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1年,醜國軍械部開始了對于半自動步槍的招标。
除了加蘭德,當時參與競争的還有貝爾艾蒂和湯普森設計。
另外,約翰·道格拉斯·佩德森也在軍械部資助下開始研發一款口徑小于.30的半自動步槍。
佩德森最終選擇了一款.276(7毫米)子彈。
更小的口徑可以讓槍變得更小更輕便,降低後坐力,并允許士兵攜帶更多彈藥。
時間快進到1925年,佩德森成功研發出來一款原型槍。
原型槍采用了10發彈夾和固定的彈匣,彈夾會被整體塞進彈匣之中,當子彈打空之後會被直接彈射出來。
這個系統會被加蘭德借鑒并整合到M1加蘭德步槍之中。
其半自動裝置使用了延遲後座原理,可以被理解爲一把大号的魯格手槍。
在1925年,.30-06子彈的裝藥迎來了一項改進。
新型的M1子彈盡管和先前的設計在尺寸上是一緻的,但其壓強曲線和老型号完全不一緻。
新型裝藥的燃燒更爲緩慢,不足以讓底火驅動半自動裝置。
同時,底火開始被固定至子彈上。
加蘭德的底火沖程系統依賴底火來實現半自動,而現在底火不止不足以驅動裝置,更是被固定在了子彈上。
底火沖程設計正式被作廢,加蘭德不得不重新設計一種半自動系統。
現代輕武器使用的子彈皆是定裝彈,一般來說包括了彈頭、推進藥、底火、固定底火的裝置和彈殼這五部分
無論如何,競标依舊按計劃執行。
貝爾埃蒂的設計一開始就被淘汰了,而湯普森的設計則在1926年和加蘭德的底火沖程設計進行了比較。
二者很快就被指出缺陷,并要求修正以重新測試。
但在這個時候,軍械委員會已經認爲佩德森的設計的優勢已經極爲明顯了,他們要求加蘭德提交一款使用.276子彈的型号來和佩德森的競争,原本的.30口徑半自動步槍則隻建議制造一支來進行測試。
在測試之後,加蘭德重新設計了一支步槍,這把步槍根據口徑不同被命名爲T1和T3。
和之前劍走偏鋒的底火沖程不一樣,設計采用比較傳統的導氣沖程設計。
槍管的末端有一段導氣管,子彈發射後膨脹的氣體進入後推動活塞實現半自動。
在1928年,戰争部進行了一次公開的招标。
戰争部要求所有設計都必須爲使用.276子彈的半自動步槍,并着重要求步槍設計簡單、堅固且要易于生産。
設計師們被告知招标“大概”會在1929年7月1日進行,要求則和1921年的測試基本一緻。
總計7種設計參與了競标,但最後加蘭德的設計被認爲更爲優越:它部件更少,更輕,更簡單,更容易制造,不需要潤滑子彈……如此等等。
不過這個設計并非沒有問題,槍膛閉鎖失敗、走火和導氣系統失靈的情況依然時有發生。
另外,戰争部還重新審閱了決定使用.276子彈的決定。
在對活羊進行射擊實驗後,他們發現中口徑子彈在遠距離有着更強的殺傷力,而小口徑則在短距離表現更好。
基于未來戰争的不确定性,委員會建議恢複.30口徑加蘭德的設計工作。
不過,最初,委員會還不甚願意抛棄.276口徑,但有位将軍極力反對這種觀點,他認爲.276口徑的步槍就是垃圾。
這位将軍就是麥克阿瑟,他當時擔任醜國陸軍參謀長,每句話都格外有分量。
出于對小口徑穿透力的不信任,他并沒有接受組委會的建議,強行要求把.30口徑的步槍規劃爲重點項目。
在一片混亂之中,加蘭德開始在春田兵工廠開始對.30設計進行改進。
原曆史中,這些改進過的步槍于1932年三月在阿伯丁試驗場進行測試,且表現得相當好。
