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世界大站中,德軍就曾兩次出動潛艇企圖突入斯卡帕灣,但均被英軍發現而遭擊沉。
此次鄧尼茲決心從英軍意想不到的柯克海峽突入,達到出奇制勝的目的。
他召見了在德軍潛艇部隊中以技術高超而聞名的U—47号潛艇艇長普裏恩上尉,命令其秘密進行突破斯卡帕灣的可行性研究,普裏恩認爲隻要導航準确,操作無誤,是可以穿越沉船障礙進入斯卡帕灣。
經周密準備,10月8日普裏恩指揮U—47号潛艇從基爾出發,13日四時悄然到達奧克蘭群島東部海域,随即潛坐海底,使艇員得到休息,這是非常有必要的,潛艇兵的精神狀态,永遠是決定戰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十九時十五分,潛艇浮出海面,開始闖入柯克海峽。
普裏恩關閉柴油發動機,僅以電力發動機提供動力,憑借着高超的駕駛技術,克服水流湍急的困難,繞過了沉船和串聯其間的鋼索,于10月14日零時二十七分順利突入斯卡帕灣。
但普裏恩在斯卡帕灣西南主要錨地沒有發現任何軍艦,原來在U—47航行途中,英軍艦隊主力已離港出海。
普裏恩隻得再駕艇向東,終于在梅恩蘭島西側發現2艘戰列艦和多艘驅逐艦,零時五十八分普裏恩在3000米距離用首部發射管向2艘戰列艦齊射三條魚雷。
其中一雷命中“皇家橡樹”号戰列艦,普裏恩發射完首部魚雷後,迅速轉舵,又用尾部魚雷管發射一條魚雷,但沒有擊中,然後全速向柯克海峽撤離。
英軍根本沒有想到是遭到德軍潛艇偷襲,當“皇家橡樹”号戰列艦中雷後,有人以爲是軍艦發生了爆炸事故,有人以爲是遭到了空襲,基地指揮部拉響了空襲警報,港灣裏的軍艦采取防空措施,而“皇家橡樹”号艦長本上校和幾位主要軍官也隻是草草巡視了一番,沒有采取任何補救措施。
普裏恩從潛望鏡裏發現了英軍這一情況,藝高人膽大的普裏恩索性再次返回,重新爲首部魚雷管裝填魚雷,實施第二次攻擊。
一時二十二分,U—47在 2200米距離上瞄準“皇家橡樹”号齊射三條魚雷,兩條魚雷命中右舷,機艙被炸穿,并引發了大爆炸,“皇家橡樹”号急劇右傾,于一時三十三分傾覆沉沒,艦上官兵包括第二戰列艦分艦隊司令布格羅夫少将在内的833人喪生。
U—47迅速駛向柯克海峽,按原路撤出斯卡帕灣。
10月17日返回威廉港,受到了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和鄧尼茲的熱烈歡迎。
普裏恩被授予一級鐵十字勳章,成爲走到哪裏都會受到國民脫帽敬禮的英雄,其餘艇員均獲得二級鐵十字勳章,所有參戰官兵還獲得了希大爺的接見,鄧尼茲也由準将晉升爲少将。
盡管德軍潛艇開戰初期在大西洋上沒有取得驕人的戰績,但擊沉“勇敢”号和偷襲斯卡帕灣的勝利,使德軍統帥部逐漸意識到了潛艇的巨大作用,逐漸開始重視潛艇部隊的建設,并開始加緊潛艇的制造。
自9月3日“雅典娜”号被擊沉後,英國認爲德國已開始實施無限制潛艇戰,立即消除了一切猶豫,從9月5日起開始實行在一次世界大戰中頗有見效的護航運輸船隊體制,至10月英國同其他盟國的主要航線上都建立起護航運輸船隊體制。
事實上希大爺在開戰初期一直對英國抱有媾和的幻想,因此嚴禁鄧尼茲實施無限制潛艇戰,在破交行動中必須嚴格執行對商船的俘獲規則。
英國護航運輸船隊體制,源自數學概率論的原理,也是數學家在戰争中的一大貢獻,根據概率論分析,商船在海上與潛艇相遇,是随機的,一定數量的船隻,編隊規模越小,批次就越多,批次一多,與潛艇遭遇的機率也就增加了;
而且由于潛艇數量有限,每次與船隊遭遇,因所攜帶彈藥限制,隻能攻擊相同的商船,也就是說,船隊規模越大,即使與潛艇遭遇,每艘船被擊沉的機率就越小。
綜合上述兩條規律,船隊規模越大,每艘船被擊沉的概率就越小,以100艘船爲例,如果編爲五隊,每艘船被擊沉的概率爲25%;
如果編爲一隊,每艘船被擊沉的概率爲1%,足足相差24倍!
