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景柚不想理他了,留了一句:“另請高明。”
然後就去接診别的病人了。
工人不敢說什麽,隻好站起身離開了處置室。
梁景柚忙到下午下班,然後就收拾東西回家了。
現在天氣雖然很熱,但是一到晚上就熱鬧起來了。
縣裏的招待所爲了給老百姓增加點娛樂活動,直接說了要在招待所的籃球場放電影。
晚上七點半開始,九點結束。
這消息一出,城裏的人都高興壞了。
本來嘛,天氣熱,又不是每家都有電視機可供消遣的,這天天扇着扇子大眼瞪小眼的,或者兩口子在屋裏造小人,沒别的活動了。
現在好了,有電影看了。
還是免費的。
連一毛錢一張的電影票錢都省了。
有便宜不占是傻子。
而且,這電影一放,要連着放一個月呢。
就這樣,放映電影的這第一天天,從下午四點開始,就有人搬着小闆凳去占位置了。
陸母也忙的很,在附近找了個合适的位置,先支了個攤子。
桌子和小闆凳什麽的,都是陸雲峰還有陸雲鵬他們搬過來的。
爐竈什麽的也弄好了。
梁景柚下班過來的時候,就可以炒第一鍋了。
她打算做十三香味道。
剛炒第一鍋,小龍蝦的香味就飄了二裏地。
“科長,陸大媽,我來了。”
夏雅初聞着味就跑過來了,身邊還帶着一個人。
是個中年男人,年紀大概在五十左右。
梁景柚對着她點了點頭,繼續翻炒着鍋裏的小龍蝦。
“小夏,這位是?”陸母有些好奇的問
“這位是我舅舅,胡泉,在招待所上班。”
夏雅初笑眯眯的介紹,又跟陸母說:“陸大媽,麻煩給我上四份小龍蝦。”
胡泉跟梁景柚和陸母都打了招呼,然後跟夏雅初找了個位置坐下。
梁景柚很快就把小龍蝦給炒好了,在她炒好了第一鍋,她們攤子擺的四方桌和凳子什麽的,都坐滿了。
能坐着都是沒吃飯的年輕人,小龍蝦的味道實在是太香了。
而且一份小龍蝦三塊多,雖然貴吧,但是大份,好像吃一頓也還行。
梁景柚炒了一鍋,陸母就直接接手了,讓她去和工友一塊吃小龍蝦,或者去籃球場那裏坐着看電影就行了。
梁景柚沒去,而是和陸母輪流做小龍蝦。
客人除了坐着在四方桌上吃的,還有自己拿着打包的東西過來打包的。
畢竟昨天一天免費吃小龍蝦的活動,已經把小龍蝦的知名度打出去了,城裏很多人都知道她們家的小龍蝦。
小龍蝦一直賣到了電影結束,三百斤小龍蝦并沒有賣完,但也沒剩下多少了。
梁景柚和陸還有陸雲峰還有陸雲鵬收攤之後,就回了店裏。
第一時間就是稱了剩下的小龍蝦,還有六十七斤。
除去剩下的六十七斤,賣出了二百四十五斤。
除去小龍蝦的原料和油和調料人工這些成本,小龍蝦的純利潤是二百四十二塊錢。
小龍蝦是活蝦,今天賣不完,養養明天繼續賣也是一樣的。
就是每天生意不會像今天這麽好了,今天大多數人都是嘗個新鮮,真正愛吃舍得花錢的,也不是特别多。
不過,店裏就他們幾個人,肯定是不夠的。
還需要雇一個人才行。
還有,小龍蝦不能她和陸母炒,得教會陸雲峰和陸雲鵬他們才行。
以後做小龍蝦這話就交給他們了,到時候她和陸母都可以做甩手掌櫃。
等以後生意做大了,可以給陸雲峰和陸雲鵬幹股分紅。
這麽想着,梁景柚盤完賬後,就跟陸母和陸雲青商量了這事。
陸母肯定是同意的,這小龍蝦的生意現在起來了,她一天都有一百多塊錢,可以坐着什麽都不幹就能拿錢,肯定是比累死累活才能掙這錢好的。
而且把做小龍蝦這手藝教給的還是自己的親兒子,陸母肯定是沒問題的。
陸雲青也沒什麽意見,生意好起來,後續問題肯定是要做好的。
在他們都點頭之後,梁景柚就把教陸雲峰還有陸雲鵬他們做小龍蝦的重任交給了陸母。
“行,景柚,我明天就教。”陸母樂呵呵的說。
陸雲峰和陸雲鵬知道這消息也很高興,畢竟這做小龍蝦可是賺錢的手藝。
梁景柚又說了雇人的事,陸母說她會找人的。
梁景柚聽她這麽說也就放心了,随後就關店,然後都一塊回家裏了。
第二天,梁景柚剛到廠醫院就接診了一個腹痛難忍的急症患者。
“除了右上腹部有陣發性刺痛,還有别的地方不舒服嗎?”
梁景柚問。
“昨天晚上痛的睡不着,還拉肚子。”
患者回答道。
“你不是本地人吧?”
梁景柚問了一個病情以外的問題。
會有這樣的結論,還是剛剛她問了患者名字,他的名字是比較特别,叫紮裏哈爾。
這名字很明顯是外省的。
“嗯,來這邊出公差。”
紮裏哈爾回答道。
“小周,先幫他做一下x光,主要檢查肝膽區域。。”
梁景柚幫他把完脈,檢查了舌苔之後,便說道。
患者的症狀雖然有膽囊炎的特征,但主因不是膽囊的問題,應該是肝部的問題。
做一下x光才能更加快确定病因,而且,這患者來自的地方,讓梁景柚不得多想了一些。
“科長,那位患者很明顯就是膽囊炎的症狀,直接開藥就行了,爲什麽要多此一舉的做這個x光檢查呢?”
一旁的張鴻好奇的問道:“您的診斷是什麽?”
“患者是藏民,他的症狀的确是可以診斷爲膽囊炎,但是他來這之前的地區是包蟲病的高發地,所以多想了一些。”
梁景柚耐心的回答。
“這包蟲病還跟民族有關系?”
不光是張鴻,連夏雅初都忍不住問道。
“有。”梁景柚回答:“去年辛建地區的朱銘文教授在一本上醫學雜志發表了一篇叫《關于囊性包蟲病的診斷和治療的探讨。》的論文,我剛好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