醜國陸軍向春田兵工廠訂購了80支T1E2步槍,這些實驗型步槍每一支造價1831美元,但工程師估計量産版本得成本可以降至64美元。
在生産過程中,這些步槍于1933年八月三日被定項爲“醜國半自動步槍,.30,M1”。
在1935年十月,步兵和騎兵的測試結論都推薦M1步槍替換M1903春田步槍。
在1936年1月9日,M1加蘭德作爲制式裝備進入現役。
由于工廠爲優化生産擅自做出了許多改動,早期的加蘭德不乏問題:比如,如果彈夾中第七顆子彈位于右側,彈夾将無法順利彈出;
彈夾在還剩一發子彈的情況下直接彈出。
但這些問題都在還原加蘭德原來的設計後解決了。
因爲難以安裝刺刀和可靠性問題,槍口導氣裝置也被更爲傳統的導氣系統所取代。
在進行這些修正之後,加蘭德的槍管長度增加到了24英寸,重量則增加到了8.3千克。
像大部分新武器一樣,早期加蘭德的生産較爲緩慢。
第一批量産加蘭德于1937年九月以每天十支的速度離開生産線,生産速度直到1939年二戰爆發時才開始有大幅度的提高。
1939年九月的生産速度達到了100支一天,到了1940年一月則達到了200支一天。
随着醜國在1941年底加入戰争,加蘭德的傳奇也就此開始。
在小本子不宣而戰後,列裝加蘭德的醜國陸軍很快就開始和小本子士兵交火了。
在地中海戰區,裝備了加蘭德的醜軍士兵則在火炬行動中登陸了北非。
從此之後,加蘭德幾乎沒有缺席任何一場醜軍參與的戰鬥。
如果要評價加蘭德的表現,朱利安.J.哈切爾少将無疑是最佳的人選。
他不僅僅參與了加蘭德和與.30-06子彈的研發,而且作爲一位出身軍械部的将軍,哈切爾少将的工作就是評估武器的作戰效應。
哈切爾指出軍械部早在菲律賓戰役時就收到了對加蘭德步槍的贊譽,麥克阿瑟将軍更是對加蘭德極爲滿意。
遺憾的是,先進的輕武器并不能改變戰争的局勢。
在小本子主導了制空權和制海權後,他們很快占領了菲律賓全境。
值得一提的是,小本子陸軍在戰争後期嘗試仿制了加蘭德,命名爲四式步槍。
盡管該槍并沒有進入現役,這也側面說明了加蘭德設計的影響力。
相較于北非戰役中醜軍的輔助角色,醜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從1942年開始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中的戰鬥讓加蘭德的優勢顯現的更加明顯。
當陸軍在半自動步槍的路上越走越遠,海軍陸戰隊則對加蘭德的可靠性表示懷疑。
在1940年11月時陸戰隊進行的一系列測試表明M1903春田步槍的可靠性遠高于M1加蘭德步槍。
即便在參加測試的半自動步槍中表現最好,加蘭德的發生故障的次數(370)仍是春田(53)的七倍有餘。
所以,當陸軍開始裝備最新銳的半自動步槍時,海軍陸戰隊依舊拿着父輩們的武器。
實戰證明,加蘭德的可靠性達到了兩栖作戰的要求。
約翰·喬治中校是最早登陸瓜島的陸軍軍官之一,他見證了海軍陸戰隊對加蘭德态度的轉變。
在一次陸軍和陸戰隊的合作巡邏之中,他發現一名海軍陸戰隊特戰組(醜國第一支參加二的站特種部隊)的成員一直跟在一名陸軍中士的後面。
當問到爲什麽時,陸戰隊員很幹脆的回答道:
“你估計會在第一波埋伏時就死了,但在你倒地之前我一定會扔掉這把該死的春田然後拿過你的槍!”
