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劉衍召集内閣會議,鄭芝龍作爲海軍部尚書,也是第一次參加了這場大明内閣會議,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此時的内閣官署中,劉衍專門命人開辟了一間大屋,仿效後世圓桌會議的樣式,打造了一張很大的橢圓形長桌,劉衍與内閣各部尚書圍坐在圓桌上召開會議。
這種新穎的形式讓衆人耳目一新,坐在嶄新的會議室内,衆人都是談笑風生,隐約覺得大明的未來也像這間會議室一樣,嶄新、朝氣。
劉衍還親自提筆,将這間會議室命名爲内閣議會大堂,衆人都是拍手稱好。
内閣議會大堂上,劉衍看着在做衆人,說道:“今日的議題隻有一個,那就是國防軍的調動問題。”
衆人心中一驚,國防部尚書田輝叙、裝備部尚書荀景雲、财政部尚書嶽明三人最緊張,心中暗道:閣老是不是要調兵出關了?
鄭芝龍也是來了精神,也在想着調動國防軍是不是要打滿清,那兒子鄭成功和一衆部将就有機會建功立業了。
劉衍說道:“如今國防軍第一軍到第八軍已經在山海關、喜峰口等關隘一帶布防完畢。而國防軍第九軍、第十軍、第十一軍從各地回京,新組建的第十五軍、第十六軍尚在京郊豐台、通州兩地駐紮、整訓,連同駐守北京城的第十二軍,目前北京周邊的兵力已經有二十多萬人馬,這些兵力要逐步向山海關一帶調動。”
田輝叙直接問道:“閣老的意思,是不是準備向滿清開戰了?”
劉衍說道:“目前朝廷要開始進行對滿清開戰的準備,兵力調動隻是其中一項,第十五軍、第十六軍的整訓,大明新式水師的整編,皇明軍事學院集訓将領的培養,以及錢糧的囤積、民夫的征召等等,現在都要同時進行。”
衆人聞言頓時振奮起來,這就意味着大明開始進行收複遼東之戰的準備了,而滿清的滅亡也開始進入倒計時!
田輝叙、荀景雲、嶽明、鄭芝龍四人紛紛領命,其餘各部尚書也是投去了羨慕的目光,收複遼東、滅亡滿清,國防部、裝備部、海軍部和财政部是首當其沖的,他們四個尚書此番要積累不少的功勞了。
當然,其餘各部也多少都會參與其中,商務部賺取錢糧支援财政部,民政部穩定地方、鞏固大明内部,國土部收糧、開礦,爲大明提供戰争潛力,衛生部爲大軍将士提供足夠數量的醫官和藥品,軍情部和參謀部更是大戰的主要配合部門,缺一不可。
吏部、公訴部、督察部、工部、禮部等各部門也要各司其職,在大戰期間決不能給朝廷拖後腿。
所以劉衍在此時對衆人說道:“朝廷就是一個整體,等到大戰開打之後,各部都要各司其職,一切以收複遼東、滅亡滿清爲首要,其他一切事項都要讓路!”
“此戰乃是國戰,朝廷要以泰山壓頂之勢席卷遼東,一改自萬曆朝以來,遼東戰事之頹勢,将遼東千裏江山盡數收複!!”
衆人紛紛抱拳說道:“願與閣老同心同德,收複遼東、滅亡滿清!”
随後劉衍便制定了京城周邊國防軍各部的調動方略,國防部尚書田輝叙和參謀部尚書陳新甲進行了細化,整理出一套調兵計劃。
按照這份計劃,大明國防軍各部整體規劃爲三個作戰集團,分爲西路軍、東路軍和海路軍三部,分進合擊。
首先,西路軍由駐守北京的國防軍第十二軍、駐守居庸關、古北口、将軍石關的國防軍第十三軍,從兖州府各地調回京城的國防軍第十四軍,以及國防軍第十一軍組成,四支大軍将近二十萬人馬盡數進駐宣府龍門衛。
在開戰後,西路軍将從龍門衛出關,從西面掃蕩草原上的蒙古各部,剪除滿清的蒙古幫兇,從西面的草原直插遼東。
東路軍由國防軍第一軍到第八軍,以及國防軍第九軍組成,目前這九個軍的兵力已經全部調集到位,隻等大戰開始,便從山海關出關北上。
東路軍是收複遼東的主力軍,兵力最雄厚、戰力最強悍,所以這一路上沒有什麽計謀、取巧,就是一路穩紮穩打,朝着沈陽平推過去!
海陸軍由新組建的國防軍第十五軍、第十六軍,以及國防軍第十軍組成,這三個軍将進駐天津衛,待到以鄭軍水師改編的大明新式水師完成整編之後,也将集結到天津衛。
海陸軍将從天津衛揚帆起航,跨海投送兵力。劉衍給海陸軍劃定的登陸區域是遼東的金州衛、複州衛,從後世的遼甯半島一路向内陸推進。
此時衆人聽完了劉衍的部署,看到了田輝叙、陳新甲拟定的三路大軍的方略,雖然這份方略還需要進一步的細化,比如各路大軍的進軍具體路線,民夫的集結地點,糧草補給的運送路線等等,都需要進一步的規劃。
可是此時内閣衆人都看到了劉衍的決心,此戰大明将出動全部十六個軍的國防軍兵力,還有龐大的新式水師,總兵力将達到前所未有的八十萬人!
王文鎮就激動的說道:“閣老,這可是八十萬大軍啊!不是史書上那些虛張聲勢的數字,也不是包含民夫人數的數字,這八十萬人馬都是實打實的精銳戰兵,這真是前所未有的大戰啊!!”