護航運輸船隊體制由英國海軍部領導,所有船隻編爲運送物資的慢速運輸船隊(航速在7.5節以下)、運送物資的快速運輸船隊(航速在9至10節)和運送軍隊的運輸船隊三種。
固定航線的護航運輸船隊,通常使用起駛點的第一個英文字母爲代号,如哈利法克斯開往英國的船隊代号爲HX,各固定航線均有護航運輸船隊的航行日程表。
早期的護航運輸船隊通常由40至60艘船組成,排成9路或12路縱隊,船與船之間距離約爲550米,縱隊之間間隔約爲900米,形成正面寬約4至 4.5海裏,側翼寬約1.5至2海裏的長方形隊形。
這樣一來可以減少運輸船隊側翼遭到潛艇攻擊的機會,二來可以避免隊形過長,後尾船隻忙于追趕前面船隻,三來能減少船隻相互碰撞的危險,而且這樣的隊形最有利于各船之間的目視通信。
護航軍艦以4艘配置于船隊的四角,形成盒狀警戒圈,其餘軍艦則位于船隊正前方扇面。
最初英軍使用戰列艦或巡洋艦擔任護航軍艦,當德軍水面艦隻的威脅消除後,便不再使用戰列艦或巡洋艦護航了。
因爲在潛艇威脅面前,使用寶貴的戰列艦或巡洋艦爲運輸船護航有些得不償失。
有些人對護航船隊體制持否定态度,認爲大批船隻在裝完貨物或卸完貨物後,必須停留在港口,等待與其他船隻編成護航船隊,這樣既浪費了時間又減低了船舶運載量。
但事實勝于雄辯,護航運輸船隊體制的實行,大大降低了船隻的損失,在戰争爆發後的四個月中,編入護航運輸船隊的5756艘船隻中,隻有12艘被擊沉,而且這12艘中還有5艘是在掉隊的情況下被擊沉的。
而同一時間裏單獨航行的船隻有102艘被擊沉。
這一階段,英國共損失運輸船114艘,計 42.3萬噸。
戰争初期,英國的反潛措施除了采取護航運輸船隊體制以外,就幾乎沒有其他有效的措施了。
航母編隊的攻擊性反潛戰術,因“勇敢”号被擊沉而夭折;反潛飛機裝備的MKⅠ型雷達性能欠佳,隻能發現5000米外水面狀态航行的潛艇。
在能見度好的情況下,潛艇甚至通過目視觀察能先發現飛機!
而且反潛飛機由于使用的炸彈性能不佳,投向潛艇後反而會被水面反彈到空中爆炸,對飛機所造成的損害竟然更甚于對潛艇的損害!
