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我國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安,指安祿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亂”系指他們起兵反對唐王朝的一次叛亂。安史之亂自唐玄宗天寶十四年至唐代宗寶應元年(755~762年)結束,前後達七年之久。這次曆史事件,是當時社會各種矛盾所促成的,對唐朝後期的影響尤其巨大。
【安史之亂爆發】
唐朝天寶十四載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範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節度使之士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十五萬士兵,号稱二十萬,在範陽起兵。天寶十五年占領長安、洛陽,進入安史之亂的最高峰。
【重點人物】
*安祿山:其先祖是西域粟特貴族,因功受唐王朝賞封賜姓“安”;*安慶緒:安祿山之子。
*史思明*史朝義:史思明之子。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陳玄禮郭子儀李光弼許遠張巡顔杲卿魯靈張介然
【安史之亂的經過】
(一)範陽叛變——楊國忠與安祿山不和,安祿山恐楊國忠對己不利,遂以讨楊國忠爲藉口,在範陽叛變,安祿山一路南下,不足兩月,已攻陷洛陽,自立爲燕帝,國号燕。
(二)肅宗即位——安祿山破潼關,活捉守将哥舒翰,直入長安。玄宗倉惶入蜀,行至馬嵬驿,軍士嘩變,楊貴妃被逼自缢,太子李亨即位靈武,是爲肅宗。
(三)祿山被殺——不久,安祿山被長子安慶緒所殺。郭子儀得回纥之助,收複長安和洛陽。
(四)思明叛變——史思明降唐,受封爲範陽節度使。唐室恐怕史思明再反,欲将之消滅,究洩,史思明遂反叛。
(五)思明稱帝——郭子儀、李光弼進擊安慶緒,包圍邺郡,史思明帶兵援助安慶緒,合并其兵,回範陽,稱大燕皇帝。
(六)平定亂事——史思明與李光弼相持年餘後被養子史朝義所殺。李光弼再借回纥兵,大破史朝義。
史朝義部下田承嗣、李懷仙降唐,史朝義被殺,安史之亂遂告平定。
【根源】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于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王公百官及豪富之家,比置莊田,恣行兼并,莫懼章程”,以至“黎甿失業,戶口雕零,忍棄枌榆,轉徙他土”。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爲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着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爲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楊氏兄弟姐妹五家,“甲第洞開,僭拟官掖。車馬仆禦,照耀京邑,遞相誇尚。每構一堂,費千萬計”。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使廣大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統治階級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佞人物李林甫,出入宰相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已,培植黨羽,“公卿不由其門而進,必被罪徙;附離者,雖小人且爲引重”。繼他上台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隻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争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此外,西北派軍閥哥舒翰與東北派軍閥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内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内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将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亂爆發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着許多契丹、奚人,唐太宗打敗突厥以後,又遷徙許多突厥人在這一帶居住。