岩石和樹枝向上爬。

馬拉塔營的三次沖鋒都被意軍打退,但是他們很快組織了第四次沖鋒。

他們高呼口号,沖上了峰頂,端着刺刀沖入敵群,終于奪取了尖塔嶺。

攻打小高嶺也費了一番周折,但遠不如攻打尖塔嶺所費的力氣大。

意軍不甘心兩座高地丢失,馬上組織了大規模反撲,但被英軍挫敗。

在馬拉塔營攻克小高嶺後,英軍西約克郡兵從這裏發起了攻打意軍主峰多洛戈羅多克峰的戰鬥。

沖鋒的路線隻有一條,即崎岖陡峭的山脊。

兩個排的英軍在月色中打到了距意軍要塞不到100米的地方,出現在意軍鼻子底下。

這時,意軍發現了進攻者,英軍搶先開火,密集的槍彈向意軍灑去。突如其來的英軍弄得意大利軍隊暈頭轉向,急忙逃走,許多人被英軍機槍掃倒。

天亮後,奪取主峰要塞的勇士們總算看清了這裏的真面目,整個要塞已經成爲一片廢墟。

意軍以地動山搖的炮火拉開了反撲的序幕,炮彈雨點般從三個方向傾瀉到英軍陣地上。

炮火過後,兩個營的意軍發起反攻,由于英軍在奪取的山峰上建立了炮兵觀察哨,英軍炮火可以準确無誤地轟擊意軍。

整個山峰上機槍、步槍、手榴彈、各種炮彈的爆炸聲響成一片,幾乎不停頓地持續了10個晝夜。

奪取陣地難,守衛更難,尤其是運送彈藥和傷員。

在差不多是筆直的山坡上運送彈藥、擡傷員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騾子是十分難得的運輸工具,但有時炮彈的爆炸聲會吓驚騾子,滿山亂跑,不但把馱載的物資浪費掉,還可能把6個人擡的傷員擔架撞翻,造成人員傷亡。

在戰鬥的前12個小時,爲了保住陣地,梅塞維将軍下令先運彈藥,後運水,前線士兵隻好忍耐着幹渴和饑餓同敵人戰鬥。

在第一天裏,英軍西約克郡士兵接連打退了意軍多次反攻,陣地仍控制在英軍手中。

頂住意軍第一天的瘋狂進攻後,英軍幾位将領一緻認爲,發動全面攻勢的時間已到,開始了大規模進攻。

但進攻的部隊立即遭到了意軍炮火的猛烈打擊,損失慘重,成片成片的英軍倒在血泊中。

有一個戰鬥營僅幸存一名軍官,其餘全部戰死。

再打下去,英軍将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隻得後撤。

一位英軍将領甚至十分沮喪地認爲,假如沒有一支比現在的英軍更強大、裝備更精良的軍隊,攻克克侖是不可思議的。

先頭部隊在夜幕掩護下撤回後,英軍邊防團的士兵扼守西約克兵陣地的右翼防線。

這裏經曆了意軍猛烈炮火的轟擊,守軍經曆了血與火的洗禮。

日後,在這裏堅守陣地的幸存者聲稱,他們在此後所經曆了北非、意大利、緬甸等地的戰鬥都沒有克侖戰役那麽殘酷,他們稱這裏的10天10夜是地獄般的煎熬。

意軍擋住了英軍大規模的進攻後,下一步想徹底肅清英軍,把英軍占領的陣地悉數奪回來。

因此,把一切可以調動的部隊統統調集到克侖,不分晝夜輪番沖鋒,甚至把中型坦克也調來參戰。

但是,所有的英軍士兵都牢記指揮官的死命令:“退路是沒有的,隻有拼到底。“一次,意軍在夜間發動了一次兇猛的進攻,突破了邊防團的陣地,但英軍中的印度兵拼死重新奪回陣地。