有2架飛機就這樣被自己的炸彈所擊落。
加之反潛飛機數量嚴重不足,英國隻得采取“稻草人”戰術,即征用大量民間飛行俱樂部無武裝的飛機,沿海岸飛行,以迫使德軍潛艇下潛,并及時發現被擊沉的運輸船,這種落後的戰術竟然一直使用到1940年5月法國淪陷後。
要使反潛飛機真正在作戰中發揮作用,不僅要對炸彈進行改裝,還要安裝轟炸瞄準具和新型的探測儀,完成這些工作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
爲了彌補護航艦隻的不足,英國開始加緊建造輕型護衛艦,這種護衛艦排水量在2000噸以下,裝備火炮、深水炸彈和聲納,在武裝拖網漁船和其他小型艦艇的支援下,是一種能在近岸海域有效進行反潛作戰的艦艇。
在1939年9月至1940年5月的第一階段中,德軍由于種種原因限制,主要采取的是單艇作戰,鄧尼茲還是按照戰前的設想開始進行集群作戰的嘗試性實驗。
第一次是1939年10月中旬,出動6艘潛艇,結果其中1艘在英吉利海峽觸雷沉沒,2艘在攻擊護航運輸船隊中被擊沉,因此集群作戰實驗沒有成功。
同時組織潛艇在英國海岸附近海域進行了大面積布雷,所布的水雷先後炸沉12艘船隻炸傷6艘,損失船隻的噸位達12萬噸。
1939年11月中旬,鄧尼茲再次出動4艘潛艇進行集群作戰嘗試,U—53号潛艇發現了KS—27護航運輸船隊,盡管多次遭到英軍護航軍艦和水上飛機的壓制和驅趕,但仍一直保持着與船隊的接觸,并引導其他3艘潛艇趕來。
但因種種原因沒能達成集群攻擊,潛艇隻對掉隊的船隻進行了攻擊。
盡管集群攻擊戰術未能如願,但德軍潛艇多以單艇在英國港口和近岸航線實施陣地伏擊或機動伏擊,或在護航運輸船隊可能航線或廣闊海域實施遊獵作戰,仍取得了不小的戰果。
9月擊沉41艘同盟國及中立國的船隻計15.3萬噸,10月擊沉27艘計 13.5萬噸,11月擊沉21艘計5.2萬噸,12月擊沉25艘計8.1萬噸,被潛艇擊沉的船隻占損失船隻總數的51.7%。
其中11月和12月戰績下降的原因是戰争爆發後出擊的潛艇陸續返回基地補充給養,德軍由于潛艇數量少,基地距離作戰海域又遠,在大西洋活動的潛艇數量大爲降低,通常隻有3至5艘,從未超過8艘。
至1939年底德軍共損失潛艇9艘,幾乎占其潛艇總數的六分之一。
最使鄧尼茲高興的是,有關破交作戰的種種限制逐漸被取消,9月23日獲許可以攻擊命令停止航行但仍在使用無線電報警的船隻;
9月24日獲準可以攻擊法國船隻;9月30日可以攻擊任何在北海航行的船隻;10月2日從英法沿岸至西經15度海域航行的所有船隻均可以予以攻擊;
10月17日獲準攻擊除客輪以外的任何敵方船隻;10月19日從英法沿岸至西經20度海域航行的船隻隻要實行燈火管制均可予以攻擊;
11月17日終于取消所有限制,開始實施無任何限制的潛艇戰!——至此,鄧尼茲終于可以徹底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
1939年11月,美國終于逐漸認識到納粹德國的殘暴本性,開始改變了禁止向交戰雙方出售武器或貸款的中立立場,國會通過了中立法的修正案,允許在“現金交易運輸自理”的原則下出售武器。
也就是購買武器的國家必須用現金支付,并用自己的船隻運輸,從紙面上看這對雙方都是公平的,其實由于德國海軍力量非常薄弱,根本無力保護自己的船隻,所以這一修正案是明顯傾向于英國的。
