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百官一旦遇到慶典或者大朝會,都得提前一天淨腸,就是不吃主食隻吃高熱量的食物!
而朝會當天不僅不能吃主食甚至不可以河水,人人都暗帶人參片以備不時之需,早上也隻是一盞參湯吊着精神頭!
載淳深知這種規矩的弊端,所以提前就下旨調整了禮部的彩排預演,給了百官休息的時間!
載淳其實挺講道理,他知道這樣的大婚慶典都是要熬一整天的,自己不可能同時出現在所有地點,當自己不在的時候何苦讓百官們傻等着?
不僅如此載淳還讓太監準備了參湯、咖啡、巧克力等等小食品,以備百官和使節們随時享用!
太和殿前衆官員三五一群品着茶點,有的官員告個罪邁步繞左右翼門去臨時設立的茅房出恭!
淳親王奕誴也覺得腹内有些難受,拱手告罪邁步向右翼門走去!
太和殿右翼門之後就是内務府了,在右翼門的城牆西側一溜都是彩棚紮的臨時茅廁,身爲親王當然不會去這種簡陋的地方出恭了,内務府門前的太監一看王爺來了,趕緊一溜小跑恭請王爺去内務府。
“哎呦……五王爺吉祥,給王爺磕頭了……王爺裏面請,準備好了香炭灰的淨桶,焚好了線香,洗手的水也是溫好的……”
奕誴擡腿進了内務府大門,今天是皇上大婚,内務府裏除了幾名值班的之外,其餘的工作也都停下了,偌大的内務府冷清的很。
領路的太監低着頭小聲說道“李大人已經在燙樣房裏候着呢,王爺速去速回……”
燙樣,是古代皇家建築裏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就是提前用紙張、木材制作宮殿模型,以供皇帝參考修改!
滿清二百年建造的宮殿有很多,這些燙樣有的銷毀了,有的卻保留了一部分底樣!
甚至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後,滿清沒有财力重修圓明園,卻不妨礙他們進行一系列的準備工作!
樣式雷家族一直持續不斷的進行圓明園被毀建築的燙樣,而内務府燙樣房就是儲存圖紙的地方!
五王爺推看門後左右觀瞧發現确實沒人之後才走進屋子,果然軍機處章京李拓早就在這裏等候了!
“王爺……剛剛在千步廊所發生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這是好機會啊!”
“嗯?此話怎講?”奕誴迷惑的問道。
李拓拈着胡子冷笑道“之前多寶道人和鐵塔僧已經把謠言的源頭鎖定在恭王爺身上了,那些人蠢蠢欲動恐怕要在京師掀起大亂……”
“呵呵……還我也得這麽做啊,趁敵人最松懈的時候下手,才能事半功倍!清河那些廠奴中突然爆發謠言,這都是有預謀的!”
“我甚至做好了整個京師全城暴亂的心理準備……但是!王爺啊,誰都沒想到珲春會在這個時候進京來,還帶來了兩萬野女真!”
“這是誰都沒有預想到的,包括恭親王他們!珲春帶來的可是騎兵啊!全都是最彪悍的極北之地的猛士!”
“西山營那點脆弱的優勢被這支騎兵部隊一沖,可就都沒有了!”
“剛剛在千步廊,王爺您觀察六王爺,是什麽神态表情?”
奕誴撓了撓腦門“丫的!你說的沒錯,老六老七他們還有奕劻等人,吓的臉都白了,兩條腿都哆嗦了……”
“我就是看不過眼了,這才出面呵斥了一下狗奴才!你珲春功勞再大,也是愛新覺羅家的一條狗!”
“憑什麽沖主子龇牙咧嘴?狗東西,我看不慣他……”
“哈哈……真是天助我也,王爺做得對!就得在這時候跟恭親王他們站在一起,您就得演這出兄弟情深!”
“呵呵……”李拓臉色陰沉的跟鬼上身一樣“隻有這樣,他們才不會懷疑到王爺您!動手吧,恭親王已經認慫了,但是咱們得推他一把啊……”
李拓低聲在奕劻耳邊嘀咕了幾句,五爺臉色巨變嘴唇哆嗦着說道“這……這這……這得死多少人?”
“呵呵,王爺怎麽心軟了?天下成大事業的哪有不死人的?水不攪渾了您怎麽摸魚啊?”
“王爺您要記住了,權利不是平白無故天上掉下來的,也不能指望當舔狗去溜須拍馬誰換來的!您得自己往上争啊……”
正說着,門框被敲打了幾下傳來剛剛領路小太監的聲音“王爺……時間差不多了,一會皇帝就要來接受百官朝賀了!您得走了……”
奕誴這幾分鍾過的就跟一輩子一樣漫長,臨走時候咬牙切齒的跺腳道“辦了!就依着你的計策行事!”
走出燙樣房,奕誴伸手就是一張一千兩的銀票砸在了小太監的臉上“平安送李大人出宮去!”
等到五爺穿過右翼門回到太和殿前之時,百官已經聽到了淨街的鞭子響聲緊随其後是太監一聲聲的吼聲“皇帝陛下駕到……跪……”
太和殿前群臣整整齊齊的按照品級跪拜,萬歲聲中完成了拜天地禮儀的同治帝回到太和殿升座!
此時整個太和殿前所有王宮大臣,所有各國的使節們都很清楚,現在的同治帝才是真正合法親政的大清帝國的皇帝!
無論是鹹豐帝的遺诏還是清帝國的祖宗家法,都正式承認了載淳親政的權利,此刻從法律上再也沒人能夠約束皇帝的權利了!
禦賞和同道堂的印玺被永久封存,養心殿垂簾聽政的簾子正有太監拆卸,乾清宮内薩滿正在狂舞爲皇後祈福!
載淳站在高台上向遠方眺望,他知道京師有三萬禦林新軍和兩萬拐子馬是他忠心耿耿的嫡系!
更遙遠的帝國還有一千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和數億臣民等待他的治理!
深呼吸一口,載淳心髒突然狂跳起來,他看着百官在典禮太監的指揮下如機器人一樣一次次的跪拜!
“權利啊!今日才知道皇權是這麽的好!二毛……你來宣讀維新诏書吧!”
當群臣禮畢,二毛走在太和殿高台的邊緣捧着明黃聖旨大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诏曰!今我大清正值多難之秋,帝國内憂外患紛紛襲擾……”
“……數年以來,中外臣工,講求時務,多主變法自強。迩者诏書數下,如開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學堂,皆經再三審定,籌之至熟,甫議施行……”
“……試問今日時局如此,國勢如此,若仍以不練之兵,有限之饷,士無實學,工無良師,強弱相形,貧富懸絕,豈真能制梃以撻堅甲利兵乎? ”
“……唯有師從西學,改我朝舊有制度,推行工業以成維新之先……”
“……京師鋼廠、鐵路、海軍、新軍種種當爲變法之先,爲國朝萬年計,祖先之靈當能諒朕之苦心誠心……”