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他所料,這一路風馳電掣,還不到下午6點,就抵達陳家老宅。
這裏有黃鹂她們定期過來打掃,屋裏并不髒,陳凡簡單收拾一下,到廚房點燃煤爐燒了壺水,等鋪好床鋪,水也開了,倒了一杯熱茶休息一會兒,再看看時間,已經到了6點半,便起身往外走。
以前也就罷了,現在既然跟姜麗麗确定了關系,回來之後,如果沒有特殊原因,第一站肯定要去姜家,否則就叫不知禮數。
挑挑揀揀拿了幾樣東西,塞進汽車副駕駛,陳凡便開着車去了棉紡廠。
對于陳凡的到來,姜恒和沈雪怡分外高興,趕緊将他迎進去。
姜恒拿了一包煙遞給陳凡,“你自己抽,不用管我。”
他從事的是紡織行業,以前在學校裏學的也是紡織工程,因爲經常與易燃物打交道,所以從不抽煙。
陳凡則擺擺手,“我也不常抽,也就平時應酬的時候抽一點。”
沒辦法,不管是生産隊、機械廠、衛生處還是現在的作協,一個個都是老煙槍,想不被帶壞都不行。
姜恒笑着點點頭,“少抽是好事。雖然你還年輕,但也要注意身體。”
沈雪怡一邊忙碌一邊說道,“麗麗昨天還打過電話,說她們兩個都有工作要忙,她要跟着老師進實驗室,甜甜也要去雜志社學習,暑假都不回來。
我還想着你會不會回來一趟,結果你今天就來了。”
把一杯綠茶放在陳凡面前,又将電扇對着他吹,“你先坐會兒,我去做飯。”
說着便往廚房走去。
陳凡笑着說道,“我也是回來一趟,過兩天就要去上海。”
他現在是啥事沒有,索性去上海陪女朋友,順便把西幻小說大綱弄出來。
另外還有十幾本省級文學雜志的稿件,他也打算在這兩個月内全部完結。
包括《江南文藝》在内,以後他會盡量減少給這些雜志社的供稿,尤其是長篇小說,不會再在雜志上連載。
當然,關系也不能徹底斷掉,隔上幾個月,給他們各寫一篇中短篇小說就行,也算是維持一下香火情。
本來他給這些雜志投稿,就是爲了賺稿費,感謝小本子的大方,他現在手頭寬裕得很,除了放在張師父手裏的38萬,自己手上還有近8萬塊的現金,根本不缺錢。
再一個,等把西幻小說體系建立起來,通過周家的出版社在美國發行,那才是真正的爆賺。
這麽簡單的算計,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該怎麽取舍,何況是他。
而姜恒聽到陳凡要去上海,便知道他是要去陪女兒,頓時臉上笑開了花,“去上海也好,她們兩姐妹都沒出過遠門,也不知道在外面習不習慣,有你過去陪着,我們也放心。”
陳凡咧嘴幹笑,莫名有些心虛。
要是讓他知道自己是怎麽照顧麗麗的,不知道會不會發飙啊。
姜恒喝了口茶,将話風一轉,“我聽說,上個月你舅舅回來找你,怎麽沒在雲湖落一下?”
陳凡臉色微僵,斟酌着說道,“落倒是落了一天,”
他手上打了個手勢,臉色有些尴尬,“就是吧,可能我還沒有準備好。”
正常來說,自己跟麗麗都已經那樣了,是應該讓老舅和姜家人見個面,不說讨論婚事吧,也是個親家會面的禮節。
隻不過他從小到大孤身一人,什麽事都習慣了自己處理,下意識裏會忘掉親戚朋友之類的,便一時間沒有想到這一點。
而姜恒眨眨眼,恍然點了點頭,感歎地說道,“也是。畢竟你長這麽大,卻從來沒見過,一時間難以接受、也很正常。”
他擡頭看向陳凡,眼裏帶着幾分憐惜,笑道,“沒事,來日方長,等你舅舅下次回國,我們再請他吃飯。”
沒有說什麽勸導的話,但這句話已經包含了所有意思。
陳凡誠懇地點點頭,“好,等他下次回國,我再來安排。”
兩人又聊了一些瑣事,當姜恒聽到陳凡說、已經完成了所有科目的考試,驚訝得無以複加,最後隻能搖頭感歎,“我聽麗麗她們說過,你很早之前就帶着她們預習大學裏的課程,有天賦不可怕,關鍵是比旁人還努力,難怪你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這時沈雪怡端着菜從廚房出來,笑着喊道,“吃飯啦。”
姜恒站起身,對着陳凡做了個邀請的手勢,笑道,“我和你阿姨都已經吃過晚飯,我來陪你喝兩杯。”
陳凡也不客套,走過去坐下,拎起酒瓶倒了兩杯酒。
沈雪怡摘下圍裙,坐在一旁陪着。
姜恒舉起酒杯示意了一下,抿了口酒,說道,“上次你跟我提羽絨服面料生産線的事,報告已經送到了輕工業廳,隻是事關重大,廳裏還需要多方調研、認真研究,估計短時間内很難出結果。”
陳凡吃了口菜,正色說道,“我提議開一條羽絨服面料生産線,也是跟盧家灣有關。現在盧家灣的禽類養殖産業越做越大,除了自己,還帶動了南湖公社的另外四個生産隊,五個生産隊一起做的話,這個量是很大的。
所以我就想由盧家灣牽頭,在南湖辦一家清洗羽絨的集體企業,這件事已經着手在做了。
等這家工廠辦起來,我們手裏就有大量可利用的成品羽絨。雖說直接賣羽絨也能掙錢,但到底還是不如自己開辦一家羽絨服廠。
盧家灣不比普通的生産隊,每天的淨利潤都有大幾萬,一年的利潤總額保守估計在千萬以上,……”
旁邊沈雪怡不禁驚呼,“這麽多?”
姜恒也很是驚訝,别看棉紡廠有近萬名職工,下屬十幾個分廠,可真要算起來,一年的總利潤甚至還不如盧家灣。
這就有點離譜。
陳凡轉頭笑道,“多是多,可這筆錢也不全由大隊部支配。他們還要給下面的小隊、生産隊員分紅,最後剩下來的,大概也就兩三百萬吧。”
姜恒歎道,“那也很不得了啊。”
對生産隊他可不陌生,不管是以前,還是起複之後,他都沒少往地委附近的生産隊跑。
即便江南是魚米之鄉,水稻年年豐收,可分到社員手裏的分紅,一年下來也就隻有一兩百塊而已,勉強與城裏的普通正式工相當。
種植棉花或油菜籽的稍微高一點,卻也有限。
像盧家灣這種,能夠拿出6、7百萬分紅的,可謂是聞所未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