毫無疑問,對于叢林接近戰來說,半自動明顯要比栓動更具優勢。
最終,海軍陸戰隊于1941年末正式将加蘭德列入現役。
到了硫磺島戰役時,海軍陸戰隊已經開始換裝加蘭德了
當海軍陸戰隊奮戰于太平洋諸島時,陸軍正在計劃登陸歐洲,開辟蘇聯一直要求的第二戰場。
最終,命名爲“霸王行動“的登陸作戰開始,第82空降師和第101空降師負責率先空降,奪取德軍後方的重要戰略據點。
作爲一支全尺寸步槍,加蘭德的重量構成了一定的問題。
第82空降師指揮官詹姆士·蓋文評價道:
“考慮到傘兵的重裝狀态,跳出飛機時大概是最爲危險的時刻。(傘兵們需要攜帶)一把上了膛的加蘭德,156發步槍子彈,手槍以及和它配套的三個彈匣,一把工兵鏟,一把刀,一個水壺,一個急救包,四個左右的手雷,備用糧食,一些地圖和一件雨衣。”
同時他也指出空降兵需在跳傘時将加蘭德放置在備用降落傘的那一側——槍口朝臉而槍托位于兩個膝蓋之間,傘兵将在主降落傘成功打開後将步槍從備用降落傘後抽出以保證步槍不影響降落。
很明顯,這一套教條十分麻煩,但這讓傘兵落地之後就可以進行戰鬥,實屬盟軍空降作戰的一大進步。
盡管加蘭德是醜軍的制式步槍,但她的使用并不局限于醜國武裝力量。
英國人在1939年取得了一把加蘭德,并将其命名爲YSL。
這個稱呼當然和當代某著名品牌沒有關系,其隻是揚基佬的自填裝步槍的簡稱。
英國人最終決定在當前的戰局之下,轉産加蘭德并不是最好的選擇。
三萬八千支加蘭德也在租借法案之下運輸至了英國,但大部分被配發至了四線部隊國土防衛軍。
這也導緻了一個非常具有諷刺情況,即英國陸軍發現他們的輕武器甚至不如由老幼病殘組成的國土防衛軍的先進。
随着德國和小本子的相繼投降,世界大戰落下帷幕,但在高麗半島北邊的金子決定對南邊的李子發動襲擊,高麗戰争就此爆發。
作爲棒國的盟軍,醜軍也随之開始作戰,加蘭德也被投入了戰鬥。
就像二戰那樣,醜軍上下對加蘭德極爲滿意。
在陸軍所有的武器之中,加蘭德對極端寒冷的天氣最有抗性,無論是結冰還是起霜都不會過度影響到武器的可靠性。
但加蘭德也不是沒有問題,她那極具特色的“叮”不僅會提醒使用者換彈,據說也會吸引敵人的注意。
所謂無風不起浪,關于加蘭德那标志型的“叮”一聲導緻的後果最早記載于太平洋戰場。
羅耶·F·頓拉普在他的書中提到,這和微波爐一樣的響聲會在彈夾彈出時發出,他個人認爲有不少醜國士兵因爲這個響聲付出了生命。
小本子會在聽到聲音之後跳出掩體進攻,而醜國士兵這時正好在裝彈,所以無法及時反應。
他提到阿伯丁試驗場嘗試開發了一款塑料彈夾,普通士兵則用彈夾敲擊鋼盔模拟這一聲音來引誘小本子。
這一傳言在朝鮮戰争中更是愈演愈烈,來自陸軍第2師韋恩·斯蒂芬如此說道:
“M1的一個缺陷在于它在最後一發子彈打完之後彈夾彈出時發出的噪音。華人知道這個聲音代表着什麽,如果他們足夠近就會向伱發起沖鋒。”
盡管有如此多的證詞,加蘭德的“出前一叮”導緻的後果也許沒有其中描述的那般緻命。
其最主要的原因可以分爲3個。
其一在于戰場上的噪音等級完全可以掩蓋住加蘭德的退彈聲:近距離的槍聲約爲145分貝、手榴彈爆炸約爲165分貝、迫擊炮的爆炸聲約爲190分貝,2000磅炸彈爆炸的聲音則超過了200分貝。
