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号……”
張岚剛剛點開音樂,坐在旁邊的兒子張樂康聽了幾句之後就不樂意了。
“爸爸,我沒有不聽媽媽的話,是她說話不算話,明明說好的今天陪我和妹妹去學校的。”
随着兒子的反駁,張岚看到一旁的女兒也有張口告狀的意思,連忙說道:“原來媽媽之前已經答應你們了啊,這确實是媽媽的不對,等今天回去之後我們和媽媽一起講道理好不好。”
教育孩子是個辛苦且費心的活,張岚在嘗試了兩次之後,已經放棄了就今天的事情和兩個孩子解釋清楚。
在孩子們的眼裏,目前的問題是秦詠君答應之後又反悔,然後女兒那裏暫且不說,兒子這邊的抗議就是我不去上學了。
這種拿着不去上學來對家長的說話不算話做出抗議的行爲,說明現在張岚的兩個孩子的教育出問題了。
隻有在長期得不到有效溝通的時候,孩子才會在面對問題時的第一反應是用自身的行爲做出要挾。
這樣的舉動說明孩子們對和父母的正常溝通沒有了信心,這是一個很嚴重的事情。
張岚第一時間選擇帶着孩子先去上學的原因就在這裏,先把答應孩子們的要求給他們完成,然後再考慮教育的事情。
不然的話拿着不去上學教育孩子,最後的後果就是下一次遇見同樣的事情之後,再想得到真實的反饋就難了。
如果兩個孩子和同齡人的發育一樣還好,就是做錯了一件事,及時改正後慢慢的也能糾正回來。
現在的問題是兩個孩子都特别的聰明,這種時候的教育方式就不能再拿他們當小孩子了。
對于小孩子來說,初期的家長言傳身教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壞印象要盡力的不在孩子面前顯露。
在幼兒園待過一段時間的人都知道,看孩子什麽樣就能判斷出他的家庭教育是什麽樣的。
小孩子是最懂得看眼色的,甚至比成年人還要觀察的仔細。
親子課張岚是第一次來,之前學校的活動都是秦詠君過來帶着孩子參加的,張岚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個甩手掌櫃。
不過有些意外的是,張岚一直以爲這樣的親子課應該是女家長比較多一些,但今天張岚看到的現象是兩者差别不大。
在遊戲的空當,閑聊的時候張岚問一旁的家長,才知道幼兒園這邊大多數的孩子很少有單純在家帶孩子的父母,遇見這種事一般都是誰有空誰過來。
張岚家的雙胞胎孩子讓對方的家長很是羨慕,誇獎的話從一開始到結束都沒斷過。同樣的張岚也誇了他的孩子幾句,怎麽說呢,和張岚聊天的大哥的孩子說話做事很有一副領導像。用男子的話就是全是跟他爺爺學的,兩家人就這麽一個寶貝疙瘩,爺爺不慣姥爺慣。
說起慣孩子,男子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說道:“現在的孩子扮黑臉的全部成父母了,稍微放松一點就不得了。我那兩邊的長輩經常挂在嘴邊的就是小兩口再要兩個孩子。”
張岚對這個沒什麽感觸,他自己三個孩子,老三才剛剛出生,秦詠君也沒說以後還要不要了。
至于嬌慣孩子,張岚自己比秦詠君嬌慣的多了,兒子還好一點,女兒隻要在張岚這裏開口,隻要能做到張岚就沒有給她打過折扣。
養孩子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的事情,這個三分鍾熱度是最要不得的。尤其是在孩子剛開始說話到七八歲這中間的四五年時間,基本上這幾年你給孩子豎立個什麽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後這一輩子孩子也就這樣了。
至于之後的青春期什麽的,什麽叛逆之類的,全都看這四五年給孩子打下了一個什麽基礎。
那些在青春期性格反叛,對父母大打出手的,這時候如果對他童年時期有過了解的話就能知道,童年的時候受到的影響才是一輩子的影響。
還有什麽浪子回頭金不換,成年之後奮發圖強改變人生軌迹的,都可以從他們的童年生活中找到軌迹。
等到老師和幼兒做完操,學校和家長代表活動感言講完,上午的親子活動課就結束了。最後一起吃過午餐之後,張岚離開了學校。
一出學校門,張岚就給秦詠君打了電話,讓她把時間安排一下,下午早一點回來去接兩個孩子放學。
說起今天上午發生的事情,秦詠君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也可能呂茜在事後就和她講過了。對于張岚的提議,秦詠君現在她在家裏,等張岚回去之後再說吧,正好聊一下孩子以後的教育問題。
客廳的沙發上,張岚、秦詠君在一起坐着,呂茜和另外一個據說是秦詠君臨時請來的兒童教育專家在給兩個人講課。
主要說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對于今天出現的事情,呂茜認爲恰巧張岚及時回家,沒有造成更深的影響。
不過接下來的時間她建議秦詠君最好接送孩子一段時間,和孩子們培養一下感情。
秦詠君和張岚兩個人的主要問題就是經常不着家,沒有能夠一直的陪伴孩子。
現在的情況還好,但如果不及時糾正,等時間久了之後,由于呂茜等人的存在,以後孩子第一信任的人可能會換對象。
孩子們的世界是很單純的,誰陪他們更久,更能滿足他們的情緒價值他們就和誰最親。
張岚還好一點,父親的形象一般不容易在孩子們的心中發生變化,但母親的角度就不同了。
呂茜和另外一個教育專家的話主要就是針對着秦詠君在講,由于國情的原因,如果張岚的孩子們照着目前的環境長大,最大的可能就是先和秦詠君鬧翻。
因爲自從一開始帶孩子的時候,秦詠君的角色就一直在缺位。保姆和月嫂的存在,如果秦詠君不能及時的做出改變,後果就是孩子們在和張岚的感情最深的時候,對母親的感情也會發生改變。
不管是嚴父慈母,還是嚴母慈父。嚴厲的那個角色很自然的就會在初期承受孩子們最多的不理解。如果這時候負責慈的角色也缺位的話,孩子的心理成長就會出現問題了。
聽到這裏,秦詠君轉頭和張岚說道:“你是什麽看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