進入1940年,德軍潛艇的破交作戰仍未有突破性的進展,1月擊沉40艘商船,計11.1萬噸,2月擊沉45艘17萬噸。
2月間鄧尼茲第三次組織集群作戰的試驗,派出5艘潛艇前往北大西洋,結果U—54發現了法國的兩支護航運輸船隊,但該集群中的另2艘潛艇由于距離太遠無法及時趕到,隻是攻擊了因掉隊而落後的船隻,第三次集群攻擊的嘗試又告失敗。
3月4日德國最高統帥部下達了禁止潛艇執行破交作戰的命令,将其全部用于即将發起的挪威戰役,根據這一命令德軍投入挪威戰役的潛艇達31艘,占其潛艇總數的65%。
爲此鄧尼茲不僅從潛艇學校抽回了擔負訓練任務的潛艇,還縮短了2艘新下水潛艇的試航時間,除了少數幾艘在進行檢修的潛艇外幾乎盡數參戰。
但令鄧尼茲哭笑不得的是在戰役中,潛艇部隊被賦予的任務是偵察和掩護己方艦隊的活動,這簡直是潛艇使用的極大誤區,因此白白付出了4艘潛艇的損失。
唯一的收獲就是在作戰中發現了G7型魚雷存在的巨大缺陷,先後實施魚雷攻擊36次,均無建樹,被潛艇部隊官兵稱爲“窩囊的魚雷”。
可以設想如果沒有及時發現這一問題,在以後攻擊擁有強大護航兵力的船隊時,潛艇必将遭緻慘重的損失,從這個角度來看,挪威戰役對于德軍潛艇部隊而言不失是一大收獲。
4月下旬,鄧尼茲成立了魚雷調查委員會,調查魚雷出現的問題。
認爲在挪威海域海底蘊藏着大量鐵礦,導緻磁引信發生偏差,因此鄧尼茲下令禁止使用磁引信。
在這之前由于隻能使用威力較小的觸發引信,以往隻需一條魚雷就能解決的攻擊,至少需要兩條,也就使得潛艇在作戰中消耗魚雷的速度大大增加。
因此作戰時間大大縮短,很多潛艇在返航途中眼睜睜看着英國運輸船隊穿梭而行卻沒有魚雷可以使用。
5月挪威戰役結束後,一些潛艇急需檢修,還有幾艘潛艇作爲訓練潛艇配屬給了潛艇學校,新下水的潛艇還需要試航和訓練,德軍能投入大西洋執行破交任務的隻有30艘潛艇,每天真正戰鬥在大西洋最前線的潛艇不超過10艘。
鑒于如此情況,鄧尼茲隻好将集群攻擊戰術暫時擱置起來,等待以後擁有足夠數量潛艇時再實施,現在則提出了“經濟使用原則”,即盡量将潛艇派到英國護航力量最薄弱的海域,力求每艘潛艇都能達到最高擊沉噸位。
鄧尼茲在威廉港潛艇部隊指揮部的作戰室裏,将擊沉情況用大幅圖表顯示出來,進行仔細地研究分析,并據此來指揮潛艇作戰。
至1940年6月,德軍潛艇共擊沉船隻242艘,總噸位約85萬噸。
這些損失對英國而言,還是能夠承受的,因爲同一時期裏新建造的船隻噸位完全彌補了損失。
而且英國的反潛戰總體情況還不算壞,擊沉了德軍24艘潛艇,并将德軍潛艇逐漸逐出近岸海域。
1940年6月開始的大西洋之戰第二階段,由于德國相繼占領了法國、挪威,原先極其不利的海上态勢頓時改觀,德國海軍迅速在挪威和法國沿海各港口建立潛艇基地。
特别是從位于比斯開灣的洛裏昂、布勒斯特、聖納澤爾、拉羅舍爾和波爾多等港口出發,潛艇可以直接進入大西洋,比從德國本土基地出發,航程足足縮短了800千米,連250噸級的小型潛艇也能進入大西洋。
而大型潛艇更是能夠到達大西洋中部海區活動,而且潛艇在消耗完了所攜帶的彈藥、燃料和物資後,也不再需要長途跋涉返回本土基地補給,可以就近駛往比斯開灣港口進行補給和檢修。
因此鄧尼茲對于這些基地的建設非常重視,親自來到比斯開灣各港口監督建造工程,還将潛艇部隊的指揮部前移至法國洛裏昂。
7月開始随着潛艇供應船的服役,可以在海上對潛艇進行燃料、魚雷和食品的補給,更是大大提高了潛艇的在航率和第一線活動的巡航時間。