他們的習尚與漢人不同,互相歧視,安祿山正是利用這點拉攏當時的少數民族上層,神作書吧爲反唐的親信。史稱安祿山于天寶十三載(754年)亂前,一次提升奚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将軍和中郎将。在他的收買下,當地少數民族竟把安祿山和史思明視爲“二聖”。
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爲重要的因素。由于唐朝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将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系。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四十九萬人,占全國總兵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範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而中央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神作書吧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地方軍閥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于爆發成爲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的性質是統治階級内部争權奪利的鬥争,更具體說,是唐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鬥争。
安史之亂的首領們雖曾利用了人民對唐王朝的反抗情緒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這并不能影響這次叛亂根本性質。另一方面,在戰亂中由于安史叛軍對人民的殘暴行徑,曾引起了象常山太守顔杲卿、平原太守顔真卿以及張巡、許遠的死守睢陽等的反抗鬥争,這些局部地區反暴政的鬥争是正義的,但同樣也絲毫不能改變整個戰争的性質。
【安史之亂的影響】
安史之亂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其影響大緻可以分爲下列幾點
第一,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浩劫。《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内,不滿千戶,井邑楱荊,豺狼所号。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于相土,爲人煙斷絕,千裏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遊,一片荒涼。杜甫有詩曰:“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裏百餘家,世亂各東西”。這說明經過戰亂,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态中。
第二,安史之亂,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後實際上統一的中央王朝已經無力再控制地方,安史餘黨在北方形成藩鎮割據,各自爲政,後來這種狀況遍及全國。安史亂起,唐王朝分崩離析,已經沒有力量鎮壓這次叛亂,隻好求救于回纥以及由少數民族出身的大将。當史思明之子史朝義從邺城敗退時,唐遣鐵勒族将領仆固懷恩追擊,仆固與唐王朝有矛盾,爲了私結黨羽,有意将安史舊部力量保存下來,讓他們繼續控制河北地區,使安史舊将田承嗣據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張忠志(後改名李寶臣)據成德(仿河北中部)、李懷仙據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領節度使之職。