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靈山衛各地的春耕已經開始,管屯官張耒帶着一衆下屬終日巡視在各處百戶所、火路墩和屯堡,督促各處開始播種。
劉衍爲此也知會錢糧官嶽明,命其準備一部分錢糧,随時支援張耒支出的春耕事宜,千萬不要誤了農事。
眼見今年的秧苗已經陸續種下,劉衍心中暢快,這些秧苗便是整個靈山衛的希望,隻要今年風調雨順,各處百姓手中便有了存糧,劉衍也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
劉衍思索了一圈之後,認爲眼下既可以賺錢,又可以爲以後的發展做積累的産業,便非玻璃産業模數了。于是劉衍在前陣子巡視各處,确認靈山衛各方面都運轉正常之後,劉衍就開始做玻璃的前期準備了。
在前世,劉衍雖然隻是一個熟知曆史的大學生,可是對于玻璃,這個時代稱之爲琉璃的制作工序,還是非常了解的,具體的制作流程在後世網上已經非常普及了。
如今靈山衛已經盡在劉衍的掌握,劉衍便準備把玻璃搞出來,進一步擴大靈山衛的收入。至于玻璃工坊的位置,劉衍依舊準備定在大盤堡。
随後劉衍找來錢糧官嶽明、商事官宋功明,命嶽明立即調集錢糧、招募工匠,在大盤堡外擇地修建玻璃工坊,先将工坊的圍牆、房屋等設施修建起來。然後命宋功明去高價尋找玻璃工匠。
建造玻璃作坊最先需要考慮的是建立坩埚爐,這是重中之重。燒制玻璃需要把純堿、石灰石、石英等混合在一起的原材料加熱到一千五百到一千六百度,尋常的爐子肯定不行,這個溫度已經與煉鋼的溫度差不了多少了,需要專門的人才修建專門的爐子。而且盛放原材料的坩埚也需要專業人才制作。
這個時代最常用高溫燒制産品的就是燒瓷器的匠人了,劉衍準備讓宋功明找幾個燒瓷匠來爲自己制造玻璃。此時專門燒制玻璃的工匠大多在朝廷中控制着,劉衍輕易也找不到,就算找到了,強行尋找的話也會引起朝廷的注意。
接到劉衍的命令之後,宋功明便帶人在各處打聽,幾天後來到膠州城内。
經過這幾天的打聽,宋功明得知這裏有瓷匠,便親自帶上幾名墩軍騎馬趕來,一起過來的還有自己的侄子宋灌。
“你跟來做什麽?”
宋灌笑着說道:“叔叔,操守大人可是要燒制玻璃啊,這可是大生意,我有意毛遂自薦,幫着操守大人支撐玻璃生意。”
“你?”
宋功明微微皺眉,說道:“我一直想将你提拔一下,充任哪裏的總旗、百戶,可是你就是不願意,說什麽自己的前途不在軍伍上。你也不想想看,操守大人爲何會有今日的成就,不就是靠着手中的強悍新軍嗎?你跟在操守大人身後,難道還怕沒有軍功可拿?”
宋灌說道:“我自認爲沒有上戰場的勇氣,也沒有領兵的才能,隻是有些小聰明罷了,正好用在經營之上,此番操守大人要籌建的玻璃工坊,正好是一個機會!”
宋功明見狀隻好歎息一聲,對宋灌妥協了:“好吧,咱們先辦正事,回去之後我跟操守大人說一下,看看能不能舉薦你。”
“哈哈,那就多謝叔叔了。”
話說宋功明、宋灌二人在膠州城内打聽了一陣,知道在這個縣的北面有一個北嶺村,據說一個村全是燒瓷器的,其中要數史家的青花瓷燒得最好。
于是宋功明直接花錢請了一個城内的遊手帶路,找到了北嶺村史家。
那史家的房子很大,在北嶺村中間占據了一大片土地,是個獨門獨戶的大院子。宋功明和宋灌站在院子外面看了看,隻見裏面有幾個豎起的粘土爐子,大概就是史家燒制瓷器的爐子。
宋功明在門口遞上名帖,便有一個史家人跑了出來,恭恭敬敬的把宋功明和宋灌帶到了正堂。
正堂上,史家的族長看到宋功明一身千戶官服,急忙行禮說道:“官爺大駕光臨,有失遠迎!”
宋功明笑了笑說道:“免禮。”
史家族長請宋功明入座,讓宋功明坐在主位上自己陪在下首,又讓仆人送上了茶水。宋灌則是站在一邊,打量着屋内的情況,隻見正堂内的擺設很是講究,雖然稱不上奢華,但是也是中上之家。
雙方寒暄了一番,宋功明知道了史家族長名叫史四升,看樣子大概有四十多歲,言談舉止之間,顯得很是精明。
宋功明顯然也注意到這一點,喝了一口茶水便直奔主題說道:“不知道史公經營這個瓷器作坊,一年有多少利潤呢?”