7月前平均至少需要2.35艘潛艇才能保障1艘潛艇在海上戰鬥巡航,7月以後這一比率下降到1.84:1,因此德軍潛艇總數雖從開戰時的57艘減少到53艘,但在大西洋上執行戰鬥巡航的潛艇數量卻增加了一倍,平均每天有10至15艘潛艇在海上活動。
這些潛艇分散部署在不列颠群島以西海域,英國運輸船隊的航線上待機,一旦發現單獨航行的船隻,立即予以攻擊;
如果發現護航運輸船隊則迅即向位于洛裏昂的潛艇部隊司令部報告,并盡量保持與船隊的接觸,随時報告船隊新的航行、航速和位置,鄧尼茲則迅速指揮在附近海域活動的潛艇向船隊所在海域集結。
然後于夜間開始集群攻擊,天亮前結束攻擊利用白天再趕往下一個攻擊陣位,入夜後再次組織攻擊,這樣連續一個夜晚接一個夜晚反複攻擊,直至船隊到達目的地。
同一時期,由于德國空軍的空中威脅,英國将從加拿大開來的護航運輸船隊的航線改到了愛爾蘭和蘇格蘭之間的北海峽,這樣一來就導緻了北海峽入口和蘇格蘭以西海域,經常擁擠着大量船隻,成爲德軍潛艇最理想的狩獵海域。
加上英國海軍因爲在挪威戰役和敦刻爾克大撤退中很多驅逐艦被擊沉擊傷,還要保留大量的驅逐艦以應付德軍可能的入侵,所以英國的護航軍艦數量減少了很多,這給了德軍潛艇絕佳的機會。
而且德軍潛艇經過數月作戰已經積累了突破英軍護航軍艦警戒的豐富經驗,同時得到德國空軍和意大利潛艇的有利配合。
7月中旬開始鄧尼茲終于有了足夠的潛艇開始實施被稱作“狼群戰術”的集群攻擊戰術。
這一時期中無論單艇還是集群作戰都取得了巨大的戰果,1940年的夏秋季節,也就被稱爲德軍潛艇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6月德軍潛艇擊沉58艘,28.4萬噸;7月擊沉38艘,19.6萬噸;8月56艘,26.8萬噸;9月57艘,29.5萬噸,10月63艘,35.2萬噸。英國的船隻損失直線上升!
從7月開始,英國從航線起始點兩方向擴大護航範圍,從英國開往加拿大和美國的運輸船隊,由英國海軍的護航軍艦護送至西經17度,至10月又擴大爲西經19度。
但大西洋航線上中間一段是沒有護航的,這一海域也是德軍潛艇活動最猖獗的海域,直到紐芬蘭附近海域才由加拿大海軍前來接應。
8月英軍Ⅶ型機載反潛炸彈開始投入實戰,這是在200千克圓柱形反潛炸彈基礎上研制出來的,炸彈頭部有圓形整流罩,尾部有尾翼,能在空中保持穩定的姿态,采用水壓引信,隻有落水後到達預定深度在水壓作用下才會爆炸,不會給飛機造成損害,而且威力比老式炸彈大得多。
與此同時,英軍還研制出了機載AS—Ⅶ型雷達,能夠在較遠距離發現水面狀态的潛艇。
但這些裝備在實戰中并未取得明顯收效,英國軍事工業的科學家進行了仔細分析研究,發現深水炸彈水壓引信定深過大,常常在潛艇下方爆炸,便迅速改爲淺定深引信。
英國科學家還發現,在目視情況下,通常都是潛艇首先發現飛機,因爲英軍飛機黑色塗漆在天空的淺色背景襯托下,是個非常明顯的黑點。
根據海鳥的腹部一般都是白色的情況,英國空軍以白色塗漆飛機和黑色塗漆飛機進行對比試驗,果然白色塗漆飛機被發現的距離要比黑色飛機遠30%,據此英軍迅速将所有反潛飛機下部都塗成白色。——但這些措施還需要時日才能發揮出作用。
8月17日,希大爺下令對英國實施全面海上封鎖,潛艇有權擊沉任何進入封鎖海域的船隻,中立國船隻隻要進入封鎖海域,同樣是合法的攻擊目标。