天亮後,陣地前堆滿了意軍屍體。

英軍控制的陣地對意軍造成了極大威脅,英軍炮兵能過設置在這裏的觀察哨,指揮兩個師的炮兵準确炮擊意軍。

一旦意軍集結,準備發起沖鋒時,炮彈便會從天而降,在人群中爆炸。

在一次英軍的炮擊中,意大利年輕的将軍,殘暴的索馬裏征服者洛齊尼被炸得身首分家。

多洛戈羅多克山峰的英軍頑強堅守的同時,英軍指揮官正計劃打開被意軍用炸藥封死的,通向克侖要塞的唯一通道——唐戈拉斯峽谷。

如果打開這條峽谷,英軍坦克和小型裝甲車就可以通過,也就意味着打開勝利之路。

意軍顯然發現了英軍企圖,不斷進行炮擊。屢屢受挫的英軍第4英印師,再一次對散布着自己同伴屍體的山峰發起了進攻。

3月25日黎明,西約克郡兵在多洛戈羅多克陣地上已堅守了9天10夜。

3月24日夜,他們悄悄爬出陣地,占領了一座小山丘,馬拉塔營的士兵也奪取了兩座小山。

淩晨3點,意軍發現了英軍,馬上作出反應,猛烈的戰鬥又一次打響。

原來,意軍在這裏集中了大批軍隊,準備對多洛戈羅多克山發起進攻。

出擊的英軍無意間與其相遇,不可避免的血戰再次發生。

在激戰的同時,兩個營的英軍已潛入金馬倫嶺下面事先挖掘的隧道,準備對意軍實施包抄。

淩晨3點時,隧道内的英軍沖了出去,許多意軍剛剛睜開眼睛,就發現了沖到面前的英軍,吓得不知所措。

兩個多小時激戰後,英軍沖出隧道的兩個營奪取了預定目标。

許多意大利士兵自克侖戰役打響後,第一次舉起雙手投降,排着隊在英軍官兵面前通過。

英軍控制了唐戈拉斯峽谷的左側後,多洛戈羅多克山上的守軍冒着意軍的槍炮,一步步逼近峽谷右側的意軍陣地,終于奪取了右側的一些山頭。

英軍控制了峽谷兩側後,開始清理峽谷。

工兵們在峽谷中冒着意軍炮火的襲擊,以最快速度清理被封死的通道。

意軍發現無法阻止英軍前進,開始後撤,堅守多洛戈羅多克山的英軍也發現沒有人向他們射擊了。

3月26日下午,意軍不甘心失敗,試圖扭轉戰局,重新集結兵力,以坦克和重炮爲掩護,對丢失的陣地發起猛烈進攻。

馬拉塔營的士兵頑強地守住了陣地,打退了意軍三次進攻,意軍這次進攻已是強弩之末,未能奏效。

3月27日,艱苦慘烈的克侖戰役進入尾聲。

淩晨4時30分,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英軍猛烈炮火再次轟擊意軍盤踞的陣地。

意軍沒有任何還擊的迹象,這是53天苦戰以來的第一次。

當第一道陽光照射到這裏時,苦戰的英軍看到了勝利之光,一面白旗在意軍陣地上徐徐舉起。

苦戰幾十個晝夜的英軍官兵此時此刻的心情難于言表。

英軍的工程兵奮力清理唐戈拉斯峽谷,曆盡艱苦,打開了一條不足4米寬的通道,坦克和裝甲車隆隆駛過,對意軍發起最後的攻擊。

上午10點,開到克侖平原時,意軍已逃跑。

飽經磨難和戰火考驗的西約克郡兵也加入到總攻的行列。

他們在一條已幹涸的河道裏集結,河床裏布滿了意軍士兵的屍體和牲畜屍體,以及被炸毀的各種軍車,苦戰10晝夜的西約克郡士兵到現在才在這條屍體遍地的河床裏得到了喘息之機。

英軍攻克克侖要塞後,繼續擴大戰果。

4月1日攻占阿斯馬拉,8日,馬薩瓦意軍投降。

從1月19日至4月8日,意軍約有65個營被殲滅,4萬多人被俘,意大利在東非的勢力被徹底打垮。

克侖會戰是一場殘酷而意義重大的戰役。

由于克侖會戰的勝利,橫穿非洲的新的空中航線和紅海上的海上航線有了保證。

其實北非戰場對于整個二站很有意義的。

其實希大爺要打毛熊無非就是這麽幾個原因:資源,石油,空間,還有所謂的反社會主義。

北非戰場本來就是橫掃歐洲之後,繼續與英國鬥争的延伸,既然海獅行動失敗了,就開始狼群戰術圍困英倫三島還有南下北非争奪殖民地和資源。

但是北非戰場最重要的意義就在于,誰拿下了蘇伊士和直布羅陀兩個海峽,誰就能控制整個地中海。

爲什麽呢?因爲二戰軍隊補給主要靠海路和陸路補給,非洲的基建什麽水平不用我多說,所以包括地中海艦隊還有同盟國的非洲軍隊,基本都是靠直接輸送到臨近的補給港口的,但是想要進去地中海就必須經過蘇伊士和直布羅陀。