史四升見這官爺上來就問自己收入,不免有些尴尬,想了想說道:“我史家六口人燒瓷,一年除了吃穿用度,也有百餘兩的利潤。”
想不到這史家人一年利潤還挺高的,算上六口人的用度,史家一年起碼有一百五十兩銀子的收入。别人收入高,你挖牆腳需要的銀子就要更多。
此時宋功明心裏有些肉痛銀子,臉上卻不動聲色說道:“這樣,我出二百五十兩一年,聘請你們六口人去靈山衛爲我做事情,如何?”
那史四升愣了愣,問道:“靈山衛?官爺要燒什麽?”
宋功明說道:“我要燒的是玻璃,需要一些人手!”
史四升搖頭說道:“官爺,恕小民不識擡舉,但我們史家家傳數代燒瓷,那是幾百年的産業了,不願意離開北嶺村失了這份産業!”
宋功明心中冷笑一聲,說什麽不遠失了産業,無非是想要再提高一些籌碼而已,于是吸了一口氣,說道:“我願意出三百兩銀子,史家六口人每人每年給五十兩銀子,怎麽樣?史公考慮考慮?”
那史四升微微變色,佯裝思索了許久,然後說道:“既然官爺如此有誠意,老夫如果再不答應,那就顯得未免不近人情了。也罷,官爺容老夫幾日料理家事,兩天之内,老夫一定帶着家人動身前往靈山衛。”
宋功明笑着答應下來,随後想起劉衍的吩咐,便問道:“對了,史公會建窯嗎?”
史四升看了看劉衍,笑着說道:“我當然會啊!從建窯到選坩埚,再到塑胚、燒窯,我是全都會。”
想了想,史四升又說道:“可是建一個瓷窯要買各種材料,成本就要幾百兩銀子,其中的花銷可是不少的啊。”
“哈哈,銀子的事情不是什麽難事。”
宋功明說道:“我先回去,史公盡快趕來,到了靈山衛就直接到指揮使衙門報到。”
“呵呵,好的。”
回到了靈山衛,宋功明将此行的情況彙報給劉衍,并且向劉衍推薦了自己的侄子宋灌。
劉衍對這個年輕人印象很深,當即答應下來,任命宋灌爲玻璃工坊的主事。同時,宋功明答應付給史四升一家的工錢,劉衍也認了下來。
數日之後,史四升帶着五口家人來到了靈山衛城,衆人冒着寒風一路跋涉,到了指揮使衙門的時候,已經凍得瑟瑟發抖了。
劉衍親自接見了衆人,在宋功明介紹一番之後,史四升一家很是激動,紛紛叩拜行禮。
劉衍笑呵呵的讓衆人起來,聊了一會兒,便強調了一番保密規定:“如果你們保證不了,今日便可以回去了,本官會發給你們路費。如果你們願意留下來,就必須要守規矩,否則本官是會嚴懲不貸的!”
史四升自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當即答應下來,拍着胸脯保證絕不會亂了規矩。
于是劉衍就把自己設計的玻璃窯子圖紙展示給史四升看。圖紙上的窯子除了主爐、儲熱室,劉衍還設計了一個退火通道。
所謂退火就是控制溫度變化讓高溫材料按适宜速度逐步降溫,消除材料内部的殘餘應力。如果不消除殘餘應力,玻璃是會自己裂開的。
劉衍和史四升說明:這個窯子的目的是把坩埚中的玻璃原材料加熱到比燒瓷還要高幾分的溫度,讓材料完全融融變成玻璃液體,加入硝石去色,然後進入退火通道退火,最後用食鹽澄清去泡,灌入模壓器中模壓成型。按這個思路,劉衍讓史四升設計玻璃窯子。
史四升果然是個老瓷工,劉衍說的各種後世技術他一點就通,拍胸脯說能把這窯子做出來。
劉衍當即給了史四升一千兩銀子支用,讓他采購各種材料。劉衍還在靈山衛城東南劃了一塊土地給史四升做廠房,那邊嶽明已經雇傭了數百工匠日以繼夜的修建工坊房屋。
同時,宋功明站出來說道,自己已經雇了兩百個雜役給史四升做幫工和學徒,讓他們跟着史四升建燒玻璃的窯子,待到玻璃工坊正是投産之後,這些人便全都是燒制玻璃的工匠。
“這位宋灌是本官手下的小旗官,今後他便是玻璃工坊的主事,史老便是工坊的主管,希望你們二位能夠齊心協力,讓玻璃工坊早日正式投産。”
宋灌笑着與史四升抱拳見禮,二人寒暄幾句,很是客氣。
待到送走幾人,讓他們抓緊時間各自忙碌去,劉衍便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到鐵撅山礦業基地去。
那邊有現成的石灰礦,劉衍讓高雲山從這個月起,每月運送一定數量的石灰到玻璃工坊,另外還要在山中尋找石英、長石、硼砂等礦産,如果能夠找到,那就盡快在鐵撅山那邊進行開采,作爲玻璃工坊的原料産地。
當然劉衍知道即便鐵撅山那邊有這些礦藏,要開采出來,并且做到持續供應玻璃工坊,也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時間和錢糧的投入。
所以劉衍準備先以采購的辦法解決玻璃原料的問題,然後等到自己的玻璃原料礦開采之後,再逐步減少對外采購,最終做到所有工坊的原料全部自給自足,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産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