這樣潛艇部隊被束縛的手腳徹底解放了,潛艇艇長開始大顯身手,積極投入到了“噸位競賽”中,湧現了一大批名噪一時的王牌艇長,如U—47号艇長普裏恩、U— 99号艇長克雷斯特施默爾、U—100号艇長舍普克、U—46号艇長英多拉斯、U—101号艇長弗洛恩漢,尤其是前三位艇長被譽爲三大王牌。
在這一黃金時期裏典型的戰鬥有9月間SC—2護航運輸隊和HX—72護航運輸船隊,10月間SC—7、HX—79和OB—229護航運輸船隊的護航戰。
早在8月30日,德國海軍代号爲B機關的情報處密碼科破譯了英軍關于SC—2運輸船隊航線和與護航軍艦會合海域的密碼電報。
根據這一情報,德軍調集U—47、U—65、U—101和U—124共4艘潛艇前往攻擊。
9月6日,U—65發現了運輸船隊,但還沒來得及報告船隊位置就被英軍護航軍艦驅走了,直到午夜過後,U—65号才再次發現船隊并引導U—47前來。
U—47借助夜色掩護,采取水面攻擊戰術對船隊連續實施攻擊,一口氣擊沉了3艘運輸船。
9月7日白天,英軍水上飛機和軍艦竭盡全力,将德軍潛艇驅走。這才保障了當晚船隊的安全。
9月8日夜間,U—47和U—65号潛艇再次成功突破了護航軍艦的警戒,實施了攻擊,U—47又取得了擊沉1艘運輸船的戰績。
9月9日淩晨,正在附近海域活動的U—28和U—99号潛艇也趕來,加入到攻擊的行列,U—28擊沉了1艘運輸船。天亮後,圍攻船隊的潛艇才被驅走。
此次護航戰,英軍護航艦依靠目視觀察和聲納探測,無法及時準确發現德軍潛艇,也就無法組織德軍潛艇對船隊的夜間水面攻擊,損失了5艘運輸船,計2萬餘噸。
9月20日U—47發現了從加拿大開往英國的HX—72運輸船隊,該船隊編有41艘運輸船、1艘驅逐艦和4艘護衛艦。
此時U—47隻剩下了一條魚雷,所以無力采取攻擊,隻好一面跟蹤船隊一面召喚附近潛艇盡快趕來。
天黑後首先趕到的U—99号對船隊實施了攻擊,擊傷3艘運輸船,其中1艘後終因傷勢過重而沉沒,其餘2艘因傷掉隊後被其他潛艇擊沉。
天亮前,U—48也進行了攻擊,擊沉了1艘運輸船。
9月21日入夜後,U—100号潛艇突入船隊中間,艇長舍普克充分發揮其高超的駕駛技術,連續進行了長達四小時的攻擊,一連擊沉7艘運輸船,護航軍艦對其竟一籌莫展,毫無辦法。
9月22日清晨,英軍2艘驅逐艦趕來加強護航力量,并将正企圖進行攻擊的U—32号潛艇驅走,這才結束了船隊噩夢般的航程。
此次護航戰中,德軍潛艇尤其是U—100号表現出色,總共擊沉了12艘運輸船,計7.7萬噸。
10月,德軍集結在北海峽附近海域的潛艇多達10艘,積極展開破交作戰。
10月17日淩晨,U—48号發現了從加拿大開往英國的SC—7船隊,該船隊由30艘運輸船和5艘護衛艦組成,艇長布萊克勞特少校果斷實施攻擊,擊沉了2艘運輸船,并向潛艇司令部報告了船隊的航速、航向、船隻數量等情報。
天亮後U—48被英軍的水上飛機發現,随即遭到了深水炸彈的攻擊。
水上飛機并且引導驅逐艦對潛艇所在海域進行了連續深水炸彈攻擊,潛艇雖然沒有遭到損傷,但被迫長時間潛航,以緻失去了與船隊的接觸。
這讓正忙于調兵遣将的鄧尼茲心急如焚,好在U—38号及時趕到,重新發現了船隊,這才使鄧尼茲能夠迅速調集U—46、U—99、U—100、U—101和U—123号潛艇在船隊航線前方組成了巡邏線,張網以待。
17日晚U—38号首先發難,搶先發起攻擊,擊傷1艘運輸船,但U—38很快就被護航軍艦驅走。