所有沒有聽覺保護的士兵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響,至少耳鳴聲會伴随他們很久。
事實上,他們如果可以聽清指揮官的命令并執行它們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其次,和使命召喚不一樣,步兵不會單獨行動。訓練有素的步兵會以小隊爲單位行動,并且不會在不需要極端火力時同時開火。
所以當一個步兵需要換彈時,他的隊員完全可以掩護他換彈。
最後,即便你憑借着超人類的聽力聽到了不遠處的叮一聲,而且這個倒黴蛋還是一個單獨行動家夥,你依舊不會有太多機會去幹掉他。
得益于友善的設計,加蘭德的彈夾可以被儲存在一條腰帶上,而換彈花不了太久。
對于一個不太熟練的人來說,3至4秒便可以完成換彈——這意味着,隻有在雙方極近時,對手才可能得到可趁之機。
而且上面提到的解決方案也充滿了纰漏。
塑料彈夾沒有任何現存的實物,也沒有文件證明其存在;根據當代加蘭德使用者的說法,彈夾撞擊鋼盔的聲音也和那一聲“叮”存在很大區别。
曆史局限性存在于任何工具,加蘭德也避不開這一問題。
缺少一個彈匣和全自動發射功能着實讓它變得越來越落伍,更何況彈藥也有不小的問題。
随着戰争的進一步發展,小口徑中間威力彈成爲了新時代的标準,加蘭德步槍嘗試以M14的形式更上時代的步伐,但斯通納的AR-15系統證明了其曆史優越性。
但M1加蘭德步槍仍是二戰中最好的步槍。
在醜國強大的後勤支援下,半自動步槍極大的增加了醜國步兵班的火力密度。
加蘭德在設計時就以簡單可靠爲目的,不僅僅讓加蘭德能以大量的産量武裝了整個醜國武裝力量,更讓她成爲可靠度極高的武器。
将軍喜愛她,軍官敬佩她,士兵愛護她。毫不誇張地說,“最偉大的戰争工具”名副其實地屬于這一把用來醜國尊嚴的半自動步槍。
經常有人把毛瑟98k和M1加蘭德做比較。
事實上,朱傳仁的隊伍現在的主戰武器就是毛瑟,作爲栓動步槍的巅峰之作,毛瑟的戰鬥力和優點毋庸置疑,但跟半自動步槍作比較顯然是不公平的。
這就相當于用老爺車和後世2.0爽渦輪增壓比加速,沒有這麽比的,根本不是一個時代的産物。
而放到真實戰場中,首先,德軍在戰場上最喜歡的醜軍輕武器是M1卡賓槍。
因爲德軍自己沒有性能相似的裝備。
被繳獲的醜軍武器上交集中後,卡賓槍總是最先被搶光。
而醜軍最喜歡的則是德軍手槍,每個人都會利用一切機會試圖去繳獲一把,留給自己作爲戰利品和紀念品收藏。
二戰中醜軍的輕武器整體上是過盈配備的,沒有使用敵人武器的必要,而且紀律上也不鼓勵随意使用非制式武器進行戰鬥。
從戰鬥表現上說,半自動步槍>栓動步槍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加蘭德步槍的優勢不足以同德軍班級的MG34/42機槍相匹敵。
在排以下的戰鬥中,醜軍往往處于下風。
在必要時加蘭德步槍在極短時間下的爆發射速非常可觀,遠勝于栓動步槍;