這就是所謂“河北三鎮”。三鎮逐漸“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賦不入于朝遷”,把地方軍事、政治、經濟大權皆集于一身,“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以後其他地區,如淄青(今山東淄川、益都一帶)李正已,宣武(今河南開封、商丘一帶)李靈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據,不服朝廷管理。這些方鎮或“自補官吏,不輸王賦”,或“貢獻不入于朝廷”,甚至驕橫稱王稱帝,與唐王朝分庭抗禮直到唐亡,這種現象沒有終止。
第三,階級壓迫和統治階級的壓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農民和地方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最後迫使農民不得不舉兵起義,形成唐中葉農民起義的高潮。安史之亂後,國家掌握的戶口大量減少。潼關和虎牢關之間,幾百裏内,僅有“編戶千餘”,鄧州的方城縣,從天寶時的萬餘戶,驟降至二百戶以下。政府卻把負擔強加在猶在戶籍上的農民,所謂“靡室靡農,皆籍其谷,無衣無褐,亦調其庸”。唐憲宗元和年間,江南八道一百四十萬戶農民,要負擔唐朝八十三萬軍隊的全部糧饷,所以“率以兩戶資一兵,其它水旱所損,征科妄斂,又在常役之外”。在方鎮統治下的人民,也遭受着“暴刑暴賦”,如田承嗣在魏博鎮“重加稅率”,李質在汴州搞得地區“物力爲之損屈”,等等。唐政府和各藩鎮的橫征暴斂,終于激起了農民的不斷武裝起義,代宗一朝,“群盜蜂轶,連陷縣邑”,其中規模較大的有發生于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的浙東袁晁起義,同年的浙西方清起義,以及同期的蘇常一帶的張度起義,舒州楊昭起義,永泰年間(公元765年)邠州起義等等。這些起義雖說很快就被鎮壓,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第四,經過安史之亂,唐王朝也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安祿山亂兵一起,唐王朝将隴右、河西、朔方一帶重兵皆調遣内地,造成邊防空虛,西邊吐蕃乘機而入,盡得隴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鎮随之全部喪失。此後,吐蕃進一步深入,唐政權連長安城也保不穩了。唐王朝從此内憂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二、長安淪陷
長安爲大唐政治、文化、軍事、宗教的中心,又是當時的國際大都會。人口衆多,建築規整,名勝林立,繁華富庶。王維在《和賈舍人早朝》一詩中寫道:“九天阊阖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寫出了宮城中早朝場面和大唐天子君臨萬邦的盛大氣勢。
開皇二年(582年),隋文帝以著名建築家宇文恺爲都城建設總設計師,在漢長安東南修建宮城和皇城。第二年完工,定名大興。唐王朝建立後,仍以大興城爲首都,改大興城爲長安城。永徽五年(654年),唐高宗委派工部尚書闫玄德負責,在春、秋兩季,先後修建唐城外部城牆和東、西、南三面的九座城門及城樓。其時,全城面積84平方公裏,大約相當于明清都城北京的四倍。且規模宏大,布局嚴整,南北向大街十一條,東西向大街十四條,全城劃分一百零九個坊和東、西兩市。正如白居易在詩句中所描述的那樣:“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長安氣勢相當宏博。縱貫南北、橫貫東西的主街道寬度都在一百米以上,神作書吧爲全城中軸線的朱雀大街寬度更是達一百五十五米,比起今天任何一座現代化大都市都毫不遜色。不難想象,當時來自世界的各國使臣,沿着如同廣場一樣寬廣的朱雀大街前往大明宮朝觐大唐皇帝的時候,大唐無以倫比的強盛與國力,将對他們的心靈産生何等的震撼。
然而,在大唐玄宗皇帝倉皇出逃後,這座世界上最偉岸的城市陷入了巨大的混亂之中。
叛軍攻下潼關後,安祿山命部将孫孝哲率兵,由潼關進逼長安。因爲玄宗等早已離開長安,逃往蜀地,叛軍如入無人之境。關中形勢一片大亂,大唐開元、天寶盛世的長安氣象一去不返。
