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結婚“三大件”
不知不覺間,幾個人就走到了龍台鎮,葉鳳姑看了看自己手腕上的表,時間才九點半,離約定的十點鍾還有半個小時。
農村人,本來平時也沒有什麽事,在生産隊出工時,都是隊長或者是記分員吆喝,也沒有固定的時間,因而對時間也沒有什麽概念。但葉鳳姑手上卻仍然戴着一塊手表,完全是爲了提高她出嫁的身價,在訂婚時,葉家專門向朱世軍提出來的。說是不買一塊手表就不同意這門親事,沒辦法,爲了這塊手表,可以說把朱世軍的老漢朱根元急慘了,也把朱家逼夠了。在新中國剛成立不久,人民的生活水平還很低,生活物質也還很貧乏,但随着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男女結婚時從六十年代起形成了講究“三大件”的風氣。六十年代的“三大件”是“錘子、鋤子和小鍋子”,七十年代是“手表、自行車和縫紉機”,八十年代發展爲“冰箱、彩電和洗衣機”,到了九十年代,則發展爲“房子、車子和票子”。到了二十一世紀,則發展成了“房子、車子、位子”。
朱秀珍她們處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女子出嫁,講究的是“自行車、手表、縫紉機”“三大件”。即使不能三大件都買齊,至少要有一兩件。如果一件都沒有,就隻能說明女子所嫁人家太窮,嫁得太差,甚至可能還有人認爲是不是這個女子本身有問題,嫁不到條件好一點的家庭。
那個時候,收入很低,即使有工作的,大多數人每月的工資收入也就三十四塊,而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哪一樣都是一百多元一件,買齊三大件至少要五六百塊錢,就是有工資收入的,不吃不喝也要兩三年的收入。如果家裏人完全是務農的,可能好幾年甚至十多年都湊不齊這五六百塊錢。朱世軍家都是農村裏的,就靠每年生産隊的那一點微薄的收入和家裏每年喂養一點牲畜賺一點錢,就是節衣縮食節省一點糧食什麽的,又不能公開拿去賣。當時葉鳳姑家提出,如果不給女兒買塊表就不同意這門親事後,朱根元和朱世軍可以說是想盡了一切辦法。早前的時候,爲了接媳婦,朱根元家修兩間房子就基本上把家裏攢的錢用完了,現在爲了買一塊表,一家人又不得不東拼西湊,東借西挪,好不容易湊夠一百二十多元錢,最後花一百二十五元買了一塊上海牌全鋼手表。這樣,葉鳳姑才嫁到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