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賀蘭悲歌(21)

第312章 賀蘭悲歌(21)

“石帥!”種谔既打定主意,不僅沒有收斂,反而昂首瞪視石越,抱拳大聲道:“自用兵以來,諸軍皆勢如破竹,西賊聞風而竄。吳安國輕騎取石州,種古、折克行會師夏州城下,三日急攻,便克此名城,眼見便可鼓行而西,平夏傳檄可定。本路宣二軍前鋒已抵靈州之境五日;西路七日前李祥夜襲鳴沙城,獲夏人糧草近百萬石。三道而進,兩路已然見功,而今惟西線李憲、王厚當最弱之賊,反而最後,至今隻至會州。此非将帥無能又能是甚?!下官更有不解者——客軍在外,利在速戰,今正西賊措手不及,軍心不定之時,宣二軍已抵靈州,爲何石帥不令其餘諸軍倍道而進,一鼓而下靈州,反勒令宣二軍不準輕敵冒進?!種誼、劉昌祚取鳴沙城後,至靈州已是坦途,爲何石帥反令二将持重進兵?難不成帥府竟無知兵之人,不知勝負之關鍵,便在靈州一城?隻須攻下靈州城,大軍便可無憂!此易見之理,竟無人能知麽?!”他慷慨陳辭,心情激動,铿锵一聲單膝跪下,厲聲道:“請石帥給下官三萬之兵,十五日之内,下官不能取靈州城,甘受軍法!”

種谔也是極聰明的人,他公然指責李憲,本來是失言,雖有許多禁軍将領心中既便是如是想,亦無人敢爲仗馬之鳴,來呼應他得罪天子面前的紅人李憲。但他話鋒一轉,轉而把重點放到指責起石越的戰略來,立時,許多禁軍将領立時感覺心有戚戚焉。

戰争進行還未到一個月,各路進展之順利,還要出乎衆人之想象。東線小隐君與折家軍早已會師,延綏軍與折家軍都是宋軍中能征善戰的部隊,梁永能本來想憑借夏州之堅城與宋軍周旋,不料在折克行的指揮下,宋軍猛攻夏州城三晝夜,西夏在平夏地區的名城便告陷落,夏州知州投降宋朝,三萬守軍幾乎折損殆盡。在中線,劉昌祚磨臍隘大破夏軍之後,便派遣李祥倍道兼程,趁夜偷襲鳴沙城,繳獲了西夏人沒有來得及運走的糧草近百萬石,打開了靈州門戶;而主攻方向的宣二軍,也早已順利抵達靈州,在靈州城外安營紮寨。惟一進展較慢的,反而是西線的宋軍,但是克複蘭州,火燒天都山,卻也都是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在這樣的情況下,都總管司一次一次不合時宜地申誡諸軍持重,是難以得到理解的。那些老西軍倒還罷了,雖然樂觀的情緒一樣在他們中間蔓延,但這些人久經沙場,對西夏人有更清醒的認識。此時的西夏,就如同一匹羸弱的狼,雖然步步後退,但隻要沒把它徹底打死,就要堤防它拼命的一搏!

但是,來自殿前司的那些眼高于頂的禁軍将領與一部分青壯派西軍将領,卻不會這麽看。特别是殿前司諸軍的将領,這些人中有許多從未與西夏人真槍真箭的戰鬥過,眼見着友軍連連告捷,敵軍“不堪一擊”,便以爲西夏人不過是一隻死老虎,兼之來到陝西也有了一段時間,對陝西也有了一分适應與熟悉,那種新鮮與敬畏的感覺早已消逝,才來時尚有的幾分謹慎早就抛到了九霄雲外,每個人都隻想着快點上前線打仗,以便多立戰功。每一份捷報傳來,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得眼睛都紅了,這些将領竟是生怕着功勞都被友軍搶走了,一個個都躍躍欲試!若非石越是進過政事堂值日、鎮撫一路、打過兩場大仗的三品重臣,還真是難以彈壓得住。尤其是殿前司諸軍的将領,有許多都是出身名門,甚至是開國功臣之後,平日裏結交王侯,出入公卿,自視甚高,哪裏會把别人放在眼裏?若非石越的聲望名位,在這些世家子弟心目中還頗有份量,兼之西軍一向治軍嚴厲,讓這些人忌憚三分,還真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情。

但如此心态,平時每日都不知有多少人要來找石越請戰,此時哪裏還經得起種谔撩撥?

