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耿李氏的行爲很符合這句話。
她精明果斷,又有手腕,然而舉措雖然造福了桐城無數百姓和寒門學子,但是未免得罪了私塾裏的先生和家中無人上學不能通過考核的寒門小戶之家,後者心中定有不快。本來他們教書教得好好的,學生都進了書院,他們以後如何賺取束脩爲生?那些通不過考核無法入學的學子必然也會心存一絲怨恨。
于是,耿李氏很快調整了自己立下的規矩,決定等江南來的大儒考核後,亦以重金聘請私塾裏的先生進書院教書,并開設啓蒙班,收不曾上過學的孩童,通不過考核的學生就要降一等重新上學,桐城人氏同樣免除束脩。
束脩免卻,紙筆書墨自費,耿李氏并沒有一味供應學子的意思。
上得起學的孩子比之前多了不少,卻也沒有多出太多,因爲紙筆書墨的費用遠較束脩爲多,許多百姓家的孩子仍然上不起學。可是,讓學生歡喜的是他們終于有門路學到府城書院才教的諸般才藝,畢竟耿李氏請的先生們大多數才氣見識更勝府城書院裏的先生。
最讓他們驚喜的是,耿李氏派人聘請先生時,吩咐那些人大手筆地買書帶回來,囊括市面上所有的書籍,要在書院裏建造一座藏書樓,供将來書院裏的學生和附近學子們免費抄錄,包括年紀大小不一的舉人秀才童生等人。
這種不藏私的行爲,在桐城掀起軒然大波,同時獲得感激無數。
許多人蠢蠢欲動,府城裏的大部分學子都動了心,連讀書上學都靜不下來,壯壯和滿倉糧山兄弟幾個受秀姑一頓訓斥,方收了心思,認真地上學讀書,等待書院落成先生前來。
秀姑繡牡丹本有博取利益的心思,經此一事,她重新起針繡花,再無此心。
兒子和娘家侄子進入書院上學的話,他們能學到的東西多得難以形容,隻要書院長久屹立于桐城,小野豬長大後也跟着得益,就算她一幅刺繡賣幾百兩銀子也換取不來。所以她的繡圖送給耿李氏分文不取她都心甘情願。
分文不取的前提是孩子們能如願入學。
秀姑覺得,自己一點都不高尚。
“阿碩,阿碩!”在絹面上繡出幾片牡丹花瓣兒,秀姑突然想起一事。
“怎麽了媳婦?”張碩腳尖挑開卧室門上的紗簾進來,雙手扶着小野豬的胖腳丫,小野豬騎在他脖子上,手裏揪着父親的頭發,胖腳丫不住地晃蕩。
秀姑放下繡花針,問道:“耿李書院建在縣衙附近是吧?”
“對啊,離縣衙很近,距離李家也很近。”
“府城裏許多學子聽說李三姑奶奶聘請的先生裏有蘇州一帶最有名的大儒諸葛先生,就是咱們四書五經上做批注的諸葛先生族中的堂侄,打算也來耿李書院上學,沒錯吧?”這位諸葛先生和縣太爺夫人出自同族,是縣太爺夫人娘家的堂叔。
“沒錯。媳婦,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你問這個幹什麽?”
秀姑又問道:“書院有沒有說怎麽安置學生?是早起上學晚上回家,還是書院中有住處讓學生居住,每隔一段時日再回家?”
關于這一點,張碩搖頭,倒是不清楚。
“你明天打聽打聽,早點告訴我。”
張碩心中納悶,次日殺完豬羊就去找瑞兒,李老爺連同李秀才和小少爺祖孫三代出了正月就去江南了,作爲掌管采買的大總管,瑞兒夫妻在李家極有體面,張碩想知道的事情瑞兒很快就托妻子銀珠打聽到了。
根據耿李氏的規劃,在建書院的時候,同時在後院建了學生的住所,上百間房,每一間房能擺放二十張床和二十張小幾,供二十個學生居住。
耿李氏的意思是定有學子距離書院極遠,來回奔走十分方便,反倒耽誤學習的時間,所以根據學生自己的意願,住在書院安排的房舍裏,逢九放假,平時的一日三餐以及所需的熱水等都由書院專門派人負責,衣物就要自己漿洗,除桐城的學生外,其他各地的學生隻需定時交上一份吃飯之資和住宿之資産即可,被褥碗筷等物學生自帶。
秀姑聽了,覺得和後世的寄宿學校頗爲相似。
“阿碩,你拿錢把書院附近能買的房舍買下來,快一點,别讓人搶了先。”秀姑不假思索地道,心中瞬間有了打算。
張碩不解,“買房子幹什麽?咱家在縣城裏有房子。”
秀姑橫了他一眼,嗔道:“你傻了?買房子又不是給自己住。你自己都說讓壯壯學着自力更生,他住在書院裏不就學會如何自力更生了?隻是,府城裏來的有錢人家公子肯定有一些人不願意和寒門學子同居一室,更不願意和他們一起吃書院裏供應的飯食,也不願意自己漿洗衣服,但是他們距離書院很遠,該怎麽辦呢?依我看,他們肯定會在書院的附近買房子定居,自有仆從服侍,來去書院也方便。”
“媳婦你的意思是咱們搶先把房子買下來,到時候再轉手賣給那些有錢人家?”張碩立刻反應過來了,對啊,到那時轉手,房子定然會漲價,中間的利潤很可觀。
“誰說一定要賣了?能不賣就不賣,賃出去月月都有進賬!有錢人家的公子家不在桐城,上完了學必然要回去,未必一定買房。”秀姑腦子轉得飛快,仔細與張數剖析其中的厲害,“有錢人家買不到房子了,肯定願意賃房住,咱們的機遇就來了。如果遇到強買的,咱們就不能說賃房,價錢合适的話咱們就賣房,别拘泥于賣或者賃。”
“媳婦,你真聰明,我就沒想到這一點!”