但是在持續射速上優勢沒有那麽突出,沒有重槍管和有效的散熱手段,步槍持續射擊的速率一般都不超過15發每分鍾。
另外,很多人認爲射速較快的加蘭德更适合作爲近距離戰鬥的武器,這一點當然有道理,但是實戰中也沒有想象得那麽明顯——像醜軍之前的步槍一樣,加蘭德步槍碩大沉重,而且重心更靠前,還使用了非常小的觇孔,.30-06口徑的後坐也十分巨大。
在極近距離的遭遇中加蘭德經常被抱怨不夠靈活,不一定保證能搶先開火和及時補射。
況且抵近到30米以内不管是醜國人還是德國人,肯定都是先把手榴彈甩過去。運氣和士氣往往會比手榴彈先耗光。
假如隻說到這裏,好像加蘭德對栓動步槍沒有形成什麽代差,然而恰恰相反,對于一般射手(經過基本訓練的步槍兵)來說,半自動的優勢是巨大的,在實際戰鬥中遠遠不光體現在射速方面上:
首先,半自動步槍極大的提高了射手的自信,間接提高射擊精度。
因爲意識到即使射失也能夠馬上補射,使用半自動射手能夠更從容果斷地開火。
而栓動射手面對有挑戰的目标則更容易猶豫緊張,受心理原因而惡性循環;
其次,半自動步槍提供更連貫的瞄準圖像和态勢感知。
半自動射手在射擊後不需要低頭或分心操作槍機,可以更有效的觀察射擊結果和跟蹤目标,也便于爲射擊進行修正和留意其他目标。
而且由于每次射擊後能更快地待發,半自動步槍也容易捕捉到更短的射擊窗口;
其三,半自動步槍射擊動作簡單,射手在火力下更不容易被壓制打斷。
半自動隻需要完成“瞄準-射擊”的簡單循環,僅僅機械性地扣動扳機就可以保持射擊(實際上在有明确目标且極度緊張的情況下,比起低頭躲避,射手有時反而會由于條件反射和隧道視野,下意識地繼續射擊直到餘彈打空)。
與之相比,栓動步槍需要有意識的上膛動作,更容易在停頓時放棄射擊,其上膛動作也會因爲慌張變形。
不僅在真槍實彈的戰鬥中,在有時間壓力下的比賽表現也是如此。
即使是同樣的射彈總數,栓動的命中率往往反而還不如半自動,尤其是距離越遠的情況下,栓動的表現反而更糟糕。
另外,因爲射擊簡單不需要手動上膛,加蘭德有更實用的行進間射擊能力。
“Marching Fire”是二站中醜軍曾大量實踐過的戰術。
至于加蘭德漏夾彈出時的“叮”聲,早已經是陳年舊月的爛梗了。
和電影遊戲中的配音不同,漏夾被頂出時的聲音本身非常小,在槍聲的掩蓋下從幾乎聽不到,隻有漏夾在硬質地面落地的聲音才比較明顯。
有一個實驗,如果在聽到漏夾落地後從手榴彈距離外對一個加蘭德射手發起沖擊,平均不到十步的時間,射手就能取出裝具中的漏夾完成裝填繼續射擊:
這個前提還是對付一個在硬水泥地上落單的醜軍步槍手。
目前爲止沒有見過任何德軍、日軍或意軍的第一手記錄裏有提到過針對加蘭德漏夾響聲的任何在戰術上的應用。
與同時期的其他半自動步槍相比,加蘭德的漏夾出廠預裝不需壓彈,作爲耗材不忌遺失,裝填快速簡單,而且裝彈量沒有明顯區别,是當時最實用的供彈方式。
言歸正傳,朱傳仁強大的護衛隊,還有強大的武器聯絡網令楊泰永産生了很大戒備。
當然,他也不擔心朱傳仁想揭竿起義,如果他想這麽幹,恐怕早就幹了,何必等到現在還沒有屯兵?