骁騎軍副都指揮使王師宜早已上前說道:“李大人用兵如何,末将并不敢置喙。然末将亦讀兵書,孫子雲:‘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驷,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裏饋糧,則内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殚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今日之事,曝師于外久矣,日費何止萬金?而内則空耗國庫,外則有契丹虎視狼顧,非國家之利也!末将愚鈍,敢請石帥三思,‘兵貴勝,不貴久’,客軍在外,當早定大計,速戰速決!師宜雖不材,願供石帥驅使!”王師宜的曾祖父王審琦是開國名将、琅琊郡王、太祖皇帝的布衣之交。王家滿門冠佩,單單在這西征的大軍中,六品一級的武官便有近十人,王師宜并不是特别出衆。但他是由内殿班的禦前侍衛出身,受當今皇帝的賞識,随章惇征讨南方蠻夷,積功而升遷,在禁軍整編中又得到郭逵的青眼,不過二十六歲,便已官拜振威校尉。這個仕途可以說是一帆風順的世家子弟,此時正是心高氣傲之時,一心盼着能在西夏立下大功,不僅在衆叔伯兄弟中揚眉吐氣,也能爲自己的前途壓上一枚重重的法碼。眼見着戰争打了“大半”,除了仁多瀚的部隊,骁騎軍竟連半個西夏兵都不曾遇到過,王師宜早已急得坐立不安。

王師宜一開口附和,議事廳内立刻便亂成一團,那些憋了一肚子牢騷的将領,全都趁着這個機會發洩起來,七嘴八舌的向石越請戰,表達着自己的不滿。王師宜之類的世家子弟出身的将領,肚子裏還有點兒墨水,說話倒還算文雅;其餘的将領卻有不少連字都未必識得幾個,文盲更是比比皆是,說汴京官話都不怎麽利索,一說得興起,各種土話、髒話,也不管别人聽不聽得懂,盡皆脫口而出。

事情轉瞬間發展成這樣,在議事廳内有資格坐下的幾個人,臉色都變得極其難看,但既便是劉惟簡,面對着這些牢騷滿腹的将軍們,也無計可施。石越親信的參軍與幕僚們,支持當前作戰計劃或者是親附石越的少數西軍将領們,人人面有怒容,但是這些人大都是資曆尚淺,在軍中威望不足,不敢輕舉妄動;還有一少部分老成持重的将領們,卻是默觀事态,不肯作聲。

所有人都等着石越的态度。

種谔得意地望着石越,目光中帶着幾分挑釁。朝廷讓一個書生來統兵,已是大錯特錯。而石越卻還不肯采納自己的意見,“畏縮懼戰”,更是不能容忍。“絕不能讓一介腐儒毀了這場戰争!”他相信石越這個書生隻有兩個選擇:要麽勃然大然,但這樣衆将口服心不服,他便可以通過樞密院來彈劾石越,讓樞密院向石越施加壓力——樞府是絕不可能不在乎這麽多将領的意見的;除此之外,石越便隻有讓步,隻要石越妥協,讓他領軍出征,他便有絕對把握攻下靈州,從而徹底主導戰局的發展。

種谔也知道攻取靈州會有一定的難度,他畢竟在環慶路呆了幾年,對西夏人也非常熟悉。但是他卻更加相信自己,相信大宋的精兵絕非西夏人可以抵擋,他堅信這一點:盡管所有的麻煩都可能存在,但是他依然能夠攻下靈州城。

但石越卻隻是平靜地回視着種谔的目光。他似乎一點也不惱怒,也沒有大聲喝斥,但也絕非是想要妥協。石越用一種沉靜、冷淡、威嚴的目光,居高臨下地,緩緩地掃過廳内每個人,被他看到的人都不自禁地感覺到一種畏懼,下意識地閉上了嘴唇,垂下眼簾,似乎是想要避開他的目光。