18日黃昏後,船隊闖入了潛艇巡邏線,遭到了上述5艘潛艇的圍攻,船隊的隊形被徹底打亂,德軍潛艇乘機大開殺戒,擊沉了19艘運輸船,擊傷5艘,其中U—99号戰果最爲輝煌,擊沉6艘擊傷1艘。天亮後,U—99、U—101和U—123都用完了所攜的全部魚雷而返航。
19日夜間,另兩支HX—79和OB—229護航船隊也經過這一海域,同樣遭到了德軍潛艇的猛烈攻擊,HX—79船隊損失12艘船隻,OB—229船隊損失2艘船隻,參戰的潛艇大都用完了攜帶的魚雷陸續返航。
這三支護航運輸船隊總共有35艘商船被擊沉,損失噸位達16萬噸。
在1940年7月至10月間,德軍潛艇的黃金時代裏,德軍以6艘潛艇的代價,擊沉英國及其中立國運輸船217艘,總噸位達110萬噸。
面對如此慘重的損失,丘吉爾首相隻得向羅絲弗求援,8月,羅絲弗秘密派遣以葛萊姆上将爲團長的軍事代表團前往英國,與英國進行會談,并制定醜國一旦參戰後在大西洋與英國海軍合作的計劃。
英國還将一年來在海戰中所取得經驗和情報,以及雷達等先進技術無償提供給醜國。
在此會談基礎上,醜英參謀長于1941年1月至3月在華盛頓舉行了秘密談判,簽訂了“ABC—1”協定,協定中規定不論醜國是否參戰都将擔負起在北大西洋護航的主要責任。
同時經多次磋商,1940年9月2日醜英達成協議,英國将其在巴哈馬群島、牙買加群島、安提瓜島、聖盧西亞島、特立尼達島和英屬圭亞那等地的海空軍基地九十九年的使用權。
同時将紐芬蘭的阿根夏和百慕大島基地無償提供給醜國使用,換取醜國50艘超齡服役的舊驅逐艦。
這一協議已經改變了醜國的中立地位,引起了德國的極大不滿,希大爺随即下令取消潛艇襲擊醜國商船的最後限制,甚至還産生了奪取大西洋中部某些島嶼的想法,但德國仍盡量避免與醜國發生直接沖突,同時嚴令海軍艦艇不得攻擊美軍艦艇。
9月5日羅斯福發布命令,沿美洲大陸海岸設立中立海區,或稱“安全海區”,由美軍大西洋艦隊組織對中立海區的巡邏和爲航行船隻提供護航,同時宣布将驅逐中立海區裏參戰雙方的作戰艦艇。
實際上聲稱嚴守中立的醜國海軍從一開始就将在該海區航行的德國商船位置通報給英國海軍。
進入11月,德軍潛艇的輝煌時代終于告一段落,由于長期在海上作戰,大批潛艇迫切需要檢修和維護,因此能夠出海的潛艇數量大大減少,平均每天在大西洋上遊獵的潛艇才區區5艘!
而且大西洋上惡劣的天氣也嚴重影響了潛艇作戰,使得11月德軍潛艇擊沉的船隻僅有32艘,計4.7萬噸。
12月,因爲英國在不列颠空戰的勝利,德國入侵英倫三島的可能大爲減少,英國海軍一直保留在本土準備用于反登陸的大批驅逐艦得以轉用于大西洋護航作戰,德軍潛艇被迫逐漸向護航力量薄弱的遠洋轉移,以尋找戰機。
但随着向遠洋的發展,發現護航運輸船隊的概率也逐漸降低,因此全月擊沉運輸船僅37艘,計 21.3萬噸。
12月4日,英國空軍所屬的海岸航空兵劃歸海軍指揮,以便更有效地組織海空協同,進一步加強空中護航力量。
同一時期,鄧尼茲也深深感覺到潛艇缺乏有力的偵察保障,難以擴大戰果,向海軍司令部遞交備忘錄,要求爲潛艇部隊配屬空中偵察力量。
在海軍司令雷德爾元帥和德軍最高司令部作戰部長約德爾上将的大力支持下,幾經周折才于1941年1月得到了一個大隊的遠程偵察機,但是此舉得罪了将空軍視爲禁脔的空軍總司令戈林。
而且由于飛行員缺乏專項訓練,海上偵察能力以及與潛艇協同很差,加之偵察機航程還太小,遠遠不能滿足需要,效果微乎其微。
12月8日,丘大爺緻信羅絲弗,這封信被丘大爺在回憶錄中稱爲一生中最重要的信件!