張碩一直都很有膽氣,雖然不确定最後能不能如願,但是他願意賭一把,賭輸了也沒什麽大不了,有了耿李書院,四方學子前來求學,桐城的繁華必然遠勝往昔,房價早晚會漲。
因此,次日他便揣着一百五十兩黃金去城裏。
張碩沒把家中所有的積蓄都投進去,隻拿了一百兩黃金,剩下五十兩是秀姑的私房錢。
城中居民從兩千多戶銳減到八百多戶,許多房舍自然空置下來歸于衙門,張碩忙完活計去找林主簿,很容易就拿下了書院前後左右十七座齊整的青磚瓦房小院子。
這些房舍有大有小,價錢不一,最貴的一套價值一百一十兩,是一座有兩進六十二間半房舍的大院子,最便宜的價值六十兩,爲十二間半的青磚瓦房,有的尚存幾件家具,有的門窗俱破,有的帶着一兩間鋪面,倒是瓦頂磚牆完好無損。
相比于災禍之前,房價便宜了一半,連同過戶的稅銀,一百五十兩黃金隻剩二兩有幾。
林主簿聞聽張碩的打算,忍不住跟着買了十來套房舍,他管着這些事,兩人揀最好的房舍給自己,神不知鬼不覺地過了戶,銀兩入賬,外人沒有得到絲毫消息。
事情辦得順利,張碩把十七份房契交給秀姑。
秀姑笑得眯起了眼睛,在自己所處的時代,這算是囤積學區房了吧?她沒有大智慧,除了繡花,也沒有别的賺錢門路,隻好取巧了,但願書院落成後一如自己算計,能從有錢人家手裏賺上一筆,哪怕房價上漲一成,他們也能賺上百兩。
有了好事,沒忘娘家,在張碩的幫助下,老蘇頭叫蘇大郎買了一套十一間的房舍。
張碩平日殺完豬羊後,在等待壯壯兄弟幾個放學的時間裏就自己修繕門窗破損的房子,蘇父和蘇大郎知道後,當即過去幫忙,把自己家買的房子也修了。
裏裏外外修繕完,房舍煥然一新,讓人覺得賞心悅目。
不久,就有眼光敏銳的人買下四周的空房,可惜他們晚了張碩他們幾步,沒有買到最好的房子,他們倒是想從林主簿處打聽先前買房子的人是誰,林主簿自己都買了房子怎麽可能透露?三言兩語就打消了他們的想法。
書院的構築進展極快,乃因耿李氏有錢,雇傭的匠人極多,一日一個樣,蘇父和蘇大郎都在其中,他們用李家運來的木頭打造門窗桌椅床榻等,忙得不可開交。許多人哪怕家裏沒有孩子上學也對耿李氏感恩戴德,因爲他們在這裏做工一日能得五十文的工錢。
由此可見,耿李氏的功德不止讓寒門學子有門路上進。
書院的建造,許多百姓有了做工的機會,日子過得比以前好了,更别說等到四方學子和府城有錢人家的公子前來求學後,桐城該是如何繁華。
人多勢衆,進了七月份,耿李書院完工。
同時,耿李氏聘請的先生們平安抵達桐城,住進書院中耿李氏命仆從早就收拾好的房舍,有好些先生都帶了家眷,連同耿李氏仆從買的書籍,浩浩蕩蕩好幾條大船,停在五省通衢牌樓下面,十分醒目。
無數學子迅速蜂擁而至,桐城頓時熱鬧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這章字數少,所以晚上還有一更,日更一萬掙全勤勤勤勤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