的确,在劉衍的印象裏,華夏上一次集結八十萬以上大軍進行的國戰,應該還是隋唐兩朝征讨朝鮮的時候。就連大明立國之處,明太祖派遣大将徐達等人北伐蒙元,明成祖的時候五征漠北,也沒有如此規模的大軍兵力。
可以想象,以目前大明與滿清的實力對比來看,此戰是不會有什麽懸念的了,滿清必亡!就算是滿天神佛來了,劉衍都會一頓火炮齊射給打回去,誰都留不住滿清!
不過财政部尚書嶽明面露難色,說道:“閣老,如此大規模的兵力,屬下粗略的算了一下,以一名将士配備三名民夫來計算,朝廷需要征召兩百四十萬民夫,即便海陸軍用海船轉運補給,至少也要征召民夫兩百一十萬左右的民夫。”
“八十萬将士的饷、糧草、撫恤和獎賞的銀子,以及戰鬥中的各種消耗,兩百一十萬民夫每人每日五十文工錢的開銷,這場大戰就算打半年時間,朝廷也要支出至少三千七百多萬銀币,消耗糧食至少兩千七百萬石!”
聽到這兩個數字,所有人都是駭然變色,包括劉衍。
八十萬大軍,光是配屬的戰馬就超過了十萬匹,再加上兩百一十萬民夫,這樣的消耗足以将大明的國庫徹底掏空!
劉衍問道:“目前财政部能拿出多少錢糧?”
嶽明說道:“目前朝廷在各地的重建開支、各地駐防軍的開支、各地官吏的俸祿開支,各地新式學校的開支等等,這些都不能停,至少要留出半年所需來。”
“扣除這些必要的開支後,朝廷能拿出來的錢糧,大概有兩千零五十萬銀币,糧食一千八百萬石。”
“差了這麽多??”
随後衆人開始想辦法解決。
田輝叙說道:“目前民間的新式馬車數量龐大,朝廷可以出錢雇傭大批新式馬車,爲大軍轉運物資,這樣就可以少用民夫。”
陳新甲說道:“另外民夫可以從山西、河南征召,那邊的百姓很苦,朝廷可以以征代赈,五十文的工錢改爲三十文,管飯就行。”
劉衍點頭贊同,對嶽明問道:“如此可以節省多少錢糧?”
嶽明算了一陣子,然後說道:“以一輛新式馬車頂替二十個民夫來計算,朝廷目前登記的北直隸、山東各地新式馬車有三萬輛左右,全部雇傭的話,可以減少征召民夫六十萬。不過雇傭馬車的價格,按照現在的行情,一輛就需要一兩銀子一天。朝廷以戰時特例壓低價格,也需要七、八百文左右。”
“如此算下來,大戰所需錢糧,可節省六百七十多萬銀币、四百五十萬石糧食。”
劉衍微微皺眉,說道:“如此,還有上千萬銀币、四百幾十萬石糧食的缺口。”
說完,劉衍便看向宋公明,問道:“商務部可以籌集多少錢糧??”
目前商務部下屬各商社的庫房内,還有一部分備用的錢糧,宋公明想了一下,說道:“商務部可以拿出三百萬銀币、兩百萬糧食。”
“那還差七百萬銀币、兩百幾十萬糧食。”
劉衍說道:“以内閣的名義,給商會發通告,讓商會會長王靖組織會内的商賈捐獻。”
宋公明說道:“目前大明商會規模龐大,光是會員商賈就有兩萬三千多人,就算一家捐獻一百銀币,此番也能籌集兩百三十萬銀币。隻是這剩下的四、五百萬銀币、兩百幾十萬石糧食如何籌措?”
這時鄭芝龍說道:“閣老,剩下的錢糧缺口,下官來想辦法。”
衆人紛紛看向了鄭芝龍,劉衍的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神情。
隻見鄭芝龍說道:“我鄭家經營南洋,也積累了不少的錢糧,剩下的這幾百萬銀币,下官還是拿得出來的。”
劉衍大笑起來,說道:“好!本公看,鄭尚書此舉可爲大義,此戰過後,本公會爲鄭尚書請封!”
至此,爲收複遼東之戰準備的錢糧問題已經解決,劉衍随即在會議上簽署了幾道命令。
命國防軍各部開始調動,分别在山海關、龍門衛、天津衛三地集結、整訓,爲出關作戰進行準備。
命令民政部立即開始征召民夫的工作,以山西、河南等地的貧苦百姓爲主。
命令财政部、商務部、商會,以及鄭芝龍這邊共同籌措錢糧,在龍門衛、天津衛、山海關三地設立大軍糧草營,三路大軍的補給錢糧在開戰之後,将會從這三地就近運出,以節省糧草在路上的消耗。
一切部署完畢之後,這場内閣會議便結束了,衆人各自散去,劉衍卻将準備離開的鄭芝龍叫住。
此時内閣議會大堂内隻剩下劉衍和鄭芝龍二人,劉衍笑着說道:“今日鄭尚書大義疏财,本公心中甚慰。”鄭芝龍笑着說道:“國家大事,下官自然要鼎力支持的。”
劉衍又稱贊鄭芝龍幾句,而後說道:“另外還有一事,要與鄭尚書商量。”
“閣老請吩咐。”
劉衍說道:“前日本公接到了皇明軍事學院的上報,鄭成功和諸位原鄭軍将領的表現都非常出衆,眼下大戰的準備事宜已經開始,本公看,就讓諸位提前畢業,進入軍中做些準備吧。”
鄭芝龍聞言大喜,沒想到劉衍這麽快就要安排鄭成功和鄭家衆人,當即說道:“全憑閣老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