第二天早上起來,楊泰永吃完早飯後,又再次勸了一波,朱傳仁的回答跟昨天一樣,如果商業上需要他做什麽,他絕對義不容辭,但其它的,那就得考慮考慮了。
朱傳仁小狐狸一般的滑頭做法令楊泰永抓不到頭腦,有種無力感。
至于朱傳仁爲什麽要時不時更新武器裝備,一來這是他前輩子的愛好,這一世有機會,他當然要好好玩玩前世令他着迷的武器。
而且他一個小小的财閥,也隻能玩玩輕武器,讓他玩飛機大炮軍艦啥的,沒等買就得被人弄死。
不過他之前跟張胡子關系不錯,在張胡子變成植物人之前,沒少讓他過重武器的瘾。
說到這兒,不得不再次誇一下張胡子,他主政東北期間,确實是給東北做出一定貢獻的。
在很多人眼裏,民國時期的軍閥大多數都是落後的,可是當時的東北在張胡子的治理下,其它方面不敢說肯定強,但能保證軍事實力其實是非常強大的。
說張作霖統治時期的軍事實力強大并不是空口無憑,完全可以通過數據來說話。
張胡子時期的奉軍鼎峰時期擁軍50餘萬,轄7個集團軍、3個海軍艦隊和5個空軍航空隊(當時華夏的海軍和空軍實力非常薄弱)。
張胡子的陸軍士兵人手一支國内最先進的遼13式步槍,甚至有些甲種師的士兵拿着的還是捷克式ZH-29式半自動步槍,同時奉軍每個甲種師都配置了一個炮兵營,擁有日38式75毫米野炮、日14式105毫米加農炮、日41式75毫米山炮等多種型号的火炮。
除此之外,當時的奉軍還有着當時華夏都少有的重炮團,擁有遼14式和遼19式的重榴彈炮等重炮。
及數量不等的炮兵旅,每個旅大概有3個炮兵團,一個連大概有4門山炮亦或6門迫擊炮。
并且奉軍還擁有坦克部隊,張胡子擁有36輛法制雷諾FT-17輕型坦克來撐排面。
張胡子,奉軍的海軍和空軍實力都是全國最強的,當時民國大多數軍閥部隊都不能保證人手一杆槍,而張胡子的部隊早已不再局限于擁有槍支。
強大的軍事實力離不開軍工企業的發展,當時東北地區擁有完備的軍工體系,先後建立起奉天軍械廠、東三省兵工廠、奉天糧秣廠、奉天被服廠、東北航空工廠、奉天迫擊炮廠等軍工企業。
當時東北地區的兵工廠也是全國最大的,無論是生産規模還是技術層面都要領先于其他地區。
在鼎盛時期,東三省的兵工廠可做到月産步槍4000餘支、輕機槍40挺、重機槍100挺、迫擊炮80門,年産野炮、山炮等各式火炮150門、炮彈20餘萬發,日産子彈達40萬發。在民國時期東北地區就有如此恐怖的武器制造速度,實在是讓人出乎意料。
除了陸軍武器生産極其強大,當時東北地區還能夠制造空軍裝備,要知道當時華夏的飛機大部分由外國引進,并且在維護維修方面的主導權都在外國人手中。
在張胡子的支持下,東北航空工廠得以建立起來。
飛機也就罷了,關鍵是坦克。
一站後,坦克的威力開始被人們重視,認爲其是克服塹壕體系和實施進攻的最好武器,因而坦克得到迅速發展。
英德美等國在這一時期的坦克,通常重量爲16.5—56噸,前甲闆厚度爲30—102毫米,速度爲25—55公裏/小時,最大行程爲100—225公裏,裝備火炮1門、機槍1—2挺。其中德國的T-V(豹式)和TVT(虎式)坦克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坦克,遠遠超過了其它國家。
原來沒有制造能力的蘇俄,從1921年開始試制,1927年即開始裝備部隊,到1939年已可以生産性能較好的KB型坦克和T-34型坦克。
KB-1型坦克重47.5噸,前裝甲厚度75—100毫米,最高時速35公裏,最大行程420公裏,裝配火炮1門,機槍2挺。
此外,兩栖坦克也在此時期出現,裝甲運輸車、裝甲火車和裝甲汽車也得到了較快發展。
張胡子麾下的雷諾FT-17就是朱傳仁幫他弄得。
1917年4月,法軍将領羅伯特-内維爾在指揮在貝裏奧巴克的戰鬥中,法軍手中的施耐德CA-1輕型突擊坦克的薄弱的裝甲,脆弱的防護和糟糕的機動性讓其在戰場上損失慘重。