信中介紹了英國所面臨的艱難局面和蒙受的慘重損失,并向醜國提出了要求醜國海軍爲英國船隊護航、擴大醜國海軍控制的中立海區、利用醜國造船工業補充英國船隻的損失、提供包括飛機在内的大量軍事物資等一系列請求。
最後明确表示英國目前無力支付上述援助的資金,特别請求不要堅持必須現金支付的原則。
羅絲弗作爲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傑出鄭治家,當然清楚英國的抗戰對于醜國的重要意義,援助英國是多麽的迫切!
但是苦于受到國内當時還非常活躍的孤立主義的制肘,以及中立法案的限制,難以實現。
經過仔細考慮他于12月29日發表了著名的“爐邊談話”:“如果鄰居家失火,來向你借水龍帶,你能說水龍帶值十美元,請先付十美元嗎?不!不能!我們隻會說,拿去用,用完了再還我!”
這一比喻,形象說明了當時的形勢,也掀起了醜國國内關于援助英國的大讨論,三個月後的1941年3月11日,國會通過了《租借法案》,即以租借形式向英國、華夏等正與軸心國處于交戰狀态的國家提供戰争物資。
1940年全年,德軍潛艇共擊沉471艘運輸船,總噸位約218.6萬噸,損失潛艇31艘。
1941年1月英國開始在護航軍艦上裝備HF/DF高頻測向儀,這種裝置可以截獲德軍潛艇之間或潛艇與基地之間的無線電波,從而準确測出發出無線電波的潛艇位置。
同時裝備的還有改進型AS雷達,這些裝備大大有利于發現潛艇的蹤迹,德軍潛艇發現船隊後,隻要發報報告情況,就會被高頻測向儀測出位置;
實施夜間水面攻擊戰術,則會被新型雷達發現;
潛入水下,又難逃聲納的搜索,這樣一來潛艇作戰中自身安全性和隐蔽性難以保證。
而且英軍開始爲偵察機配備雷達,使之能盡最大可能擴大偵察範圍,正是由于英軍遠程偵察機數量的增加和性能的提高,德軍潛艇活動受到了極大壓制。
1月,德軍潛艇共擊沉船隻21艘,12.7萬噸。
2月醜國宣布海軍承擔護航的安全海域從西經60度擴大到西經26度。
醜國海軍作戰部開始制定護航計劃,并承擔從紐芬蘭的阿金夏至冰島海域護航使命。
同時德軍開始實施改進的潛艇戰術,即以6至8艘甚至更多數量的潛艇在護航運輸船隊可能經過的海域以四五十千米間隔一字展開,形成潛艇巡邏線或稱艇幕,隻要其中任何一艘潛艇發現船隊,就立即報告潛艇司令部,再由潛艇司令部組織附近潛艇展開連續的夜間水面攻擊。
鄧尼茲将這一戰術的原則思想概括爲在必要時間和地點上集中最大數量的潛艇。
這就是著名的“狼群戰術”,随着這一戰術的使用,2月的戰績略有上升,達到擊沉運輸船37艘,計19.7萬噸。但比起過去的黃金時期來,戰果還是有所下降。
因此,鄧尼茲于3月起調集最精銳的潛艇前往英國西北海域,企圖發起一次大規模的破交作戰,再創輝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