王師宜本來還想要說幾句,但他看到石越的目光之時,便下意識地把頭低了下去。石越的眼神,便象是他小時候做錯了事情被父親發現時,他父親注視他時的眼神。眼神裏不僅僅有無言的責怪,更多的是一種威嚴與自信,這種眼神明白無誤地告訴着你尊卑高下對錯之别,既便你堅信着自己是正确的,但看到這眼神,依然不自覺的會産生一種心虛的感覺,對自己的判斷産生動搖與懷疑。這樣的感覺,王師宜在初次面對皇帝的時候曾經有過,那是一種因自小所受教育而産生的對天子的敬畏,但見多了皇帝之後,這種感覺便漸漸消退了。後來,當他每次見到樞密使文彥博的時候,或者碰到戶部尚書司馬光的時候,也會有同樣的感覺,那是一種不怒自威的威嚴,讓你覺得對他們,你隻能仰視着。但他從未想過,一慣平易近人,有時幾乎讓人感覺是“溫文敦厚”的石越,也會有這樣的眼神。

“我不曾說錯甚話語!”王師宜在心裏對自己說道,堅定着自己的信念,努力克服着自己心中的别扭,去正視石越的目光。此時,他霍然發覺,議事廳中,已經鴉雀無聲。

人們的目的未必純正,但是每個人都相信自己的判斷沒有錯。

石越此時,尤其堅信自己選擇的戰略并沒有什麽不對的。但是,對這些牢騷滿腹的将領們,僅僅用紫袍玉帶來壓迫他們是不行的,将帥不和,從來都是兵家之大忌。但石越同樣也無法與這些将領們一道來分享他的“曆史經驗”。他無法告訴他們,“曾經”有過的五路伐夏之所以失敗,是因爲什麽……

這不僅僅是因爲這是無法讓人相信的秘密,亦是因爲曆史已然改變。

要設法讓他們心服口服。

石越一把抓起放在案上的寶劍,緩緩起身,轉身用劍鋒指着他座位後面巨大的西夏地圖屏風,沉聲問道:“有哪位将軍知道,逆賊的主力在何處?!”

那些發着牢騷的将軍們都怔住了。

隻有種谔答道:“末将以爲,他們應當在興靈之間!”

“應當?”石越反問道,“種大人如此以爲,可有憑據?”

“以目前各處所知軍情觀之,逆賊主力當集中在我軍之正面。而宣二軍隻是略受阻擋,便已至靈州。據宣二軍之觀察,靈州城之賊軍不下三萬。末将相信,賊軍是将主力收縮于興靈之間,以誘我深入,在其所熟悉之地與我決戰,以收地利。我軍正好可以将計就計,隻要攻下靈州,興州便處于我兵鋒之下,賊軍幾無回旋之地,大計可定!”面對着咄咄逼人的宋軍,西夏人将主力集中于一處,先避敵之鋒芒,然後再依托地利以求決戰,不失爲明智之舉。種谔久經沙場,号稱熙甯一朝的名将,他對敵情的判斷是非常敏銳的。

石越淡淡地注視着種谔,半晌,他手中寶劍突然指向靈州與韋州之間的廣大地區,“我大軍一旦集于靈州城下,自靈州至韋州,便形成數百裏之薄弱地帶。種大人以爲,賊軍是依托靈州堅城與我決戰,還是會繞至吾軍之後,攻擊吾軍之糧道?!又或者,其大軍根本便藏在此處,等待着戰機。這數百裏糧道,吾軍無任何憑恃,将要如何護衛?”

“隻要攻下靈州……”

“種大人拿什麽攻下靈州?!”石越厲聲質問道:“将攻城之器械送至靈州城下,豈是容易之事?賊軍豈能坐視這些器械安然運抵靈州?”