于是,CA-1坦克的設計者埃斯蒂安上校轉而開始全力支持研制一種技術上更爲先進的坦克,随後這一任務被交給了雷諾汽車公司。
就這樣,一種在曆史長河中具有革命性的輕型坦克誕生了,這就是雷諾FT-17輕型坦克。
此前,雷諾汽車公司的老闆路易斯-雷諾一直拒絕參與任何和坦克有關的生産項目,但随着同老友埃斯蒂安上校促膝長談後,他意識到新式坦克将會比現有的CA-1及聖沙蒙坦克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于是雷諾轉變了自己的想法并開始計劃涉足這一頗具挑戰性的領域。
按照設計,雷諾FT-17将大幅瘦身減重,行駛速度更快,機動性更好,對複雜地形的适應能力更強,同時爲了批量生産将會适當降低生産及維護成本。
當時,由于英軍在索姆河戰役使用重型坦克投入作戰并大獲成功,法國人對于未來是要裝備大量輕型坦克還是少量重型坦克這一抉擇上依舊猶豫不決。
随後還是靠斯蒂安上校出馬,在他不懈的奔走下,法國決定分别于1917年4月和6月兩度同雷諾公司簽訂了FT-17坦克的大型生産訂單,首批共計下線84輛,1918年3月正式裝備法軍,截止一戰停戰前,該型坦克共計生産了2697輛。
FT-17戰鬥全重爲6.5噸,使用霍爾特輕型拖拉機爲底盤,可以有效應對多種地形的考驗,針對翻越塹壕的實際需求,FT-17還在坦克後部進行了加強。
該坦克比功率爲5馬力/噸,采用後置發動機布局,最高行駛時速爲5英裏(8公裏)/小時。
作爲世界上第一款采用旋轉炮塔的坦克,FT-17的主武器爲一門37mm火炮或一挺哈奇開斯機槍。
FT-17乘員2人,由駕駛員和車長/炮手組成,在實際駕駛過程中,由于坦克内部噪聲嘈雜,兩個人基本上無法做到用語言進行交流,因此車長往往會采用蹬踏背部,頭部和肩膀的方式向駕駛員傳遞不同的命令。
盡管身形小巧武器裝備較少,但是相較于那些動辄幾十噸的重型鋼鐵巨獸,FT-17還是在戰鬥中有着出色的發揮。
一些FT-17跟随部隊參與了基本上所有的西線的大小戰役(約4356場),共有746輛FT-17被擊毀。
除了法國外,遠道而來參加一戰的美軍也裝備了這些坦克,并在巴頓的麾下有過服役經曆。
1940年,當德軍入侵法國的時候,法軍手中還裝備有約1560輛FT-17,并随着法國的淪陷大部分被德軍繳獲,用來充當固定火力點或者後方城鎮治安工作。
法國的“雷諾FT”是一站中數量最多、性能最好的坦克;
坦克的生産并沒有因爲戰争的結束而停止,到了1921年已經生産了3728輛。
同時,法國軍隊也開始嫌棄雷諾FT坦克的機動性,因爲在野外行進中最高時速隻有12公裏/小時,爲了取代這種“破舊”的家夥雷諾重新設計了一種新型坦克稱之爲“雷諾NC坦克”。
雷諾FT坦克迅速老化已經讓雷諾公司頭疼不已,而新的财務創收也限制了他們的研發進度。
雖然雷諾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汽車和卡車,但是在戰争時期他們也獲得了大量的軍事訂單收入,戰争結束意味着訂單減少,所以他們也不再把希望寄予那3940輛還未完成生産的雷諾FT坦克。
另一方面,世界上還有一部分國家正處于戰争中,雷諾公司瞄準了商機希望把剩餘的坦克轉售給新的戰争需求。
不過法國軍方阻止了雷諾的出口意向,并囑咐到:要麽以更低的價格把剩餘的坦克訂單完成,要麽繼續研發更先進的坦克。
還有一個很緻命的問題就是雷諾FT坦克的機動性能特别差;
在進行一些較大範圍的移動時就得用卡車運輸。
經過測試,雷諾FT坦克的發動機隻要轉速偏高就會過熱,從而引發故障,因爲該坦克采用的是半剛性懸挂,就算更換高功率的發動機也無濟于事。
此外,雷諾FT坦克的履帶可靠性極低,壽命隻有150到200公裏。而以上的種種問題也是雷諾公司研發新坦克的絆腳石。
