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娛樂内部的條件待遇,還有那寬松的工作氛圍,這一點是最吸引他們這些幕後共工作人員的。
從開始拍攝到結束,李賢哲從未幹涉過他在劇組的大權,甚至連剪輯都不親自審核,這種濃濃的信任讓金泰浩在擔任導演的每一天,都格外珍惜。
現在的他随着身價升高,mbc也拿出了很多優厚的待遇去挽留他。
但這些都是臨時的,他能看得出來,造成這一切緣由的,都是在他和李賢哲繼續合作的基礎上。
這種縱使待遇提高,卻依舊受到電視台高層的約束管理,這種感覺是金泰浩最不喜歡的一點。
隻要等到接下來的作品拍攝完畢,讓他在影視界的基礎徹底的穩固下來。
那個時候金泰浩便會選擇辭職,加入李賢哲的公司,以另一種身份來繼續執導《無限挑戰》,這便是他未來的規劃。
“不管怎麽說,這都是機會,李會長一直在我面前提及到你,我看的出來他是非常希望能夠跟你合作的,所以啊...你先看看劇本吧。”
羅英石微微點點頭,金泰浩說的不是沒有道理。
以前自己想要去争取都争取不到的機會,現在擺在自己面前的,沒理由錯過,就算自己手頭上工作再多,這是一種全新的挑戰。
帝國娛樂現在可是香饽饽,金泰浩的經曆已經證明了一切。
況且他也相信這個老朋友,在他眼裏金泰浩也是一個傲氣的人,能夠讓他這樣來勸說自己接下這份工作,那麽關鍵點就在這劇本上。
烤盤裏的肉,噗嗤噗嗤的向着爆炸的聲音,被切成薄薄一片的培根,開始在高溫的驅使下,一點點的釋放肉裏的油水,随後逐漸變形。
翻看第一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段很長的話。
羅英石自問也是看過不少劇本,但還沒有一個能像寫上序言一樣,編輯在首頁加上自述的。
很有意思的編寫方式,帶着這樣的想法,羅英石垂下了頭,從金泰浩的角度,隻能看到他的睫毛偶爾眨動一下,格外的認真。
“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有着一段獨屬于自己的青春。而記憶,卻沒有雷同。我眼中的電影是個造夢機器,它可以讓人生出共鳴,産生強烈的代入感。
今天,在與某位練習生交談後,我想到了一段故事,我相信每個人的過去都存在着這樣的一段畫面,之所以想到這些,也一定與我和那位練習生朋友交流過有關。
因此,我在打着台燈的書桌前執筆,我想着應當把這個故事,交給能力突出,并且能夠理解我的想法的人拍攝出來,大韓民國雖然很多優秀的人,但是能夠執掌如此細膩的東西,在排除了一些圈子之後,我想到了一個人。
或許,在寫完這個故事之後,我應當找個機會把這個故事交給他。因此這份心情,正式我當下提筆書寫的動力。李賢哲”
當看完這段話,羅英石對于這個劇本,已經不再像一開始那樣計較諸多了。
按照這上面寫的,這個劇本的誕生是因爲和身邊的練習生聊到了什麽,而想到的。但之所以動筆寫下,是爲了能夠讓有能力的人把它拍出來。
編劇自己在上面說,在排除了一些圈子之後,爲什麽排除,排除的是什麽圈子,還有之後想到的一個人。
羅英石心裏浮現一股怪異的感覺,好像這個劇本,就是爲了能夠送到他的手上,而開始執筆寫下的。
換句話說,是爲了能夠讓自己拍攝,而專門創作的。
這是什麽?信任?還是單純的遺憾之前沒能合作一次,所以又不願意放棄?
隻是單純的一段自述,卻讓羅英石生氣一股強烈的好奇心,想要迫不及待的閱讀下去。
他知道,自己已經掉進李賢哲設下的坑裏了,但這是他自願的。
故事裏的男主角徐太宇,像帶刺的紅玫瑰一樣,一如既往的熱情似火,在學校裏是有着衆多小弟的小霸王,言行舉止充斥着吊兒郎當的氣息。
對于他的外貌描寫,李賢哲在劇本上隻用了‘鳳梨頭’這樣的發型來概括,因此一個有些猥瑣腹黑,但關鍵時候卻比誰都靠譜的身影,便浮現在羅英石的腦海中。
而徐太宇身上最吸引人的品質,便是能夠一直堅持做自己,保護自己珍惜的東西,不會輕言放棄那些美好。
這是一個有魅力的混蛋,天塌下來也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樣,做起事外圓内方有原則,無比靠譜。
而男二号歐陽非凡,就對應着與徐太宇相反的顔色,紅的另一面便是白,性格沉靜似水,長相清秀,品學皆優。
每個人的青春校園生活當中,自己的身邊,或是班級裏總會有這樣一個人的存在。
經常考第一,還有着良好的運動天賦。
所謂的‘校草’便是用來形容這樣的人,在任何,或是故事橋段裏都會出現的,全校女生中的夢中情人,很多女生看到他,會把他視爲自己的暗戀對象。很多男人看到他,會心生妒忌。
至于女主角林真心,這是一個在羅英石看來都簡單至極的名字,李賢哲的描述裏她戴着厚厚的眼睛,留着亂糟糟的爆炸頭。
成績在班裏倒數,上課的時候總是背着老師抄着歌詞,某些時刻很花癡,又很笨拙。
兩個男主角一個女主角,性格人設,都是青春裏的标準套路,但羅英石卻覺得不應該隻有這些。
不得不說,雖然這些年,韓國電影界雖然出現了幾部青春片,爲什麽說幾部,因爲在韓國導演的眼裏,青春片就像是不受待見的小衆題材。
觀衆喜歡看虐的,約虐越狗血的,最好把她們虐到心疼,爆哭。
你也可以說這些人是喜歡找虐,生活中承擔了太大的壓力,結果還喜歡跑到電影電視劇裏來找虐。
但‘虐’或者‘黑暗’‘暴力’,或是通過真實事件改編,折射某些問題,這是當下構建出韓國電影的主流。
每年出現在電影網站上,票房和評分前十名的,基本上都是商業片。
青春片歸根結底是文藝片的範疇,以觀影人次作爲票房統計方式的,不少嘗試着拍文藝片的導演,或者片方最後都虧本的不要不要的。
除了一部《密陽》意外拿獎之外,大多數的文藝片,直接成了一些導演不願意去涉及的領域,就更别說是展現一個人青春,少年少女日常生活的校園片了。
而想要看評分高的青春片,就隻能看海外其他國家的。
至于韓國本土,掰掰手指數一數裴秀智,李帝勳的《建築學概論》,沈恩京,闵孝琳的《sunny》,或者樸寶英,李鍾碩的《熱血青春》這些。 2k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