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降落在虹橋機場,走在舷梯上,周亞麗對着陳凡笑道,“來了上海,這裏總沒有你的房子了吧。”
陳凡轉頭看了她一眼,微微一笑,“有啊。不過你要是覺得住得不舒服,也可以繼續住賓館。錦江飯店不錯,我在那裏住過,樓下餐廳的菜也好吃。”
“有?”
周亞麗瞪大眼睛,驚訝地看着他,“你在上海也有房子?”
她張開雙臂劃了好大一個圓,“像京城那麽大的?”
住賓館的話她提都沒提,住賓館哪有住老弟家裏親近,何況國内的賓館又不像美國的酒店那麽舒服。
至于飯店的菜好吃,難道還有老弟做的好吃嗎?
陳凡搖搖頭,笑道,“那沒有,就是一棟小洋樓,不大,也就剛好夠住。”
周正東走下舷梯,讓開路,轉過身不解地看着他,“你工作和學習都在江南省城,可是房子卻買在京城和上海,怎麽不在省城買一套?”
陳凡打了個手勢,邊往前走、邊說道,“在京城和上海買房是因爲機緣巧合,正好有房子賣,我又喜歡,就買了。至于省城的房子,目前還在規劃設計,是單位宿舍區,順利的話,今年年底應該就可以入住了吧。”
他笑着聳聳肩,“現在住單位招待所的房間,倒也方便,所以就沒想着另外買。”
學校的那間宿舍他已經退了,沒辦法,找的人太多,根本安靜不下來。
趙婉茹聞言不禁失笑,“你真的很适合去美國。可能在你看來,買這麽多房子是爲了方便、或者喜歡,但是這種行爲在美國有一個詞來形容,就是‘房地産投資’。”
周正東也輕聲笑道,“房地産投資在美國很火爆,也是我們周家生意的核心之一。當初剛到美國時趁着地價便宜囤了不少地,後來将靠近城市的一部分土地慢慢開發做住宅或商廈,有的租、有的賣,這麽多年下來,已經超過了老本行貿易生意,利潤也非常客觀。”
現在周家的生意範圍很廣,但是核心資産就三類,一個是早期趁經濟危機地價便宜收購的農場和城區的地皮,再就是老本行貿易生意。
農場還在持續經營,借着靠近大城市的便利,農産品根本不愁賣,在銀行風險評估中都屬于最頂級的優質資産。
至于其他地皮,随着城市圈的擴大,加上周家也不缺錢,自然而然便介入房地産行業,城市邊緣擴大到哪裏,他們的房地産便開發到哪裏,過得很滋潤。
最早的貿易業務反倒被超越,在家族資産中淪爲第三序列。
隻不過随着周家融入美國社會,早期在國内簡單的坐地開店模式,也轉變成了現代化的貿易公司,并劃分爲國際和國内兩塊,雖說與跨國巨頭不能相比,卻也實力不俗。
别看現在周家隻有一億美元左右的資産,可隻要不亂來,哪怕隻是維持不變,這些資産在幾十年後也能價值幾十、甚至上百億美元。
在互聯網崛起之前,億萬富翁的含金量還是非常高的。
談到跟自家核心業務有關的内容,周正東自然感興趣。
說完之後,他又搖搖頭,“可惜,國内是分房制度,房地産根本做不起來,要不然等你說的窗口期到來,我倒想進來試試。”
陳凡在一旁輕輕點頭,事實上我國的商業地産起步很早,從深圳開拍第一塊商業地皮,到80年代下半期政府鼓勵商品房的建設和銷售。
尤其是海南島上的第一次炒房、炒地,讓全國許多人都認識到房産的投資價值。
可是房地産的真正崛起,還是在宣布結束福利分房政策之後。
福利分房不結束,房地産業根本做不起來。
趙婉茹卻有不同意見,“正所謂‘長安居、大不易’,就算是分房,可是當供求關系緊張時,也不可避免會産生經濟變化。”
她轉頭看着陳凡,笑道,“你在盧家灣和雲湖的房子也就罷了,在京城和上海的房子,應該是值錢的。而且還有大幅升值的空間。”
周正東緩緩點頭,“有道理。”
同時他也在想,要不要進來做幾個小項目試試水?規模不大的話,應該不會賠錢。
現在助理還在美國駐京城聯絡處收集資料,剛好去小本子的飛機是從京城出發、要在上海中轉,等明天他坐飛機過來,與自己彙合之後,再把這個任務加上去。
陳凡看了看兩人,笑着搖頭,“隻是自住而已,房價是漲是跌,都沒有關系。”
周正東啞然失笑,“也對。”
他是站在生意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外甥如果不想做房地産生意,确實住着房子就行,房價是漲是跌,又有什麽關系呢,自己感覺舒适就行。
幾人說說笑笑,很快便到了出站口,順着人流往外走,陳凡掃了兩眼,便看見一個青年辦事員舉着寫有“周正東先生”的牌子,視線不斷從出站的人群臉上掃過。
在他身後,還有兩個幹部模樣的人。
上前一問,果然是上海安排的陪同人員。
寒暄過後,周正東說了要去外甥家裏住,負責對接的陪同幹部也沒多說,直接同意。
又不是第一次這樣,還需要向上級彙報申請。就是可惜了一筆外彙房費。
坐上轎車直奔番禺路,将他們送到地頭,陪同幹部又例行聲明了一下出行紀律,也就是未經同意不許自己亂跑,如果要出去一定要他們的人陪同。
然後留下聯系方式,并約好下午兩點來接他們、去看望那位僅剩的周家故交,便告辭離開。
陳凡昨天往上海作協打過電話,請他們轉告姜麗麗今天自己會回來,所以這時候家裏應該有人在,要不然他沒鑰匙,隻能翻牆進去。
爲什麽不直接往紡院打電話?
因爲昨天是星期天啊,學校放假不上課,一般周末的時候,姜麗麗都在家裏窩着,不在學校,自然沒法接電話。
想到這個,陳凡心裏犯起了嘀咕,也不知道能不能找人給家裏裝一部電話?
改開後上海的第一部私人電話,是JA區住宅公司一位離職職工申請安裝的,他辭職之後做了個體戶,門店開在寶山區羅店鎮,主要業務是承接房屋裝修公司和建築公司的維修、安裝輔助等工作。
爲了擴大生意,他在1983年5月,向羅店電話局申請安裝一部電話,安裝費用300塊,另外還有每個月20塊錢的月租,分機号碼自選388,很吉利。
裝了電話之後,業務量果然飛速提升,别人都愛找他合作,就因爲他家有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