原本朱傳仁是想讓張胡子買德國的A7V,畢竟是重型坦克,跟輕型坦克的戰鬥力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但因爲種種原因,一是價格,而是德國人事兒多,就沒買成,朱傳仁還耿耿于懷。
一站初期,德軍在東西兩線遭遇了英國、法國、俄國的裝甲汽車,這才勉強在這個領域做了一些研究,而且基本上沒有什麽成果。
德國人對裝甲戰鬥車輛的僵硬态度從骨子裏就沒有改變。
在這種充斥偏見的情況下,當英國的坦克于1916年9月15日出現在索姆河前線時,對德軍造成的心理震懾是可想而知的。
其實與軍方的冷漠态度不同,德國工程師們在履帶式戰鬥車輛的開發方面一直沒有放棄過努力。
1914年2月,德國陸軍技術通信測試委員會就收到了弗裏德裏希.戈培爾博士的一個車型設計—盡管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履帶式車輛。
另一位工程師雨果.布雷默則比戈培爾更進一步,他在1916年10月試圖爲戴姆勒的一種汽車改裝履帶和負重輪,以使它具備在泥濘道路上行進的能力。
這輛樣車同樣送到了軍方手裏,而後者的态度同樣似是而非。
現在,當英國坦克首次在戰場上公開亮相并且痛擊了德軍步兵後,德國統帥部不得不改變态度,開始迫切的需求德國自己的坦克。
1916年10月30日,在弗雷德裏希将軍的主持下,一次聯席會議在柏林召開,專題探讨在德國工業現狀基礎上盡快生産出“原創坦克”的可能性。
主持者稱,這也将成爲旨在實現軍工業生産全面提速的“興登堡計劃”的最新部分。
但是在德國國民經濟已經被戰争全面拖累的情況下,德國工業家們已經沒有多少興趣開發新式武器了。
盡管軍工企業反應冷淡,聯席會議最後還是建立了所謂的“A7V委員會”。
而後來成爲新式坦克名稱的“A7V”是德語“第7交通處”的簡寫。
和英國的“tank”一樣,這個也是爲了迷惑敵人起的名稱。
在把布雷默與戈培爾的設計從廢紙簍裏翻出來後,在摩托化車輛領域占據領先地位的戴姆勒公司終于同意加入A7V項目。
和英國人一樣,德國設計者也打算從醜國的霍爾特履帶式拖拉機入手;
在當時,這種拖拉機是最理想的坦克底盤了。
德國人無法直接從美國購買,于是從盟友奧匈帝國那裏想辦法搞到了一輛,由戴姆勒公司的設計師歐根.林克負責改進其懸挂系統以适應作戰機器的需要。
1916年12月,A7V項目總負責人約瑟夫.沃爾默博士交出了第一張設計圖。
他承認,與英國坦克相比,盡管A7V裝有2台發動機而享有速度優勢,但預計其越壕能力可能會稍遜一籌。
他接着表示,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第一輛原型車有望在1917年5月完成。
此時的軍方已經很是性急了,在試制工作還停留在紙面階段的時候,他們就發出了100輛的訂單。
然而,看起來頗爲順利的進展,在這時遇到了種種遲緩。
首先是來自同僚的競争。
原來,就在第7運輸處的項目上馬之際,同屬普魯士戰争辦公室管轄的第2處也采取了同樣的霍爾特拖拉機底盤,爲步兵開發出了一種裝甲運輸車。
而且,第2處的動作很快,首次實車演示定于1917年3月舉行。
這次展示的規格非常高,那些對“機械化”充滿熱情的高層人物都親臨現場。
然而不幸的是,在興登堡元帥和魯登道夫将軍的注視下,這輛趕制出來的運輸車表現出的通行能力十分糟糕—即使是在最小載荷的情況下。
這個不愉快的插曲戲劇性的降低了将軍們對坦克的熱情,魯登道夫似乎輕易的忘記了自己曾說過的話:“運動迅速的坦克在有谷物的田野上增強着奇襲的效力。”
曾經流行于德軍中的僵硬态度再一次占據了上風,A7V坦克的訂單随之一下變成了10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