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十七,長安留守官員崔光遠、邊令誠等人,開誠納降,孫孝哲率叛軍輕而易舉地進入西京長安。這樣,兩京全部陷落入叛軍之手。回想唐将封常清奮勇保護東都洛陽屢敗屢戰的往事,天下人這才意識到大将未死敵手的悲哀。
安祿山一開始沒有料到玄宗會如此之快遞西去避難,所以進兵遲緩,占領潼關後,推遲十天進兵,好做攻打長安的充分準備。想不到長安不戰而下,安祿山自然喜出望外。至此,安祿山僞署官屬等,盡數虜掠了長安府庫中的兵器甲仗、文物、圖籍,宣春雲韶樂隊、犀牛大象、舞馬,以及掖庭後宮也都被劫掠一空。安祿山竊據河、洛地區,任命張通儒爲西京留守,仍任命崔光遠爲京兆尹,派安守忠總領部隊鎮守西京。
孫孝哲是安祿山最寵信的心腹,喜歡專權用事,常常與嚴莊争權。安祿山派孫孝哲監督關中諸将帥的軍隊,張通儒等人都受他的節制。孫孝哲性情粗犷,處事果斷,用刑嚴厲,叛軍将領都十分害怕他。安祿山命令搜捕朝臣、宦官和宮女,每抓到數百人時,就派兵護送到洛陽。
到了這個時候,大臣們主動投降安祿山的不在少數,也有不少臣子是被脅迫投降。主動投降的臣子中,以唐故相陳希烈和郡馬驸馬張均、張垍兄弟地位最爲尊崇,自然也最爲引人注目。陳希烈因爲晚年失去玄宗的信任,一直心懷怨恨,叛軍一到,就與同樣不滿玄宗的張均、張垍兄弟等人投降了叛軍。
陳希烈,宋州人。他精于玄學,無書不覽,聲名遠播。開元年間,他進入禁中,爲玄宗講解《老子》、《莊子》等書,深得玄宗的歡心,大大地助長了玄宗對道教的興趣。當時的宰相李林甫看到陳希烈受到玄宗的寵愛,且爲人柔弱圓通,無實際政治經驗,容易控制,便舉薦陳希烈爲宰相。從此一切政事都由李林甫決定,陳希烈隻有點頭答應的份兒。按照朝廷慣例,宰相在午後六刻退朝回家。而李林甫上奏說現在天下太平,沒有大事,宰相巳時就可以回家,軍國大事都可以在自己家裏決定。玄宗有時不上朝,朝廷各個部門就都集中到李林甫家中辦事,朝中爲之而空。陳希烈雖然也是宰相坐在府中,但是沒有一個人去谒見他。李林甫死後,陳希烈爲楊國忠所嫉,罷宰相位,改任太子太師。當時玄宗想讓武部侍郎吉溫代替陳希烈。楊國忠卻擔心吉溫是安祿山的心腹,堅決不同意,又見文部侍郎韋見素随和聽話,便舉薦韋見素接任了陳希烈的位子。〕
〔張均、張垍兄弟均爲唐名相燕國公張說之子。張說文章寫得極好,人稱“大手筆”。張垍娶玄宗的女兒甯親公主爲妻,寵信無比,賜珍玩不可勝數。當時張均、張垍兄弟均在翰林院任職。張垍常常拿玄宗賜的東西在張均面前炫耀,張均說:“此婦翁與女婿,非天子賜學士也。”(明•蔣一葵《堯山堂外紀》)玄宗甚至允許張垍在宮中建設宅第。陳希烈罷相後,玄宗曾經到張垍的宅第,問他誰可以當宰相。張垍當時沒有回答,實際上是想推薦自己,卻不好意思這麽直白。玄宗多少看出了張垍的心思,當即笑道:“都不如我的愛婿。”這話更多的是玩笑的成分,不過是應景之言。張垍聽了,卻立即當了真,拜伏在台階下,表示感激之意。但是之後玄宗并沒有拜張垍爲宰相,所以張垍一直心懷怨意,因此叛軍一到,便毫不猶豫地投降。後來唐軍收複了長安,玄宗憤恨地要殺投降叛賊的張氏兄弟,幸好肅宗感激張說曾對他有救命之恩,下旨赦免了這兄弟二人。陳希烈則被賜自盡。張垍後死于流放之所,妻子甯親公主改嫁給裴颍。〕
六月十八,安祿山聽說楊貴妃姐妹在馬嵬坡被殺,大爲遺憾。又想到兒子安慶宗被唐朝處死一事,不禁無比痛恨,傳令孫孝哲說:“除陳希烈,張均、張垍等已經投誠,應即來洛陽授官之外,其餘尚在長安的皇親國戚,全部處死,一個不留。”在中國的曆史上,報複和仇恨似乎宗是新政體的主要動機。
孫孝哲本來就殺人不眨眼,他接到安祿山的這一命令後,立即加倍執行,把搜捕到的皇親國戚、王侯将相以及相關人員全部押到崇仁坊。先在崇仁坊設置安慶宗的亡靈,然後将這些人一個個剝光衣服,挖出心肝,用來祭奠安慶宗。霍國長公主以及王妃、驸馬等人均遇害,就連尚在襁褓中的嬰兒,也殺得一個不留。凡是楊國忠、高力士的親信黨羽以及安祿山平時憎恨的人都被殺掉,總共八十三人。有的被叛軍用鐵棒揭去腦蓋,以至血流滿街。過了幾日,叛軍又殺死搜捕到的皇孫及郡主、縣主二十餘人。
安祿山任命投降的陳希烈、張垍爲宰相,其餘投降的朝臣都授以官職。至此,叛軍的勢力大盛,向西威脅隴州(今甘肅隴縣),向南侵擾江漢(今湖北),向北占領了河東(今山西)道的一半。安祿山大有代替唐王朝、橫行天下之勢。
然而,叛軍将領都勇猛有餘,而智謀不足,既已攻陷長安,便志驕意滿,日夜縱酒取樂,沉湎于聲色珍寶财物,再也沒有向西進攻的意圖。安祿山心也戀在洛陽,縱情酒色,貪圖及時行樂,不思進取。這就爲唐朝保存實力,伺機反攻提供了良機。