隻要這兩個海峽控制住了,甚至直接給破壞掉了,那麽大英的艦隊就算再強也沒法進入地中海,包括他們陸軍的補給船隊,那麽北非和地中海就被控制住了。

别看非洲很大,其實真正需要征服的就隻有兩個海峽還有北非沿岸港口,隻要有了兩個海峽地中海就有保障,隻要地中海有保障就能大舉進攻中東,印度,甚至背刺校長。

還有,大英這麽一個人口少,工業規模不比德國大的國家能夠二戰打得下去還不是靠殖民地輸血麽?一戰一開始的目的就是陽光下的地盤,圖什麽,就是圖資源和人口,而這兩樣東西都是霓虹和德國最缺的。

霓虹把南洋拿下了,德國把北非中東拿下了,印度夾在中間,其實一個南亞次大陸就等于一塊超大型的後方根據地,爲霓虹德國提供數不清的兵員,原材料,和一系列戰争物資。

至于爲啥不去中東,這個問題很簡單。

從地緣上講,德國妄圖拿下中東地區,不是難在迎戰中東的英國守軍,而是打開:巴爾幹—地中海—北非東部—小亞細亞—中東的所謂“石油通道”,這點是完全做不到的。

阿拉曼戰争中期,德國的坦克部隊就開始大規模缺油了,故而倒推一下,德國如果想完成這次開疆的耗油量更大的裝甲部隊遠征。

其次,蘇德在當時已經處于膠着狀态,德國根本沒辦法分兵團轉而遠征,如果德國幹這件事情,44年紅旗就可以插到柏林了,從硬條件上都不可能,何況還有地中海的海權問題。

另外,中東的探明儲量變成全球石油資源的中心,大約是在1950年後的事情,希大爺的年代,中東的探明的大油田隻有在伊朗,也就是波斯油田。

就算德國人把石油通道打開了,怎麽運出去?

說到底,還是必須拿下蘇伊士運河,也就是埃及的英國軍隊,這實際上依然沒有擺脫北非戰場毫無營養的消耗戰。

毛熊的戰事進展不利,原本拿下格魯吉亞,大回旋高加索地區,拿下巴庫油田作爲進蘇第一個戰略節點的。

而事實上整個高加索遠征的節奏在蘇聯紅軍可怕的反抗意志下變的非常坎坷,在1942年下就徹底走了下坡路。

高加索石油資源所帶來的二段補給未成功,原計劃的高加索南下會師在此時已經成了笑話,德軍的進攻鋒芒已經被紅軍鉗制住了,後面大反攻也在醞釀。

說到底漢斯貓的國力吞不下毛熊這麽大的體量

從戰術上說,在42年之前的德國規劃之中,确實是有拿下中東的計劃,但是這個計劃和題主“單純調轉槍口不一樣”。

本來是指望北非的隆美爾攻下埃及以後與高加索的德軍回合的。

其實這是個悖論,因爲把兵力給隆美爾的話,在蘇聯作戰的德軍的力量就會削弱,而如果隆美爾得不到增援,可愛的意大利盟友會把整個北非殖民地(包括利比亞和埃塞俄比亞)全丢了,希大爺總不能指望在阿爾及利亞的維希法國軍隊收複失地吧。

而且戰線越長,後勤補給越吃力。

從戰略上說,沿用了一戰時的老構想,明顯已經不符合1942年的國際新形勢。

(本章完)

追書top10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道詭異仙 |

靈境行者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深海餘燼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詭秘之主 |

誰讓他修仙的! |

宇宙職業選手

網友top10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苟在高武疊被動 |

全民機車化:無敵從百萬增幅開始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說好制作爛遊戲,泰坦隕落什麽鬼 |

亂世書 |

英靈召喚:隻有我知道的曆史 |

大明國師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這爛慫截教待不下去了

搜索top10

宇宙職業選手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靈境行者 |

棄妃竟是王炸:偏執王爺傻眼倒追 |

光明壁壘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這遊戲也太真實了 |

道詭異仙 |

大明國師

收藏top10

死靈法師隻想種樹 |

乘龍仙婿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當不成儒聖我就掀起變革 |

牧者密續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從皇馬踢後腰開始 |

這個文明很強,就是科技樹有點歪 |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重生的我沒有格局

完本top10

深空彼岸 |

終宋 |

我用閑書成聖人 |

術師手冊 |

天啓預報 |

重生大時代之1993 |

不科學禦獸 |

陳醫生,别慫! |

修仙就是這樣子的 |

美漫世界黎明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