能對靈州這樣的大城形成威脅的攻城器械,都是極其笨重的。數量少了沒有作用,要形成作戰規模,那麽運輸就是一件難題。帶着這些攻城的辎重行軍,行軍速度是快不起來的。議事廳中的将領對這一點還是明白的,因爲到目前爲止,那許多攻城的器械,甚至隻有一小部分被運到了韋州——在崎岖的山路上運輸這些笨重的器械,無異于噩夢,這些物什不僅僅本身是個麻煩,還經常會阻塞狹窄的山路,使得大隊運糧的隊伍無法通行。

“何不帶工匠就地制造?”王師宜問出了一部分将領的心聲。但他剛剛問完,便感覺到一陣後悔,因爲幾位西軍老将都用奇怪的目光看着他,仿佛他問了一個愚不可及的問題。

果然,劉舜卿替石越回答了這個愚蠢的問題:“據職方館之資料,靈州附近,沒有任何可以用來制造攻城器械之大樹。”

王師宜頓時紅了臉,尴尬的移開眼睛。

“攻城之法甚多,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何必受攻城器械之限?”種谔卻并沒有被說服,反而覺得石越甚是迂闊。但話雖如此,他卻并沒有再次質疑,因爲臨敵對陣,許多謀略,一旦事先說出來,有時候反而會被人視爲荒誕的奇談怪論。人們總能夠輕易地表達自己的質疑,假若敵人這樣,假若敵人那樣,那麽這樣的計劃就行不通了,他們故意忽視一點:如果一方不犯錯誤,那麽除非實力相差過于懸殊,否則不犯錯誤的一方是不可能失敗的……趙奢在談兵的時候,怎麽樣也說不過趙括,多半便是因爲如此。

種谔依然相信自己有足夠的手段能夠攻下靈州城,但是,他卻并非是一個擅長于制定那種連細節也幾乎完美的作戰計劃的将領。他能夠根據戰鬥時的情勢,做出正确的反應,但是那些細節,應當由部下們去完善……

種谔不知道石越對自己是否有故意的打壓,但如果一方殺了另一方的兒子,無論有什麽樣光明正大的理由,那種心中的相互猜忌總是不可避免的。種谔無論如何,也不會希望宋軍失敗,但若石越一意孤行,受點挫折,種谔也是非常樂意見到的。無論是前方受到什麽挫折,還是大軍在外,久不見功,樞府對石越的信任都一定會降低的……

“但如此全無作爲,亦非良策。樞府必會催促進兵,靈州總是要打的,所謂三鼓而竭,拖得越久,士氣便會下降,鈍兵挫銳,更不堪用……”另外的禁軍将領繼續質疑着。

“本帥自有辦法,諸公到時便知。”石越自信滿滿地說道,“諸公不必擔心無仗可打,無功可立,當養精蓄銳,以待與賊決戰之日……”

夏州。

新委任的夏州知州吳問是仁宗朝的進士,做了二十多年地方官,此時已快五十歲,一向以寬政愛民爲己任,吏部精挑細選,将他派來這個剛剛收複的地方做知州,表達的是政事堂的一種期望:大宋是來“光複”平夏的,而不是來征服平夏的。

但是,軍方似乎卻有另外的意見。

(本章完)

追書top10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道詭異仙 |

靈境行者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深海餘燼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詭秘之主 |

誰讓他修仙的! |

宇宙職業選手

網友top10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苟在高武疊被動 |

全民機車化:無敵從百萬增幅開始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說好制作爛遊戲,泰坦隕落什麽鬼 |

亂世書 |

英靈召喚:隻有我知道的曆史 |

大明國師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這爛慫截教待不下去了

搜索top10

宇宙職業選手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靈境行者 |

棄妃竟是王炸:偏執王爺傻眼倒追 |

光明壁壘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這遊戲也太真實了 |

道詭異仙 |

大明國師

收藏top10

死靈法師隻想種樹 |

乘龍仙婿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當不成儒聖我就掀起變革 |

牧者密續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從皇馬踢後腰開始 |

這個文明很強,就是科技樹有點歪 |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重生的我沒有格局

完本top10

深空彼岸 |

終宋 |

我用閑書成聖人 |

術師手冊 |

天啓預報 |

重生大時代之1993 |

不科學禦獸 |

陳醫生,别慫! |

修仙就是這樣子的 |

美漫世界黎明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