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老闆離開後,兩人打開了箱子。
在打開箱子的時候,他也看了一下箱子的木料,同樣是檀木的,不過也不是紫檀。
武元勝第一眼看見的是一個木魚,木魚的旁邊有一串佛珠,下面是一些經書。
他把木魚拿到手裏看了起來,木魚很小巧,長約10公分,寬約8公分,最高高度約6公分,木魚的面上雕刻有蓮花圖案。
看了一下它的材質,像是黃楊木的。
把木魚放在一邊,他又拿起那串佛珠看了起來,佛珠顔色比較暗,似棕色,但不像檀木。
串珠的直徑約七八毫米(不到一公分),他數了一下,共有21顆,應該是捏在手裏誦經時用的。
拿到鼻子邊上聞了一下,有淡淡的木香味兒。
武元勝想了一會兒,感覺這珠串應該是沉香木的。
不像現在的機器制作出來的珠子,個個大小、形狀都一樣,這串手串的珠子大小,紋路看上去不一樣。
又看了一會兒,他确定這就是老木料沉香木的。
正宗的沉香木比金絲楠木、紫檀木,黃花梨等更加貴重一些。
特别是一些老木料,目前市場上很難看到,而能看見的,那些隻要幾十幾百塊錢一串的,幾乎都是用藥水泡出來的假貨。
(沉香裏面最上等的是“奇楠”,“奇楠”又稱“瓊脂”,這個有錢未必買得到。)
既然是沉香木,那不用說,這串手串價值很大。
放下佛珠,他又看起了裏面的經書。
經書很多,有最出名的《金剛經》、《楞嚴經》、《大乘無量壽經》等。
看了一會兒,他發現少數幾本經書還是清末或者民國時期的手抄本。
他看着這些東西的時候,劉老闆一樣在看着。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劉老闆翻開一本經書的時候,随口念道。
“香贊: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随處結祥雲。誠意方殷。”
過了一會兒,他又說道。
說完繼續往書的後面翻看起來。
對于這些經書,他并不陌生,基本上都有所了解。
佛學注重因果,講究自悟,修心養性,清淨空靈。
他們看了一會兒,龔老闆又提了幾副卷起來的看上去是已經裝過裱的書法字畫以及一個葫蘆出來。
放到車子裏面後,他又去拿東西了,看來他這租房子的地方放着的東西不少。
把葫蘆拿起來看了一下,他發現這葫蘆很大也很特别。
葫蘆總高度差不多有半米,兩個葫蘆肚之間不像大多數葫蘆一樣,是直接連着的,它們之間有10公分左右的細長部分。
這部分是圓柱形,直徑約4公分左右,它特别的地方就在這裏。
除了連接處這裏細長,半米左右的葫蘆,還是很大的,兩個肚子,下面大的最大直徑有15公分左右,上面小的也有近10公分。
葫蘆顔色暗黃,包漿厚實,看上去有些年頭了。
把葫蘆放下,武元勝又看起了那幾副卷起來的字畫。
字畫一共有四幅,打開看了後,他發現兩幅是書法,另外兩幅是畫。
一副書法寫的是一個大的“禅”字,看了一下落款,字太潦草,看得不是太明了,像是“王X”。
另外一副書法寫的是《般若菠蘿蜜多心經》,字數太多,寫的是小楷,落款寫的是“XX山人”。
兩幅畫,一幅畫的是蓮子荷花荷葉的圖案,畫得看上去很好,落款的字迹寫的是“曾XX”。
另外一幅是印刷畫,圖案是佛祖,上面寫有“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字樣。
他們看着的時候,龔老闆又拿了兩次東西出來,他說目前隻有這些物品了。
這兩次拿出來的有幾個算盤,一副老竹子材質的麻将牌,幾個煤油燈,一個特殊時期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搪瓷盤。
算盤有五個,其中四個是木頭的,一個是塑料的。
他看了一下幾個木頭算盤的材質,都是普通的木料。
煤油燈有六個,有兩個沒有燈罩,裏面有一個油燈看上去年代很早,玻璃表面有銅元一樣的雙旗圖案,看起來像是民國時期的。
“沒有缽盂,金剛杵嗎?”
龔老闆說目前隻有這些東西,他就順便問了一句。
“沒有,前幾天我去的那家人的家裏買的就隻有這些東西,有我肯定會拿出來賣給你,我又不需要這些物品!”
“那行吧,你說一下這些東西一共多少錢?”
既然他都拿出來了,武元勝就打算打包買,他要是同意最好,不同意再說。
“我們還是一樣樣的來,一起賣不好估價,本子我帶的有,說好一樣,我們把價格記下來。”
龔師傅并不同意打包,看來想“一槍打”是不可能了。
搞回收的人,天天都要記賬,随身帶着紙筆很正常。
接下來兩人開始商量起了價格。
“轉運柱”200,撞鍾木100,沉香木佛珠100,木魚30,經書一起300(裏面有幾本年代早的手抄本),裝經書的那個“佛”字箱子100,書法字畫300。
葫蘆100,算盤一起30,竹子材質的麻将牌150,油燈一起100,搪瓷盤子50。
最後彙總了一下,這些東西一共1560元。
買東西的時候,他肯定不會把木料是啥材質的告訴他們。
不然他怎麽“撿漏”?
搞收藏,包括做其它生意,很多時候,不都是想“撿漏”!
對于普通人,誰去管東西是啥木料。
各種木材,包括它們的價值,人家并不關心,通常也不懂。
大多搞回收的人在最初都是這樣,隻覺得特别,能賣錢,撿回去了以後賣掉,可以賺點錢就行。
龔師傅去人家家裏買東西的時候,這兩樣物品應該沒花錢,人家順帶讓他拿走的。
(不少回收舊貨的人去拆遷區老房子買東西,因爲一些戶主想賺裝修費,都是把家裏的物品打包賣給他們。
很多時候,一些值錢的,價值大的物品,因爲放的時間太久,拆遷戶自己都忘記了,更别說老一輩的人過世後留下的東西。)
“武老闆,我們再數一下我的車子箱子裏面裝着的那些衣服吧!”
付了他1560塊錢,把買的東西都放好後,龔老闆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