安祿山未能得到楊貴妃姐妹,便着力搜羅唐宮中的梨園弟子。由于安祿山留住長安的天寶年間,玄宗每逢大宴,先設太常雅樂助興。稚樂班分坐、立兩部。坐部樂工坐在堂前演奏,立部樂工站在堂下演奏。雅樂過後,以敲擊吹奏爲長的番樂登場。接着是教坊新聲和府縣散樂雜戲,千姿百态,陸續畢呈。有時,宮女各穿新奇豔麗的衣服,出到筵前,清歌妙舞,媚态撩人。絕佳之處在于,每當酒酣意悅之際,司農卿就命禦苑管象的牧人,引馴象入場,表演奇妙的象舞。
安祿山當年經常參加玄宗舉辦的各種宴會,也頗好這一套,飛觥暢飲後,便叫樂工們協奏獻技。爲了逼迫樂工們就範,還下令采取了“露刃持滿以脅之”的卑劣手段。于是玉箫鳳笛,金鍾玉磬,羯鼓琵琶等器樂齊鳴。或吹或彈,或敲或擊,實在是清音亮節,悅耳動人。
安祿山大樂,說:“我當日在唐宮侍宴,也曾聽過幾次雅樂,隻是前番神作書吧客,尚受拘束,比不上今日神作書吧主這麽快活。可惜李三郎(指玄宗)有美人兒(指楊貴妃)陪着,我卻不及他那麽風流。”有人阿谀說:“皇上要選美人兒還不容易?然而,如今娘娘(指安祿山小妾段氏)德容均備,比起楊氏姊妹還要好得很。”安祿山搖頭擺手說:“不,不,未必,未必。”言語中充分流露出對楊貴妃美色的垂涎。後人因此說安祿山起兵神作書吧亂,一是要當皇帝,二是想得到楊貴妃。
段氏聰明美貌,向來受安祿山寵愛,他的三子安慶恩便是段氏所生。她聽了這話,隐隐有些不安。此時,安祿山二子安慶緒已經被封爲太子,這讓段氏更加心中不快起來。
酒至半酣,安祿山又誇獎樂工說:“真好看,真好聽。孤家向來雖蓄大志,隻因李三郎待我甚厚,所以不忍,意欲待他宴駕了方始舉事,我想楊國忠這厮屢次發我隐謀,激我做出這些事來,正所謂富貴逼人。一起兵時,呼吸間得了二十四郡。想李三郎不知費了多少錢糧,用了多少心機,教成這班梨園子弟,自己不能受用。倒留與我們神作書吧樂,豈不是個天數。”這話是安祿山躊躇滿志時說出來的,應該是真心話,可見楊國忠确實在促使安祿山謀反一事上起了決定性的神作書吧用。
梨園樂工聽了安祿山的話,一個個眼淚汪汪,低頭傷感,不覺間歌不成聲,舞不成态。樂工雷海清更是當殿痛哭,大罵安祿山恩将仇報,罪惡滔天,并将手中琵琶向安祿山擲去。可惜未中,遂被亂刀砍死,并“肢解以示衆”(《明皇雜錄》)。後來清人洪升神作書吧傳奇劇本《長生殿》,其中有一出《罵賊》,便是講述雷海清罵賊這段曆史故事。當時享有盛名的大詩人王維聞此事而賦詩道:“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裏,凝碧池頭奏管弦。”
而王維自己,也沒有逃脫安史之亂所帶來的災難。此時此刻,他正被迫在安祿山手下爲官。更令人想不到的是,王維感傷下吟誦雷海清事迹的這首詩竟然會成爲他日後的救命稻草。人的命運亦如同曆史的發展,某位意外和不經意的所爲往往起了關鍵性的所用。關于王維,在後面還會有專門的篇章叙述。
玄宗抛棄臣僚子民,自己率先落難而逃,長安兵不血刃淪陷于叛軍之手,标志着盛唐的時代正式結束,但大唐江山的夢魇還遠沒有結束。
被樂工激怒的安祿山,立即以長安百姓曾乘亂盜搶國庫爲名,命叛軍在長安進行大搜捕。叛軍将卒乘機搶掠,百姓多數因此而家徒四壁。安祿山還認爲難解心頭之恨,于是又下令對百姓進行嚴刑逼供,連引搜捕。結果搞得長安人心惶惶,百姓們更加思念唐朝。民間經常流傳着太子李亨要領兵奪回長安的小道消息。有時隻要一人大呼“太子的大軍來了”,長安城中的人就會四散奔逃,街市爲空。叛軍一旦看到北方有塵土飛揚,也往往以爲是唐軍到了,驚慌失措,随時準備逃走。長安中的一些江湖豪俠,也時常暗中襲擊叛軍官兵,令叛軍人心浮動。安祿山诏令南不出武關(今陝西丹鳳東南),北不過雲陽(今陝西富平東),西不過武功(今陝西武功),這讓他更加氣急敗壞,下令史思明、阿史那承慶等揮兵攻打唐軍控制的城鎮。
叛軍每攻破一城,便把城中的婦女、财物甚至衣服搶奪一空。把青壯年男子組織起來,給他們擔運貨物,而把那些老、弱、殘、病、幼都用刀挑死,并以此取樂。叛軍兵威所到之處,無不給當地帶來了毀滅性的破壞,因此大多官僚、士紳、老百姓一聽到太子李亨在靈武郡登基,都争相前去投奔,“相繼于路”。而一些被被叛軍攻陷的州郡,叛軍一來,軍民無力抵抗,便一起投降,表示爲安祿山守城。而叛軍一走,軍民就奮起殺死留守的叛軍部隊,重新歸順唐朝。如此反反覆覆十幾回,以至城鎮已經都成了廢墟。如此可見,天下的人心依然向着唐朝。
後來唐朝能夠起死回生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因爲人心所向。對于天下的百姓們來說來說,回首往昔的繁華,唐朝依然是他們心目中最理想的朝廷,他們期待朝廷能重新回到輝煌的頂點。然而,這一天再也沒有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